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和pH对缢蛏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57
1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1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分为壳长约4 0、5 0、6 0cm3组。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缢蛏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且缢蛏单位体重耗氧率、排氨率随...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分为壳长约4 0、5 0、6 0cm3组。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缢蛏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且缢蛏单位体重耗氧率、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变小;当盐度为6~30时,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22时均达到最大值。pH对缢蛏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F<F0.05),当pH为6~9时,缢蛏的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而在此范围内pH变化对缢蛏的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F>F0.01),此时,缢蛏的排氨率出现1个峰值变化,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盐度 PH 耗氧率 排氨率 埋栖性贝类
下载PDF
温度、pH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2 位作者 肖国强 马甡 董双林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3年第4期69-73,共5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对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 (Lamarck) )三种主要消化酶 (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温度在 5~ 75℃之间时 ,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为 55℃、4 5℃和 6 5℃ ;在...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对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 (Lamarck) )三种主要消化酶 (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温度在 5~ 75℃之间时 ,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为 55℃、4 5℃和 6 5℃ ;在不同的pH范围内 ,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 9.2 ,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 6 .3和 7.7,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 5.2。缢蛏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较大 ,纤维素酶活力极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消化酶活力 最适温度 淀粉酶 Lamarck) 纤维素酶 最适PH值 蛋白酶
下载PDF
温度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1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2,共7页
实验研究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15~ 30℃ )条件下 ,缢蛏的耗氧率 (O) [mg/ h·个 ]和排氨率 (N ) [μg/ h·个 ]与缢蛏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温度的上升使得缢... 实验研究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15~ 30℃ )条件下 ,缢蛏的耗氧率 (O) [mg/ h·个 ]和排氨率 (N ) [μg/ h·个 ]与缢蛏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温度的上升使得缢蛏的耗氧率 (OS) [mg/ g· h]、排氨率 (Na) [μg/ g· h]均增大 ;两者之间的比值 (原子数 O∶ N)在 2 0℃时最大 ,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其值逐步减小。耗氧率 (O)、排氨率 (N)与温度 (T)、缢蛏软体部干重 (W)二元线形回归方程分别是 :O=- 0 .370 3+0 .32 0 4 W+ 0 .0 2 98T,N =- 15 4 .0 6 77+ 6 9.74 88W+ 7.9332 T。复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9773和0 .92 2 8;F检验表明 ,两个回归方程均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贝类养殖
下载PDF
缢蛏滤除率与颗粒选择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1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4种不同大小的单细胞藻类作为饵料研究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的滤除率以及缢蛏对不同大小饵料颗粒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 :3种规格缢蛏对4种单细胞藻类的滤除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即随藻类规格的增大 ,缢蛏的滤除率亦... 利用4种不同大小的单细胞藻类作为饵料研究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的滤除率以及缢蛏对不同大小饵料颗粒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 :3种规格缢蛏对4种单细胞藻类的滤除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即随藻类规格的增大 ,缢蛏的滤除率亦逐渐变大 ,并且大规格缢蛏的滤除率变化最显著 ;在饵料颗粒选择性的实验中 ,小规格缢蛏对大规格(ESD=8.83)藻类具有较高的的选择性 ,中规格缢蛏对藻类的选择性不明显 ,而大规格缢蛏则对小规格(ESD=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滤阴率 颗粒选择性 实验研究 藻类 贝类 摄食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缢蛏滤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78
5
作者 潘鲁青 范德朋 +1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环境因子对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滤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和pH对缢蛏的滤水率有极显著影响 (F >F0 .0 1)。当温度、pH值分别在 15~ 30℃和 6~ 9时 ,缢蛏的滤水率呈一个峰值变化 ,...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环境因子对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滤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和pH对缢蛏的滤水率有极显著影响 (F >F0 .0 1)。当温度、pH值分别在 15~ 30℃和 6~ 9时 ,缢蛏的滤水率呈一个峰值变化 ,当温度为 2 0℃、pH值为 8时 ,其滤水率分别达到最大值 ;当盐度在 6~ 30时 ,随着盐度的增大缢蛏的滤水率亦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缢蛏 滤水率 影响 温度 盐度 PH值 贝类
下载PDF
改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铜离子含量
6
作者 胡亚冬 雷明科 +3 位作者 邓少雅 李丹 罗智深 范德朋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73-75,86,共4页
在现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本研究减少使用有毒试剂四氯化碳萃取的步骤,使铜离子检测更为简单易行,便于企业日常监测。本方法铜离子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61 nm。当使用10... 在现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本研究减少使用有毒试剂四氯化碳萃取的步骤,使铜离子检测更为简单易行,便于企业日常监测。本方法铜离子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61 nm。当使用10 mm比色皿,试样体积为25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4 mg/L,测定下限为0.17 mg/L,测定上限为10.00 mg/L,精密度在4%以下,加标回收率为96.7%~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铜离子检测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下载PDF
鱼腥藻藻华水体一株溶藻菌BWFA55的鉴定及溶藻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范德朋 胡亚冬 +2 位作者 杨敏志 雷明科 王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7,共9页
【目的】鉴定一株鱼腥藻藻华水体的溶藻菌,分析菌株的溶藻特性。【方法】从佛山近郊湖泊鱼腥藻水华水体中分离到一株溶藻菌BWFA55,通过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种。将该菌株培养4 d,分析菌株的生长特征和溶藻活性... 【目的】鉴定一株鱼腥藻藻华水体的溶藻菌,分析菌株的溶藻特性。【方法】从佛山近郊湖泊鱼腥藻水华水体中分离到一株溶藻菌BWFA55,通过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种。将该菌株培养4 d,分析菌株的生长特征和溶藻活性。将BWFA55发酵上清液与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共培养168 h,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藻细胞形态。将BWFA55菌悬液接种至不同浓度的水华鱼腥藻(A.flos-aquae)藻液,另按不同接种量将BWFA55接种至同浓度藻液,分析藻液浓度及接种量对溶藻效果的影响。测定BWFA55无细胞上清液、菌体悬液、菌株原发酵液的溶菌活性,分析BWFA55的主要溶藻方式。采用透析和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溶藻物质,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研究溶藻活性物质的特性。【结果与结论】经鉴定,溶藻菌株BWFA55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该菌株24 h发酵液的溶藻活性最高,在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0%的条件下,水体中水华鱼腥藻的叶绿素a(Chl-a)含量在7 d内下降80%以上。该菌通过分泌溶藻化合物间接攻击水华鱼腥藻,使丝状群体的藻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群体连接结构被破坏。BWFA55主要的溶藻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分子质量大于3 ku,且可被乙酸乙酯萃取,在高温下保持60%以上的溶藻率,且不受pH影响,有良好的酸碱、温度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水华鱼腥藻 芽孢杆菌 溶藻细菌
下载PDF
甘蔗制糖末端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探讨
8
作者 张建华 胡超 +1 位作者 范德朋 王磊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5期138-139,共2页
甘蔗制糖末端有机废水具有高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浓度以及可生化系数较高等特点,通常采用生物技术进行净化处理。文章针对废水的特点,对活性污泥法、水解-好氧工艺以及水解-悬浮床复合好氧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为甘蔗制糖废水的处... 甘蔗制糖末端有机废水具有高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浓度以及可生化系数较高等特点,通常采用生物技术进行净化处理。文章针对废水的特点,对活性污泥法、水解-好氧工艺以及水解-悬浮床复合好氧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为甘蔗制糖废水的处理工艺选择提供参考,最后提出制糖废水的处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制糖 有机废水 生物处理
下载PDF
功能性菌剂构建的反硝化系统及其性能
9
作者 陈倩瑜 胡亚冬 +3 位作者 雷明科 范德朋 汤兵 何绮莉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115-117,126,共4页
本研究利用功能性菌剂构建出新型反硝化系统。通过观察功能性菌剂在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废水中的生长情况与性能参数,总结该系统的启动规律以及性能优势。结果表明:废水中硝酸盐浓度越高,功能菌生长越缓慢,污泥产率系数越少。功能性菌剂在... 本研究利用功能性菌剂构建出新型反硝化系统。通过观察功能性菌剂在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废水中的生长情况与性能参数,总结该系统的启动规律以及性能优势。结果表明:废水中硝酸盐浓度越高,功能菌生长越缓慢,污泥产率系数越少。功能性菌剂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亚硝酸盐累积量少,泥量少的特点,并且其污泥反硝化速率达到63~123 mg/(g MLSS·h)远远高于常见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由功能菌剂形成的污泥微生物种群丰富,且含有50%以上的反硝化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剂 硝酸盐 污泥反硝化速率 污泥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高效除油微生物的筛选及除油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亚冬 雷明科 +2 位作者 侯胜春 邓少雅 范德朋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第10期7-9,共3页
本研究以石油污染土壤为高效除油微生物筛选的来源材料,筛选出两株具有较高降解效率的菌株B016和B069,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发现,B016为假单胞菌属,B069为寡养单胞菌属。同时,设计摇瓶试验,研究B016和B069对石油污... 本研究以石油污染土壤为高效除油微生物筛选的来源材料,筛选出两株具有较高降解效率的菌株B016和B069,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发现,B016为假单胞菌属,B069为寡养单胞菌属。同时,设计摇瓶试验,研究B016和B069对石油污泥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期7 d内,B016和B069对石油污泥的石油类去除率分别为86%和70%,两者混合投加,具有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其去除率可达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降解 微生物 筛选
下载PDF
微生物对印染废水深度脱氮试验研究
11
作者 黎伟杰 何泽东 范德朋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68-69,71,共3页
为探讨A/O/A和BAF+A工艺结合优势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脱氮处理的效果,试验以广东某纺织有限公司废水站为例,采用优势微生物结合升级的系统对该废水进行脱氮处理的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接种优势微生物后,?籽(NH3-N)从19.5mg/L降至3.17m... 为探讨A/O/A和BAF+A工艺结合优势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脱氮处理的效果,试验以广东某纺织有限公司废水站为例,采用优势微生物结合升级的系统对该废水进行脱氮处理的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接种优势微生物后,?籽(NH3-N)从19.5mg/L降至3.17mg/L,?籽(TN)从35.66mg/L降至8.9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3.7%和75.0%。硝化作用良好的BAF池出水进入反硝化池,并用水解酸化池出水提供碳源,有效去除总氮,?籽(TN)从10.9mg/L降至6.2mg/L,?籽(TN)去除效率达到43.1%。系统出水?籽(COD)≤60.0mg/L,?籽(氨氮)≤5.0mg/L,?籽(总氮)≤15.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A/O工艺 微生物 总氮
下载PDF
高浓度氨氮养猪废水生物脱氮研究
12
作者 黎伟杰 万娟娟 范德朋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本研究采用国内某生物科公司的高效菌种,加入到缺氧-好氧系统中,对养猪废水沼气池出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总停留时间HRT为1~2d,CODcr:670~1100 mg/L、NH4+-N:209~371mg/L、NOX--N^20 mg/L,TN 243~395mg/L、p H:6~9的水质条件下,该工艺... 本研究采用国内某生物科公司的高效菌种,加入到缺氧-好氧系统中,对养猪废水沼气池出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总停留时间HRT为1~2d,CODcr:670~1100 mg/L、NH4+-N:209~371mg/L、NOX--N^20 mg/L,TN 243~395mg/L、p H:6~9的水质条件下,该工艺能够稳定去除氨氮,去除率为96.8%,且在停留时间为2d,回流比为200%的情况下,系统TN的去除率为9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氨氮 总氮 微生物
下载PDF
滨海湿地植物芦苇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海林 马斌 +4 位作者 张晓黎 张倩倩 郭晓红 范德朋 龚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66-2074,共9页
内生真菌在植物生长以及抵御环境胁迫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本研究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1350个芦苇组织切片中分离得到318株内生真菌,通过对rDNA ITS的分型、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研究了该地区芦苇植株根、茎、叶中可培养内生真... 内生真菌在植物生长以及抵御环境胁迫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本研究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1350个芦苇组织切片中分离得到318株内生真菌,通过对rDNA ITS的分型、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研究了该地区芦苇植株根、茎、叶中可培养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及在不同盐度、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序列相似性(以98%为阈值),共获得12个真菌分类操作单元(OTUs).在门级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为绝对优势菌群,在各组织和站位中均有分布.芦苇根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OTU数相对较多,叶组织和茎组织中分离到的OTU数相同,且叶中的OTU在根中均存在.潮上区(低盐区)内生真菌OTU数最多,高潮区次之.根中可培养内生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叶中多样性最低;潮上区丰富度最高,中潮区多样性最高.尽管不同盐度梯度及不同芦苇组织中都有其特异的菌株,但总体看,土壤盐度及不同组织对可培养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的影响并不显著(ANOSIM,P>0.05).链格孢属是所有样品共有的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芦苇 内生真菌 盐度胁迫
原文传递
复合菌剂强化餐厨垃圾好氧生物处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亚冬 范德朋 +5 位作者 孔维杰 雷明科 杜青平 钱为强 王富涛 李静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105,共9页
为探索复合菌剂对餐厨垃圾好氧生物处理过程和腐熟效果的影响,利用4组自制的堆肥反应器进行小规模试验。以木屑为辅料,分别投加适用于常温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的菌剂碧沃丰?除污(WD)、前期筛选制备的复合耐高温菌剂(TB)和WD+TB复合微生物菌... 为探索复合菌剂对餐厨垃圾好氧生物处理过程和腐熟效果的影响,利用4组自制的堆肥反应器进行小规模试验。以木屑为辅料,分别投加适用于常温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的菌剂碧沃丰?除污(WD)、前期筛选制备的复合耐高温菌剂(TB)和WD+TB复合微生物菌剂,以不投菌为空白组(CK),通过测定堆体总重、温度、含水率、干基有机质含量、pH值、水溶性氨氮及硝态氮、腐殖化系数(E465/E665)、电导率(EC)、种子发芽率指数(germination index GI),研究处理过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为(63.5±0.5)%,初始干基有机质含量为(96.6±0.9)%,初始碳氮比为34.9±2.7,辅料20%(质量分数),接种量25 mL/kg下,(WD+TB)组堆料高温期持续时间最长、温度峰值最高,可持续7d 50℃以上高温,最高温度达到72℃;总重减量率和有机质减量率最高,分别为80.7%和64.3%,日均有机质减量率是CK组的2.13倍;水溶性氨氮和E4/E6最低,种子发芽率指数(96.3±26.7)%最高。说明WD+TB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提升餐厨垃圾好氧生物处理效果,并显著提高堆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餐厨垃圾 好氧生物处理 高温期 好氧堆肥
原文传递
BF-BAF+微滤工艺对黑臭河道治理示范工程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娟娟 黎伟杰 +1 位作者 何永坚 范德朋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90,共5页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主要是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总量超过水体自净极限,造成环境恶化。采用“BF-BAF+微滤”处理工艺,对黑臭河道进行异位治理。结果表明:系统运行60d,ρ(COD)从(77.30±21.04)mg/L降低到(46.75±8.64)mg/L;ρ(NH+4...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主要是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总量超过水体自净极限,造成环境恶化。采用“BF-BAF+微滤”处理工艺,对黑臭河道进行异位治理。结果表明:系统运行60d,ρ(COD)从(77.30±21.04)mg/L降低到(46.75±8.64)mg/L;ρ(NH+4-N)从(19.71±4.64)mg/L降低到(6.67±1.22)mg/L;氧化还原电位从(-57.01±36.87)mV提升到(88.25±18.64)mV;ρ(DO)从(0.30±0.14)mg/L提升到(5.21±1.85)mg/L;透明度从(14.00±4.55)cm提升到(48.25±3.30)cm。系统运行费用仅为0.4元/t(水)。项目采用“BF-BAF+微滤”处理工艺对黑臭水体进行异位治理,经济投资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且可快速消除水体黑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BF-BAF罐 微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