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
1
作者 代秋颖 周悦 +8 位作者 程一凡 马丽娜 范奕伟 胡升芳 吴晶晶 孟畑 殷玉莲 叶媚娜 陈红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9-389,共11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特征。方法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共纳入NPM组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受试者30例,采集粪便样本后进行高通量测序,根...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特征。方法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共纳入NPM组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受试者30例,采集粪便样本后进行高通量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NPM组患者肠道菌群sobs、ace、chao、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HC组(P<0.05)。组间差异分析显示,NPM组与HC组相比,1个纲、5个目、14个科、28个属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显示在差异物种中1个纲、2个目、5个科和10个属组间差异影响显著(LDA值>3,P<0.5),其中10个菌属包括Faecalibacterium、Escherichia-Shigella在NPM组丰度富集,Anaerostipes、Streptococcus、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Alistipes、UCG-002、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Corynebacterium、Neisseria在HC组丰度富集,以上述10个菌属作为一个菌群组构建ROC曲线的AUC值为0.73,单个菌属中Anaerostipes、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的AUC值分别为0.72、0.70,提示具有诊断意义。结论NPM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显著低于HC组受试者,NPM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菌群组或单个菌属可作为区别NPM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NPM)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九一丹及其有效组分抑制巨噬细胞M1表型极化对MRSA感染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殷玉莲 孟畑 +4 位作者 马丽娜 范奕伟 程一凡 仲芫沅 陈红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26-331,共6页
目的:观察九一丹及其有效组分对慢性难愈性疮面模型大鼠疮面细菌培养以及巨噬细胞表型因子的影响,分析其祛腐生肌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九一丹组、升丹组、煅石膏组,每组8只。采用MRSA感染皮损疮面造模法建立大鼠慢... 目的:观察九一丹及其有效组分对慢性难愈性疮面模型大鼠疮面细菌培养以及巨噬细胞表型因子的影响,分析其祛腐生肌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九一丹组、升丹组、煅石膏组,每组8只。采用MRSA感染皮损疮面造模法建立大鼠慢性难愈性疮面模型,成模后对照组予每日常规呋喃西林消毒更换无菌纱布处理,九一丹组、升丹组、煅石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定量九一丹、升丹、煅石膏进行换药,每日1次,连续7 d。换药前及末次给药后采集大鼠疮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分离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白细胞介素(IL)-6对应的含量,同时在末次换药后,切除大鼠疮面组织用于组织病理检测和免疫荧光双染标记巨噬细胞M1表型。结果:末次换药后,九一丹组疮面愈合情况优于其余各组,各组疮面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九一丹组炎症得到明显控制并具有愈合趋势;末次换药后,各组血清中TNF-α、IL-6、iNOS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九一丹组换药前后血清IL-6、TNF-α、iNOS含量下降明显(P均<0.05);煅石膏组与升丹组仅换药前后血清IL-6含量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结果显示九一丹组换药后血清中IL-6、iNOS含量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换药后组织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提示,九一丹组、升丹组M1巨噬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九一丹组及升丹组的MRS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及煅石膏组(P<0.05)。结论:九一丹能够改善慢性难愈性疮面炎症情况,并有一定抑菌、祛腐、生肌的作用,而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疮面局部巨噬细胞M1表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性疮面 九一丹 巨噬细胞 表型极化 大鼠
下载PDF
陈红风教授调治乳腺癌术后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2
3
作者 殷玉莲 范奕伟 吴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702-707,共6页
目的:通过真实数据采集与机器学习的方法,深入挖掘上海市名中医陈红风教授调治乳腺恶性肿瘤术后的用药特色。方法: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011年8月—2021年6月近10年的陈教授门诊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再使用python3.7.6进... 目的:通过真实数据采集与机器学习的方法,深入挖掘上海市名中医陈红风教授调治乳腺恶性肿瘤术后的用药特色。方法: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011年8月—2021年6月近10年的陈教授门诊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再使用python3.7.6进行数据处理,分别从频次、关联规则、中医理论特色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将结果联系临床实际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统计处方13340份,药物以性平者居多占比33.55%;药味以甘味最多(137683,39.69%);归经多入脾经(100242,18.45%)。用药频次前5位从高到低依次为:茯苓、白术、南沙参、生黄芪及石见穿;核心药对为“白术-茯苓”(置信度97.96%);另外本次研究发现了一组乳腺癌术后基本方药组,由茯苓-白术-石见穿-南沙参-黄芪-白花蛇舌草-莪术组成。结论:陈红风教授调治乳腺癌术后注重调摄中土、攻邪不峻且多施温补之法,通过数据挖掘可为名中医临证经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中医 陈红风 乳腺癌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骨微环境内细胞因子影响乳腺癌骨转移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范奕伟 殷玉莲 陈红风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6期5748-5754,共7页
骨转移作为晚期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其存在往往伴随着一系列骨相关事件,对患者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骨微环境主要包括骨基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细胞外基质以及一系列细胞因子(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 骨转移作为晚期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其存在往往伴随着一系列骨相关事件,对患者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骨微环境主要包括骨基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细胞外基质以及一系列细胞因子(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在正常骨骼中维持着相对平衡状态。乳腺癌肿瘤细胞经过增殖、外溢后到达骨骼,会破坏此平衡,造成骨微环境的失调,影响骨代谢健康,从而增加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风险,也是促进骨转移进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并了解骨微环境内细胞及细胞因子与转移病灶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骨微环境对乳腺癌骨转移发生发展机制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骨微环境
下载PDF
茯苓与僵蚕粗提物对UVB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亚鼎 卞跃峰 +3 位作者 顾雨婷 彭珏 范奕伟 王海颖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茯苓与生僵蚕、麸炒僵蚕的水提醇沉粗提物对紫外线(UVB)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定茯苓与生僵蚕、麸炒僵蚕3种中药,经过水提醇沉后制成乳膏,外用于花色豚鼠UVB诱导色素沉着模型,采用肉眼观察并积分,评价豚鼠皮... 目的探讨茯苓与生僵蚕、麸炒僵蚕的水提醇沉粗提物对紫外线(UVB)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定茯苓与生僵蚕、麸炒僵蚕3种中药,经过水提醇沉后制成乳膏,外用于花色豚鼠UVB诱导色素沉着模型,采用肉眼观察并积分,评价豚鼠皮肤反应,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外用上述中药后黑素颗粒数量变化,并对豚鼠皮肤组织中酪氨酸酶(TYR)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茯苓组、生僵蚕组和茯苓配生僵蚕组的豚鼠皮肤色素明显变淡,组织黑素颗粒明显减少,组织匀浆液中TYR含量明显降低(P <0.05)。结论茯苓、生僵蚕和茯苓配生僵蚕具有抑制色素沉着的作用,其中生僵蚕抑制效果最佳,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TYR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僵蚕 豚鼠 皮肤色素沉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