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苟重季 杨洪云 《内科》 2018年第5期756-759,共4页
目的比较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短期、长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介入组(29例)和保守组(56例),分别给予介... 目的比较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短期、长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介入组(29例)和保守组(56例),分别给予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随访12个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的收缩期峰流速(Vs)、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12个月后,介入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的Vs均显著降低,介入组患者各动脉的Vs均显著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保守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的Vs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介入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介入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保守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介入组患者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 90%)显著低于保守组(28. 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可显著改善颅脑血供、恢复神经功能、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保守治疗比较其短期和长期效果均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血管成形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苟重季 潘孝勇 +1 位作者 刘晓梅 许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收集其各项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旨在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收集其各项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总结MRI图像特征,分析磁敏感加权序列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MRI序列中,单发病灶54例,多发病灶5例,共检出病灶69个,其中幕上病灶58个,幕下病灶11个;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中,单发病灶者48例,多发病灶者11例,共检出病灶92个,幕上病灶60个,幕上病灶32个。常规MRI序列常规MRI序列对>1.0cm、0.5-1.0cm、<0.5cm病灶检出个数分别为37个、20个、12个,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分别为40个、29个、23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8,P<0.05);59例患者常规MRI序列中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混杂信号,41例患者中T2WI序列上表现为典型的周边低信号'铁环征',边缘稍模糊,常规序列无法显示的病灶均可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中发现,病灶最小直径0.2cm,6例患者合并脑静脉性血管畸形,信号特征为扭曲条索样低信号,似'海蜇头'状改变。结论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个数较常规序列多,可清晰显示微小病灶及常规MR序列较难发现的血管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检查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