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含量的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春雷 万远廉 +4 位作者 戴悦 汪欣 刘玉村 范宝英 郑妍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评估大肠癌患者血清MMP-7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应用免疫酶联反应技术对50例大肠癌患者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MP-7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也检测这些患者血清CEA、CA19-9以及CA24-2含量。将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及其它肿瘤... 目的:评估大肠癌患者血清MMP-7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应用免疫酶联反应技术对50例大肠癌患者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MP-7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也检测这些患者血清CEA、CA19-9以及CA24-2含量。将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及其它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比较。对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大肠癌患者血清MMP-7含量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发现多数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含量升高。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含量,分布范围0.72-28.69ng/ml(平均4.41ng/ml;中位4.19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分布范围0.69-3.97ng/ml(平均1.62ng/ml;中位1.36ng/ml)(P<0.01)。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平均阳性率(46%)与CEA(30%),CA19-9(26%)及CA24-2(24%)相比均升高(P<0.05)。进展期肿瘤患者血清MMP-7含量显著高于早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血清MMP-7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患者临床监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大肠癌 血清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军 范宝英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48例MHD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肾功能、原发病因等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24例患者共发生感染33次,肺部感染和静脉导管感染最常...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48例MHD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肾功能、原发病因等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24例患者共发生感染33次,肺部感染和静脉导管感染最常见。行细菌培养29次,培养阳性20次,病原学检查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常见(占34.5%)。感染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糖尿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感染发生率高。结论:MHD患者感染发生率高,积极改善贫血和营养状况,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有助于感染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感染
下载PDF
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军 范宝英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血透中心40例MHD患...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血透中心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子rHuEPO皮下注射治疗,起始量每周80~120 U/kg;当血红蛋白(Hb)110~120g/L、血细胞比容(Hct)0.33~0.36时rHuEPO减为维持量。对照组20例不使用rHuEPO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Hb、Hc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b、Hct明显升高(P<0.01),LVMI降低(P<0.01)。结论纠正MHD患者贫血可部分逆转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贫血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宝英 崔淑芳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降纤酶 急性脑梗死 ICVD 血栓形成 纤溶功能
下载PDF
自拟消瘰汤 膏治疗小儿颈淋巴结核154例
5
作者 李国良 乔江 +1 位作者 张秀宽 范宝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31-31,共1页
颈淋巴结核中医称“瘰疬”,是农村儿童的常见病之一。根治难,易复发。笔者(?)多年来从大量临床实践中,筛选出较理想有效的方剂活血消瘰汤、消瘰膏,内外合治此病15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颈淋巴结核 瘰疬 消瘰汤 消瘰膏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血气的特殊变化
6
作者 梁军 范宝英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聚砜膜透析器加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血透是否造成低氧血症,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透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前述透析方式,于透前、透后15min,0.5、1、2、4、6h,分别采动脉血检测pH值、PaO2、PaCO2、HCO3-... 目的:观察采用聚砜膜透析器加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血透是否造成低氧血症,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透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前述透析方式,于透前、透后15min,0.5、1、2、4、6h,分别采动脉血检测pH值、PaO2、PaCO2、HCO3-,以及呼吸频率、血补体C3,外周白细胞计数。结果:透析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采用此种方法透析,不发生低氧血症,其主要原因是克服了既往使用醋酸盐透析所造成的总CO2(CO2和HCO3-之和)的大量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膜透析器 碳酸氢盐透析液 低氧血症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崔现敏 范宝英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7期2236-2237,共2页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2组,H.pylori阳性的RE组给予抗酸治疗和根除H.pylori的治疗,H.pylori阴性的RE组仅给予抗酸治疗,疗程8周,治疗后检查H.pyl...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2组,H.pylori阳性的RE组给予抗酸治疗和根除H.pylori的治疗,H.pylori阴性的RE组仅给予抗酸治疗,疗程8周,治疗后检查H.pylori根除情况,并了解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或加重的情况加以分析。结果H.pylori阳性的26例RE患者根除H.pylori治疗后,有10例(43.4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加重。50例H.pylori阴性组经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H.pylori感染可能参与了GERD的发病,对H.pylori阳性反流性食管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是否采用根除H.pylori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杆菌 幽门螺 治疗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滤过中不同给药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军 范宝英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12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 观察在血液透析滤过中,相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LMWH)经动脉端及静脉端两种不同方式给药的抗凝效果.方法 选择24例进行血液透析滤过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动脉端给药组和静脉端给药组,其中12例在治疗开始时经动脉端(血滤器前)给... 目的 观察在血液透析滤过中,相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LMWH)经动脉端及静脉端两种不同方式给药的抗凝效果.方法 选择24例进行血液透析滤过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动脉端给药组和静脉端给药组,其中12例在治疗开始时经动脉端(血滤器前)给予LMWH抗凝;另12例在治疗开始时经静脉端(血滤器后)给予LMWH抗凝.治疗开始前全部患者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治疗开始后2 min、5min、1 h、2 h、3 h分别检测透析液及血浆LMWH浓度,并于治疗开始后1、2、3 h检测APTT.结果 静脉端给药组1 h血浆LMWH浓度高于动脉端给药组[(0.457±0.073)U/ml与(0.217±0.053)U/ml,t=9.702,P=0.001];透析液LMWH浓度极低且组间及时间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相应的APTT及滤器残留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组不同的给药方式虽造成了LMWH血浆浓度的差异却没有影响血液透析滤过的抗凝效果,与透析膜吸附低分子肝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低分子肝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