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曾门四弟子”在近代文学史的产生与接受
被引量:
2
1
作者
范丹凝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9,共8页
"曾门四弟子"是研究晚清古文时必须涉及的一个概念,最早出自近代骈文家李详的《论桐城派》。"曾门四弟子"作为曾国藩之后接续古文文脉的晚清古文家代表,为桐城派后期别支"湘乡派"提供了创作倾向相对一致...
"曾门四弟子"是研究晚清古文时必须涉及的一个概念,最早出自近代骈文家李详的《论桐城派》。"曾门四弟子"作为曾国藩之后接续古文文脉的晚清古文家代表,为桐城派后期别支"湘乡派"提供了创作倾向相对一致的作家队伍。而这一概念能被此后的文学史和桐城派研究接受并沿用,则离不开钱基博对李详湘乡派观点的进一步阐发。钱基博从文章源流和作品风格两方面深入分析湘乡派的创作实绩,构建与传统的桐城派分庭抗礼的晚清古文脉络,客观上明确了曾门四弟子在近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曾门四弟子"从提出到接受,侧面反映出近代转型期文学批评视野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门四弟子
桐城派
湘乡派
李详
钱基博
近代文学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文求意”:桐城古文家吴汝纶的治经之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丹凝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18,共7页
作为清代最重要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经学研究受到尊宋思想的影响,秉持"义理"之说与汉学"考据"对立。吴汝纶却独辟蹊径,提出"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此法源自桐城派的相关古文理论,将古文天然具有的"...
作为清代最重要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经学研究受到尊宋思想的影响,秉持"义理"之说与汉学"考据"对立。吴汝纶却独辟蹊径,提出"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此法源自桐城派的相关古文理论,将古文天然具有的"辞章之学"视作治经一途。通过分析经书文章的结构规律和修辞特点等文法要素,诠释经文和经义,为晚清的经学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并且改变了"辞章之学"在古文创作方面的单一运用方式,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经学研究方式,在古典学术领域与汉、宋二学分庭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吴汝纶
经学研究
因文求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汝纶的文道观念与桐城古文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之梅
范丹凝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03,共7页
吴汝纶探求历代古文家重视的文道观念,发挥古文的“经世”之用,提出“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两个观点。一方面强调古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在传载和表现某一思想观念方面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发掘古文对于社会现实的作用,尤其是其在...
吴汝纶探求历代古文家重视的文道观念,发挥古文的“经世”之用,提出“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两个观点。一方面强调古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在传载和表现某一思想观念方面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发掘古文对于社会现实的作用,尤其是其在新学传播、教育改革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此为基础,他综合了桐城派经典的古文理论和独特的文章特色,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规范古文,使得桐城古文在晚清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社会环境下能够适应晚清近代的文体革新,推动了桐城古文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汝纶
文道观念
桐城古文
现代转型
原文传递
题名
“曾门四弟子”在近代文学史的产生与接受
被引量:
2
1
作者
范丹凝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9,共8页
文摘
"曾门四弟子"是研究晚清古文时必须涉及的一个概念,最早出自近代骈文家李详的《论桐城派》。"曾门四弟子"作为曾国藩之后接续古文文脉的晚清古文家代表,为桐城派后期别支"湘乡派"提供了创作倾向相对一致的作家队伍。而这一概念能被此后的文学史和桐城派研究接受并沿用,则离不开钱基博对李详湘乡派观点的进一步阐发。钱基博从文章源流和作品风格两方面深入分析湘乡派的创作实绩,构建与传统的桐城派分庭抗礼的晚清古文脉络,客观上明确了曾门四弟子在近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曾门四弟子"从提出到接受,侧面反映出近代转型期文学批评视野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
曾门四弟子
桐城派
湘乡派
李详
钱基博
近代文学史
Keywords
The Four Disciples of Zeng
Tongcheng School
Xiangxiang School
Li Xiang
Qian Ji-bo
history of modern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文求意”:桐城古文家吴汝纶的治经之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丹凝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18,共7页
文摘
作为清代最重要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经学研究受到尊宋思想的影响,秉持"义理"之说与汉学"考据"对立。吴汝纶却独辟蹊径,提出"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此法源自桐城派的相关古文理论,将古文天然具有的"辞章之学"视作治经一途。通过分析经书文章的结构规律和修辞特点等文法要素,诠释经文和经义,为晚清的经学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并且改变了"辞章之学"在古文创作方面的单一运用方式,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经学研究方式,在古典学术领域与汉、宋二学分庭抗礼。
关键词
桐城派
吴汝纶
经学研究
因文求意
Keywords
Tongcheng School
Wu Rulun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seeking meaning from the text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汝纶的文道观念与桐城古文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之梅
范丹凝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03,共7页
文摘
吴汝纶探求历代古文家重视的文道观念,发挥古文的“经世”之用,提出“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两个观点。一方面强调古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在传载和表现某一思想观念方面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发掘古文对于社会现实的作用,尤其是其在新学传播、教育改革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此为基础,他综合了桐城派经典的古文理论和独特的文章特色,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规范古文,使得桐城古文在晚清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社会环境下能够适应晚清近代的文体革新,推动了桐城古文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
吴汝纶
文道观念
桐城古文
现代转型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曾门四弟子”在近代文学史的产生与接受
范丹凝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因文求意”:桐城古文家吴汝纶的治经之法
范丹凝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吴汝纶的文道观念与桐城古文的现代转型
孙之梅
范丹凝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