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遗传性听神经病伴视神经萎缩家系研究
1
作者 董佩 索利敏 +12 位作者 张磊 何敏 贾薇 李通 范林静 李青峰 杨洁 靳玲 李丹 薛金梅 赵长青 张亚茜 段建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 研究探讨一个听神经病伴视神经萎缩家系遗传性致病原因。方法 详细询问先证者病史及家族史、进行临床相关检查确诊听神经病伴视神经萎缩,绘制该家系遗传系谱。抽取先证者(Ⅲ-7)外周血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检出的突变进行致病性判读... 目的 研究探讨一个听神经病伴视神经萎缩家系遗传性致病原因。方法 详细询问先证者病史及家族史、进行临床相关检查确诊听神经病伴视神经萎缩,绘制该家系遗传系谱。抽取先证者(Ⅲ-7)外周血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检出的突变进行致病性判读,对先证者妻子(Ⅲ-8)、大女儿(Ⅳ-7)、二女儿(Ⅳ-9)和儿子(Ⅳ-10)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并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该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Ⅲ-7)19岁时出现视力下降,30岁时出现双侧感音神经性聋,言语识别率下降,其所在5代20人大家系中10人(2人已故)有类似听力及视力下降症状。先证者(Ⅲ-7)、大女儿(Ⅳ-7)和儿子(Ⅳ-10)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示双侧感音神经性聋,ABR双耳未引出,40 Hz相关电位(AERP)双耳均未引出,OAE部分或全部频率可引出,镫骨肌声反射阈值未引出;Ⅲ-7、Ⅳ-10眼底检查有不同程度视乳头萎缩,OCT示双眼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视觉诱发电位示P100波峰时延长,确诊为遗传性听神经病伴视神经萎缩。Ⅲ-7行全外显子检测发现3号染色体有一个致病位点OPA1基因c.1334G>A(p.Arg445His,NM_015560.2)突变,一代测序结果示Ⅳ-7和Ⅳ-10也有该突变,Ⅲ-8和Ⅳ-9该位点的基因型是野生纯合型,即未发生突变。结论 OPA1基因c.1334G>A(p.Arg445His,NM_015560.2)突变位点为该家系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OPA1基因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聋家系SLC26A4基因复合杂合突变
2
作者 贾薇 索利敏 +5 位作者 范林静 董佩 张磊 赵长青 张亚茜 段建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 研究1例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的遗传方式和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以1例临床诊断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的患者及其健康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静脉血,使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的遗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锁定该患者可能的致病基... 目的 研究1例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的遗传方式和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以1例临床诊断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的患者及其健康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静脉血,使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的遗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锁定该患者可能的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并进一步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其父母进行相关突变位点验证,最终确定该患者的致病基因;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氨基酸保守性分析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等手段,分析复合杂合突变的致病机制,绘制突变的遗传系谱。结果 该患者致病突变定位于7q31的SLC26A4基因,由c.919-2A>G、c.1746del G以及c.563T>C 3个位点组成的复合杂合突变。SLC26A4基因的c.919-2A>G突变遗传自其听力正常的父亲,而SLC26A4基因的c.1746del G和c.563T>C突变均遗传自其听力正常的母亲。结论 先证者携带的SLC26A4基因的3个突变位点均是明确的与听力损伤相关的隐性疾病突变位点。因此,推测SLC26A4基因的上述3个突变以某种复合杂合的形式导致受检者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导水管扩大 耳聋 全外显子测序 SLC26A4基因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新型粉末成形模架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林静 沈维佳 许世昌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年第4期142-144,共3页
通过有限元法对一种新型的粉末成形压机上三下三式模架进行了动特性的分析,主要包括模态分析和稳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模架在受到500 t周期载荷激励下不会发生共振失效,结构符合要求。
关键词 模架 模态分析 稳态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一种验证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的检验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曾杰 范林静 +2 位作者 徐强 王向阳 洪程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7,共4页
在分析可变速电梯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对其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验证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的检验内容与检验方法。试验采用了普通累积法作为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完成了对称重系统的误差评定。试验证明... 在分析可变速电梯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对其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验证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的检验内容与检验方法。试验采用了普通累积法作为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完成了对称重系统的误差评定。试验证明,该检验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的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速电梯 检验方法 普通累积法 误差评定 特种设备
下载PDF
可变速电梯称重装置的误差评定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杰 范林静 +2 位作者 洪程 徐强 王向阳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1可变速电梯原理与称重装置的重要性分析 可变速电梯是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曳引式电梯,这种新型电梯是利用轿厢与对重两侧的重量之差较小时,电梯的驱动电动机有富裕的能力而实现电梯的高速运行,这样电梯的运行速度就能随载荷变化而在... 1可变速电梯原理与称重装置的重要性分析 可变速电梯是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曳引式电梯,这种新型电梯是利用轿厢与对重两侧的重量之差较小时,电梯的驱动电动机有富裕的能力而实现电梯的高速运行,这样电梯的运行速度就能随载荷变化而在额定速度及数个中间负载额定速度之间切换。可见载荷的变化与可变速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互相匹配,在匹配符合设计文件的前提下,可变速电梯才能保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曳引式电梯 称重装置 可变速 误差评定 高速运行 额定速度 载荷变化 驱动电动机
下载PDF
一例Usher综合征患儿的致病基因变异分析
6
作者 董佩 索利敏 +7 位作者 范林静 贾薇 李通 张磊 薛金梅 赵长青 张亚茜 段建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一例听力下降患儿的遗传性致病原因。方法详细询问先证者病史(女,4岁,双耳听力下降1月余)及家族史,绘制遗传图谱,行临床相关检查。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根据ACMG(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制定的标准... 目的探讨一例听力下降患儿的遗传性致病原因。方法详细询问先证者病史(女,4岁,双耳听力下降1月余)及家族史,绘制遗传图谱,行临床相关检查。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根据ACMG(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制定的标准指南对检出的突变进行致病性判读,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纯音测听示患儿双耳听力图呈下降型曲线,低频为轻度到中度听力下降,高频为重度到极重度听力下降;左右耳ABR反应阈分别为60、50 dB nHL;瞬态耳声发射双耳均未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右耳均未引出,左耳0.5 kHz引出,余未引出。眼底检查及颞骨CT均未见异常。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携带USH2A基因的c.13010C>T和c.11232-2A>G两个罕见突变。其中,c.13010C>T突变遗传自母亲,c.11232-2A>G突变遗传自父亲。父母听力正常。结论USH2A基因的c.13010C>T和c.11232-2A>G突变位点为该患儿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HER综合征 基因检测 突变
下载PDF
基于可变速电梯的检验方法研究
7
作者 曾杰 范林静 +3 位作者 许林 洪程 徐强 王向阳 《起重运输机械》 2012年第8期52-55,共4页
阐述了新类型可变速电梯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载设定多个运行速度的特点,指出了现有的检验标准和规程尚未涉及多个运行速度的电梯,给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的问题。结合可变速电梯的原理,通过对可变速电梯特性的分析,对可变速电... 阐述了新类型可变速电梯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载设定多个运行速度的特点,指出了现有的检验标准和规程尚未涉及多个运行速度的电梯,给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的问题。结合可变速电梯的原理,通过对可变速电梯特性的分析,对可变速电梯相关安全部件的选型和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可变速电梯检验工作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速电梯 部件选型 检验 方法
下载PDF
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范林静 索利敏 +5 位作者 董美 董佩 贾薇 张磊 李丹 赵长青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的一般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9月—2021年5月收治住院治疗的127例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伴随症状、伴发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等,采用χ2检验及二... 目的分析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的一般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9月—2021年5月收治住院治疗的127例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伴随症状、伴发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等,采用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患耳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伴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伴随症状(耳鸣、眩晕/头晕)、实验室检查(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27例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伴耳鸣者113例(88.98%),伴眩晕/头晕者91例(71.65%),总有效率为41.7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P=0.016)、发病至就诊时间(P=0.003)及是否伴眩晕/头晕(P=0.017)与预后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性别、患耳侧别、伴发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耳鸣、实验室检查(叶酸、维生素B12、高同型半胱氨酸)对预后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P=0.006)、是否伴眩晕/头晕(P=0.037)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至就诊时间≥3 d组是<3 d组有效率的0.311倍(OR=0.311,95%CI为0.134~0.720,P=0.006),伴眩晕/头晕者有效率是不伴者有效率的0.385倍(OR=0.385,95%CI为0.157~0.944,P=0.037)。结论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常伴耳鸣、眩晕/头晕,年龄≥4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 d、伴眩晕/头晕提示预后不佳,其中发病至就诊时间≥3 d以及伴发眩晕/头晕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预后评判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全聋型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不同时机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董美 索利敏 +6 位作者 宋颖慧 范林静 张磊 靳玲 杨洁 李青峰 赵长青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观察全身联合不同时机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的疗效,探讨鼓室内注射时机,分析影响重度以上突发性聋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重度以上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其中全身联合初始鼓室组64例,全... 目的观察全身联合不同时机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的疗效,探讨鼓室内注射时机,分析影响重度以上突发性聋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重度以上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其中全身联合初始鼓室组64例,全身联合延后鼓室组44例;对两组患者出院时与随访时疗效分别进行比较,并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临床特征。结果出院时和随访时两种治疗方案平均听阈、平均听阈改善值、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治疗方案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前与出院时、治疗前与随访时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08例患者中,有效83例(76.9%),伴眩晕者治疗有效率低(P<0.05),治疗有效率与患者初始听阈损失程度(P<0.05)及听力曲线类型(P<0.05)相关,与年龄、性别、侧别、是否伴发耳鸣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对于重度以上突发性聋,听力损失程度、曲线类型、是否伴发眩晕与预后相关,治疗上建议尽早全身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地塞米松 鼓室注射 全身用药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及相关代谢物与内耳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颖慧 索利敏 +5 位作者 董美 范林静 白瑞 李赟 李强 赵长青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相关代谢物与内耳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内科治疗的内耳疾病患者和同期的健康体检者各175例...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相关代谢物与内耳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内科治疗的内耳疾病患者和同期的健康体检者各175例作为疾病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叶酸结果,分析内耳疾病发病风险;同时根据病因及临床诊断将疾病组分为突发性聋(SSHL)组、梅尼埃病(MD)组、感音神经性聋(SHL)组和前庭功能障碍(VD)组,对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THFR C677T基因检测产生3种基因型,分别为CC、CT和TT。疾病组MTHFR C677T基因型CC频率低于对照组,CT+TT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TT频率均略高于对照组(P>0.05)。CT+TT发生内耳疾病的风险是CC的1.397倍(P<0.05),其中CT、TT分别是1.408倍(P<0.05)、1.375倍(P>0.05)。等位基因C、T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发生内耳疾病风险是C的1.264倍(P<0.05)。疾病组血清Hcy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型中血清Hcy平均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仅在TT型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各基因型间血清Hcy平均浓度和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CC型发生Hcy异常的风险分别是CT、TT型的0.762倍(P>0.05)、0.207倍(P<0.05),CT型是TT型的0.272倍(P=0.000)。各基因型间血清叶酸水平和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耳病分类分析中,MD组CC频率低于对照组,CT+TT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TT发生MD的风险是CC的3.615倍(P<0.05),其中TT、CT分别是CC的4.476倍(P<0.05)、3.138倍(P>0.05)。除SHL组,其余各组等位基因C、T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内耳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可增加内耳疾病发生风险,尤以CT型明显,T等位基因可成为内耳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血清Hcy与内耳疾病相关,MTHFR基因多态性可增加血清Hcy升高风险,进而影响内耳,尤以TT型明显。在内耳疾病中,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MD相关,可明显增加MD发生风险,尤以TT型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疾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叶酸
下载PDF
电梯门锁旁路保护设计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旭 范林静 徐克锦 《中国电梯》 2012年第11期29-30,共2页
据不完全统计,由电梯门区引发的故障占电梯总故障数的85%,因门区故障引起的事故更是层出不穷。例如,2005年1月19日,泉州市某公司一名工人在曳引式载货升降机中往外搬东西时被夹致死,此起事故主要是由于维修人员将门锁触点短接造... 据不完全统计,由电梯门区引发的故障占电梯总故障数的85%,因门区故障引起的事故更是层出不穷。例如,2005年1月19日,泉州市某公司一名工人在曳引式载货升降机中往外搬东西时被夹致死,此起事故主要是由于维修人员将门锁触点短接造成的。同年1月29日,福州市某公司的一名刚进厂的女工在使用电梯运送货物时,打开层门后未先观察轿厢是否在该层位置,便一脚跨入井道,坠落而死,其主要原因是第3层层门机械闭锁装置失效,使轿厢不在第3层站时,该层层门可以被打开。诸如此类事故,在电梯界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门 保护设计 门锁 旁路 机械闭锁装置 维修人员 不完全 故障
原文传递
一种确定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制停距离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峰 严亨 范林静 《中国电梯》 2021年第13期38-40,54,共4页
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停距离测量方法及不足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制动性能对设备的使用安全至关重要。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其制动性能作了相关规定,并对设备在空载状态和额定载荷状态下的制停距离提出了具体要求。GB 16899-2... 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停距离测量方法及不足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制动性能对设备的使用安全至关重要。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其制动性能作了相关规定,并对设备在空载状态和额定载荷状态下的制停距离提出了具体要求。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5.4.2.1.3.2条和第5.4.2.1.3.4条规定,在空载和有载向下运行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制停距离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停距离 自动人行道 额定载荷 自动扶梯 制动性能 安全规范 空载状态 测量方法
原文传递
一个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家系的临床及基因研究
13
作者 贾薇 索利敏 +8 位作者 范林静 董佩 李通 冀永进 薛金梅 安云芳 赵长青 张亚茜 段建雄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0-985,共6页
目的确诊一个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大家系,并对其遗传方式和基因位点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的1名先证者(女,48岁)及12名家族内患病成员与未患... 目的确诊一个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大家系,并对其遗传方式和基因位点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的1名先证者(女,48岁)及12名家族内患病成员与未患病成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名,女5名,年龄12~78(中位24)岁],在明确诊断的同时绘制家系图。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的遗传序列,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验证,绘制突变的遗传系谱。结果该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该家系8名成员患有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其中Ⅰ型7例,Ⅱ型1例。分别对2种表型的2名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均携带同1个致病突变位点,为c.890-2A>G。对家系成员进行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此家系中曾有水肿史的成员均含有此突变位点,而先证者无水肿史的弟弟无此突变。结论该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家系可同时出现Ⅰ型和Ⅱ型两种表型,SERPING1基因c.890-2A>G突变是导致该家系患者发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C1酯酶抑制剂 全外显子测序 SERPING1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