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在棒材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苟复钢 王运良 蔡虎情 《中国金属通报》 2018年第1期91-91,93,共2页
在棒材轧制过程中,合理应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能够有效提升钢材强度,并促使相应钢材的低温韧性更强,全面促使钢材当中的Nb、V以及Ti等微合金元素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节约合金,并将生产工序简单化,有效实现能源节约和减耗,意义重大... 在棒材轧制过程中,合理应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能够有效提升钢材强度,并促使相应钢材的低温韧性更强,全面促使钢材当中的Nb、V以及Ti等微合金元素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节约合金,并将生产工序简单化,有效实现能源节约和减耗,意义重大。因此,本文结合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的概述,分析两者的金属学理论,通过西宁特钢小棒低温轧制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为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在棒材轧制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轧制 控制冷却 棒材轧制 应用
下载PDF
20CrMnTi圆钢带状组织缺陷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蔡虎情 苟复钢 王运良 《中国金属通报》 2018年第1期78-78,81,共2页
实践得知,带状组织是20CrMnTi圆钢内在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带状组织的存在不仅破坏了20CrMnTi圆钢的连续性,还对其性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明确20CrMnTi圆钢带状组织引起的缺陷问题,本文将针对20CrMnTi圆钢带状组织缺陷控制策略做... 实践得知,带状组织是20CrMnTi圆钢内在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带状组织的存在不仅破坏了20CrMnTi圆钢的连续性,还对其性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明确20CrMnTi圆钢带状组织引起的缺陷问题,本文将针对20CrMnTi圆钢带状组织缺陷控制策略做出科学详细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圆钢 带状组织影响 缺陷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PDF
轧制初期变形量对轴承钢碳化物液析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王运良 苟复钢 蔡虎情 《中国金属通报》 2018年第1期50-51,共2页
碳化物液析是钢材轧制作业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会对钢材生产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消除或者减弱这种现象,是钢材高温环境下压轧制作业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轴承钢碳化物液析,并对两种生产工艺下的轴承钢碳合物液析情况进... 碳化物液析是钢材轧制作业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会对钢材生产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消除或者减弱这种现象,是钢材高温环境下压轧制作业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轴承钢碳化物液析,并对两种生产工艺下的轴承钢碳合物液析情况进行了检验比较,然后再通过改变轧制初期变形量,分析对轴承钢碳化物液析的具体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轴承钢碳化物液析现象会随着轧制初期变形量的增大而得到改善,为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碳化物液析 钢材轧制作业 变形量 影响
下载PDF
微张力减径机孔型设计对45钢厚壁管“内六方”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秀莲 苟复钢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2,共3页
通过将6机架定径前45钢管外径和总减径率分别由132 mm和12.95%降至128 mm和9.87%,并降低单机架减径率和改善微张力减径孔型设计参数,使3辊式机组生产的Φ114 mm×22 mm 45钢管"内六方"缺陷指数P值由1.40%~1.52%降至0.45%... 通过将6机架定径前45钢管外径和总减径率分别由132 mm和12.95%降至128 mm和9.87%,并降低单机架减径率和改善微张力减径孔型设计参数,使3辊式机组生产的Φ114 mm×22 mm 45钢管"内六方"缺陷指数P值由1.40%~1.52%降至0.45%~0.67%,明显减少微张力减径钢管的"内六方"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张力减径机 内六方 减径率 孔型设计参数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250mm×280mm铸坯至138mm×150mm坯粗轧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
5
作者 苟复钢 王青海 +1 位作者 王东明 孙世平 《特殊钢》 2021年第4期42-46,共5页
生产Φ50~75 mm的GCr15轴承钢时,轧后棒材存在中心疏松缺陷。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观察棒材心部等效应变的渗透情况,并对粗轧孔型工艺进行优化,将优化前一二道次的压下量从21 mm、58 mm分别增加到51 mm、85 mm,第三道次的压下量从60 mm减小... 生产Φ50~75 mm的GCr15轴承钢时,轧后棒材存在中心疏松缺陷。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观察棒材心部等效应变的渗透情况,并对粗轧孔型工艺进行优化,将优化前一二道次的压下量从21 mm、58 mm分别增加到51 mm、85 mm,第三道次的压下量从60 mm减小到34 mm。等效应变值随着道次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棒材中的拉应力在经工艺优化后变为压应力,变形均匀度也得到提升,促进了铸坯心部的变形,有利于中心孔洞的压合。工艺优化后轴承钢的探伤合格率由原93.25%提高到9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粗轧 数值模拟 等效应变 中心疏松
下载PDF
提高ф139.70系列石油套管用钢成材率的措施
6
作者 苟复钢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1-32,38,共3页
针对生产中ф139.70系列石油套管产品成材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影响ф139.70系列石油套管产品成材率的主要因素,从优化投坯工艺、改进管坯加热制度、工具调整入手,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实际生产表明,工艺改进后,金属消耗明显降低;ф139.70... 针对生产中ф139.70系列石油套管产品成材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影响ф139.70系列石油套管产品成材率的主要因素,从优化投坯工艺、改进管坯加热制度、工具调整入手,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实际生产表明,工艺改进后,金属消耗明显降低;ф139.70系列石油套管的成材率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ф139.70石油套管 成材率 废品 切头量
下载PDF
φ75mm GCr15圆棒材孔型工艺优化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青海 孙世平 +3 位作者 苟复钢 金启邦 年国恩 车巨龙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7-82,共6页
西宁特钢精品小棒线在生产φ75 mm的GCr15热轧圆钢时,发现轧后棒材内部存在中心疏松缺陷,导致棒材精整后超声探伤合格率低。通过修改孔型参数,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测试棒材芯部应力及等效应变的变化情况,再经现场生产验证,结合成品棒材超... 西宁特钢精品小棒线在生产φ75 mm的GCr15热轧圆钢时,发现轧后棒材内部存在中心疏松缺陷,导致棒材精整后超声探伤合格率低。通过修改孔型参数,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测试棒材芯部应力及等效应变的变化情况,再经现场生产验证,结合成品棒材超声探伤合格率的分析,来验证优化后的孔型参数是否可行,指导现场生产实践,提高轴承钢棒材的产品质量水平。参数的确定中,对各道次压下量的重新分配,主要是增加了第2道次的压下量,从58增加到86 mm,减小了第4道次的压下量,从58减小到30 mm。优化后的工艺直接从11架出φ75 mm成品,节约了后2架轧机的能源消耗与轧辊磨损消耗。模拟结果显示第1道次的棒材内部应力由之前的拉应力变为压应力,结合轧制速度的降低,有利于提高棒材芯部质量。实际生产证明工艺优化后低倍质量显著提升,探伤合格率为96.37%,较之前提高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圆棒 数值模拟 压下量 等效应变 压应力 探伤合格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