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ICAM-1、miR-19b、RBP4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彬彬 范晓涌 +2 位作者 柴辉 佟勤红 吴瑷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微小RNA(miR)-19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因行PCI术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5例,根据PCI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微小RNA(miR)-19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因行PCI术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5例,根据PCI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预后良好组91例。收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史、吸烟史、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多支病变、病程、支架长度、支架直径,病变部位(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分别于PCI术前、术后3 d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检测血清ICAM-1、RBP4水平及miR-196表达。PCI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预后不良组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多支病变比例、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 d血清ICAM-1、RBP4浓度明显低于术前,血清miR-19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预后不良组血清ICAM-1、RBP4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miR-19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支病变比例、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及血清ICAM-1、miR-19b、RBP4水平是PCI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CAM-1、miR-19b、RBP4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预后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1)。将血清ICAM-1、miR-19b、RBP4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0.942]。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 d血清ICAM-1、RBP4浓度明显下降,血清miR-19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CAM-1、miR-19b、RBP4联合检测可用于患者PCI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微小RNA-19b 视黄醇结合蛋白4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与预后 被引量:5
2
作者 侯小明 范晓涌 +2 位作者 张萍 赵达 张煦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47-548,551,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胃癌标本和30例正常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HER-2/neu、PTEN及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1.5%、36.9%及5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胃癌标本和30例正常组织中HER-2/neu、PTEN及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HER-2/neu、PTEN及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1.5%、36.9%及58.5%;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0.0%及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CD44V6与HER-2/neu表达阳性及阴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和22.2%。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HER-2/neu和CD44V6同时阳性表达是强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HER-2/neu及CD44V6的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NEU PTEN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胃肿瘤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晓涌 柴丽萍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状态的评价作用。方方法以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分级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心肌再灌注状态良好组(PCI术后Ⅲ级,60例...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状态的评价作用。方方法以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分级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心肌再灌注状态良好组(PCI术后Ⅲ级,60例)与心肌再灌注状态不良组(PCI术后≤Ⅱ级,60例)。全部入选患者于术后1周采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心肌密度,术后1个月评价心功能,术后3个月检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心肌再灌注状态不良组比较,心肌再灌注状态良好组心肌密度和Killip心功能Ⅰ—Ⅱ级所占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有良好的评价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再灌注
下载PDF
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晓涌 佟勤红 +3 位作者 贾小谊 王银娣 张玉峰 李一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企事业单位年龄≥30岁的职工8682名,依照年龄分为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分析血脂异常情况。结果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 目的了解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企事业单位年龄≥30岁的职工8682名,依照年龄分为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分析血脂异常情况。结果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普遍较高,30~39岁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其他各组,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其他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0~49岁组与50~59岁组之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60岁组血脂水平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30~39岁组、40~49岁组与50~59岁组中,男性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兰州市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职工血脂水平普遍较高,尤其60岁以上人群血脂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男性血脂水平普遍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分布特点 兰州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其动态血压水平及血压类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晓涌 魏翰文 +2 位作者 郑彬彬 王世明 佟勤红 《内科》 2018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冠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冠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及血压类型。结果三组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昼夜平均收缩压单支病变组明显低于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P<0.05)。三组患者的昼夜收缩压变化、昼夜舒张压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变化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P>0.05)。三组患者杓型、深杓型、反杓型、非杓型血压类型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数增多患者杓型、深杓型血压类型所占比例降低,反杓型、非杓型血压类型所占比例增加。结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24 h动态血压水平和血压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其24 h动态血压水平和血压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 血压类型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中TIMI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晓涌 李姝睿 +4 位作者 宁金民 关筱波 赵毅 贾小谊 王金涛 《甘肃医药》 2009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浕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UA患者冠脉介入术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UA患者符合介入治...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浕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UA患者冠脉介入术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UA患者符合介入治疗条件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8.3±7.8)岁。随机分成实验组(使用盐酸替罗非班+PCI.n=43)与对照组(直接PCI.n=37),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对比两组患者PCI术中血流TIMI分级情况。结果:实验组慢血流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2.33%∶16.22%P<0.05)。结论:UA介入治疗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IMI血流 盐酸替罗非班
下载PDF
骨骼肌质量与内脏脂肪面积比值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汉军成 范晓涌 余静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693-698,共6页
目的研究骨骼肌质量与内脏脂肪面积比值(skeletal muscle massto visceral fat area ratio,SVR)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在兰州市第一... 目的研究骨骼肌质量与内脏脂肪面积比值(skeletal muscle massto visceral fat area ratio,SVR)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HFpEF病人94例,出院前收集临床资料,测定病人的SVR水平,将SVR按三分位数分成T1-T3组,进行为期2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心力衰竭相关事件(heart failure-related events,HFRE),比较不同组HFpEF病人的预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三组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NT-proBNP、三酰甘油、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白细胞介素-6、附肢骨骼肌质量[T1(13.4±2.1)kg、T2(15.6±2.3)kg、T3(18.7±2.5)kg]、内脏脂肪面积[T1(152.7±28.7)cm^(2)、T2(143.2±26.1)cm^(2)、T3(131.5±24.3)cm^(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变量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SVR、年龄、左心房容积指数、体质量指数是HFR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HFpEF病人身体成分的改变与HFRE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舒张性 每搏输出量 老年人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骨骼肌质量与内脏脂肪面积比值 心力衰竭相关事件
下载PDF
黛力新对冠心病PCI患者合并焦虑症状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佟勤红 范晓涌 陈长浩 《甘肃医药》 2014年第8期593-594,共2页
目的:观察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对78例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合并有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治... 目的:观察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对78例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合并有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SAS、HAMD评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黛力新可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患者的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力新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下载PDF
血栓通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毅 贾小谊 +3 位作者 宁金民 关筱波 范晓涌 佟勤红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的成分三七总皂苷(PNS)中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等对受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不同的三七总皂苷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与6~10 m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 目的:观察血栓通的成分三七总皂苷(PNS)中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等对受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不同的三七总皂苷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与6~10 m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共同作用于HUVECs24小时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含量。结果:AngⅡ组孵育24小时后,内皮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0),NO释放明显减少(P=0.000),ET-1明显增加(P=0.000)。三种单体可显著抑制AngⅡ促ET-1分泌(P<0.05),促进HUVECs释放NO(P<0.05)。但三种单体组间比较,对NO及ET-1释放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直接引起HUVECs的损伤与功能失调,血栓通三七总皂苷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损伤,可保护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 三七总皂苷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范晓涌 张新刚 +1 位作者 宁金民 关筱波 《甘肃医药》 2009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53例,其中23例经同意后行下腔静脉率器置入并静脉溶...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53例,其中23例经同意后行下腔静脉率器置入并静脉溶栓合并抗凝治疗,进入实验组。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高,并且死亡率及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后经患肢足背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并抗血小板、抗凝综合治疗,安全、有效,并能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溶栓 肺栓塞
下载PDF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血管化对心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范晓涌 宁金民 《甘肃医药》 2009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观察再血管化(revascularization)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冠状动脉发生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t otalo cclusion)的15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血管化,在治疗前和... 目的:观察再血管化(revascularization)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冠状动脉发生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t otalo cclusion)的15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血管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根据心脏超声和临床表现评价心功能状态。结果:15例中治疗显效12例(77.7%),有效2例(16.6%),无效1例(5.6%),总有效率94.4%。结论:PCI使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血管化,能够改善心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再血管化 心功能
下载PDF
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晓军 范晓涌 +1 位作者 滕青平 陈玮 《中外医疗》 2014年第5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疗法(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126例经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老年组,组内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均在75岁以上;118例年龄<75岁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行PCI治疗并于术后...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疗法(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126例经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老年组,组内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均在75岁以上;118例年龄<75岁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行PCI治疗并于术后6个月及1年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及远期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相比于中青年组的远期心功能情况,老年组患者在1年之后的心脑血管改善方面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PCI治疗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与中青年相当,且远期心功能改善比后者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老年
下载PDF
冠脉CTA对于评估STEMI后心肌存活性的诊断效力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海英 范晓涌 +5 位作者 魏翰文 佟勤红 王银娣 张玉峰 汉军成 张钊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6期27-30,共4页
目的冠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于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肌存活性的诊断效力进行分析。方法该研究选取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STEM... 目的冠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于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肌存活性的诊断效力进行分析。方法该研究选取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STEMI患者201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A和核素心肌显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检查,并分别评估心肌存活性情况,并针对冠脉CTA的评估效力进行分析。结果冠脉CTA检查显示存活心肌131例,失活心肌70例,ECT显示存活心肌138例,失活心肌63例。两种方法筛查诊断出的存活与失活心肌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9,P=0.092)。心肌存活组与心肌失活组患者的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筛查诊断出的存活心肌及失活心肌组患者的性别、心率、血压和左室舒张末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A评估心肌失活的灵敏度为92.75%(128/138),假阴性概率(漏诊率)为7.25%(10/138),特异度为95.24%(60/63),假阳性概率为4.76%(3/63)。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47,约登指数为0.88。结论冠脉CTA评估STEMI后心肌存活性具有优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A STEMI 心肌存活性 诊断效力
下载PDF
心动过缓起搏治疗对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14
作者 秦俐侬 宁金民 +5 位作者 王银娣 吴俊兰 赵毅 徐盛开 范晓涌 伏静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5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心动过缓 房性心律失常 起搏器 治疗
下载PDF
Wellens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珊 范晓涌 《临床内科杂志》 2021年第7期495-496,共2页
患者,男,42岁,因“间断胸闷、胸痛3个月、加重1小时”于2019年10月20日就诊于我院。患者3个月前间断出现胸闷、胸痛,于我院体检中心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无特殊处理。3日前于我院体检中心行心电图结果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T波... 患者,男,42岁,因“间断胸闷、胸痛3个月、加重1小时”于2019年10月20日就诊于我院。患者3个月前间断出现胸闷、胸痛,于我院体检中心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无特殊处理。3日前于我院体检中心行心电图结果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T波改变(V_(2)、V_(3)导联T波正负双向,图1),但无明显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不适,体格检查示Bp 140/96 mmHg,其他未见明显异常,生化常规、血常规结果也均未见明显异常,嘱患者连续监测血压,必要时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明确有无高血压。1小时前患者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具体为胸骨后中下段,向左肩背部放射,性质剧烈,伴出汗,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症状较前有所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否认既往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吸烟25年,每日约20~30支;饮酒13年,平均每周饮酒3次,每次半斤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ENS综合征 心绞痛 T波改变 冠状动脉狭窄 漏诊
下载PDF
不同冠脉血运重建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存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魏翰文 范晓涌 +5 位作者 胡海英 佟勤红 王银娣 张玉峰 张钊 汉军成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64排CT检查结果分为梗死区心肌有存活组和无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静脉溶栓、急诊PC... 目的探讨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64排CT检查结果分为梗死区心肌有存活组和无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静脉溶栓、急诊PCI、补救性PCI资料。结果有存活心肌组急诊PCI开通梗死相关冠脉(IRA)距症状时间≤6 h的患者比例为67.9%,无存活心肌组为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5,P=0.004);有存活心肌组急诊静脉溶栓距症状发作时间在>6 h的患者比例为20.0%,无存活心肌组患者为66.7%,有存活心肌组明显比无存活心肌组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1,P=0.029);有存活心肌组行补救性PCI与行急诊PCI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598)。结论①急诊PCI在症状距IRA开通时间≤6 h患者心肌存活性较高;②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在症状距IRA开通时间>6 h患者心肌存活性较低;③早期行补救性PCI近期对心肌存活性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脉血运重建策略 存活心肌 急诊PCI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徐盛开 伏静媛 +5 位作者 宁金民 吴俊兰 赵毅 贾效谊 范晓涌 王银娣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18
作者 徐盛开 伏静媛 +4 位作者 宁金民 吴俊兰 王银娣 范晓涌 贾效谊 《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6-45岁,平均16.3岁,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为膜部VSD,行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4—11mm,平均8mm;建立左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右股...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6-45岁,平均16.3岁,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为膜部VSD,行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4—11mm,平均8mm;建立左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右股静脉导丝轨道,沿导丝经传送鞘管送直径6—14mm(平均9mm),的国产封堵器至缺损处行封堵:术后24小时、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及X线,心电图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例全部封堵成功;术后24小时、出院前、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心电图检查1例患者术后出现间歇性交界性心律,三天后消失;1例术后12天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结论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VSD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须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介入治疗 膜部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的意义
19
作者 宁金民 张赐宝 +3 位作者 范晓涌 徐盛开 赵毅 伏静媛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5
20
作者 范晓涌 魏翰文 +2 位作者 王世明 郑彬彬 佟勤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高血压患者336例,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高血压患者336例,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10%~20%)、非杓型组(0%~<10%)、超杓型组(>20%)和反杓型组(<0%)。以Gensini积分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量化评分,观察和比较各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超杓型和反杓型组的坐位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杓型组(均P<0.05),但非杓型组与杓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Gensini积分高于非杓型组和杓型组,非杓型组又高于杓型组(超杓型组:48.7±23.5,反杓型组:49.5±24.1,比非杓型组:28.4±14.1比杓型组:19.2±10.5,均P<0.05),但超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差异,杓型组以单支病变、非杓型组以双支病变、超杓型组和反杓型组以多支病变为主(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超杓型和反杓型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为加重,以多支病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积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