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铂诱导肾损伤模型在C57BL/6小鼠J和N亚型中的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王婵 邱会琴 +3 位作者 唐亚婷 朱方媛 范彦英 杨彩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2-797,共6页
目的探讨C57BL/6 J和N亚型小鼠在顺铂诱导肾损伤模型中的易感性差异,为选择药物肾损伤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C57BL/6小鼠J和N两种亚型,各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cisplatin,CDDP)。模型组腹腔注射顺铂(3.33 mg·kg^(-... 目的探讨C57BL/6 J和N亚型小鼠在顺铂诱导肾损伤模型中的易感性差异,为选择药物肾损伤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C57BL/6小鼠J和N两种亚型,各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cisplatin,CDDP)。模型组腹腔注射顺铂(3.33 mg·kg^(-1)),隔天给药,持续2周,记录小鼠体重变化、存活率;检测Scr、BUN和β2-MG评价肾功能;HE、Masson和PAS染色法观察肾皮质病理改变。IL-6、IL-1β和IL-18等炎症因子检测顺铂导致的肾脏炎症反应。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DDP组两种亚系小鼠Scr、BUN和β2-MG均明显升高;组织学结果显示肾小管损伤,胶原纤维化和糖原沉积均增加;IL-6、IL-1β和IL-18炎症因子含量和肾皮质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C57BL/6N与C57BL/6J系小鼠比较,C57BL/6N系小鼠肾功能指标Scr和BUN均值明显偏高(P<0.01),组织学评分各病理损伤较C57BL/6J亚系小鼠明显偏高,反映纤维化的Masson染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1β和IL-18均值明显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57BL/6 J和N亚型小鼠均可使用顺铂诱导成功肾损伤模型,相比于C57BL/6J小鼠,C57BL/6N亚系小鼠在肾功能、组织学以及炎症因子等方面损伤明显,提示C57BL/6N亚系小鼠更适于作为药物或者其他肾功能损伤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亚急性肾损伤 C57BL/6亚系 炎症因子 IL-6 IL-1β IL-18
下载PDF
延迟性雷美替胺处理对脑冷冻伤后神经功能和组织修复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李宇 杜原鑫 +3 位作者 陈茹 马文磊 王维则 范彦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5-331,共7页
目的研究在脑冷冻伤(cryogenic traumatic brain injury,cTBI)亚急性期连续每日给予雷美替胺对小鼠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组织修复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雷美替胺处理组。将经液氮预冷的铜棒按压颅... 目的研究在脑冷冻伤(cryogenic traumatic brain injury,cTBI)亚急性期连续每日给予雷美替胺对小鼠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组织修复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雷美替胺处理组。将经液氮预冷的铜棒按压颅骨,以造成右侧感觉运动皮层损伤。以cTBI后不同时间点(1 h、1 d、3 d)为起始给药时间,连续每日灌胃给予雷美替胺(10 mg·kg^(-1)·d^(-1)),并在14 d后取材。采用平衡木实验、旷场实验来评价小鼠运动功能;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来检测脑梗死体积;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脑梗死周边区GAP-43和synaptophysin的表达;利用Iba-1检测小胶质细胞激活;通过检测GFAP阳性区域,分析胶质疤痕的面积和厚度。结果3种给药时程的雷美替胺处理(1 h~14 d,1~14 d和3~14 d)均可明显改善cTBI导致的小鼠运动功能障碍并减小脑梗死体积,可促进GAP-43和synaptophysin表达,并减少胶质疤痕面积和厚度以及激活态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此外,各药物处理组对上述指标的作用程度相当。结论延迟性雷美替胺处理可改善cTBI后神经功能障碍,且有效给药时间窗可延迟至cTBI后3 d,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胶质疤痕形成和小胶质细胞激活,促进轴突再生、突触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冷冻伤 雷美替胺 轴突再生 突触发生 小胶质细胞 胶质疤痕
下载PDF
蝇蕈醇激动GABA_C受体对青霉素致大鼠癫痫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彦英 廖玉芳 +2 位作者 肖奕 张艳欣 王明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研究激动GABAC受体对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痫性放电的影响,探讨激动GABAC受体在内源性抗癫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200 U)法制作。将144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癫... 目的研究激动GABAC受体对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痫性放电的影响,探讨激动GABAC受体在内源性抗癫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200 U)法制作。将144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荷包牡丹碱(GABAA受体阻断剂)+高牛磺酸(GABAB受体阻断剂)处理组,和荷包牡丹碱+高牛磺酸+蝇蕈醇(GABAC受体激动剂)处理组。以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和Racine痫性行为学分级作为效应指标;同步记录癫痫大鼠皮层脑电图(EcoG),分析痫样波持续时间、发放频率及最高振幅。结果大鼠运动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后,均出现Ⅰ-Ⅲ级发作,EcoG出现明显的棘波和棘慢波。癫痫发作高峰期给予荷包牡丹碱和高牛磺酸,可协同青霉素延长发作持续时间,增加发作级别,并增加痫样放电持续时间、频率和痫波振幅(P<0.05)。利用蝇蕈醇激动GABAC受体能明显降低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级别和痫样放电持续时间(P<0.05 vs荷包牡丹碱+高牛磺酸处理组),并且与癫痫模型组及荷包牡丹碱+高牛磺酸处理组比较,均能显著降低相同时间内的痫样波发放频率和振幅(P<0.05)。结论蝇蕈醇激动GABAC受体可加速终止青霉素与GABAA和GABAB受体阻断剂协同诱发大鼠癫痫发作,抑制痫性放电,提示GABAC受体的激活是内源性的抗癫痫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蕈醇 GABAC受体 抗癫痫作用
下载PDF
内源性组胺减轻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期脑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彦英 马云鹏 +4 位作者 乔圆 何萍 张轩萍 Hiroshi OHTSU 陈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2-597,共6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组胺在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期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野生型(wr)小鼠和组氨酸脱羧酶基因敲除(HDC-KO)小鼠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缺血组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rain以建立前脑缺血模型,比较再灌后可WT和HDC-KO... 目的:研究内源性组胺在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期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野生型(wr)小鼠和组氨酸脱羧酶基因敲除(HDC-KO)小鼠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缺血组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rain以建立前脑缺血模型,比较再灌后可WT和HDC-KO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并在再灌14d时对各组存活小鼠进行条件性恐惧学习记忆测试,再灌3d及15d时,对各组小鼠取脑,制作冰冻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海马CAl区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l再灌1d后,wr和HDC-KO小鼠均出现体重下降,再灌4d.5d、6d及7d后,HDC.KO小鼠的体重恢复程度均显著低于WT小鼠。前脑缺血再灌8—14d,HDC-KO小鼠的死亡率显著高于wr小鼠(P〈0.05)。再灌14d后,HDC·KO小鼠的背景及线索记忆能力均显著低于可WT小鼠(P〈0.05)。再灌3d后,HDC.KO和wT小鼠的海马CAl区神经元密度无显著差异,而再灌15d后,HDC.KO小鼠海马CAl区神经元密度显著低于WT小鼠(P〈0.05)。结论:内源性组胺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期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及神经元缺失,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神经元损伤 内源性组胺
下载PDF
酸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ROS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彦英 赵静 +1 位作者 曹静 杨彩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2-857,共6页
目的:研究酸后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和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缺糖缺氧(OGD)再灌后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节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及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态有关。方法:将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缺... 目的:研究酸后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和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缺糖缺氧(OGD)再灌后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节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及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态有关。方法:将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缺血组和酸后处理组。给予小鼠60 min大脑中动脉栓塞,酸后处理组小鼠于再灌5 min后吸入20%CO_(2)5 min,利用DCFH-DA探针测定脑内ROS含量,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将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OGD组、酸后处理组、atractyloside+酸后处理组及cyclosporinA组,各实验组均给予OGD 2 h。经不同处理后,分别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等指标。结果:酸后处理可减少再灌30 min时缺血中心区及周边区ROS含量(P<0.01),并减少再灌24 h的脑梗死体积(P<0.01)。在细胞模型上,再灌5 min后给予15 min酸后处理可抑制再灌20 min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及再灌24 h的神经元损伤(P<0.01)。同时酸后处理可抑制再灌20 min时的ROS升高(P<0.01),该作用可被MPTP开放剂atractyloside部分逆转,而MPTP抑制剂cyclosporinA具有相似的作用。此外,酸后处理还抑制了OGD再灌引起的GSH含量下降(P<0.01)。结论: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及大鼠原代神经元OGD模型中,于再灌注早期给予酸后处理可显著抑制ROS的生成,该作用与其抑制MPTP开放及提高内源性抗氧化物GSH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氧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下载PDF
VEGF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章露易 范彦英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4-648,共5页
VEGF是一种由缺氧诱导的血管生长相关肽,在脑内有比较丰富的表达。VEGF具有神经营养、神经保护、抗凋亡、细胞增殖、提高毛细血管渗透压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VEGF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脑缺血性疾病、阿尔茨... VEGF是一种由缺氧诱导的血管生长相关肽,在脑内有比较丰富的表达。VEGF具有神经营养、神经保护、抗凋亡、细胞增殖、提高毛细血管渗透压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VEGF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脑缺血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深入研究VEGF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内在关系,研究和开发相关药物,将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热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VEGF 脑缺血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靶向CK18的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师锐赞 胡晓玲 +1 位作者 许华 范彦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构建靶向人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观察其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两条靶向CK18基因的RNA干扰序列,命名为CK18-shRNA1、CK18-shRNA2,同时设计阴性对照,将合... 目的:构建靶向人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观察其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两条靶向CK18基因的RNA干扰序列,命名为CK18-shRNA1、CK18-shRNA2,同时设计阴性对照,将合成的寡核苷酸链与Psilencer3.1-H1/Hygro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并经脂质体介导稳定转染MCF-7细胞,G418筛选后扩增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株中CK18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通过MTT法检测重组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silenc-er3.1-CK18-shRNA1、Psilencer3.1-CK18-shRNA2和Psilencer3.1-NC-shRNA)经PCR及DNA测序分析证明序列插入正确,经500μg/ml 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Psilencer3.1-CK18-shRNA的MCF-7细胞,Psilencer3.1-CK18-shRNA2转染可有效抑制MCF-7细胞中CK18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Psilencer3.1-CK18-shRNA1转染不影响MCF-7细胞中CK1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Psilencer3.1-NC-shRNA组相比,Psilencer3.1-CK18-shRNA2转染可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0.40±0.01)vs(0.55±0.06),P<0.05]。结论:靶向CK18的sh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细胞后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18 短发夹RNA 真核表达载体 乳腺癌 MCF-7细胞
下载PDF
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Egr-1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乔圆 廖雁 +2 位作者 南方 梁月琴 范彦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早期反应生长因子-1(Egr-1)表达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将野生型(WT)和组氨酸脱羧酶敲除(HDC-KO)小鼠及组胺处理的HDC-KO小鼠取脑,并提取皮层组织总RNA。将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 目的:探讨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早期反应生长因子-1(Egr-1)表达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将野生型(WT)和组氨酸脱羧酶敲除(HDC-KO)小鼠及组胺处理的HDC-KO小鼠取脑,并提取皮层组织总RNA。将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组胺(10^(-8)、10^(-7)、10^(-6)、10^(-5)或10^(-4)mol/L)处理15、30、60、120或240 min。组胺H_1、H_2受体拮抗剂分别于组胺给药前15 min加入。组胺处理完毕后,提取细胞总RNA或蛋白。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Egr-1的表达。结果:与WT小鼠相比,HDC-KO小鼠大脑皮层Egr-1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而外源性给予组胺则能促进其Egr-1的mRNA表达。在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上,组胺可促进Egr-1的mRNA表达,其中10-5mol/L的组胺作用最强,而组胺(10^(-5)mol/L)处理30 min时Egr-1的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相应的Egr-1蛋白表达于60 min时显著增高,该作用可被组胺H_1受体拮抗剂而非H_2受体拮抗剂显著抑制。结论:组胺对大脑皮层组织及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Egr-1表达具有上调作用,该作用与激动组胺H_1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早期反应生长因子-1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原癌基因c-fos在人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师锐赞 范彦英 胡晓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fos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化疗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R)、紫杉醇、依托泊甙对人乳腺癌敏感株MCF-7和耐药株MCF-7/ADR的IC_(50);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MCF-7/ADR和MCF-7...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fos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化疗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R)、紫杉醇、依托泊甙对人乳腺癌敏感株MCF-7和耐药株MCF-7/ADR的IC_(50);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MCF-7/ADR和MCF-7的c-fos mRNA表达差异;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DR对MCF-7中c-fos mRNA和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相对于MCF,MCF-7/ADR对ADR、紫杉醇、依托泊甙的耐药倍数分别为39.94,102.34和12.16;MCF-7/ADR中c-fos mRNA表达明显高于MCF-7;ADR可诱导MCF-7中c-fos mRNA和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表达。结论 c-fos在MCF-7/ADR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耐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 多药耐药 分子靶点
下载PDF
多柔比星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荣巧 李发珍 +2 位作者 谢童 范彦英 杨彩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目的研究多柔比星(DOX)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恒温灌流系统,通过累积加药法每10 min加入DOX依次使其终浓度递增为1,3,10,30和100μmol·L-1,观察其对基础状态、去氧肾上腺素(PE,1μ... 目的研究多柔比星(DOX)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恒温灌流系统,通过累积加药法每10 min加入DOX依次使其终浓度递增为1,3,10,30和100μmol·L-1,观察其对基础状态、去氧肾上腺素(PE,1μmol·L-1)和氯化钾(KCl,60 mmol·L-1)预收缩的胸主动脉及颈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并采用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4-氨基吡啶(4-AP)、溴化四乙铵(TEA)、氯化钡(BaCl2)、格列苯脲(Gli)、吲哚美辛(Indo)和普萘洛尔预处理探讨其对血管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DOX对基础状态下及KCl预收缩的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血管环张力无明显影响;DOX可浓度依赖性地舒张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环(P<0.05),且其对去内皮胸主动脉血管环也有舒张作用,但舒张程度弱于内皮完整组(P<0.05);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 0.1 mmol·L-1、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抑制剂4-AP 1 mmol·L-1、钙敏感性钾通道(KCa)抑制剂TEA 1 mmol·L-1和内向整流型钾通道(KIR)抑制剂BaCl21 mmol·L-1均可明显抑制DOX的舒血管作用(P<0.05),环氧化酶抑制剂Indo 0.01 mmol·L-1、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Gli 0.01 mmol·L-1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0.01 mmol·L-1对DOX舒血管作用无明显影响;DOX 1,10和100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减弱无钙液中PE诱发的血管收缩,并可使氯化钙量效曲线右移。结论 DOX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血管环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其舒血管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cGMP途径、KV、KCa、KIR、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胸主动脉 颈总动脉 内皮 钾通道
下载PDF
乙酰异羟肟酸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发珍 谢童 +1 位作者 范彦英 杨彩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8-427,共10页
目的研究乙酰异羟肟酸(AHA)降血压和舒张胸主动脉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8周龄SD雄性大鼠,ip给予AHA 50和100 mg·kg^-1,每5 d给药1次,共5次。分别在给药前1 d、给药第13天和给药第26天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H... 目的研究乙酰异羟肟酸(AHA)降血压和舒张胸主动脉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8周龄SD雄性大鼠,ip给予AHA 50和100 mg·kg^-1,每5 d给药1次,共5次。分别在给药前1 d、给药第13天和给药第26天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变化。(2)离体实验:①累积浓度AHA(0.1,1,3,10,30和100μmol·L^-1)处理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完整血管环,检测血管环张力。②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完整和去内皮血管环用去甲肾上腺素(NE,1μmol·L^-1)和KCl(60 mmol·L^-1)预收缩,稳定后每10 min累积加入AHA(0.1,1,3,10,30和100μmol·L^-1),计算血管舒张百分比。③内皮完整血管环分为AHA组、AHA+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和AHA+吲哚美辛(Indo)组。L-NAME(0.1 mmol·L^-1)或Indo(0.01 mmol·L^-1)孵育30 min后,加NE(1μmol·L^-1)预收缩,血管收缩稳定后,累积加入AHA(0.1,1,3,10,30和100μmol·L^-1),计算累积浓度AHA舒张血管百分比。④内皮完整血管环分为AHA组、AHA+4-氨基吡啶(4-AP,1 mmol·L^-1)、AHA+格列苯脲(Gli,0.01 mmol·L^-1)、AHA+澳化四乙胺(TEA,1 mmol·L^-1)和AHA+BaCl2(0.1 mmol·L^-1)组。4-AP,Gli,TEA和BaCl2孵育30 min后,加NE(1μmol·L^-1)预收缩,血管收缩稳定后,累积加入AHA(0.1,1,3,10,30和100μmol·L^-1),计算累积浓度AHA血管舒张百分比。⑤内皮完整血管环分为AHA 1,10和100μmol·L^-1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HA,预孵30 min后,加入累积浓度的CaCl2(0.1,0.3,1,3和10 mmol·L^-1),计算AHA各实验组血管收缩百分比。⑥内皮完整血管环分为AHA 1,10和100μmol·L^-1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HA,预孵30 min后加入NE(1μmol·L^-1),计算AHA各实验组血管收缩张力。结果(1)动物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A 50和100 mg·kg^-1组大鼠SBP和DBP均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未见AHA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形态明显改变。(2)离体实验:①累积浓度AHA对静息状态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完整血管环张力无明显影响;②累积浓度AHA对KCl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无明显影响,而AHA可浓度依赖性地舒张NE预收缩胸主动脉环,且去内皮组舒张程度弱于内皮完整组(P<0.01);③L-NAME和Indo均可明显抑制AHA的舒血管作用(P<0.01);④钾离子通道阻滞剂TEA和BaCl2均可明显抑制AHA的舒血管作用(P<0.01),4-AP和Gli无明显影响;⑤AHA能降低NE预收缩下细胞外钙内流引起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完整血管环的收缩张力(P<0.01),并使氯化钙收缩作用曲线右移;⑥AHA能降低经NE预收缩、由细胞内钙释放引起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完整血管环的收缩张力(P<0.01)。结论AHA具有降低正常大鼠血压和舒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钙敏感性钾通道、内向整流型钾通道及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异羟肟酸 胸主动脉 血管内皮 钙通道
下载PDF
氯沙坦通过激活AMPK抑制LPS诱导的小鼠海马GFAP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雁 乔圆 +3 位作者 南方 郭宝璐 梁月琴 范彦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93-1597,共5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是否与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有关。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氯沙坦给药组及氯沙坦与compou...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是否与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有关。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氯沙坦给药组及氯沙坦与compound C合用组。侧脑室注射相同剂量LPS(24μg/d,每天1次,共2次),以建立中枢神经炎症损伤模型;氯沙坦(0.5、1或5 mg·kg^(-1)·d^(-1))于LPS注射前14 d开始连续每日腹腔注射给药;AMPK抑制剂Compound C(10 mg·kg^(-1)·d^(-1))于LPS注射前2 d开始连续每日腹腔注射给药。在LPS末次注射后的第3天取各组小鼠的海马脑区组织,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FAP、AMPK、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2次LPS注射后可显著诱导GFAP在海马脑区的表达(P<0.01),而氯沙坦可浓度依赖地抑制LPS诱导的GFAP表达,当氯沙坦剂量为5 mg·kg^(-1)·d^(-1)时可显著抑制GFAP表达(P<0.05),同时,在该剂量下,氯沙坦显著提高了AMPK的磷酸化水平(P<0.01),但对mTOR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调节作用;而AMPK抑制剂Compound C可显著逆转氯沙坦对GFAP表达及AMPK磷酸化的调节作用(P<0.05)。结论:氯沙坦可抑制LPS诱导的海马GFAP表达,该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MPK有关,但并不依赖于mTOR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脂多糖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基于RNA-seq的db/db小鼠大脑皮质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宝璐 白涛 +4 位作者 郭杰 刘萌萌 杨彩红 章毅 范彦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通过对db/db和野生型(WT)小鼠大脑皮质组织全转录组学分析,探索参与调节2型糖尿病诱导的脑功能障碍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相关通路和网络。方法取雄性野生型WT和db/db小鼠各9只,在第8和24周检测小鼠的体质量和血糖,之后收集动物大... 目的通过对db/db和野生型(WT)小鼠大脑皮质组织全转录组学分析,探索参与调节2型糖尿病诱导的脑功能障碍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相关通路和网络。方法取雄性野生型WT和db/db小鼠各9只,在第8和24周检测小鼠的体质量和血糖,之后收集动物大脑皮质进行全转录组测序(RNA-seq),并进行DEGs,GO、KEGG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与WT组相比,db/db组大脑皮质发生变化的306个转录本中有178个表达上调,128个表达下调。DEGs中,43个上调(如Clcnka和Trim17),59个下调(如Arih1和Nectin-3)。蛋白互作网络图中的13个枢纽基因均下调,且大多属于线粒体编码家族。同时,db/db小鼠在多项GO富集类别中具有显著差异,如细胞过程、细胞部分等。此外,KEGG功能富集结果显示DEGs在代谢、帕金森病(PD)、阿尔茨海默病(AD)等相关通路中高度富集,且这些富集通路中的DEGs主要影响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结论揭示了2型糖尿病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之间的关系及潜在的相关基因、通路及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 2型糖尿病 大脑皮质 脑功能障碍
下载PDF
氯沙坦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后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云鹏 乔圆 +6 位作者 廖雁 牛拴成 梁月琴 黄凌岸 张振 范彦英 张轩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后期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前脑缺血组、前脑缺血+氯沙坦给药组及氯沙坦单纯给药组,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60 min建立前脑缺血模型,氯沙坦于缺血前14 d... 目的研究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后期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前脑缺血组、前脑缺血+氯沙坦给药组及氯沙坦单纯给药组,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60 min建立前脑缺血模型,氯沙坦于缺血前14 d至再灌后20 d,每日腹腔注射1 mg/kg。比较再灌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的体重和在水迷宫实验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差异。再灌21 d,对各组小鼠取脑、冰冻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前脑缺血组小鼠再灌1 d体重即下降,再灌3 d下降程度达到最大,氯沙坦可显著提高缺血小鼠再灌3 d、7 d、14 d及21 d的体重恢复程度。再灌16 d进行水迷宫实验,前脑缺血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训练第3天和第4天的平台潜伏期显著延长,而氯沙坦可显著缩短缺血小鼠的平台潜伏期。再灌21 d,前脑缺血组小鼠的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氯沙坦显著抑制了神经元的缺失。结论 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小鼠前脑缺血的长期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神经损伤 AT1受体阻断剂
下载PDF
背景因素、适应时间及物体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雁 南方 +2 位作者 郭宝璐 梁月琴 范彦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背景因素、适应时间及物体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NOR)的影响,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方法50只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用于4个测验。盒子背景(黑盒、白盒)的测试(10只),空盒适应次数(1次、2次和3次)测试(15只),... 目的观察不同背景因素、适应时间及物体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NOR)的影响,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方法50只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用于4个测验。盒子背景(黑盒、白盒)的测试(10只),空盒适应次数(1次、2次和3次)测试(15只),物体放置位置(角落、半角落和中间)测试(15只),不同事物适应次数(1次和2次)测试(10只)。通过视频跟踪记录小鼠在盒子内的活动轨迹,统计其探索新旧事物的时间,计算小鼠对新事物的鉴别指数(DI)来评价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情况。结果黑盒组小鼠对事物探索的总时间比白盒组明显更高(P<0.05);小鼠在空盒适应1次和2次对新事物的DI值较旧事物无明显差别,但适应3次具有明显差异(P<0.05);三种不同物体放置位置对小鼠探索物体的时间和DI值无显著影响;事物适应2次组的小鼠探索新物体的时间与1次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小鼠对新事物的DI值在3,5,7和10 min测试时间点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进行NOR测试时,选择黑色背景盒子及让小鼠在空盒适应3次可较好地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不同物体放置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影响较小。另外,选择事物适应1次和3 min的测试时间即可,其既能保证有较稳定的DI值,也能节省实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事物识别测试 学习记忆 小鼠
下载PDF
LPS诱导的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能量代谢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静 陈茹 +2 位作者 沈桂萍 张慧丰 范彦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0-977,共8页
目的:探讨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小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A1毒性表型的同时,其能量代谢所发生的变化。方法:小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培养8~9 d后,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和LPS组;采用CCK-8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 目的:探讨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小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A1毒性表型的同时,其能量代谢所发生的变化。方法:小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培养8~9 d后,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和LPS组;采用CCK-8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LPS处理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下的细胞活力;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来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通过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3,C3)与GFAP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检测C3的表达水平;利用RT-qPCR技术检测C3、鸟苷酸结合蛋白2(guanylate-binding protein 2,GBP2)、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10,S100A10)、转谷氨酰胺酶1(transglutaminase 1,TGM1)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3蛋白表达变化。利用Seahorse XFp活细胞生物能量检测技术检测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糖酵解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GFAP阳性细胞比例达98%以上。CCK-8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下,LPS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力均无显著影响;RT-qPCR结果显示,在LPS剂量为100μg/L时,C3和GBP2的mRNA表达在24 h均显著升高(P<0.01),而S100A10和TGM1的mRNA表达则无显著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LPS处理后C3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RT-qPCR结果显示,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压力测定结果显示,LPS处理后的线粒体呼吸相关指标--氧消耗速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与CO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糖酵解速率相关指标--细胞外酸化速率(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ECAR)、基础糖酵解质子流出速率(glycolytic proton efflux rate,glycoPER)、代偿性糖酵解、glycoPER百分比及线粒体质子流出速率(mitochondial proton efflux rate,mitoPER)/glycoPER在LPS处理后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LPS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向A1表型转换,无氧酵解水平显著降低,但对线粒体主导的有氧呼吸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脂多糖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内源性组胺在小鼠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17
作者 何萍 范彦英 +2 位作者 章露易 胡薇薇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利用组氨酸脱羧酶敲除(HDC-KO)小鼠,研究组胺是否参与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形成。方法:分别将野生型(WT)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BCCAO)6、10、14 min,再灌注48 h后,再持续BCCAO进行永久性前脑缺血,观察其缺血耐受时间。部... 目的:利用组氨酸脱羧酶敲除(HDC-KO)小鼠,研究组胺是否参与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形成。方法:分别将野生型(WT)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BCCAO)6、10、14 min,再灌注48 h后,再持续BCCAO进行永久性前脑缺血,观察其缺血耐受时间。部分小鼠取脑、冰冻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比较BCCAO预处理10 min对WT和HDC-KO小鼠永久性前脑缺血耐受时间的影响。测定WT小鼠再灌30 min、5 h、48 h脑内组胺含量。结果:缺血预处理各时间点均可延长WT小鼠在永久性前脑缺血后的存活时间,其中预处理10 min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未引起海马和纹状体神经元的损伤。但预处理10 min不能诱导HDC-KO小鼠脑缺血耐受的形成。WT小鼠预处理10 min再灌30min、48 h时脑内组胺含量升高,但再灌5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内源性组胺可能参与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预防和控制 脑缺血/病理学 缺血预处理 组胺/药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脑缺血耐受
下载PDF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11S/7S比值与生态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卢为国 王树峰 +7 位作者 李卫东 梁慧珍 耿臻 范彦英 刘亚非 王庭峰 张辉 李金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9-1064,共6页
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号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的11S/7S比值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纬度等29个生态因子进行了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生态因子与大豆11S/7S比值密切相关。并明确了... 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号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的11S/7S比值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纬度等29个生态因子进行了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生态因子与大豆11S/7S比值密切相关。并明确了在夏大豆鼓粒成熟期较低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11S/7S比值,鼓粒成熟期日照时数与11S/7S比值呈二次曲线关系,当日照时数在110.8h时,11S/7S比值最小,当日照时数在459.2h时,11S/7S比值最大;在幼苗期较高的均温和较小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11S/7S比值;分枝期较大的昼夜温差利于提高11S/7S比值;土壤中钾含量与11S/7S比值呈二次曲线关系,较低的土壤钾含量有利于11S/7S比值的提高,当土壤钾含量在1.32%时,11S/7S比值最小,当土壤钾含量在0.83%时,11S/7S比值最大。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其它生态因子对大豆11S/7S比值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籽粒贮藏蛋白11S/7S比值 生态因子 相关关系 气象 土壤养分 海拔 纬度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卫东 卢为国 +9 位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苑保军 耿臻 王素阁 范彦英 杨彩云 刘亚非 王庭峰 张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65-1068,共4页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生态因子 盆栽试验
下载PDF
大豆籽粒维生素E含量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卫东 卢为国 +7 位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苑保军 耿臻 王素阁 范彦英 刘亚非 王令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4-1099,共6页
大豆籽粒富含VE,是人类重要的VE来源之一。为了研究生态因子对大豆籽粒中VE含量的影响,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籽粒的VE含量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33个生态因子进行... 大豆籽粒富含VE,是人类重要的VE来源之一。为了研究生态因子对大豆籽粒中VE含量的影响,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籽粒的VE含量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33个生态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诸样本VE总量的变异范围为500.99-2353.68μgg^-1。逐步回归筛选出9个生态因子与大豆VE含量显著相关。与VE含量呈负相关的因子有幼苗期(P〈0.01)、分枝期(P〈0.001)和花荚期(P〈0.001)降水、花荚期昼夜温差(P〈0.05)、鼓粒成熟期日照(P〈0.001)及土壤速效氮含量(P〈0.001);与VE含量呈正相关的因子有:土壤磷含量(P〈0.001)和海拔(P〈0.001)。另外,VE含量与花荚期日照呈正相关(P〈0.001),与花荚期日照的平方呈负相关(P〈0.01)。这些结果对高VE含量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维生素E 生态因子 分期播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