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中香气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郭雅娟 范军刚 李建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77,共5页
骏枣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及多酚、萜烯、皂苷和环磷酸鸟苷等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功效。目前大部分骏枣以干品的形式销售,通过干燥的方式来延长骏枣的贮藏期。... 骏枣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及多酚、萜烯、皂苷和环磷酸鸟苷等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功效。目前大部分骏枣以干品的形式销售,通过干燥的方式来延长骏枣的贮藏期。然而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中香气成分的影响不同,传统自然干燥和烘烤方式逐渐被现代干燥技术取代。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中香气成分的影响较明显,但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中香气成分的影响的报道并不充分。该研究基于此,采用气相色谱、传感器电子鼻和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对真空干燥、红外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压差闪蒸干燥制作的骏枣片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泵干燥、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的骏枣片的香气成分较接近;真空冷冻干燥的骏枣片的香气成分与其他几种干燥方式的骏枣片的香气成分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不同干燥方式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 电子鼻技术
下载PDF
草酸共沉淀法制备的Y_2O_3:Eu^(2+)发光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军刚 孙淑清 马向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497-500,531,共5页
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利用草酸盐的自氧化还原,制得了以Y2O3为基质及Eu2+为发光中心的荧光粉Y2O3:Eu2+。该法煅烧温度低、操作简单,不需要外界置入任何还原性物质,可将高价阳离子Eu3+还原为Eu2+,降低了反应的危险性和生产成本。对Y2O3:Eu2... 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利用草酸盐的自氧化还原,制得了以Y2O3为基质及Eu2+为发光中心的荧光粉Y2O3:Eu2+。该法煅烧温度低、操作简单,不需要外界置入任何还原性物质,可将高价阳离子Eu3+还原为Eu2+,降低了反应的危险性和生产成本。对Y2O3:Eu2+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探讨了Eu2+荧光发射主峰产生较大红移现象的原因,以及发光强度与煅烧温度和Eu2+含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 发光性质 荧光粉
下载PDF
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孟杰 孙淑清 +2 位作者 李婷 马向辉 范军刚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309-313,共5页
以SnCl4.5H2O和SbCl3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的高导电性能的锑掺杂二氧化锡(ATO)超细粉体。研究了制备工艺对ATO粉体粒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运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 以SnCl4.5H2O和SbCl3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的高导电性能的锑掺杂二氧化锡(ATO)超细粉体。研究了制备工艺对ATO粉体粒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运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方法对ATO粉体进行表征,并将试验产品与国内市场的同类产品性能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粉体 共沉淀法 ATO 纳米材料
下载PDF
温度补偿型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晓丹 张会新 +1 位作者 刘文怡 范军刚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580,共5页
基于等腰三角形悬臂梁和双光纤光栅结构设计并制造了一种高分辨率、温度自补偿的光纤位移传感器。采用光谱分析法对测量结果进行解调,常温下的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量程为0~70 mm,灵敏度为21.9 pm/mm,线性拟合度高达0.999,重复... 基于等腰三角形悬臂梁和双光纤光栅结构设计并制造了一种高分辨率、温度自补偿的光纤位移传感器。采用光谱分析法对测量结果进行解调,常温下的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量程为0~70 mm,灵敏度为21.9 pm/mm,线性拟合度高达0.999,重复性误差为4.72%FS,迟滞误差为2.70%FS。而且在0~60℃温度范围内的零漂为0.41 pm/℃,温度性能良好。该传感器能很好的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等结构上裂缝或接缝开合度的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温度补偿 光谱 悬臂梁 光纤光栅 位移
下载PDF
磁性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军刚 田虹 +2 位作者 李敏 王婕燕 杜黎明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9-63,共5页
在本研究中,通过文献方法合成出硅藻土键合的Fe3O4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水样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磁性固相萃取.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多个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吸附剂用量、离子强度、p H值,解吸剂类型和体积,萃取时间和温... 在本研究中,通过文献方法合成出硅藻土键合的Fe3O4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水样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磁性固相萃取.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多个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吸附剂用量、离子强度、p H值,解吸剂类型和体积,萃取时间和温度等.在优化条件下,将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绿色环保的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36 ng·m L^-1.三种水样:自来水、瓶装水和河水的回收率分别为90.8%~97.0%,90.3%~95.8%和84.4%~95.8%,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16%.本方法成功应用到了水样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分析测定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磁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纳米粒子/普鲁兰多糖涂膜对三文鱼鱼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雅娟 范军刚 李建珍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121,191,共7页
目的:提高普鲁兰多糖(PUL)涂膜的保鲜性能,并制备具有缓释性能的保鲜材料。方法:以葡萄籽提取物(GSE)、壳聚糖、γ-聚谷氨酸制备GSE纳米粒子,将不同质量的GSE纳米粒子加入到PUL涂膜液中,制备GSE纳米粒子/PUL涂膜,并评估GSE纳米粒子/PUL... 目的:提高普鲁兰多糖(PUL)涂膜的保鲜性能,并制备具有缓释性能的保鲜材料。方法:以葡萄籽提取物(GSE)、壳聚糖、γ-聚谷氨酸制备GSE纳米粒子,将不同质量的GSE纳米粒子加入到PUL涂膜液中,制备GSE纳米粒子/PUL涂膜,并评估GSE纳米粒子/PUL涂膜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结果:与未处理鱼片相比,1.08%GSE纳米粒子/PUL涂膜可降低鱼肉中的菌落总数,延缓脂肪氧化及蛋白质分解。此外,经1.08%GSE纳米粒子/PUL涂膜处理后,蛋白质溶解度提高了38.8%,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了4.02 U/m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0.20 U/g。结论:制备的GSE纳米粒子/PUL涂膜保鲜性能较好,可延长三文鱼鱼片货架期5~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纳米粒子 普鲁兰多糖 涂膜 三文鱼 鱼片 保鲜
下载PDF
不同菌种发酵猕猴桃果醋中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雅娟 范军刚 李建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1-185,共5页
猕猴桃果醋不仅具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而且具有降低血糖、促进消化和预防人类动脉硬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功效。以猕猴桃果醋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杆菌、醋酸菌、植物乳杆菌∶醋酸菌(2∶3)、植物乳杆菌∶醋酸菌(3∶2)和植物乳杆菌... 猕猴桃果醋不仅具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而且具有降低血糖、促进消化和预防人类动脉硬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功效。以猕猴桃果醋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杆菌、醋酸菌、植物乳杆菌∶醋酸菌(2∶3)、植物乳杆菌∶醋酸菌(3∶2)和植物乳杆菌∶醋酸菌(1∶1)对猕猴桃果醋的醋酸发酵阶段进行研究。先对5组不同醋酸发酵的猕猴桃果醋的营养成分、OD_(600 nm)值和可滴定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再利用GC-MS对猕猴桃果醋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菌株发酵的猕猴桃果醋的营养成分高于采用单一菌株发酵的猕猴桃果醋;混合菌株发酵的猕猴桃果醋中,发酵组D(植物乳杆菌∶醋酸菌为3∶2)中的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发酵组C(植物乳杆菌∶醋酸菌为2∶3)和E(植物乳杆菌∶醋酸菌为1∶1)中的可滴定酸含量,5组样品中分别检测出29,32,33,40,40种香气成分,这些香气成分使得发酵猕猴桃果醋的风味和口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GC-MS法 香气成分 感官评分
下载PDF
Doub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for ionization of H by 75 keV proton impact:Assessing the role of correlated wave functions
8
作者 Jungang Fan Xiangyang Miao Xiangfu Jia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72-81,共10页
The effect of final-state dynamic correlation is investigated for ionization of atomic hydrogen by 75-keV proton impact by analyzing doub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The final state is represented by a continuum cor... The effect of final-state dynamic correlation is investigated for ionization of atomic hydrogen by 75-keV proton impact by analyzing doub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The final state is represented by a continuum correlated wave(CCW-PT)function which accounts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ojectile and the target nucleus(PT interaction).The correlated final state is nonseparable solutions of the wave equation combining the dynamics of the electron motion relative to the target and projectile,satisfying the Redmond’s asymptotic conditions corresponding to long range interactions.The transition matrix is evaluated using the CCW-PT function and the undistorted initial state.Both the correlation effects and the PT interaction are analyzed by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The convergence of the continuous correlated final state is examined carefully.Our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bsolute experimental data measured by Laforge et al.[Phys.Rev.Lett.103,053201(2009)]and Schulz et al.[Phys.Rev.A 81,052705(2010)],as well as other theoretical models(especially the results of the latest non perturbation theory).We have shown that the dynamic corre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onization of atomic hydrogen by proton impact.While overall agreement between theory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encouraging,detailed agreement is still lacking.However,such an analysis is meaningful because i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ynamical correlation and PT interaction in the CCW-PT theoretica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IZATION three-body Coulomb problem correlated wave functions doub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