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像山石窟匾额探析
- 1
-
-
作者
苟金菊
-
机构
甘谷县大像山文物管理所
-
出处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8期28-30,共3页
-
文摘
匾额是古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也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精髓,其承载着文化传承、开宗明义等显著功能。匾额被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是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了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大像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至今,历经一千多年的营建发展,代代传承与守护,留下了众多价值较高的珍贵文物,形成了古丝绸之路上集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匾额是大像山石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存匾额数量较多,既有各级书法名家的珍贵墨宝,也有内涵丰富的赞颂与褒扬的经典名辞,内容丰富,寓意非凡,令人拍案叫绝。本文选取大像山石窟部分匾额分类作一浅显分析。
-
关键词
大像山石窟
匾额
探析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古建筑保护意义和保护措施探析
- 2
-
-
作者
苟金菊
-
机构
甘谷县大像山文物管理所
-
出处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
文摘
古建筑见证了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是先人们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但受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导致古建筑被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给古建筑保护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本文通过甘谷大像山古建筑的保护情况,探究古建筑的保护意义和具体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
关键词
古建筑
保护
意义
对策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浅析大像山伏羲殿建筑风格及伏羲文化
- 3
-
-
作者
苟金菊
-
机构
甘谷县大像山文物管理所
-
出处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第4期190-192,共3页
-
文摘
大像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其中古建以明清时期建筑为主,伏羲殿便是明代建筑典型,殿内塑有人文初祖伏羲塑像,是甘谷人朝拜祖先的圣地,也是甘谷伏羲文化的研究场所。本文就伏羲殿的明代建筑风格及伏羲文化作一浅显的分析。
-
关键词
大像山伏羲殿
建筑风格
伏羲文化
-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
-
题名浅析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的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苟金菊
-
机构
甘谷县大像山文物管理所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文章主要阐述在当前社会和旅游大发展背景下,基层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新情况和问题,在短时间内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近些年来,各级文保单位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受到了地域经济水平、城镇发展需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保护技术提升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管理主体不明确、经费较少、队伍力量薄弱、保护技术落后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依法科学合理地展示利用文物;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城镇化建设、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合力,打破发展与保护的制约瓶颈;以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向导,为文物更好地延续生命;提高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让人人都能知文物、爱文物,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
关键词
基层文物
保护
问题
策略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简述甘谷石窟文化
- 5
-
-
作者
苟金菊
-
机构
甘谷县大像山文物管理所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0期49-50,共2页
-
文摘
甘谷石窟文化是甘谷文化的象征,是见证甘谷悠远深邃的文明历史的“万世之宝”。从布局、形制、功能、审美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看,甘谷石窟文化都表现出“纡余委曲”“若不可测”的东方文化的含蓄美。其石窟和古建相间的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以中轴线为核心均衡布局、依地势地貌起伏变化的设计思想。甘谷石窟还体现出自然与雕琢完美结合的艺术特点。甘谷石窟文化所展示的不仅仅是石窟造像这种以宗教历史为背景的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蕴含了文明进程的历史脉络。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度影响,给予人们的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美感享受,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振奋。所以利用石窟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文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发展的最好形式。
-
关键词
甘谷
石窟文化
宗教文化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