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苗德超 冯浩(综述) 李增炎(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39-742,共4页
胸腰段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外伤。胸腰段作为胸椎后凸及腰椎前凸转折点,其有效椎管间隙相对狭窄,因此胸腰段骨折极易伴发脊髓损伤。鉴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以及复杂的致伤机制,胸腰段骨折的分型及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胸腰段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外伤。胸腰段作为胸椎后凸及腰椎前凸转折点,其有效椎管间隙相对狭窄,因此胸腰段骨折极易伴发脊髓损伤。鉴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以及复杂的致伤机制,胸腰段骨折的分型及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技术的发展,现就其近期发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胸锥 腰锥 骨折固定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峰 雷涛 +7 位作者 苗德超 王鹏 社伟 王林峰 张迪 丁文元 张为 申勇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43-14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行PVP或PKP治疗的重度OVCF 57例,根据手术方式...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行PVP或PKP治疗的重度OVCF 5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VP组(n=31)和PKP组(n=26)。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以及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57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1±2.3)个月。P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3)min,少于PKP组的(3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3,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P组:F=260.639,F=276.357,F=20.783,P<0.01;PKP组:F=162.701,F=196.772,F=83.591,P<0.01)。PKP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084,P<0.01),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K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局部Cobb角改善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15例(26.3%),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发生。随访期间共5例(8.8%)患者继发邻近椎体骨折。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PVP与PKP均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PKP具有较好的复位和矫正后凸畸形的效果,但手术时间较长;PKP在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上相对于PVP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骨折 压缩性
原文传递
伴椎间盘突出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雷涛 高显达 +4 位作者 苗德超 王峰 马清华 张迪 申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345-1351,共7页
[目的]探讨伴有颈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前路手术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应用前路手术治疗颈椎OPLL患... [目的]探讨伴有颈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前路手术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应用前路手术治疗颈椎OPLL患者78例,其中19例伴有CDH,比较伴有与不伴有CDH患者的资料。14例CDH位于骨化韧带节段范围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5例CDH位于骨化韧带的相邻节段,行椎体次全切除并椎间隙减压的"混合式"手术。随访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椎管狭窄率、脊髓扁平率、颈椎曲度等变化。[结果]与普通OPLL患者相比,伴有CDH者病程较短,多在诱因下起病或加重,突出的椎间盘是重要压迫因素。19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JOA评分由术前9.1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13.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神经功能恢复率为61.55%。颈椎曲度由术前的9.34°提高至随访时的15.19°,椎管狭窄率从术前的38.95%下降至术后的8.47%,脊髓扁平率从术前的0.26恢复至随访时的0.49,术前术后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颈椎间盘突出可造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突然出现或加重,根据椎间盘突出与骨化物的位置关系,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 后纵韧带骨化症 椎间盘突出 椎体次全切除
原文传递
颈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峰 申勇 +6 位作者 杜伟 童通 苗德超 滑子健 刘亚明 王瑞玲 王林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5期3602-3608,共7页
目的观察对比颈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长期(≥10年)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探讨ACDR是否降低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目的观察对比颈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长期(≥10年)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探讨ACDR是否降低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ACDR(27例)与ACDF(33例)手术治疗且完整随访至少10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Odom标准;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颈椎整体活动度(ROM)、手术节段ROM、异位骨化(HO)以及ASD。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临床效果。结果ACDR与ACDF两组患者各随访节点的VAS、NDI以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DR组24例(88.9%)和ACDF组28例(84.8%)患者Odom标准获得优或良的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CDR组患者颈椎整体ROM为43.2°±8.8°,较术前(45.7°±10.4°)略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4,P=0.345);手术节段ROM为5.9°±3.6°,较术前(8.8°±3.4°)明显减少(t=3.043,P<0.01);但ACDF组患者颈椎整体ROM为36.4°±8.4°,较术前(43.9°±11.1°)明显减小(t=3.095,P<0.01);而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整体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3,P=0.523),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4,P<0.01)。末次随访时,ACDR组患者HO的发生率为92.6%,高等级HO的发生率为37.0%;ACDR组ASD的发生率为39.5%,低于ACDF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2,P=0.035)。结论Bryan ACDR术后至少10年以上随访取得了与ACDF一致、满意的临床疗效,并能更好地维持颈椎整体ROM和保留手术节段ROM,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A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邻近节段退变 异位骨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