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比
1
作者 韩伟华 李扬 范忠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38-41,共4页
研究分析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不同疗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急性肠梗阻患者,将患者划分为A(保守疗法)、B(常规开腹手术)、C(腹腔镜手术)三组。分析对比三组疗效。结果 C组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恢复相关各项时间指标均优... 研究分析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不同疗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急性肠梗阻患者,将患者划分为A(保守疗法)、B(常规开腹手术)、C(腹腔镜手术)三组。分析对比三组疗效。结果 C组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恢复相关各项时间指标均优于A组与B组,C组肠坏死、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与B组,C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A组与B组。结论 相对于保守治疗方式而言手术治疗对于肠梗阻的疗效更加明显,其中腹腔镜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 效果对比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韩伟华 范忠臣 李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31-33,共3页
近些年伴随着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以及器械生产技术、精细化程度等多方面的持续发展,腹腔镜逐渐成为了临床中相对常用的一种手术形式,其主要的作用优势在于手术切口比较小,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而言患者创伤更小、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患者... 近些年伴随着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以及器械生产技术、精细化程度等多方面的持续发展,腹腔镜逐渐成为了临床中相对常用的一种手术形式,其主要的作用优势在于手术切口比较小,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而言患者创伤更小、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患者的预后恢复速度更快以及手术后并发症更低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临床中有着相对较高的普及推广作用。近些年随着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不断成熟,腹腔镜的临床应用适应症逐渐开放,可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类型、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其中也包含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中的常见消化系统癌症,关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形式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为主,而腹腔镜相对于常规开腹手术而言有着更加明显的技术优势。对此,本文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分析腹腔镜手术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临床疾病诊治工作提供理论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手术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和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宏光 韩冰 +6 位作者 周辰光 吉国辉 扬铮 张亮 赵磊 范忠臣 牛秀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32例(136条肢体)行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8.5%(134/13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32例(136条肢体)行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8.5%(134/136),并发症发生率为5.30%(7/132),无围术期死亡。术后踝肱指数(ABI)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4±0.15VS0.45±0.13,P〈0.001)。术后6,12,24个月肢体1期通畅率分别为93.28%(125/134)、88.06%(118/134)和65.91%(87/132);术后12和24个月肢体累积2期通畅率分别为92.54%(124/134)和68.94%(91/132)。术后24个月肢体保全率为100.00%(132/132)。结论腔内治疗下肢ASO成功率高、并发痒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股动脉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选择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范忠臣 党永康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724-1725,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形成管腔闭塞,使下肢发生缺血[1].患肢发冷、麻木、间歇性破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形成管腔闭塞,使下肢发生缺血[1].患肢发冷、麻木、间歇性破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等等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旁路手术 腔内介入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铮 张宏光 +5 位作者 张亮 赵磊 牛海光 郭欣 范忠臣 索青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186-1191,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17例急性混合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17例急性混合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63,接受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和对照组(n=54,仅接受CD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清除率、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尿激酶总量、溶栓持续时间、住院时间、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肌酐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是否发生死亡、肺栓塞、大出血、血管夹层或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达到Ⅱ级以上的血栓清除率,且两组患者的血栓清除率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D-二聚体水平、静脉通畅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尿激酶总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溶栓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住院期间,联合组5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其中,穿刺点渗血3例,血尿2例;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其中,穿刺点渗血和血尿各3例;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末次复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肌酐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肺栓塞、大出血、血管夹层或穿孔、感染等。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DVT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血栓抽吸 导管接触性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宏光 韩冰 +5 位作者 周辰光 吉国辉 杨铮 张亮 赵磊 范忠臣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32-34,37,共4页
目的观察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腔内治疗的36例(46条患肢)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腔内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术后并发症,并... 目的观察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腔内治疗的36例(46条患肢)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腔内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通畅率变化。结果 43条患肢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3.48%(43/46);腔内治疗成功患者ABI从术前的0.42±0.16提高到术后的0.83±0.21(P<0.01);术后随访6、12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7.67%、90.70%。术中髂动脉破裂1例(3.03%),术后血肿形成1例(3.03%),未出现动静脉瘘、深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腔内治疗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创伤小,通畅率高且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症 腔内治疗
下载PDF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忠臣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66-167,共2页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研究是一项新兴的研究课题,在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的概念和必然性的基础上,探讨在实践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
下载PDF
开展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睿 郭丽红 范忠臣 《中国校外教育》 2007年第9期161-161,共1页
在当今社会进入全球化和高科技化时代的今天,双语教学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发展的需要,更是各高校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各高等学校积极开展了信息科学和技术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工... 在当今社会进入全球化和高科技化时代的今天,双语教学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发展的需要,更是各高校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各高等学校积极开展了信息科学和技术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工作。本文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实践,就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现状、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复合型人才 实践与探讨
下载PDF
华法林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对凝血参数、血细胞参数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田莹珺 刘娟娟 +3 位作者 常远 范忠臣 朱文明 张宏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凝血参数、血细胞参数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所用抗凝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凝血参数、血细胞参数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所用抗凝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和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发症(血肿、皮下瘀斑、切口出血)发生情况、引流量和总输血量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组患者的PT、APTT均长于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且对血细胞指标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病理分期关系
10
作者 韩伟华 范忠臣 +1 位作者 李扬 苗玲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41-643,647,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CRC患者设为CRC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肠道...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CRC患者设为CRC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情况。再根据肠道菌群失调程度将CRC组患者分为Ⅰ度组(n=19)、Ⅱ度组(n=24)、Ⅲ度组(n=17),比较3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及病理分期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R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与血清炎性因子和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CRC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拟杆菌数目均低于健康组,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数目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组、Ⅲ度组患者血清IL-6、IL-17、PCT和TNF-α水平均高于Ⅰ度组,且Ⅲ度组高于Ⅱ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患者病理分期Ⅰ期占比高于Ⅱ度组和Ⅲ度组,Ⅳ期占比低于Ⅱ度组和Ⅲ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程度均与血清IL-6、IL-17、PCT和TNF-α水平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CRC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且失调程度与炎性因子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促进CRC患者病情进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病理分期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韩伟华 范忠臣 李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76-179,共4页
胃肠道属于人体吸收、代谢以及排泄药物成分的重要场所,肠道当中的微生物类型相当多并且数量庞大。从近些年的临床研究来看,大多数的中药在口服用药之后,在胃肠道当中会被肠道中的微生物所代谢,其中代谢的产物会吸入到血液当中从而发挥... 胃肠道属于人体吸收、代谢以及排泄药物成分的重要场所,肠道当中的微生物类型相当多并且数量庞大。从近些年的临床研究来看,大多数的中药在口服用药之后,在胃肠道当中会被肠道中的微生物所代谢,其中代谢的产物会吸入到血液当中从而发挥对应的药理作用。部分肠道菌群能够促使代谢产物的吸收效率增加,从而提升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减毒效果。环境所导致的肠道菌群拜年话会直接影响各类中药的代谢,从而会进一步的影响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学的效应表现。积极掌握中药有效成分基于肠道菌群作用之下的代谢过程和影响,对于临床用药合理性以及药物的研发均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对此,本文简要分析肠道菌群对于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作用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药有效成分 代谢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