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国家公园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蔡振媛 覃雯 +9 位作者 高红梅 吴彤 迟翔文 杨俊东 苗紫燕 张婧捷 宋鹏飞 连新明 苏建平 张同作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0-420,共11页
为了解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兽类的分布现状,2015-2017年对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野生兽类共62种,分别隶属8目19科44属。园区内兽类呈现出物种多样性高,珍稀濒危物种多,特有种多的特点。... 为了解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兽类的分布现状,2015-2017年对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野生兽类共62种,分别隶属8目19科44属。园区内兽类呈现出物种多样性高,珍稀濒危物种多,特有种多的特点。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兽类物种多样性C-F指数为0.77,表明该区域物种多样性处于很高水平;园区内共有28种列人国家和青海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占分布物种数的45.16%;根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个物种受威胁(极危、濒危和易危),比例为32.26%,远高于国家整体水平;中国或青藏高原特有种29种,占46.77%。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青藏区,在地理分布型上,以古北界成分为主,东洋界成分为辅;古北界高山型成分最多,有25种,且资源量大,表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兽类以适应高寒气候的特殊种类为主。3个园区的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长江源园区与澜沧江源园区为共同关系,黄河源园区与长江源园区和澜沧江源园区为密切关系。近些年,三江源地区的兽类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国内外认可,本研究结合园区生物多样性和区系特点,根据保护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监测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国家公园 兽类 物种多样性 区系
下载PDF
青藏铁路对雄性藏羚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苗紫燕 吴彤 +3 位作者 陈佳萍 王东 李宏奇 连新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2,共8页
行为时间分配是动物对资源获取和风险防御的权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了可可西里冬季(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表现,并将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首先,本文通过对比青藏铁... 行为时间分配是动物对资源获取和风险防御的权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了可可西里冬季(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表现,并将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首先,本文通过对比青藏铁路运营前后两个交配季(2003—2004年建设期和2017—2018年运行期)之间雄性藏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探讨青藏铁路的出现对雄性藏羚行为的影响。随后,基于2017—2018年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数据,分析了年龄对其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建设期相比,运营期雄性藏羚的觅食和"其他"行为时间比例明显增加,而警戒和卧息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降低,这说明铁路稳定运营后对雄性藏羚的影响降低。交配群中成年雄性藏羚的警戒、移动以及"其他"行为中的繁殖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高于亚成体,而觅食和卧息行为时间比例显著低于亚成体,这与交配群中不同年龄雄性个体所处的地位等级有关。成年雄性藏羚在交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更多配偶资源,增加警戒和移动,减少觅食和卧息有助于其维持交配群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交配季 雄性藏羚 行为时间分配 年龄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高红梅 蔡振媛 +8 位作者 覃雯 黄岩淦 吴彤 迟翔文 张婧捷 苗紫燕 宋鹏飞 连新明 张同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254-8270,共17页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区域。为了系统掌握公园内的鸟类分布状况,2015—2017年,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进行了长期的野外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发现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分布野生鸟类196种,隶属于18目45科121...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区域。为了系统掌握公园内的鸟类分布状况,2015—2017年,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进行了长期的野外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发现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分布野生鸟类196种,隶属于18目45科121属。各级保护鸟类59种,占公园鸟类总数的30.1%,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青海省级保护鸟类24种。另外,还有国家三有鸟类120种。根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濒危、易危和近危)物种有39种,占公园鸟类总数的19.9%。中国特有鸟类15种,占园区内鸟类总数的7.65%。在地理分布型上,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古北界青藏区,古北界物种有145种;东洋界物种有37种;广布种有14种。利用G F指数对物种多样性进行评估,三江源国家公园鸟类的G F指数为0.825,表明公园内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和黄河源园区的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结果表明,三个园区之间动物区系关系均为密切关系。三江源国家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高、特有种及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国家公园 鸟类 物种多样性 G F指数
下载PDF
藏羚行为的PAE编码系统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彤 连新明 +4 位作者 苗紫燕 李宏奇 陈佳萍 王东 张同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9-1457,共9页
2017—2019年,基于"姿势-动作-环境"(PAE)三要素并结合行为功能,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片区和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并构建藏羚的行为谱,建立藏羚行为PAE编码系统,共描述记录了藏羚12种姿势、79种动作和10种... 2017—2019年,基于"姿势-动作-环境"(PAE)三要素并结合行为功能,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片区和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并构建藏羚的行为谱,建立藏羚行为PAE编码系统,共描述记录了藏羚12种姿势、79种动作和10种环境类型,最终确定89种行为,依据行为功能将其划分为摄食、排遗、调温、发情、交配、分娩、育幼、冲突、通讯、聚群、休息、运动和杂类等13大类。藏羚行为在季节、性别、年龄和功能类型发生比例间均存在差异。冷季和暖季藏羚采用不同的行为调节体温和获取食物及水分,而不同年龄的雄性藏羚在觅食及交配行为中存在差异。藏羚行为的发生与栖息环境和自身的生理状况密切相关。以往对藏羚行为的划分主要依赖于动物的身体姿势而忽略了同一姿势下不同动作的生物学功能差异,而PAE行为编码有效避免了此类问题,为将来深入研究藏羚行为学,挖掘行为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后续藏羚种群的动态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 行为谱 PAE编码系统 三江源国家公园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