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苗晨欣
李晓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2027-2032,共6页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丧失、精力减退等抑郁症状和体重下降、睡眠障碍等[1]。PSD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有可能加重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能有自杀倾...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丧失、精力减退等抑郁症状和体重下降、睡眠障碍等[1]。PSD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有可能加重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能有自杀倾向。在1990—2019年全球卒中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卒中仍然是全球第二大三级死亡原因,其发病率逐年大幅增加,随之卒中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2]。约1/3的卒中患者会在卒中后的某一时期发生PSD,而且发病后的第1年内患病率最高,此后逐渐降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卒中后抑郁症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小RNA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苗晨欣
李晓宁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8期466-469,共4页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全球大约有超过4亿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的早期预测和有效的治疗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非编码RNA,参与抑郁症发病相关的多种机制,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潜在生...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全球大约有超过4亿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的早期预测和有效的治疗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非编码RNA,参与抑郁症发病相关的多种机制,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总结了miRNA在多种抑郁类型中作为早期诊断以及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揭示了miRNA在抑郁症中的潜在临床意义,并提出对于目前研究现状的思考,以期为抗抑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抑郁症
表观遗传学
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晓宁教授从“气虚络瘀”病机论治难治性面瘫的经验
3
作者
张亦舒
李晓宁
+1 位作者
苗晨欣
高冰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125-2129,共5页
难治性面瘫是指周围性面瘫久治不愈,遗留偏侧面部感觉麻木,活动不利,甚则面肌痉挛,口眼联动或倒错,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李晓宁教授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神经解剖学,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气虚邪留,混入血络,...
难治性面瘫是指周围性面瘫久治不愈,遗留偏侧面部感觉麻木,活动不利,甚则面肌痉挛,口眼联动或倒错,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李晓宁教授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神经解剖学,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气虚邪留,混入血络,导致局部气血瘀滞,是因虚致瘀之病理表现,临证治疗以通络泻邪为主,贯之以补虚益气,创新性提出以“气虚络瘀”为基本病机,以“牵正针法”为核心配合刺络、闪罐与远道取穴的综合方术。本文结合验案一则,总结并探讨李晓宁教授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面瘫
气虚络瘀
牵正针法
李晓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夹脊电针通过调控细胞死亡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4
作者
孙忠人
栾逸先
+6 位作者
尹洪娜
李全
朱荟一
宫娜
苗晨欣
宫蕊琪
王毕力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13-2215,共3页
搜集并整理近年国内外夹脊电针通过调控细胞死亡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文献,从细胞的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等方面综述夹脊电针的治疗机制。电针能够通过促进神经修复、调控神经细胞死亡、改善损伤区域环境等机制促进脊髓损伤恢...
搜集并整理近年国内外夹脊电针通过调控细胞死亡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文献,从细胞的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等方面综述夹脊电针的治疗机制。电针能够通过促进神经修复、调控神经细胞死亡、改善损伤区域环境等机制促进脊髓损伤恢复,而其中调控脊髓神经细胞死亡是其促进脊髓修复的重要途径,该途径涉及自噬、凋亡、铁死亡等多种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揭示了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理论基础。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整理、证明电针治疗的多靶点性,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研究基础。同时电针对其他的细胞死亡方式的干预机制尚未探索,文章也将综述其机制,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电针
脊髓损伤
细胞死亡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
29
5
作者
孙忠人
王承斌
+6 位作者
尹洪娜
栾逸先
刘昱秀
宫蕊琪
宫娜
王毕力格
苗晨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5-1302,共8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8月17日,运用Rev Man5.3和Ge MTC0.14.3软件进行传统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0篇文献,共4260例患者,涉及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耳穴疗法5种针灸疗法。(1)总有效率:针刺、艾灸、穴位埋线均优于西药、耳穴疗法(P<0.05),艾灸优于穴位贴敷(P<0.05),穴位埋线优于穴位贴敷(P<0.05),且穴位埋线成为最优治疗措施的概率最大(P<0.05),(2)随访总有效率:针刺、艾灸、穴位埋线、耳穴疗法均优于西药(P<0.05),针刺、艾灸优于穴位贴敷(P<0.05),且艾灸成为最优治疗措施的概率最大(P<0.05),(3)鼻症状总积分:艾灸、穴位埋线优于针刺(P<0.05)。结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总体疗效优于西药,且穴位埋线具有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灸疗法
系统评价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睡眠障碍与卒中风险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亦舒
李晓宁
苗晨欣
《现代医学》
2023年第11期1559-1565,共7页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探究睡眠障碍(SD)与卒中发生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分别从UK biobank、FinnGen数据库中获取SD和卒中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提取显著且独立(P<5×10^(-8);F>10;r^(2)=...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探究睡眠障碍(SD)与卒中发生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分别从UK biobank、FinnGen数据库中获取SD和卒中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提取显著且独立(P<5×10^(-8);F>10;r^(2)=0.001;kb=1000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用于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值法(WME)和MR-Egger三种方法评估因果关系,并进行各种互补敏感性分析以保证结果的稳固。结果:共筛选到14个SNPs作为工具变量,IVW显示SD与卒中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OR=1.264,95%CI 1.122~1.423,P<0.05),WME结果与之相似(OR=1.253,95%CI 1.072~1.465,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固无偏倚。结论: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生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卒中
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
原文传递
题名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苗晨欣
李晓宁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2027-2032,共6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ZJ005)。
文摘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丧失、精力减退等抑郁症状和体重下降、睡眠障碍等[1]。PSD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有可能加重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能有自杀倾向。在1990—2019年全球卒中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卒中仍然是全球第二大三级死亡原因,其发病率逐年大幅增加,随之卒中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2]。约1/3的卒中患者会在卒中后的某一时期发生PSD,而且发病后的第1年内患病率最高,此后逐渐降低[3]。
关键词
针刺
卒中后抑郁症
机制
分类号
R749.1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小RNA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苗晨欣
李晓宁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8期466-469,共4页
文摘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全球大约有超过4亿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的早期预测和有效的治疗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非编码RNA,参与抑郁症发病相关的多种机制,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总结了miRNA在多种抑郁类型中作为早期诊断以及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揭示了miRNA在抑郁症中的潜在临床意义,并提出对于目前研究现状的思考,以期为抗抑郁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小RNA
抑郁症
表观遗传学
综述
Keywords
microRNA
depression
epigenetics
review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1.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晓宁教授从“气虚络瘀”病机论治难治性面瘫的经验
3
作者
张亦舒
李晓宁
苗晨欣
高冰洁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125-2129,共5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ZJ005)。
文摘
难治性面瘫是指周围性面瘫久治不愈,遗留偏侧面部感觉麻木,活动不利,甚则面肌痉挛,口眼联动或倒错,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李晓宁教授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神经解剖学,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气虚邪留,混入血络,导致局部气血瘀滞,是因虚致瘀之病理表现,临证治疗以通络泻邪为主,贯之以补虚益气,创新性提出以“气虚络瘀”为基本病机,以“牵正针法”为核心配合刺络、闪罐与远道取穴的综合方术。本文结合验案一则,总结并探讨李晓宁教授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难治性面瘫
气虚络瘀
牵正针法
李晓宁
名医经验
分类号
R745.1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夹脊电针通过调控细胞死亡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4
作者
孙忠人
栾逸先
尹洪娜
李全
朱荟一
宫娜
苗晨欣
宫蕊琪
王毕力格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13-221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8733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81704181)
+1 种基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支持项目(No.2018RCL0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基金杰出培育基金(No.2018jc04)。
文摘
搜集并整理近年国内外夹脊电针通过调控细胞死亡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文献,从细胞的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等方面综述夹脊电针的治疗机制。电针能够通过促进神经修复、调控神经细胞死亡、改善损伤区域环境等机制促进脊髓损伤恢复,而其中调控脊髓神经细胞死亡是其促进脊髓修复的重要途径,该途径涉及自噬、凋亡、铁死亡等多种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揭示了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理论基础。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整理、证明电针治疗的多靶点性,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研究基础。同时电针对其他的细胞死亡方式的干预机制尚未探索,文章也将综述其机制,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夹脊电针
脊髓损伤
细胞死亡
机制研究
Keywords
Jiaji electroacupuncture
Spinal cord injury
Cell death
Mechanism research
分类号
R245.97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
29
5
作者
孙忠人
王承斌
尹洪娜
栾逸先
刘昱秀
宫蕊琪
宫娜
王毕力格
苗晨欣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一科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5-1302,共8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ZJ005。
文摘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8月17日,运用Rev Man5.3和Ge MTC0.14.3软件进行传统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0篇文献,共4260例患者,涉及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耳穴疗法5种针灸疗法。(1)总有效率:针刺、艾灸、穴位埋线均优于西药、耳穴疗法(P<0.05),艾灸优于穴位贴敷(P<0.05),穴位埋线优于穴位贴敷(P<0.05),且穴位埋线成为最优治疗措施的概率最大(P<0.05),(2)随访总有效率:针刺、艾灸、穴位埋线、耳穴疗法均优于西药(P<0.05),针刺、艾灸优于穴位贴敷(P<0.05),且艾灸成为最优治疗措施的概率最大(P<0.05),(3)鼻症状总积分:艾灸、穴位埋线优于针刺(P<0.05)。结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总体疗效优于西药,且穴位埋线具有最佳疗效。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灸疗法
系统评价
网状Meta分析
Keywords
allergic rhiniti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systematic review
network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246.8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睡眠障碍与卒中风险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亦舒
李晓宁
苗晨欣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现代医学》
2023年第11期1559-1565,共7页
基金
黑龙江省头雁团队项目基金(2019-2)。
文摘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探究睡眠障碍(SD)与卒中发生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分别从UK biobank、FinnGen数据库中获取SD和卒中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提取显著且独立(P<5×10^(-8);F>10;r^(2)=0.001;kb=1000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用于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值法(WME)和MR-Egger三种方法评估因果关系,并进行各种互补敏感性分析以保证结果的稳固。结果:共筛选到14个SNPs作为工具变量,IVW显示SD与卒中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OR=1.264,95%CI 1.122~1.423,P<0.05),WME结果与之相似(OR=1.253,95%CI 1.072~1.465,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固无偏倚。结论: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生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卒中
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
Keywords
sleep disorder
stroke
causal relationship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苗晨欣
李晓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小RNA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苗晨欣
李晓宁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晓宁教授从“气虚络瘀”病机论治难治性面瘫的经验
张亦舒
李晓宁
苗晨欣
高冰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夹脊电针通过调控细胞死亡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孙忠人
栾逸先
尹洪娜
李全
朱荟一
宫娜
苗晨欣
宫蕊琪
王毕力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原文传递
5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网状Meta分析
孙忠人
王承斌
尹洪娜
栾逸先
刘昱秀
宫蕊琪
宫娜
王毕力格
苗晨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9
原文传递
6
睡眠障碍与卒中风险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张亦舒
李晓宁
苗晨欣
《现代医学》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