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湖北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与武汉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同步叠加,对2010年4月12日湖北省东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两个致灾雹暴单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雹暴生消的不同阶段,正地闪和负地闪频数及在雷达回波中的分布呈不同的变化...利用湖北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与武汉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同步叠加,对2010年4月12日湖北省东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两个致灾雹暴单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雹暴生消的不同阶段,正地闪和负地闪频数及在雷达回波中的分布呈不同的变化特征,通过地闪频次和地闪在雷达回波中位置的变化可以识别雹暴生命史演变的不同阶段。雹暴Ⅰ产生小冰雹,是一个普通对流单体,闪电以负地闪为主,闪电频率最大为15次·(6 min)-1;正地闪落在风暴发展和消亡阶段,负地闪主要落在35—55 d Bz强回波边缘,零星正地闪分布在强回波周围层状云中,雹暴移动路径前侧的负地闪对雹暴移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雹暴Ⅱ是一个典型超级单体,产生直径超过3 cm的大冰雹,闪电频率最大为44次·(6 min)-1,风暴成熟阶段正地闪活跃,16—17时正地闪频繁出现时间与大冰雹持续时间一致;负地闪与25—55 d Bz强回波区域吻合较好,正地闪分布在强回波30—55 d Bz中心及层状云边缘。对比地闪频数和雹暴成熟阶段的回波强度可以发现,降雹均出现在风暴的成熟阶段,小冰雹发生时地闪频数下降幅度较小,大冰雹发生时地闪频数下降幅度较大,且正地闪比例明显增大。展开更多
本文选取2013年5月23日和8月18日湖北地区两次灾害性雷暴大风过程(简称"523"和"818"过程),基于天气实况、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和雷达资料分别从两次雷暴大风过程的天气...本文选取2013年5月23日和8月18日湖北地区两次灾害性雷暴大风过程(简称"523"和"818"过程),基于天气实况、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和雷达资料分别从两次雷暴大风过程的天气形势、探空结构、大气参数特征及雷达回波演变等多角度分析归纳造成灾害性大风的有利条件。结果表明:"523"过程为高空冷槽东移背景下,十堰地区形成典型的超级单体;"818"过程在副热带高压外围东北气流和登陆台风的共同影响下,在热力和不稳定条件、地面辐合线的共同作用下,阵风锋出流触发了雷暴大风。2013年湖北地区两次雷暴大风过程大气参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存在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1300 J·kg^(-1)),整层水汽条件均较差,低层均为干绝热递减。θse垂直分布表明两次雷暴大风过程在中低层有干空气侵入,同时一些重要的强对流参数K指数和垂直风切变等差异明显,反映了大气参数在强对流预报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523"过程雷达回波具有中气旋、钩状回波、V型缺口及回波悬垂等特征,"818"过程雷达回波具有阵风锋、弓形回波及强回波中心迅速向地面塌陷等特征。两次雷暴大风过程均有中低层径向速度辐合和地面大风核。中气旋、钩状回波、阵风锋、弓形回波和中低层径向速度辐合等雷达回波特征对雷暴大风预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湖北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与武汉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同步叠加,对2010年4月12日湖北省东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两个致灾雹暴单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雹暴生消的不同阶段,正地闪和负地闪频数及在雷达回波中的分布呈不同的变化特征,通过地闪频次和地闪在雷达回波中位置的变化可以识别雹暴生命史演变的不同阶段。雹暴Ⅰ产生小冰雹,是一个普通对流单体,闪电以负地闪为主,闪电频率最大为15次·(6 min)-1;正地闪落在风暴发展和消亡阶段,负地闪主要落在35—55 d Bz强回波边缘,零星正地闪分布在强回波周围层状云中,雹暴移动路径前侧的负地闪对雹暴移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雹暴Ⅱ是一个典型超级单体,产生直径超过3 cm的大冰雹,闪电频率最大为44次·(6 min)-1,风暴成熟阶段正地闪活跃,16—17时正地闪频繁出现时间与大冰雹持续时间一致;负地闪与25—55 d Bz强回波区域吻合较好,正地闪分布在强回波30—55 d Bz中心及层状云边缘。对比地闪频数和雹暴成熟阶段的回波强度可以发现,降雹均出现在风暴的成熟阶段,小冰雹发生时地闪频数下降幅度较小,大冰雹发生时地闪频数下降幅度较大,且正地闪比例明显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