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酿酒专用小麦大曲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洋 谢菲 +2 位作者 杜礼泉 范昌明 冯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81,共11页
为研究制曲原料对大曲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酿酒专用小麦大曲为研究对象,普通小麦大曲为对照,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为研究制曲原料对大曲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酿酒专用小麦大曲为研究对象,普通小麦大曲为对照,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小麦大曲共检出1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共筛选出49种差异风味成分,酿酒专用小麦大曲中差异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及含量优于普通小麦大曲。在微生物群落组成上共检出优势细菌属11种、优势真菌属4种;相关性分析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与醇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吡嗪类含量呈高度显著正相关(P<0.001),泛菌属(Pantoea)、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醛类主要贡献微生物。采用酿酒专用小麦制曲有益于大曲中细菌的富集培养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丰富和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专用小麦 挥发性风味成分 微生物群落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酿酒专用小麦在中温曲生产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礼泉 谢菲 +4 位作者 范昌明 古丹 罗君 刘强 夏小军 《酿酒科技》 2023年第5期85-89,93,共6页
选用酿酒专用小麦和普通小麦为原料生产中温曲,对比研究了大曲发酵过程中、大曲入库时以及成品曲的各项指标,并将成品曲在酿酒车间进行生产中试。结果表明,酿酒专用小麦淀粉含量较高、硬度指标较低,能较明显提升中温曲及基酒的理化指标... 选用酿酒专用小麦和普通小麦为原料生产中温曲,对比研究了大曲发酵过程中、大曲入库时以及成品曲的各项指标,并将成品曲在酿酒车间进行生产中试。结果表明,酿酒专用小麦淀粉含量较高、硬度指标较低,能较明显提升中温曲及基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质量,有助于浓香型白酒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温曲 白酒 应用
下载PDF
白酒灌装生产线柔性化生产技术探究
3
作者 陈源 褚洪钊 +2 位作者 杨锡 黄军 范昌明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129-131,165,共4页
通过对影响白酒灌装柔性化生产关键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和管理,可替换零部件的类别化管理的探究,在保证生产线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线各类产品柔性化生产的需要,避免传统生产线改造调试造成的包材损耗、设备和包材适配差等问题。
关键词 柔性化生产 生产线模块化 类别化 灌装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压排入窖温度对转排产率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昌明 饶家权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4,共2页
对2011年5月至11月压排和转排生产1867口实验窖池的跟踪分析,得出了浓香型白酒压排生产过程中入窖温度与转排产率的关系。实验结果提出了压排生产过程中对新窖和老窖转排产率影响的不同压排入窖温度拐点和根据入窖温度调整压排生产时间... 对2011年5月至11月压排和转排生产1867口实验窖池的跟踪分析,得出了浓香型白酒压排生产过程中入窖温度与转排产率的关系。实验结果提出了压排生产过程中对新窖和老窖转排产率影响的不同压排入窖温度拐点和根据入窖温度调整压排生产时间与班次的观点,从而有效确保多粮浓香型白酒压排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压排生产 入窖温度 产率
下载PDF
影响白酒中高级醇生成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罗惠波 苟云淩 +3 位作者 叶光斌 饶家权 邱声强 范昌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90,共4页
采用实验室模拟白酒固态发酵的方法,研究了传统工艺因素量水添加量、加曲量、加糠量和投粮量对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减少量水用量、加糠量以及投粮量,均可以降低高级醇的产生,而增大加曲量也可以降低高级醇的生成量;... 采用实验室模拟白酒固态发酵的方法,研究了传统工艺因素量水添加量、加曲量、加糠量和投粮量对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减少量水用量、加糠量以及投粮量,均可以降低高级醇的产生,而增大加曲量也可以降低高级醇的生成量;与采用基本工艺参数的对照组相比,量水比为70%时,高级醇总量下降达12.81%;加曲比为27%时,高级醇总量下降达8.75%;加糠比为16%时,高级醇总量下降达3.54%;粮糟比为1∶5时,高级醇总量下降达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高级醇 工艺条件
下载PDF
酶制剂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罗惠波 苟云凌 +2 位作者 饶家权 邱声强 范昌明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文章采用实验室模拟白酒固态发酵的方法,研究了酵母、糖化酶、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添加量对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糖化酶和干酵母可以降低高级醇产量,当酵母添加量(于投粮比)为0.8%时,高级醇产量降低了14.8%;糖化酶添... 文章采用实验室模拟白酒固态发酵的方法,研究了酵母、糖化酶、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添加量对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糖化酶和干酵母可以降低高级醇产量,当酵母添加量(于投粮比)为0.8%时,高级醇产量降低了14.8%;糖化酶添加量为750 u/g时,高级醇降低了11.4%;但是,添加蛋白酶却反而增加了高级醇的产量,而添加α-淀粉酶却对高级醇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酶 蛋白酶 干酵母 高级醇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Fe/γ-Al_2O_3催化剂去除苯酚模拟废水COD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建军 吴远锋 +2 位作者 贾雷锋 张飞 范昌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72-1777,共6页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Fe/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Fe含量,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苯酚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发现300℃焙烧的Fe0.01/γ-Al2O3催化剂对苯酚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在反应温度为30℃,pH为3,加入100μL H2O2时,反应1 h后COD去除...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Fe/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Fe含量,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苯酚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发现300℃焙烧的Fe0.01/γ-Al2O3催化剂对苯酚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在反应温度为30℃,pH为3,加入100μL H2O2时,反应1 h后COD去除率约为65%。同时,采用N2物理吸附,XRD以及SEM等技术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质及其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00℃焙烧的催化剂中含有AlO(OH)。对于活性组分含量相同的催化剂而言,AlO(OH)的存在有助于苯酚废水COD去除率的提高。同时,焙烧温度的增加,催化剂表面会发生烧结,比表面积下降,催化剂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Γ-AL2O3催化剂 焙烧温度 苯酚废水 催化氧化
下载PDF
不同质量窖泥细菌群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杜礼泉 罗惠波 +7 位作者 黄治国 苟云凌 贺新生 王远成 饶家权 王晓刚 范昌明 唐聪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分析技术(PCR-DGGE),对不同质量窖泥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从微生物角度说明了不同质量窖泥细菌种群的复杂性,同时,鉴定出了常见的芽孢杆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以及发现可能的新菌种和尚...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分析技术(PCR-DGGE),对不同质量窖泥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从微生物角度说明了不同质量窖泥细菌种群的复杂性,同时,鉴定出了常见的芽孢杆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以及发现可能的新菌种和尚未在窖泥研究中报道的瘤胃球菌。以质量最好的窖泥为参照,其他窖泥的质量与其跟参照窖泥的细菌群落间相似性指数总体呈正相关。这一规律为今后研究窖泥培养、养护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细菌群落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Fe/γ-Al_2O_3催化剂去除苯酚废水COD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建军 吴远峰 +3 位作者 贾雷锋 张飞 范昌明 李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915-1918,共4页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γ-Al2O3催化剂。在温度为30℃时考察了催化剂中Fe含量对苯酚模拟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发现Fe0.01/γ-Al2O3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了苯酚废水的初始pH,反应温度,是否添加H2O2以及是否通入空气时Fe0....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γ-Al2O3催化剂。在温度为30℃时考察了催化剂中Fe含量对苯酚模拟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发现Fe0.01/γ-Al2O3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了苯酚废水的初始pH,反应温度,是否添加H2O2以及是否通入空气时Fe0.01/γ-Al2O3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为3,温度为30℃,加入100μL H2O2并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1 h后,苯酚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约为65%。给出了苯酚在催化剂表面的降解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Γ-AL2O3 催化剂 苯酚废水 催化降解
下载PDF
活性优质窖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礼泉 饶家权 +6 位作者 罗惠波 冯波 陈彦 黄治国 范昌明 唐聪 苟云凌 《酿酒》 CAS 2013年第5期51-55,共5页
通过窖泥功能菌培养技术、防退化窖泥培养技术、窖泥养护技术等活性优质窖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窖泥在应用过程中各指标符合活性优质窖泥的参考值,具备了活性优质窖泥所要求的见效快、不退化、质量稳步提高的基本特征,达到了向活... 通过窖泥功能菌培养技术、防退化窖泥培养技术、窖泥养护技术等活性优质窖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窖泥在应用过程中各指标符合活性优质窖泥的参考值,具备了活性优质窖泥所要求的见效快、不退化、质量稳步提高的基本特征,达到了向活性优质窖泥快速转变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优质窖泥 浓香型白酒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不同质量窖泥古菌群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礼泉 罗惠波 +7 位作者 黄治国 苟云凌 贺新生 王远成 饶家权 王晓刚 范昌明 唐聪 《酿酒科技》 2015年第2期58-61,共4页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分析技术(PCR-DGGE)对不同质量窖泥中古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说明了不同质量窖泥古菌种群的复杂性,再次印证了产甲烷菌是窖泥中古菌的优势菌,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窖泥中产甲烷菌种属上的多样...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分析技术(PCR-DGGE)对不同质量窖泥中古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说明了不同质量窖泥古菌种群的复杂性,再次印证了产甲烷菌是窖泥中古菌的优势菌,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窖泥中产甲烷菌种属上的多样性。发现了以最优质窖泥为参照,窖泥质量与其古菌群落间的相似性指数总体呈正相关这一规律,为今后研究窖泥培养、养护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浓香型白酒 窖泥 古菌群落 白酒
下载PDF
智能控制蒸馏系统对浓香型基酒量质摘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中明 谢菲 +5 位作者 范昌明 杜礼泉 李宏程 冯波 唐聪 蒲浩 《酿酒》 CAS 2020年第5期81-83,共3页
为提高量质摘酒的管理规范和稳定性,通过对现有蒸馏甑进行改造,采用智能控制火力大小的方式进行量质摘酒,与传统的人工控制相比,可明显提高基酒的酒精度和总酯含量,特别是头酒和前段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提高明显,同... 为提高量质摘酒的管理规范和稳定性,通过对现有蒸馏甑进行改造,采用智能控制火力大小的方式进行量质摘酒,与传统的人工控制相比,可明显提高基酒的酒精度和总酯含量,特别是头酒和前段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提高明显,同时,基酒的感官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浓香型白酒 量质摘酒
下载PDF
利用酿酒副产物黄水、酒尾开发调酒液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卢中明 范昌明 +3 位作者 杜礼泉 谢菲 古丹 古加强 《酿酒》 CAS 2022年第1期92-97,共6页
为提高浓香型大曲酒副产物黄水、酒尾的利用价值,以黄水和酒尾为原料,通过添加生物酶除去黄水和酒尾的异杂味,促进酯类等香味物质生成。将开发的调酒液用来勾调相关白酒产品,使之在白酒的勾调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从而提高所调白酒产品的酒... 为提高浓香型大曲酒副产物黄水、酒尾的利用价值,以黄水和酒尾为原料,通过添加生物酶除去黄水和酒尾的异杂味,促进酯类等香味物质生成。将开发的调酒液用来勾调相关白酒产品,使之在白酒的勾调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从而提高所调白酒产品的酒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水 酒尾 大曲酒 风味物质 生物酶
下载PDF
不同陈酿方式对酒体主要金属元素含量及电导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中明 杜礼泉 +4 位作者 范昌明 何昂 王晓刚 谢菲 蒲浩 《酿酒》 CAS 2021年第4期44-46,共3页
通过陶坛陈酿、不锈钢桶陈酿、不锈钢桶+陶片陈酿三种方式对酒体主要金属元素含量及感官质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陶坛陈酿和不锈钢桶+陶片陈酿过程中,原酒中Cu、K的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而不锈钢桶陈酿过程中,Cu、K的含量变化不明显... 通过陶坛陈酿、不锈钢桶陈酿、不锈钢桶+陶片陈酿三种方式对酒体主要金属元素含量及感官质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陶坛陈酿和不锈钢桶+陶片陈酿过程中,原酒中Cu、K的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而不锈钢桶陈酿过程中,Cu、K的含量变化不明显,陶坛陈酿原酒的电导率明显高于不锈钢桶陈酿原酒和不锈钢桶+陶片陈酿原酒的电导率,从理论角度分析,陶坛陈酿和不锈钢桶+陶片陈酿的效果应优于不锈钢桶陈酿的效果。研究结果为原酒陈酿方式的探索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酒 陈酿方式 金属元素 电导率
下载PDF
浓香型大曲产乙酸能力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代谢产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菲 刘雪娇 +3 位作者 古丹 卢中明 范昌明 杜礼泉 《酿酒》 CAS 2022年第4期64-69,共6页
研究以不同产乙酸能力的浓香型大曲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曲微生物(真菌、细菌)的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进行解析,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测定,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寻找不同产乙酸... 研究以不同产乙酸能力的浓香型大曲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曲微生物(真菌、细菌)的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进行解析,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测定,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寻找不同产乙酸能力大曲的差异性代谢物,利用相关性网络分析寻找基于产乙酸的核心功能微生物。结果表明:大曲的产乙酸能力与其本身乙酸含量的高低呈较强的正相关性;不同产乙酸能力大曲的差异性代谢物有8种,其中,与乙酸相关的有4种,即2,3-二甲基苯酚、2,3,5-三甲基葵烷、4-萜烯醇和蘑菇醇,均与乙酸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与大曲产乙酸相关的微生物有9个属,即与Rhizomucor(毛霉属)、Lichtheimia(横梗霉属)、Weissella(魏斯氏菌属)、Bacillu(芽孢杆菌属)、Candida(假丝酵母属)和Mitochondria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Rhizopus(根霉属)、Trichosporon(毛孢子菌属)和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有较强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乙酸 HS-SPME-GC-MS
下载PDF
不同陈酿方式对酒体陈酿效果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何昂 卢中明 +4 位作者 范昌明 杜礼泉 王晓刚 谢菲 唐聪 《酿酒》 CAS 2021年第6期98-101,共4页
对陶坛陈酿、不锈钢桶陈酿、不锈钢桶+陶片陈酿的原酒,进行微量成分及感官质量变化的研究,陈酿效果最好的为陶坛陈酿,其次为不锈钢桶+陶片陈酿,不锈钢桶陈酿的效果最差。因此,白酒企业在进行原酒陈酿时,应尽量采用陶坛陈酿,不锈钢桶+陶... 对陶坛陈酿、不锈钢桶陈酿、不锈钢桶+陶片陈酿的原酒,进行微量成分及感官质量变化的研究,陈酿效果最好的为陶坛陈酿,其次为不锈钢桶+陶片陈酿,不锈钢桶陈酿的效果最差。因此,白酒企业在进行原酒陈酿时,应尽量采用陶坛陈酿,不锈钢桶+陶片陈酿可作为探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酒 陈酿方式 陈酿效果
下载PDF
论成品油营销网络建设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昌明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0-62,共3页
建立强大的成品油营销网络,是石化销售企业应对WTO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集团公司上、中、下游效益实现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石化集团销售网络现状入手,提出提高终端销售价额,抢占市场,畅通产销渫道,改革营销网络,建立全新的成品油营销理念,... 建立强大的成品油营销网络,是石化销售企业应对WTO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集团公司上、中、下游效益实现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石化集团销售网络现状入手,提出提高终端销售价额,抢占市场,畅通产销渫道,改革营销网络,建立全新的成品油营销理念,为迎战成品油市场的开放作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 营销网络 建设
下载PDF
世行项目老集高速公路计量支付管理程序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昌明 王海龙 王春雷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对世行项目老集高速公路计量支付管理办法、程序、特点以及计量软件的改进和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世行项目 工程计量 工程支付
下载PDF
船机余热在空调系统中的探索与利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昌明 《造船技术》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为更好地利用主机或发电机余热,论述一种用于空调冷媒水的新型船舶主机或发电机(简称:船机)余热利用系统。利用船机缸套水产生的多余热量加热空调冷媒水,摒弃传统锅炉或电加热冷媒水的方式,进而取消燃油热水锅炉及相关配件,减小燃油消... 为更好地利用主机或发电机余热,论述一种用于空调冷媒水的新型船舶主机或发电机(简称:船机)余热利用系统。利用船机缸套水产生的多余热量加热空调冷媒水,摒弃传统锅炉或电加热冷媒水的方式,进而取消燃油热水锅炉及相关配件,减小燃油消耗和船舶电站的容量,降低船舶建造和营运成本,起节能环保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采用燃油锅炉或电加热冷媒水等传统方式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机余热 缸套水 空调冷媒水 换热
下载PDF
关于水陆两栖救援飞行装置的探索
20
作者 范昌明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年第6期74-75,共2页
针对救援人员不易快速抵达或不易接近的陆地、水上或船上等事故现场实施救援,我司开展了适用于陆地、水上及船上救援的无人装置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围绕装置的设计思路、结构与安全、飞行与控制等方面展开,充分考虑了飞行装置的维护与保... 针对救援人员不易快速抵达或不易接近的陆地、水上或船上等事故现场实施救援,我司开展了适用于陆地、水上及船上救援的无人装置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围绕装置的设计思路、结构与安全、飞行与控制等方面展开,充分考虑了飞行装置的维护与保养。飞行装置主要由承载舱、动力舱、起降组件、飞行组件等部分组成;具有无人驾驶、水陆两栖、实时搜索、远程遥控等明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飞行装置 水上和陆地救援 远程遥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