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病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凡 黄春燕 +3 位作者 谢诚 苗瞄 朱建国 刘林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 分析常规给药剂量下血液病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影响万古霉素体内暴露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8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血液病患者85例,均使用万古霉素1.0 g,静脉滴注,q12h,监测稳态血药浓度,... 目的 分析常规给药剂量下血液病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影响万古霉素体内暴露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8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血液病患者85例,均使用万古霉素1.0 g,静脉滴注,q12h,监测稳态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达标情况进行分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 85例患者平均血药浓度(8.35±3.89) mg·L^(-1),达标率仅27.1%(23/85)。单因素分析显示,达标组患者血清肌酐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达标组[(61.47±19.68)μmol·L^(-1)vs.(53.30±14.66)μmol·L^(-1),P=0.041;0.65×10^(9)·L^(-1)vs. 0.02×10^(9)·L^(-1),P=0.032],肌酐清除率及肾功能亢进比例则显著降低[(125.17±38.56) mL·min^(-1)vs.(162.06±44.25) mL·min^(-1),P=0.001;34.8%(8/23)vs. 72.6%(45/62),P=0.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仅AN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进一步分析发现万古霉素的低暴露与ANC减少有关,而与减少的程度无关。结论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血液病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制定初始给药方案时应考虑该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血液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苗瞄 吴德沛 +10 位作者 马骁 孙爱宁 何广胜 唐晓文 仇惠英 金正明 常伟荣 傅铮铮 赵晔 刘跃钧 朱霞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关键词 并发症 非清髓异基因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临床观察 SAA 髓性
下载PDF
环孢菌素联合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苗瞄 吴德沛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索环孢菌素 (赛斯平 ,CYS)联合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或单用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患者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119例SAA患者分别采用ALG加CYS和单用ALG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随访 5年并对两组的疗效及... 目的 :探索环孢菌素 (赛斯平 ,CYS)联合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或单用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患者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119例SAA患者分别采用ALG加CYS和单用ALG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随访 5年并对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LG加CYS组的 5年有效率为67.2 % ( 41/ 61) ,长期生存率为 70 .4% ( 43 / 61) ;ALG组 5年有效率为 40 .3 % ( 2 8/ 5 8) ,长期生存率为 3 6.2 % ( 2 1/5 8) ,ALG加CYS组的总有效率及长期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后者 ( χ2 =4.3 76,P <0 .0 5 ;χ2 =14.0 5 9,P <0 .0 1) ,且联合应用无不可逆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YS是纠正SAA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有效药物 ,促使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联合应用ALG是治疗SAA的理想治疗方法 ,CYS是减少SAA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疗法 环孢菌素 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 远期疗效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苗瞄 邵景章 吴德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访 10 3例SAA患者2年 ,从年龄、性别、病因、起病时间、SAA的类型、治疗前的中性粒细胞数、治疗中是否有感染及出血并发症、采取不同方案治疗等诸多方面 ,分析影响预后的相... 目的 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访 10 3例SAA患者2年 ,从年龄、性别、病因、起病时间、SAA的类型、治疗前的中性粒细胞数、治疗中是否有感染及出血并发症、采取不同方案治疗等诸多方面 ,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的年龄小于 2 0岁、治疗前的中性粒细胞数大于 0 2× 10 9/L、应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ⅡST)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预后好 ;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VSAA)、治疗中合并严重感染和重要脏器出血者预后差 ,与性别、病因、起病时间等因素无关。结论 年龄越大、治疗时中性粒细胞越低、感染和出血越严重 ,预后越差 ,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预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抑制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分类和个体化预后分析
5
作者 苗瞄 凌伟 《循证医学》 2019年第2期83-85,共3页
文献来源 Grinfeld J, Nangalia J, Baxter EJ, et al. Classif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prognosis in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J]. N Eng J Med,2018, 379(15):1416-1430.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基因组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伴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6
作者 苗瞄 李建勇 夏学鸣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510-511,共2页
对16例伴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AM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研究发现,与无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AML(ly-AML)有所不同。ly+AML的发病率为165%,其中T系10例.B系2例,T、B混合4例。14例有染色体异常,以t(8;21)多... 对16例伴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AM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研究发现,与无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AML(ly-AML)有所不同。ly+AML的发病率为165%,其中T系10例.B系2例,T、B混合4例。14例有染色体异常,以t(8;21)多见。ly+AML对常规化疗反应差,加用对ALL的化疗药物对缓解有帮助,但CR率、CR期及生存期较ly-AML低,预后差,多死于颅内出血及严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系抗原阳性 急性 髓细胞性 白血病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康泉抗呕吐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苗瞄 邵景章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91-692,共2页
观察10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中分别应用康泉、枢复宁、吗丁啉、胃复安及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抗呕吐治疗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2%、68.8%、23.8%、17.9%、53.3%。康泉组的止吐效果明显优于吗丁啉、胃复安及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组,... 观察10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中分别应用康泉、枢复宁、吗丁啉、胃复安及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抗呕吐治疗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2%、68.8%、23.8%、17.9%、53.3%。康泉组的止吐效果明显优于吗丁啉、胃复安及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组,与枢复宁组在控制急性呕吐的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对延迟性呕吐的止吐效果较枢复宁有优势。未发现康泉严重副作用。康泉静推较静滴的止吐效果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泉 抗呕吐作用 副作用 呕吐 白血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并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附1例报告)
8
作者 苗瞄 李建勇 邵景章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565-567,共3页
报告 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 11年后并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结合文献复习 ,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证实 ,其发病均发生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 ,是造血克隆异常增殖的结果 ,均属于克隆性疾病。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崔巍 金正明 +7 位作者 曹晶 朱霞明 孙爱宁 仇惠英 苗瞄 郭丹丹 吴德沛 唐晓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9-1384,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ogen,DAC)联合HAAG[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柔比星(Acla)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观察其有效率及... 目的探讨采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ogen,DAC)联合HAAG[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柔比星(Acla)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观察其有效率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分析我中心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6例进展期AML患者,其中18例患者为标准难治复发患者,另外18例为一疗程标准诱导未缓解患者。36例患者均给予DAC联合HAAG方案再诱导化疗,观察其一疗程缓解率、化疗毒性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36例患者一疗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为58.3%(21/36),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率为22.2%(8/36),总体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80.6%(29/36)。18例难治复发患者CR率为61.0%(11/18),PR率为22.2%(4/18),ORR为83.3%(15/18);18例一疗程标准诱导未缓解患者CR率为55.6%(10/18),PR率为22.2%(4/18),ORR为77.8%(14/18)。化疗相关血液学毒性均为4级,感染发生率为72.2%,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可控。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5(0.5~33.3)个月,全部患者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43.3%,难治复发患者1年OS率为24.2%,一疗程未缓解患者1年OS率为61.6%(P=0.01)。结论对于进展期AML患者,DAC+HAAG方案一疗程再诱导治疗反应率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方案 地西他滨 HAAG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爱宁 吴德沛 +11 位作者 王荧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唐晓文 傅铮铮 马骁 韩悦 何广胜 陈苏宁 薛胜利 赵晔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19-102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但仅有25%~30%的患者能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 背景与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但仅有25%~30%的患者能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关人群中找到相合供者的概率是1/5万~1/10万,甚至更低。若进行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则有90%的患者能找到供者,本文旨在探索HLA半相合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方法:2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HLA半相合(其中单倍体20例)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延长、强化联合免疫抑制促进植入及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globulin,ATG)和/或加舒莱(抗CD25单抗)加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bonemarrow,BM)或加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bloodstemcell,PBSC)混合移植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及达完全供者植入。21例(21/25)发生急性GVHD(aGVHD),其中Ⅰ度8例,Ⅱ度6例,Ⅲ度2例,Ⅳ度5例(其中3例为同胞部分相合),Ⅱ~Ⅳ度和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8.0%和28.6%。12例(12/25)发生慢性(c)GVHD,均为局限性。16例患者无病生存,1年预计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survival,DFS)为(64.00±2.98)%,1年预计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为(64.0±3.08)%。9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复发,8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其中肺部感染4例,Ⅳ度GVHD3例,白质脑病1例。结论:HLA配型半相合的HSCT是治疗无亲缘和无关供体全相合的高危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但风险较大,需在严密监测下慎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组织相容性试验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卡泊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俊 孙爱宁 +5 位作者 吴德沛 陈苏宁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唐晓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6-319,共4页
目的 评价和比较卡泊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研究,选取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3~7d无效且被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血液病患者。将60例入选... 目的 评价和比较卡泊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研究,选取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3~7d无效且被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血液病患者。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泊芬净组(32例)静脉滴注卡泊芬净(d170mg,d2起50mg/d);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28例)静脉滴注脂质体两性霉素BE3mg/(kg·d)]。两组治疗时间持续至中性粒细胞恢复和症状消失后5d,或者疗程大于10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有60例患者接受评估,卡泊芬净组32例,总有效率65.6%,不良反应率25.0%;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28例,总有效率67.9%,不良反应率71.4%。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卡泊芬净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结论 对血液病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的疗效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相当,但耐受性较脂质体两性霉素B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两性霉素B 脂质体 真菌感染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Th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曾慧 何广胜 +6 位作者 傅蓉 吴德沛 苗瞄 王秀丽 常伟荣 孙爱宁 金正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骨髓Th细胞改变情况;RT-PCR方法检测10例正常人、25例初诊IRP患者、9例AA患者、9例MDS患者未经体外刺激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Th1细胞的代表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的代表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结果(1)骨髓中Th1细胞、Th2细胞及Th1/Th2比值正常对照组为0·42%、0·24%和1·57;初诊IRP组为0·58%、1·95%和0·31;AA组为4·42%、0·41%和21·22;MDS组为0·44%、0·84%和0·96。IRP组Th1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及MDS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AA组(P<0·01);但IRP组Th2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A组(P<0·01),与MDS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4)。IRP组骨髓中Th2细胞占优势,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S组及AA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初诊IRP组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mRNA表达无显著增高(P>0·05);AA组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增高(P<0·01),而Th2型无区别;MDS组未见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结论IRP患者骨髓Th2细胞亚群增多,Th细胞平衡向Th2偏移,且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细胞功能亢进,可能是IRP免疫发病环节之一,也表明IRP是一种不同于AA和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自身免疫 TH细胞
下载PDF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倩兰 唐晓文 +8 位作者 孙爱宁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付铮铮 赵丙瑞 施晓兰 陈广华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4-958,共5页
本研究探索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对32例接受allo-HSCT的难治复发性AML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移植前未缓解(NR)17例,完全缓解(CR)15例,比较两组在治疗相... 本研究探索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对32例接受allo-HSCT的难治复发性AML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移植前未缓解(NR)17例,完全缓解(CR)15例,比较两组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白血病复发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细胞遗传学特征和移植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除NR组中1例移植失败,1例死于重症肝静脉阻塞病以外,其余30例均获得造血重建。NR组与CR组aGVHD发生率分别为47.1%(8例)和33.3%(5例)。在可评估的患者中,NR组9例中5例发生cGVHD,CR组11例中4例发生cGVHD,两组发生aGVHD(P=0.335)和cGVHD(P=0.21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R组治疗相关死亡率(29.4%vs 14.3%,P=0.392)及移植后复发率(42.9%vs 26.7%,P=0.300)较CR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13(1-124)个月,至今NR组和CR组各有6例无病生存,2年LFS两组相近(35.3%vs 40.0%,P=0.267)。对32例患者的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P=0.044)及发生cGVHD(P=0.046)的患者总生存率(OS)显著延长。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allo-HSCT是挽救性治疗难治复发性AML的有效手段,移植前NR的患者预后与CR患者相比,allo-HSCT疗效及预后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NR状态的难治复发性AML患者实施allo-HSCT,并通过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产生cGVHD,以期获得长期生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中T辅助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广胜 邵宗鸿 +9 位作者 吴德沛 王秀丽 苗瞄 刘鸿 施均 白洁 孙娟 贾海蓉 钱林生 杨崇礼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7-419,423,共4页
为研究SAA和MDS骨髓Th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比例改变情况。用FACS同期对照研究 16例正常对照组、 2 4例发病期SAA、 15例MDS骨髓Th细胞的改变。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组Th1、Th2细胞及Th1/Th2为 :0 33%、 0 34%、 1 0 0 ,发病期SAA为 :4 4 ... 为研究SAA和MDS骨髓Th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比例改变情况。用FACS同期对照研究 16例正常对照组、 2 4例发病期SAA、 15例MDS骨髓Th细胞的改变。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组Th1、Th2细胞及Th1/Th2为 :0 33%、 0 34%、 1 0 0 ,发病期SAA为 :4 4 2 %、 0 4 0 %、 10 5 7,恢复期SAA为 :0 39%、 0 2 0 %、 0 92 % ,MDS为 :0 4 1%、 0 5 7%、 0 75。发病期SAA的Th1、Th2细胞均显著增高 (P <0 0 1、 0 0 5 ) ,Th1/Th2显著向Th1偏移 (P <0 0 1) ;恢复期SAA与正常对照基本相当 (P>0 0 5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MDS组的Th1细胞未升高 (P >0 0 5 ) ,亦显著低于发病期SAA组 (P <0 0 1) ,虽然Th2细胞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Th1/Th2比值降低 (P <0 0 5 ) ,向Th2偏移。SAA的发病可能由于Th1细胞增多 ,Th2细胞代偿不足 ,Th1/Th2向Th1偏移 ;MDS骨髓Th1细胞改变不显著 ,Th2有增多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重型 再生障碍性贫血 T辅助淋巴细胞
下载PDF
化疗联合自体DCIK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跃均 吴德沛 +9 位作者 孙爱宁 仇惠英 金正明 唐晓文 傅琤琤 马骁 韩悦 苗瞄 陈峰 赵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DCIK)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探讨D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DCIK)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探讨D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成DCI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MTT法检测DCIK细胞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活性。经过质量检定合格后,回输给患者。观察输注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患者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情况。结果:①回输给患者的细胞群中,CD3+CD56+细胞占(38.62±9.32)%,其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率为(57.6±2.9)%,回输后患者外周血CD8+、CD56+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6.93±5.78)%、(41.94±13.15)%。②21例患者共接受50例次DCIK细胞治疗,1例接受9疗程治疗,1例接受7疗程治疗,2例接受4疗程治疗,1例接受3疗程治疗,4例接受2疗程治疗,11例接受1疗程治疗。自DCIK细胞回输开始,随访至2009年11个月底,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2~44),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分别为(61.9±18.5)%、(43.1±15.7)%。13/21例(61.9%)持续缓解,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17个月(2~44),共8例复发(1例分子水平复发,7例血液学复发)。③21例患者中,DCIK细胞治疗时处于第1次缓解(First complete remission,CR1)期15例,11例持续缓解,4例复发;≥第2次缓解(Second complete remission,CR2)期6例,4例复发,2例持续缓解。④所有患者输注过程安全,无输注相关不良反应,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DCIK细胞治疗明显改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IK细胞 急性白血病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非T细胞去除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白血病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德沛 何广胜 +8 位作者 孙爱宁 马骁 傅铮铮 唐晓文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陈苏宁 常伟荣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 探讨非T细胞去除 (TCD)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4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伴骨髓纤维化 1例、加速期 2例、急单变 1例 )、2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 目的 探讨非T细胞去除 (TCD)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4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伴骨髓纤维化 1例、加速期 2例、急单变 1例 )、2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母亲或同胞供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 5d后采集骨髓或 /和外周造血干细胞 (HSC) ,患者输注CD34+ 细胞、单个核细胞 (MNC) ,预处理方案为司莫司汀 (MeCCNC)、阿糖胞苷 (Ara C)、马利兰 [Bu ,ALL以全身放疗 (TIB)代替 ]、环磷酰胺 (CTX)、抗人体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以环胞霉素A(CsA)、骁悉 (MMF)和氨甲喋呤 (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结果 均顺利完成预处理 ,出现Ⅰ~Ⅲ度黏膜炎 4例 ,血清病样表现 1例 ,肝功能损害 5例。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aGVHD) 7例 ,达Ⅳ度 3例 ,慢性GVHD(cGVHD) 4例 ;并发出血性膀胱炎 2例 ,肝静脉闭塞病 (VOD)、巨细胞病毒 (CMV)间质性肺炎、白质脑病各 1例。均在移植后 9~ 12d获造血重建。存活 7例 (6例母亲供者 ,1例同胞供者 )。结论 非TCD单倍体HSCT治疗难治性白血病有效 ,GVHD发生率高 ,母亲供者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 难治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GVHD T细胞 移植后 HSCT 去除 代替 加速期
下载PDF
反应停治疗浆细胞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德沛 唐晓文 +5 位作者 孙爱宁 傅铮铮 苗瞄 李建勇 夏学鸣 林宝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观察反应停 (thaldomide)治疗难治性浆细胞肿瘤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  10例浆细胞肿瘤患者 ,反应停 2 0 0~ 40 0mg每晚 1次至少服用 1个月。 结果 部分缓解 (PR) 3例 ,进步 3例 ,无效 4例 ;副作用可耐受 ,便秘最常见 (7/ 10 )... 目的 观察反应停 (thaldomide)治疗难治性浆细胞肿瘤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  10例浆细胞肿瘤患者 ,反应停 2 0 0~ 40 0mg每晚 1次至少服用 1个月。 结果 部分缓解 (PR) 3例 ,进步 3例 ,无效 4例 ;副作用可耐受 ,便秘最常见 (7/ 10 )。结论 每日 30 0~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停 浆细胞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
下载PDF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明珠 孙爱宁 +6 位作者 吴德沛 仇惠英 唐晓文 傅琤琤 金正明 苗瞄 韩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动态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水平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ELISA法连续检测172例白血病和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613份血清标本的GM浓度,GM试验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点检... 目的初步评价动态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水平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ELISA法连续检测172例白血病和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613份血清标本的GM浓度,GM试验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点检测A值>0.5或单次>0.7。对GM试验阳性的患者给予抢先抗曲霉治疗。结果按照试验中界定的界值,该诊断试验的的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88.2%。GM测定阳性55例,阴性117例,通过GM测定临床诊断IA者由37例增加至52例,55例GM阳性患者38例完成针对曲霉的抢先治疗,26例有效,12例无效死亡,病死率为31.6%。抗曲霉治疗前GM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GM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患者中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清GM检测可以为早期诊断IA提供有力证据,动态监测GM值变化趋势是评价疗效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玲 何广胜 +14 位作者 吴德沛 孙爱宁 金正明 仇惠英 唐晓文 傅铮铮 苗瞄 马骁 韩悦 王秀丽 陈苏宁 王荧 薛胜利 赵晔 吴小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对18例恶性血液病进行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 3例,AML-M4 1例,AML-M5b 2例),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1例),8... 目的:对18例恶性血液病进行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 3例,AML-M4 1例,AML-M5b 2例),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1例),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B组)1例,以母亲为供者进行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供者动员方案:G-CSF 300μg/12h×5d后采集造血干细胞。输注D34^+细胞(3.58~8.90)×10^5/kg。预处理方案为:MeCCNC 250mg·m^-2·d^-1×1d,Ara-C4g·m^-2·d^-1×2d,Bu4mg·kg^-1·d^-1×3d,CTX1.8g·m^-2·d^-1×2d。ALL患者以全身放疗(TBI)代替Bu。以CsA、MMF、MTX和AL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预处理。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16例、慢性GVHD10例,出血性膀胱炎1例。全部患者在移植后10~20d获造血重建。18例患者中12例存活。结论: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提示在以后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优先选择母亲供体,对降低GVHD的严重程度、提高移植成功率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 母供体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伴t(8;21)(q22;q22)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广胜 周玲 +11 位作者 吴德沛 薛永权 朱明清 梁建英 孙爱宁 金正明 仇惠英 苗瞄 唐晓文 傅铮铮 马骁 王秀丽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报道新发现4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iphenotypic acute leukemia,BAL),分析其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将4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A组),与随机挑选同期发现的伴其他... 目的:报道新发现4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iphenotypic acute leukemia,BAL),分析其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将4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A组),与随机挑选同期发现的伴其他克隆性染色体改变的BAL(B组)和伴t(8;21)(q22;q22)的M2b(C组)病例对照,对染色体核型分型及临床特点比较分析。结果: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特点如下:①无显著男女性别差异;②发病年龄较轻;③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增高;④骨髓细胞形态学显示为粒细胞白血病,且原始细胞显著增多;⑤免疫表型均为B淋巴系和髓系共表达的BAL,CD34表达阳性,且为高表达;⑥染色体改变除t(8;21)(q22;q22)易位外,亦常见性染色体缺失,与(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AML-M2b的特点相符;亦出现复杂染色体改变,符合BAL的特点。⑦对兼顾髓系和淋巴系的联合治疗方案反应较好,与B组的BAL类似,1例单用AML方案(MA)治疗者NR,后死亡。结论:报道新发现的一组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提示此类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克隆起源可能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缺失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