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误诊分析及文献综述
1
作者 王翀 杨义 +6 位作者 李代君 范华华 鄢家强 王瑞春 蔡小军 蔡玉强 孙厚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4,共9页
目的探讨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总结某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例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50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2个月”入院,取病变... 目的探讨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总结某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例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50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2个月”入院,取病变组织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示中间普雷沃菌,诊断为中间普雷沃菌脊柱炎,经开放病灶清除、置管冲洗+自体骨移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给予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静脉滴注,奥硝唑冲洗治疗后感染获得控制。共检索出符合条件文献16篇,加上本病例,共纳入17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危险因素主要为糖尿病和使用皮质类固醇病史(占35.3%);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为腰椎(12例)、胸椎(6例)等;病原学培养阳性13例;分子学检测阳性3例,染色镜检阳性1例。17例患者均接受了抗厌氧菌治疗,其中14例联合手术治疗;1例死亡,病死率为5.9%,5例存在部分神经功能损伤,致残率为29.4%。抗厌氧菌治疗联合手术者生存率为92.8%,3例单独抗厌氧菌治疗未行手术者均治愈。结论中间普雷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易误诊,建议尽早送检mNGS明确病原体,以争取救治时机,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雷沃菌 脊柱炎 脊柱化脓性感染 误诊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mNGS
下载PDF
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范华华 孙厚杰 +1 位作者 韩建华 蔡小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新西兰白兔60只,建立兔脊柱结核模型。造模后2个月,选取36只造模成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钛网植骨组和n-HA/PA66植骨组,每...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新西兰白兔60只,建立兔脊柱结核模型。造模后2个月,选取36只造模成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钛网植骨组和n-HA/PA66植骨组,每组18只。取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填充至钛网,将植骨材料钛网及n-HA/PA66分别植入钛网植骨组和n-HA/PA66植骨组植骨床内,微型指钛钢板固定牢固,术后抗结核治疗。分别于术后1 d、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各取6只大鼠行X线片检查,术后3个月采用Lane-Sandhu法对X线检查结果对骨形成、骨连接及骨塑型情况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检测ESR、血清CRP;术后1 d,两组各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植骨材料,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黏附植骨材料的能力。结果经影像学检查证实造模成功,成功率为86.67%(52/60)。术后1个月n-HA/PA66植骨组材料两端可见骨痂形成,且材料与自体骨界限不清;钛网植骨组未见明显骨痂形成,材料与自体骨间隙仍较清楚。术后2个月,n-HA/PA66植骨组材料周围大量骨痂形成,材料与自体骨界面模糊;钛网植骨组材料两端有骨痂形成,但明显较n-HA/PA66植骨组少。术后3个月两组材料均与自体骨结合,对位对线好,材料与自体骨界面模糊,有大量新生骨痂包裹材料,n-HA/PA66植骨组骨痂明显多于钛网植骨组。n-HA/PA66植骨组Lane-Sandhu评分高于钛网植骨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ESR、血清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后1个月两组比较,P<0.05。n-HA/PA66植骨组结核分枝杆菌黏附能力弱于钛网植骨组(P均<0.05)。结论 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可促进脊柱结核兔模型骨融合进展及骨痂生长,抑制炎性反应,且材料表面黏附的结核分枝杆菌少,效果优于钛网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案在锁骨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华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与克氏针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入院随机号分为A、B两组,每组各53例,A组患者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与克氏针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入院随机号分为A、B两组,每组各53例,A组患者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为92.45%,B组优良率为58.4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和克氏针内固定术在治疗锁骨骨折上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重建钢板内固定 克氏针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7
4
作者 孙厚杰 蔡小军 +5 位作者 韩建华 李德祥 冯道春 周鑫 范华华 段人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16例非特异性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53.5岁。腰椎8例,胸腰段6例,胸椎2例。患椎处剧痛14例,...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16例非特异性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53.5岁。腰椎8例,胸腰段6例,胸椎2例。患椎处剧痛14例,轻度胀痛2例,11例x线片显示患椎终板缘“鸟嘴样”增生.13例邻近终板侵蚀性破坏,边界模糊,周同硬化。所有患者均无成角畸形及明湿神经损害。人院诊断为脊柱肿瘤1例,脊柱结核3例,疑似脊柱结核8例,脊柱感染4例。人院后诊断为“脊柱肿瘤”者直接行“肿瘤椎体”切除植骨内同定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化脓性脊柱骨髓炎;其余15例患者治疗前均行病椎穿刺病理检查.诊断为非特异性脊柱感染,其中10例患者行保守治疗,4例患者因椎间失稳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内同定术,1例因伴椎旁脓肿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均应用敏感或广谱抗生素,手术治疗患者应用2-3周,保守治疗患者应用3-6周。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10例保守治疗患者中,6例痊愈;4例遗留腰背部僵硬感,行腰背肌理疗及功能锻炼后均缓解。6例手术患者中,1例误诊为脊柱肿瘤患者术后1.5年x线片显示植骨端骨吸收,患者有腰背部僵硬感,暂予观察;其余5例患者随访时植骨均骨性融合,2例遗留不同程度腰背部僵硬,但均不影响生活。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脊柱非特异性感染容易误诊,治疗前行穿刺病理检查可早期确诊,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治愈,对影响脊柱稳定性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感染 非特异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斌 吴永铁 +2 位作者 杨波 范华华 蔡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总结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4月~2014年11月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7例,男74例,女23例,年龄26~68岁.其中重物砸伤29... 目的:总结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4月~2014年11月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7例,男74例,女23例,年龄26~68岁.其中重物砸伤29例,高处坠落伤47例,交通伤21例;陈旧性骨折12例.主要累及节段:T11 5例,T12 16例,L1 31例,L2 29例,L3 10例,L46例.回顾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总结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结果:共有21例患者发生39例次并发症,其中术中大出血(>1500ml) 17例,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0例,神经根腋下撕裂2例,脑脊液漏3例,钛网位置不良5例,浅层感染2例.上述并发症分别通过术中和术后输血、补充血容量,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脱水剂和激素,术中修补硬膜囊、加压包扎,再次手术探查减压等处理措施后,均获得较好预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3个月,平均23.27±3.10个月,神经症状在1周~3个月完全缓解,钛网植骨均获得愈合,无进一步移位,脑脊液漏均一期愈合.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对其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和应对,多数并发症通过正确处理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椎 减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周鑫 吴永铁 +2 位作者 范华华 韩建华 蔡小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7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3.2个月,观察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改善情况和末... 目的探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7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3.2个月,观察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改善情况和末次随访时矫正高度丢失情况、后凸角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及内固定情况。结果 26例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22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4例无变化。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基本矫正。末次随访时未发生内固定断裂,伤椎高度和后凸角丢失轻微。结论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伤椎 植骨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骨质疏松模型兔椎体成形术中不同剂量骨水泥对相邻椎间盘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晗祥 范华华 蔡小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背景:近年来一些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逐渐凸显。考虑到骨水泥的热效应、单体毒性及占位填充等因素,对椎体邻近结构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尤其是对于紧邻椎体的结构——椎间盘会有什么影响呢?针对这一情况鲜有报道。目的:通过对兔骨质... 背景:近年来一些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逐渐凸显。考虑到骨水泥的热效应、单体毒性及占位填充等因素,对椎体邻近结构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尤其是对于紧邻椎体的结构——椎间盘会有什么影响呢?针对这一情况鲜有报道。目的:通过对兔骨质疏松模型椎体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观察其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方法:30只5月龄雌性大白兔均通过去势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L5椎体实施穿刺假手术,碘海醇组L5椎体穿刺后注入碘海醇0.2 m L,低、中、高剂量骨水泥组L5椎体分别注入骨水泥0.1,0.2,0.3 m L,之后继续饲养12周。12周后处死所有兔,完整取出L4-5椎间盘并分成2部分,一部分行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一部分行real time PCR观察白细胞介素1、Ⅱ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7 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低、中、高剂量骨水泥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假手术组和碘海醇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低、中、高剂量骨水泥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高剂量骨水泥组白细胞介素1 m RNA相对表达量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Ⅱ型胶原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 m RNA相对表达量上,低、中、高剂量骨水泥组与假手术组和碘海醇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高剂量骨水泥组与低、中剂量骨水泥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结果提示,兔骨质疏松模型实施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内骨水泥确可对邻近椎间盘造成影响;而这一影响并没有严格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在达到大剂量时可表现出显著的退变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结核分支杆菌对人工骨与钛金属的黏附性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厚杰 鄢陵 +3 位作者 蔡小军 韩建华 范华华 李代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5期49-52,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动物脊柱结核模型,分别植入钛金属及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两种不同植骨材料的人工骨,观察结核分支杆菌对这两种材料的黏附性。方法本实验对35只新西兰大白兔腰5椎体进行结核分支杆菌攻毒建模,将成功建模2...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动物脊柱结核模型,分别植入钛金属及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两种不同植骨材料的人工骨,观察结核分支杆菌对这两种材料的黏附性。方法本实验对35只新西兰大白兔腰5椎体进行结核分支杆菌攻毒建模,将成功建模20只模型(成功率约57.1%)根据建模成功的时间序列号依次分成钛金属植入组(植入钛金属)和人工材料植入组(植入n-HAPA66人工材料),通过大体观察、电镜观察等了解结核分支杆菌对植入材料的黏附情况,比较结核分支杆菌对两种植入材料的黏附力。结果两组材料表面均有结核分支杆菌黏附、但量少,电镜观察细菌周边亦未见明显黏质样保护膜,n-HAPA66人工材料表面所黏附菌量较钛金属表面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支杆菌对两种植骨材料均有黏附,但黏附力较弱,均未形成明显保护膜。结核分支杆菌对n-HAPA66人工骨材料黏附力较钛金属略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植骨材料 黏附能力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分别应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波 蔡小军 +2 位作者 何斌 吴永铁 范华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5期3519-352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8例和B组38例,A组实施经伤椎短节段固定,B组实施跨伤椎短节段固...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8例和B组38例,A组实施经伤椎短节段固定,B组实施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的矢状面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前、术后3 d 2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末次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大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A组Cobb角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B组为15.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均可改善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但是经伤椎固定可减少术后矫正度丢失,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段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波 何斌 +3 位作者 蔡小军 吴永铁 张晗祥 范华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9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后凸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82例,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Cobb角、椎体高度及疼痛程度、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目的:探讨后凸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82例,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Cobb角、椎体高度及疼痛程度、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椎体高度与Cobb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凸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促进活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后凸椎体成形术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继发顽固性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探讨
11
作者 孙厚杰 杨永辉 +3 位作者 蔡小军 韩建华 周鑫 范华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acute cervical sinpal cord injury,ACSCI)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ACSCI)继发低钠血症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2—78岁,平均36.35岁...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acute cervical sinpal cord injury,ACSCI)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ACSCI)继发低钠血症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2—78岁,平均36.35岁,受伤时间2h-72h,平均7.25h。对该11例ACSCI后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24h尿量、血钠、血钙、血氯、血钾和尿钠等指标推测可能的发生机制,并酌情补液、限液及高渗钠等治疗观察分析。结果:11例患者经初期扩容治疗后3例度过低钠血症期,出现低钠血症8例患者中2例继续补液+高渗钠静脉缓慢滴注,2-3周血钠恢复正常,6例在保证生理需要量前提下,酌情限液+高渗钠液补钠微泵泵人,2-3周血钠恢复正常,两组均未发生其它离子紊乱及神经脱髓鞘现象。结论: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是ACSCI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之一。初期扩容治疗可起到缓解低钠血症病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 创伤和损伤 低钠血症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分析
12
作者 周鑫 韩建华 +1 位作者 范华华 蔡小军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2-133,137,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病例,对髂骨植骨融合治疗的23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3...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病例,对髂骨植骨融合治疗的23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3.2个月。所有患者枕颈部疼痛症状消失,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在6个月内融合;末次随访时颈部旋转活动受限,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具有即刻稳定,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螺钉 系统固定融合 寰枢椎不稳 疗效
下载PDF
基于阴影的前方车辆检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乐芬 晋晓敏 +3 位作者 王佳亮 钱进 范华华 侯培国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单目视觉智能车辆系统中,车辆检测存在大量虚假干扰导致对象的盲目和不可靠性的问题,提出将车道线检测和阴影特征相结合的前方车辆检测方法。该算法通过车道检测,排除车道外部的大部分干扰;然后利用改进的道路灰度均值方差自适应的... 针对单目视觉智能车辆系统中,车辆检测存在大量虚假干扰导致对象的盲目和不可靠性的问题,提出将车道线检测和阴影特征相结合的前方车辆检测方法。该算法通过车道检测,排除车道外部的大部分干扰;然后利用改进的道路灰度均值方差自适应的分割车辆阴影,其中阈值通过自适应的均值和方差两方面为约束条件分段确定;其次联合通过阴影的矩形度和长度特点进行了条件筛选,并结合车辆的边缘确定了车辆候选区域;最后利用车辆的对称性进行了验证。针对不同道路场景下,车辆目标检测的正确率达到95.0%,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排除道路内外的大部分虚假对象干扰,从而准确检测到前方车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检测 自适应阈值 阴影筛选 车辆验证
下载PDF
抗感染治疗对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治疗结局及颅内感染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永铁 孙厚杰 +2 位作者 张晗祥 范华华 杨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928-4930,共3页
目的研究抗感染治疗对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治疗结局及颅内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56例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 目的研究抗感染治疗对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治疗结局及颅内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56例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颅内感染率、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感染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脑脊液漏消失时间<3d者及切口愈合时间<2周者比例分别为78.57%及71.43%,均高于对照组的39.29%及35.71%,观察组的颅内感染总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感染相关血清指标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感染治疗对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治疗结局及颅内感染的影响更为积极,因此认为本治疗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治疗 脊柱骨折 硬脊膜损伤 术后脑脊液漏 治疗结局 颅内感染
原文传递
SDF1/CXCR4轴通过PI3K/AKT通路对退变椎间盘血管长入发挥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晗祥 何斌 +4 位作者 吴永铁 李代君 范华华 蔡小军 胡侦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3-640,共8页
[目的]观察SDF1/CXCR4对髓核细胞(NPC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病毒转染上调原代髓核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并根据表达量分为D组和UP组,将不同分组的髓核细胞(或条件培养基)与血管内皮细胞进... [目的]观察SDF1/CXCR4对髓核细胞(NPC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病毒转染上调原代髓核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并根据表达量分为D组和UP组,将不同分组的髓核细胞(或条件培养基)与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共培养,分别进行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细胞迁移实验、管腔形成实验,以观察髓核细胞对于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验证实SDF1表达在UP组上调成功。NPCs和VECs共培养后,UP组VECs中pAKT水平较D组显著升高,PTEN水平较D组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后续的共培养体系中,UP组的VECs在细胞活力、迁移能力、形成管腔样结构能力上较D组均显著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入MK-2206后,UP+MK-2206组在细胞活力、迁移能力、管腔样结构形成能力上较UP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入SF1670后,UP+SF1670组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管腔样结构形成能力均较UP组进一步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证明退变髓核细胞可通过SDF1/CXCR4信号轴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活动,并且这一活动在内皮细胞内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髓核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共培养 血管新生 PI3K/AK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