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坏死性筋膜炎的诊疗实践并文献分析
1
作者 陶春 范昔庚 +4 位作者 周琳 石敏 胡功利 田塬 王仲书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提高创伤弧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坏死性筋膜炎的诊疗过程。该患者因“烹饪生蚝时被刺伤致右手肿胀、疼痛1 d”入院,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及降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3 d,感染仍呈加重趋势,请临床药师... 目的提高创伤弧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坏死性筋膜炎的诊疗过程。该患者因“烹饪生蚝时被刺伤致右手肿胀、疼痛1 d”入院,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及降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3 d,感染仍呈加重趋势,请临床药师会诊。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并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糖尿病史、临床表现、病程特点,考虑为创伤弧菌感染,建议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外科手术清创进行抢先治疗,医师采纳。入院第5天,患者脓液细菌培养结果示创伤弧菌,且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对其敏感。入院第18天,患者感染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血糖控制稳定,疗程足够,临床药师建议停用抗菌药物,医师采纳。结果入院第30天,患者伤口完全愈合,未诉特殊不适,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创伤弧菌感染致坏死性筋膜炎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创伤弧菌感染的认识,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采用政策干预,对大众进行预防性宣教,可减少创伤弧菌感染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坏死性筋膜炎 诊疗实践 文献分析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新型功能敷料组合在皮肤移植供皮区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钟俊波 王仁俊 范昔庚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877-879,887,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功能敷料组合在供皮区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例较小面积大腿供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大腿取皮后,将同"一刀"供皮区分为左右二个区域,随机纳入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和实验组(功能敷料组)进行自身对照。... 目的:探讨新型功能敷料组合在供皮区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例较小面积大腿供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大腿取皮后,将同"一刀"供皮区分为左右二个区域,随机纳入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和实验组(功能敷料组)进行自身对照。实验组分别使用藻酸盐(一级敷料)、泡沫敷料(二级敷料)、普通纱布(三级敷料)包扎供皮区,对照组使用凡士林纱布(一级敷料)、普通纱布(二级敷料)包扎供皮区。两组均7 d后开始换药,1次/3 d。观察创面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第1次换药时疼痛度。术后随访6~12个月,使用温哥华量表观察瘢痕增生情况(VSS)。结果:所有纳入病例无1例发生感染、浸渍,愈合时间实验组(12. 10±2. 47) d,对照组(21. 50±4. 00) d;实验组VAS(2. 60±1. 77)分,对照组(6. 30±1. 26)分;实验组VSS (8. 08±1. 50)分,对照组(8. 08±1. 71)分。两组比较,实验组愈合时间提前,换药疼痛减轻(P <0. 01),而瘢痕增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敷料组合在供皮区的应用,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在换药中的疼痛,渗液管理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敷料 供皮区 皮肤移植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联合清创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范昔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9期39-40,43,共3页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联合清创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科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于深Ⅱ度创面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治...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联合清创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科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于深Ⅱ度创面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组于深Ⅱ度创面涂抹清创凝胶和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定量、创面愈合时间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细菌定量、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清创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创面愈合速度快,创面细菌感染率低,可减轻创面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水胶体敷料 清创凝胶 治疗结果
下载PDF
V-Y推进皮瓣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范昔庚 岑瑛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953-956,共4页
V-Y推进皮瓣是利用皮肤弹性和可移动性来设计皮瓣修复创面,传统的V-Y皮瓣因推进距离短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随着穿支皮瓣的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V-Y推进皮瓣逐步由传统的随意型皮瓣过渡到含知名血管或穿支动脉的轴型皮瓣,皮瓣推进... V-Y推进皮瓣是利用皮肤弹性和可移动性来设计皮瓣修复创面,传统的V-Y皮瓣因推进距离短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随着穿支皮瓣的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V-Y推进皮瓣逐步由传统的随意型皮瓣过渡到含知名血管或穿支动脉的轴型皮瓣,皮瓣推进的距离明显增大,设计形式也逐渐灵活多样,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可用来修复全身各个部位的创面。该文就V-Y推进皮瓣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推广该皮瓣的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Y推进皮瓣 推进距离 穿支皮瓣 血管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