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个体化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血浆纤维粘接蛋白和肉芽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吾甫尔·依马尔 李新喜 +2 位作者 苗玉堂 赛力克·马高维亚 王护国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个体化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创面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个体化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创面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患足50只),分为传统组和VSD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清创、游离皮移植术治疗,其中VSD组采用VSD治疗,传统组根据患者创面进行常规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治疗情况,治疗前后血清PCT、血浆FN、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PCT、FN和肉芽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VSD组的创面面积低于传统组(P<0.05),创面肉芽组织增长率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14天后,VSD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缺损创面治疗9~28天后均愈合,但VSD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 VSD个体化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能显著的降低血清PCT、升高血浆中FN及肉芽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创面 降钙素原 纤维连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斌 苗玉堂 +1 位作者 杨丽兵 张建勇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3期628-633,共6页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仍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纳米碳淋巴示踪可以准确定位甲状腺及其周边淋巴结,对甲状旁腺的负显影作用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从而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近...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仍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纳米碳淋巴示踪可以准确定位甲状腺及其周边淋巴结,对甲状旁腺的负显影作用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从而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近年来,纳米碳因其众多优点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及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均有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甲状腺癌手术 甲状旁腺
下载PDF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敏 苗玉堂 +2 位作者 赛力克.马高维亚 吾甫尔.依马尔 王护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癌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PTC患者838例,根据癌灶数目是否≥2个分为多灶组283例和单灶组555例,比较2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多灶组发生中央区淋... 目的探讨多发癌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PTC患者838例,根据癌灶数目是否≥2个分为多灶组283例和单灶组555例,比较2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多灶组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灶性PT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多灶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术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肿瘤最大径及腺外侵犯比率、伴有钙化灶比率与单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灶组患者体质量指数[(25.25±4.18)kg/cm2]、癌结节形态不规则比率(85.5%)、边界不清比率(84.1%)、含微小癌灶比率(68.2%)、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比率(32.2%)、双侧癌发生率(79.9%)、总淋巴结转移率(54.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4.8%)、TNM分期Ⅲ期比率(17.7%)和Ⅳ期比率(6.7%)均高于单灶组[(24.40±3.43)kg/cm2、79.1%、75.5%、58.9%、19.8%、0、35.7%、33.0%、10.3%、4.5%](P<0.05);多灶组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肿瘤最大径[(1.23±1.16)cm]及合并HT发生率(67.0%)高于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0.89±0.09)cm、33.0%](P<0.05);肿瘤最大径增大(OR=1.959,95%CI:1.135~3.379,P=0.016)和合并HT(OR=2.072,95%CI:1.214~3.536,P=0.008)是多灶性PT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灶性PTC多见于双侧甲状腺,常含有微小癌灶,易合并HT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增大和合并HT是多灶性PT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多灶性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敏 王护国 +3 位作者 张英 吾甫尔.依马尔 苗玉堂 赛力克.马高维亚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TC的75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是否合并CLT分为...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TC的75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是否合并CLT分为单纯PTC组(562例)和PTC合并CLT组(194例),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资料、超声特征、甲状腺功能指标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PTC合并CLT组女性患者比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升高者以及多灶癌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PTC组(P<0.05),2组患者在术前超声、癌灶大小、被膜侵犯、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TG-Ab升高、TPO-Ab升高以及多灶癌是PTC合并CLT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P<0.05)。结论 PTC与CLT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合并CLT的PTC好发于女性,以多灶癌多见,但合并CLT并未增加PTC的侵袭性,这可能与CLT限制了PTC结节的发展有关,推测CLT可能是PTC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临床病理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