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动的整体解析及气蚀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范春学 韩凤琴 久保田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76,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将整个水轮机划分为蜗壳、固定导叶叶栅、活动导叶叶栅、转轮和尾水管等几个域,对混流式水轮机进行整体解析,并根据各个域的残差履历,以转轮残差的充分收敛作为迭代计算是否收敛的判据.最后以某水电厂的混流式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将整个水轮机划分为蜗壳、固定导叶叶栅、活动导叶叶栅、转轮和尾水管等几个域,对混流式水轮机进行整体解析,并根据各个域的残差履历,以转轮残差的充分收敛作为迭代计算是否收敛的判据.最后以某水电厂的混流式水轮机作为研究对象,得到了混流式水轮机的静态压力场,并利用压力场预测了转轮叶片出口负压面气蚀的发生时刻及发生部位,所得结果与实际转轮出口负压面气蚀结果一致,表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整体解析 转轮 气蚀预测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春学 韩凤琴 +1 位作者 韦彩新 曾凡师 《水电能源科学》 2003年第3期79-81,共3页
开发的水轮发电机绝缘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大型水轮发电机局部放电的监测。放电信号经放大、采样,再由下位机整理并送入计算机,经分析处理后形成放电N-Q-φ三维谱图、Q-t、N-Q、Q-φ谱图以及放电波形图、幅频特性,为电机绝缘... 开发的水轮发电机绝缘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大型水轮发电机局部放电的监测。放电信号经放大、采样,再由下位机整理并送入计算机,经分析处理后形成放电N-Q-φ三维谱图、Q-t、N-Q、Q-φ谱图以及放电波形图、幅频特性,为电机绝缘状态分析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局部放电 在线监测 绝缘状态分析
下载PDF
清水河—山海关隆起的形成与控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春学 杨岭 王仲三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13,共2页
清水河—山海关隆起两侧存在着许多重要的聚煤区,这些聚煤区的形成、保存及煤质特征都受到了该隆起的形成时代及隆起强度的影响。本文对清水河—山海关隆起的形成及控煤作用的论述,对隆起两侧聚煤区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地层 隆起 煤产地 控煤作用 煤系
下载PDF
对峰峰鼓山奥陶系中统富水性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范春学 李同霖 《北京地质》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通过对峰峰奥陶系中统岩性及富水性调查与分析 ,为解决峰峰矿区日常生产及下三层煤开采所面临的水文地质问题 。
关键词 奥陶系 岩性 富水性 马家沟组 煤田 水文地质
下载PDF
地测信息化管理在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春学 史衍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地测管理 信息化 煤矿 软件开发 网络化 数据管理 计算机
下载PDF
煤质指标在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春学 《中国煤田地质》 1999年第2期18-18,49,共2页
在多煤层地区,常常因各种成因标志不明显或变化大而使煤层对比十分困难。在煤层宏观特征尚不足以准确对比时,又引进了测井曲线、微体古生物、煤岩显微特征、煤质化学分析指标、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等项,以加确多煤层、煤层分岔频繁地区的... 在多煤层地区,常常因各种成因标志不明显或变化大而使煤层对比十分困难。在煤层宏观特征尚不足以准确对比时,又引进了测井曲线、微体古生物、煤岩显微特征、煤质化学分析指标、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等项,以加确多煤层、煤层分岔频繁地区的煤层对比。煤质化验分析是每个见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指标 煤层对比 矿井地质 煤质化学分析
下载PDF
动态叠影法在边坡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7
作者 范春学 白富英 +1 位作者 方征 段起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48,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底面摩擦模型试验及其在资料采集、整理与分析时采用的,能够使试验连续进行的简便、实用的新方法──动态叠影法。
关键词 底面摩擦法 模型试验 动态叠影法 边坡稳定 煤矿
下载PDF
用计算机进行孔斜校正数据处理
8
作者 范春学 王金双 李艳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5,共3页
采用计算机编制程序进行孔斜校正 ,既减少了工作量 ,又提高了精度 ,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孔斜校正 钻孔 计算机 数据处理 计算法 面网法 查表法
下载PDF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初探
9
作者 范春学 王琳 《北京地质》 2001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文通过对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进行探讨 ,提出“同采地质块段”作为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唯一指标 。
关键词 分类 同采地质块段 矿井地质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二重叶栅的流动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凤琴 黄积业 +1 位作者 范春学 久保田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22,44,共4页
阐述了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技术研究水轮机导水机构二重叶栅内部流场性能变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流场的速度、压力及二重叶栅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数值解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研究表明,导水机构内部... 阐述了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技术研究水轮机导水机构二重叶栅内部流场性能变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流场的速度、压力及二重叶栅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数值解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研究表明,导水机构内部流场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转轮进口流动条件和水轮机运行的稳定性,数值解析结果对优化设计及安全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二重叶栅 多工况 计算流体动力学 性能
下载PDF
非定常流弯肘型尾水管不规则压力脉动预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凤琴 范春学 +1 位作者 桂中华 张维平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1,共3页
尾水管内螺旋状涡带引起的压力脉动是造成混流式水轮机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CFD数值计算的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数字化预测法,并利用此法对一大型混流式水轮机偏工况下尾水管内水流流动进... 尾水管内螺旋状涡带引起的压力脉动是造成混流式水轮机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CFD数值计算的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数字化预测法,并利用此法对一大型混流式水轮机偏工况下尾水管内水流流动进行了长时间非定常流计算,讨论该工况下尾水管内死水域与涡带的运动规律,预测了尾水管的不规则压力脉动,压力脉动分析结果表明,其波形、频率、相位与实际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尾水管 非定常流动 流体动力学 压力脉动预测
下载PDF
小构造分析箱状背斜成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文金 范春学 杨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从应力分布及小构造的角度分析了大灰厂箱状背斜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大灰厂 小构造 箱状背斜 成因
下载PDF
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成因特征及岩体力学条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文金 杨为民 +1 位作者 范春学 张秀冰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5,9,共6页
刘桥一矿是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矿井,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的岩溶陷落柱的 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从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特 征,探讨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岩溶陷落柱形成... 刘桥一矿是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矿井,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的岩溶陷落柱的 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从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特 征,探讨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影响和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岩体力学条件,对未开采区进行预 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陷落柱 成因 岩体力学
下载PDF
考虑实时交通情况的配送优化模型
14
作者 范春学 孙有望 《物流技术》 2008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通过分析现代物流配送的新特点、城市交通的新情况以及道路交通情况对配送计划的影响,在考虑时间窗、交通情况、车辆限制、拥挤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实时交通情况的配送优化模型,并介绍了模型的软件实现,分析了模型所得的结果。
关键词 物流 实时交通情况 配送优化模型 模型应用
下载PDF
北京西山大灰厂地区箱状背斜成因探讨
15
作者 吴文金 范春学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3-4,共2页
根据区域内箱状背斜的发育特点及伴生的一系列特征明显的线理构造 ,从岩石力学和地质力学的角度分析箱状背斜的成因。
关键词 箱状背斜 线理构造 岩石力学 地质力学 成因分析
下载PDF
转辙机故障诊断在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春学 王圣根 《铁道通信信号》 2018年第9期30-32,共3页
结合转辙机的电流曲线值、定位和反位表示、表示电压等采集值,设计了一种转辙机故障诊断模型,以实现对转辙机的故障诊断。该模型对转辙机的故障原因定位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可进一步推动信号设备由计划修到状态修转变的进程。
关键词 道岔 转辙机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故障诊断
下载PDF
一种基于信号设备监测图形化建模的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艳 范春学 +1 位作者 曹亚辉 罗鑫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2年第7期7-12,17,共7页
2020版信号集中监测技术标准发布,对监测设备的图形化提出更高要求,结合设备图形化建模的方法,提出基于信号监测设备图形化信息矩阵存储、显示对应关系的方法研究。把信号设备的信息存储到图形化信息矩阵中,之后通过2D或3D图形化建模的... 2020版信号集中监测技术标准发布,对监测设备的图形化提出更高要求,结合设备图形化建模的方法,提出基于信号监测设备图形化信息矩阵存储、显示对应关系的方法研究。把信号设备的信息存储到图形化信息矩阵中,之后通过2D或3D图形化建模的方式实时的展现设备状态信息。通过实施该方法满足2020版监测对信号设备“健康度打分”“设备全生命周期盯控”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效果,同时更加详细的展示不同信号设备之间的逻辑组合、串并连接、相互监督的关系,对后续信号集中监测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集中监测 图形化建模 图形化信息矩阵 健康度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铁路干线型TOD的拉动效应与车站位置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步海 范春学 《中国铁路》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对铁路干线型TOD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干线型TOD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拉动效应;铁路车站作为铁路干线型TOD模式实施的关键要素,其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干线型TOD模式效应的发挥,探讨铁路车站位置设置与城市发展... 在对铁路干线型TOD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干线型TOD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拉动效应;铁路车站作为铁路干线型TOD模式实施的关键要素,其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干线型TOD模式效应的发挥,探讨铁路车站位置设置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建立基于铁路干线型TOD发展模式的铁路车站位置选择模型,为确定铁路车站与城市市区的合理距离提供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干线型TOD 拉动效应 优化效应 车站位置 选择模型
下载PDF
铁路干线型TOD模式及实施要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步海 范春学 《中国铁路》 2016年第11期11-14,共4页
目前国内外对TOD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社区和城市层面,对于区域层面的铁路干线型TOD研究较少。在分析TOD理论内涵及分类的基础上,对铁路干线型TOD的开发效应、实施要点、体系与流程以及实施保障进行研究,提出铁路干线型TOD在需求预测... 目前国内外对TOD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社区和城市层面,对于区域层面的铁路干线型TOD研究较少。在分析TOD理论内涵及分类的基础上,对铁路干线型TOD的开发效应、实施要点、体系与流程以及实施保障进行研究,提出铁路干线型TOD在需求预测、线路规划和车站设置等实施关键技术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铁路干线型TOD 实施要素 区域经济
下载PDF
接口信息一致性诊断在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圣根 范春学 《铁道通信信号》 2019年第3期56-58,共3页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汇集了列控和ZPW-2000等接口子系统的数据信息,通过开发信息一致性逻辑诊断功能,可实现这2个接口子系统信息的校核。本文重点介绍一致性诊断机制模型、软件诊断的推理机制和处理流程,并结合列控和ZPW-2000接口子系统的...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汇集了列控和ZPW-2000等接口子系统的数据信息,通过开发信息一致性逻辑诊断功能,可实现这2个接口子系统信息的校核。本文重点介绍一致性诊断机制模型、软件诊断的推理机制和处理流程,并结合列控和ZPW-2000接口子系统的数据源进行了试验仿真,仿真结果满足设计需求,且当接口信息不一致时,能及时给出报警,可预防故障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接口 一致性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