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考虑微凸体接触角分布的结合面侧接触分形模型
1
作者 王世军 刘鑫 +2 位作者 范凌松 崔圣奇 李鹏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200,共11页
针对以往分形模型中忽略微凸体侧向接触和接触角度分布来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微凸体之间接触角分布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侧接触分形模型。通过轮廓显微镜采集了接触表面的轮廓,采用三点峰方法将表面轮廓模型化,获得了相邻微凸体之间... 针对以往分形模型中忽略微凸体侧向接触和接触角度分布来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微凸体之间接触角分布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侧接触分形模型。通过轮廓显微镜采集了接触表面的轮廓,采用三点峰方法将表面轮廓模型化,获得了相邻微凸体之间的水平距离及高度差的数据。利用功率谱密度法进行分析,发现相邻微凸体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具有分形规律。根据所发现的分形规律,推导出两个微凸体相互接触时接触角的分布函数规律,然后采用分形理论建立了结合面的侧接触模型。基于这个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分形参数、塑性指数、法向载荷系数及接触方式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量纲切向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塑性指数及法向载荷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无量纲分形尺度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对比有限元分析及模态试验的结果,发现二者最大相对误差为4.32%,相较LZT模型精度提高了46.8%,说明所提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结合面的接触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接触 接触角分布 分形模型 接触刚度
下载PDF
某轮胎厂成型作业工人作业前后生理、生化、心理及疲劳状况调查
2
作者 王红 范凌松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轮胎厂 成型作业工人 生理 生化 心理 疲劳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侯中林 王红 +3 位作者 范凌松 王化潮 姜艳香 李雅芳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乙酯(DEHP)染毒期间,大鼠睾丸和附睾严重萎缩;附睾尾精子数量显著减少,精子死亡率和畸形率明显增高;血清和睾丸内睾酮明显下降;睾丸乳酸脱氢酶(L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乙酯(DEHP)染毒期间,大鼠睾丸和附睾严重萎缩;附睾尾精子数量显著减少,精子死亡率和畸形率明显增高;血清和睾丸内睾酮明显下降;睾丸乳酸脱氢酶(L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显著升高;存在剂量-反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恢复期,除G6PDH外,其它观察指标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P 睾丸 附睾 精子 乳酸脱氢酶 生殖毒性
下载PDF
制漆行业混苯作业对男工子代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淑玲 范凌松 +2 位作者 王红 肖来旺 曹姗英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1998年第5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从事混苯作业对男工子代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某制漆厂和机械厂男工,对其子代影响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两厂部分工人进行了微核、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接触组男工与对照组比较,自然流产、早产、死产、子代影响均高于对... 目的:探讨长期从事混苯作业对男工子代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某制漆厂和机械厂男工,对其子代影响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两厂部分工人进行了微核、染色体畸变检查。结果:接触组男工与对照组比较,自然流产、早产、死产、子代影响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男工染色体检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2.03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期低浓度混苯作业使男工染色体畸变检出率增加,使子代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苯 男工 子代 微核 染色体 制漆行业 苯中毒
下载PDF
某轮胎厂成型作业工人作业前后生理、生化、心理及疲劳状况调查
5
作者 王红 范凌松 《化工劳动保护》 2000年第12期449-451,共3页
关键词 轮胎厂 劳动卫生 轮胎成型作业工人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考虑微凸体水平距离分布及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建模 被引量:3
6
作者 范凌松 王世军 +1 位作者 吴敬伟 李鹏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01-214,共14页
在涉及微凸体侧接触的粗糙表面接触建模过程中,通常需要假定微凸体之间侧接触的角度分布规律。提出一种考虑微凸体水平距离分布及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建模方法,该方法不再需要假定角度分布规律,而是基于首次发现的单个粗糙表... 在涉及微凸体侧接触的粗糙表面接触建模过程中,通常需要假定微凸体之间侧接触的角度分布规律。提出一种考虑微凸体水平距离分布及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建模方法,该方法不再需要假定角度分布规律,而是基于首次发现的单个粗糙表面微凸体水平距离正态分布规律,根据统计学理论进行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建模。对模型进行数字仿真发现: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与接触载荷均随着微凸体水平距离标准差的减小而增大,并且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会使得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减小。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随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材料硬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基于模型的有限元仿真前三阶固有频率与试验所得结果基本吻合,并且误差相对GZQ模型更小。旨在通过研究单个粗糙表面微凸体水平距离分布,突破侧接触建模时接触角度分布函数仍需假设的理论瓶颈,为更加准确地预测结合面接触特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距离分布 侧接触 相互作用 接触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