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三维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范五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8,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密围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论述、新视角。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可以从"取势""明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密围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论述、新视角。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可以从"取势""明道""优术"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性研究。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之"势"、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之"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之"术",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治国理政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与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学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范五三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7-68,共2页
本文结合所在学校土木工程系工作的条件,探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引导学生领悟社会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工科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的探索与实践——以“珍爱生命”主题班会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范五三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63-65,共3页
当今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时代特点和心理需求决定了"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开展的有效性。通过发散思维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辅导员等形式来组织和设计的参与式主题班会,能使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和效果得... 当今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时代特点和心理需求决定了"以生为本"参与式主题班会开展的有效性。通过发散思维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辅导员等形式来组织和设计的参与式主题班会,能使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和效果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参与式 主题班会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路径探析——以大学生为视角
4
作者 范五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在大学生中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重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诉求、全社会助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目标诉求以及大学生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精神诉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落... 在大学生中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重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诉求、全社会助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目标诉求以及大学生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精神诉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落地生根,必须垂注制度建构,着力优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顶层设计;关注价值诉求,着力构建大学生价值信仰体系以及促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行动,以期实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义追问 路径建构
下载PDF
马克思友善观的三重视界及其时代价值
5
作者 范五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5-70,共6页
马克思友善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生成的,对资产阶级所倡导的"伪善""博爱"和"道德"等观念的批判与超越是实现无产阶级友善观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友善观的生成逻辑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 马克思友善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生成的,对资产阶级所倡导的"伪善""博爱"和"道德"等观念的批判与超越是实现无产阶级友善观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友善观的生成逻辑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利益需求"为分析理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延展开来的。全面准确解读马克思友善观的历史语境和生成逻辑,以获得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理据与实践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友善观 历史语境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数字贫困及其治理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范五三 黄成欢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87-492,共6页
伴随着“数字化”与“老龄化”的双重境遇,农村老年人数字贫困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聚焦。从数字接入贫困、数字能力贫困、数字知识贫困等维度的探讨发现:数字媒介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农村老年人“再社会化”过程,但融入数字生活并... 伴随着“数字化”与“老龄化”的双重境遇,农村老年人数字贫困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聚焦。从数字接入贫困、数字能力贫困、数字知识贫困等维度的探讨发现:数字媒介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农村老年人“再社会化”过程,但融入数字生活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满足数字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在虚实生活之间的冲突融合中,数字基础设施配套的不足、老年数字身份隐喻的困境、社会家庭支持系统的匮乏,都揭示了农村老年人数字贫困治理面临的现实境遇。未来需继续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为先导,以适度超前的数字基础设施部署、适老化数字产品供给以及数字素养提升为契机,在坚持工具理性、服务价值理性理念的基础上,建构完善农村数字贫困精准治理体系,不断引领农村老年人数字生活行动自觉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老年人 数字贫困 治理逻辑
下载PDF
务实 创新——张宪文的民国史研究
7
作者 范五三 《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9X期184-185,共2页
张宪文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他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料学等三个方面。他在史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载,笔耕不辍,著述等身,学术成就卓著。他还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民国史研究后备人才,推动了民国史研究... 张宪文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他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料学等三个方面。他在史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载,笔耕不辍,著述等身,学术成就卓著。他还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民国史研究后备人才,推动了民国史研究的继续发展,影响力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宪文 中华民国史研究 学术评价
下载PDF
“智慧社会”建设的中国方案及实现路径探赜 被引量:2
8
作者 范五三 官文娟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3-89,共7页
“智慧社会”的技术与思维特征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带来全新境遇,也给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顶层设计的智慧社会建设,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主导力量、创造法治环境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维度为全球智... “智慧社会”的技术与思维特征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带来全新境遇,也给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顶层设计的智慧社会建设,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主导力量、创造法治环境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维度为全球智慧社会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信息技术精英与民主治理精神极化、传统与现代治理转型对价值生成机制产生冲击、智慧治理功能与政策效率递减、“智慧社会”建设逻辑与智慧治理合力机制偏离等现实问题,偏离了“智慧社会”建设顶层设计的内在要求。新时代要确立智慧治理的思维、理念和方法,要在保持正确行动和观念引导的同时,从完善精英治理模式、提高政策效率、形成合力机制等方面着手,为顺应顶层设计的“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思路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会 中国方案 顶层设计 智慧治理
下载PDF
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通之道 被引量:2
9
作者 范五三 林文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通互动,具有基础性、品质性、多样性等内涵意蕴,能够与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契合。针对二者在融通互动中存在重要性认知不足、内在动力激发缺乏、建设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提出夯... 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通互动,具有基础性、品质性、多样性等内涵意蕴,能够与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契合。针对二者在融通互动中存在重要性认知不足、内在动力激发缺乏、建设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提出夯实校园物质文化、建构校园制度文化、营造校园行为文化和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等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做好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物质支撑、制度保障、传播渠道和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善价值观 校园文化 融通互动
下载PDF
党建引领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基于结构性嵌入的分析框架
10
作者 范五三 林华婷 林蔚瑶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基层党建的模式选择与实践范式对于实现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顶层设计具有科学化和策略性的方法论意义。以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建进公寓”项目为个案,基于结构性嵌入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高校基层党建“嵌入式”发展的... 基层党建的模式选择与实践范式对于实现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顶层设计具有科学化和策略性的方法论意义。以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建进公寓”项目为个案,基于结构性嵌入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高校基层党建“嵌入式”发展的可行性,探讨“党小组+”模式的实践审视与优化路径。新时代塑造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从“魂”到“根”到“基”强化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在组织主动嵌入和时空吸纳嵌入中,激活党组织“实际在场”的“能量场”,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结构性嵌入理论 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党建进公寓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基于“人的需要”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元凯 范五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6-27,共12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人的需要,是人创造历史的首要前提,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它背离了“人的需要”,导致人的需要异化与人主体性的消解,是一种“见物不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人的需要,是人创造历史的首要前提,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它背离了“人的需要”,导致人的需要异化与人主体性的消解,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不断满足全体人民全方位需要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人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还能够实现后代人的需要;不仅实现本国人民美好的生活需要,也是顺应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从“人的需要”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困境,实现了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开启了人类探索现代化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需要 马克思 西方现代化 资本逻辑
下载PDF
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与理路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容 范五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独特的价值定位、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蕴。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仍面临着理念提升和理念缺失之间的矛盾、多样分化和一元主导之间的碰撞、形象再造与生存定位之间的差异等现实境遇。从实践维度... 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独特的价值定位、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蕴。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仍面临着理念提升和理念缺失之间的矛盾、多样分化和一元主导之间的碰撞、形象再造与生存定位之间的差异等现实境遇。从实践维度上,应当从增强文化领导力、增强文化凝聚力、强化文化防御力和提高文化包容力四个维度出发,为探索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现实之维 理路 价值定位 文化领导力 文化凝聚力 文化防御力 文化包容力
下载PDF
网络原住民知识共享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五三 谢兴政 +1 位作者 官文娟 古雅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1-89,共9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知识,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知识共享的行为日益显著,而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在校大学生更是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的生力军。通过对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同质性、信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献回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知识,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知识共享的行为日益显著,而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在校大学生更是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的生力军。通过对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同质性、信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献回顾,建构一个基于同质性、信任和人际关系对网络原住民在社交平台上知识共享行为形成的机理模型,并利用SPSS 24. 0对福建省在校大学生的581个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原住民在网络知识共享方面活跃度高,网络原住民在网络知识共享方面存在统一性,而且态度同质性、信任、感知网络依附动机和感知网络关系承诺等可以被看作是网络原住民知识共享行为的驱动因素,背景同质性则未能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平台 网络原住民 知识共享行为 大学生 互联网
下载PDF
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驱动因素实证分析——以青少年群体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五三 曾盛聪 谢兴政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2-78,共7页
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青少年绿色购买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出相应的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通过AMOS 22.0的分析得出,青少年的绿色购买意向能够强烈地影响其绿色购买行为,同时,环保态度、环保知识及政府倡... 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青少年绿色购买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出相应的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通过AMOS 22.0的分析得出,青少年的绿色购买意向能够强烈地影响其绿色购买行为,同时,环保态度、环保知识及政府倡议等三个因素能够促进绿色购买意向的形成,但是同伴压力和生态标签不能对绿色购买意向产生任何影响,并提出促进青少年绿色购买行为发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青少年 绿色购买 购买行为 购买意向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建构科研育人体系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范五三 谢兴政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1-43,共3页
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科研育人优势,需要科学的动力机制作为支撑。通过优化科研环节程序、完善科研评价标准和建立学术诚信体系等建构符合高校师生现实需要和科研诉求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 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科研育人优势,需要科学的动力机制作为支撑。通过优化科研环节程序、完善科研评价标准和建立学术诚信体系等建构符合高校师生现实需要和科研诉求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机制应该是以坚定思想引导为育人出发点,引领价值取向为育人落脚点,树立学术导向为育人共鸣点来建构完整的逻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科研育人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新征程上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五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03-107,113,共6页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进行了战略确认和方法论定位。新征程上党的建设面临一些现实境遇,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既要摆脱固有思维模式,又要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干扰。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既是统筹推进“四个...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进行了战略确认和方法论定位。新征程上党的建设面临一些现实境遇,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既要摆脱固有思维模式,又要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干扰。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既是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战略之举,也是实现良政善治的首要标准,更是百年来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应遵照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价值逻辑和实践图景,既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又要发扬斗争精神,还要致力于健全党内监督和评价体系,在增强领导干部学习能力的实践进程中,积极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征程 领导干部 政治建设 政治能力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探微
17
作者 范五三 官文娟 陈育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3-39,共7页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基础层面,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所进行的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活动。它从资源配置、要素优化、文化产出、科技创新等“生产性”和“普惠性”视角,来界说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基础层面,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所进行的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活动。它从资源配置、要素优化、文化产出、科技创新等“生产性”和“普惠性”视角,来界说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蕴,旨在克服当前文化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全球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方向指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造中,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共享共建效能最大化,除了做好“顶层设计”外,还要回归具体国情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化对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重视科技创新驱动对公共文化精准服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驱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三重逻辑
18
作者 范五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16-421,共6页
厘清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基本逻辑关系,一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战略举措、创新路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二要全面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价值遵循、发展发现和体系建构;三要系统把握新时代大学... 厘清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基本逻辑关系,一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战略举措、创新路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二要全面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价值遵循、发展发现和体系建构;三要系统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实践要求和关键点位。如果对上述三重逻辑缺少系统化理论思考,只是将友善价值观引导视为一个操作层面的技术命题加以处之,那么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就难以得到长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友善价值观 三重逻辑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影响因素探析——以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9
作者 范五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15-422,共8页
通过对786位在校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知行现状的实证调查,从人格特征、面子、关系、同伴压力、政府倡议、校园氛围、家庭影响、友善价值观和友善行为意向等九个方面对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影响因素进行验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外向性、情绪... 通过对786位在校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知行现状的实证调查,从人格特征、面子、关系、同伴压力、政府倡议、校园氛围、家庭影响、友善价值观和友善行为意向等九个方面对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影响因素进行验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外向性、情绪不稳定性、开放性、面子、关系、同伴压力、政府倡议、学校氛围、家庭影响等都会对大学生践行友善价值观产生影响,亲和性和尽责性对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不显著。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做好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善价值观 影响因素 实证调查
下载PDF
从中西比照的视角看作为价值观的“友善”思想
20
作者 范五三 谢兴政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0-45,共6页
从中西道德文化价值比较视角看,中西友善价值观的发展差异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把握:首先两种价值学说分别解答了"应当如何"与"是什么"的两种人生追问;其次从"直觉体验"和"理智思辨"的角度来分析... 从中西道德文化价值比较视角看,中西友善价值观的发展差异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把握:首先两种价值学说分别解答了"应当如何"与"是什么"的两种人生追问;其次从"直觉体验"和"理智思辨"的角度来分析两种价值学说的方法;再次从两种学说的精神实质和内核来看,"仁"与"德"分别是二者追求的人生终极目标;最后从二者的道德实践途径来看,"内在完善"和"外在超越"分别是一动一静的不同路径。基于这种比较,应对中西友善思想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和现代转化,为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开辟新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友善思想 中西比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