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窗外——绘画艺术的观看方式
1
作者 范佩俊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5,共5页
人们通过画框欣赏画面时,画框不仅装饰了画面,把画面置于一个特定的空间中。当然画框的作用仅仅是加强了人们对于作品的距离感,而更重要的还是人们凭借己有的对于绘画的概念进入审美状态中。在这里我重点强调的是绘画艺术作品的观看方式... 人们通过画框欣赏画面时,画框不仅装饰了画面,把画面置于一个特定的空间中。当然画框的作用仅仅是加强了人们对于作品的距离感,而更重要的还是人们凭借己有的对于绘画的概念进入审美状态中。在这里我重点强调的是绘画艺术作品的观看方式,在对其解读的过程中,"看到什么"直接与观看者的背景息息相关,更与我们的观看方法隐秘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看方式 绘画艺术 艺术作品 审美状态 画面 距离感 装饰
原文传递
情感的绘画表现——色彩语言
2
作者 范佩俊 《美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引富情感活动常伴随着艺术家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产生。同样的客观事物,会因艺术家主观方面的因素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情感反应,甚至是不同情况下,同一位画家身上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人的认知活动是以认知的特有方式来反映对... 引富情感活动常伴随着艺术家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产生。同样的客观事物,会因艺术家主观方面的因素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情感反应,甚至是不同情况下,同一位画家身上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人的认知活动是以认知的特有方式来反映对象的,如思维是以概念、表象和动作方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而情感是以体验的方式反映对象的。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方式,画家才能将情感依托绘画语言,在作品中折射出人与客观世界种种简单,复杂乃至扑朔迷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活动 色彩语言 绘画表现 艺术实践活动 客观事物 情感反应 反映对象 认知活动
原文传递
故事溢情感 过程明哲理——《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3
作者 郭淑平 范佩俊 《小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6-47,共2页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推进教学的展开,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深入浅出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 《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设计 情感 哲理 课堂组织形式 新课程理念 设计理念 教学手段
原文传递
激发潜能 绽放精彩——汾西二小“生本教育”实践与探索
4
作者 刘元英 范佩俊 《山西教育(管理版)》 2012年第5期39-41,共3页
"生本教育"落地"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科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可以概括为:(1)"三转变"。一是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地"学",使学生... "生本教育"落地"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科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可以概括为:(1)"三转变"。一是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地"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二是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三是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2)"四突出"。一是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二是突出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本教育 激发 以学生为本 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 学习动力 博士生导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