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恋鞋观念及其心理学阐释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正声 《山东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73-75,共3页
中国古代恋鞋描写丰富多彩。从古代人类的生殖崇拜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可以看出 ,鞋具有女性躯体的象征作用 ,并具有男女情爱描写的比兴意义。文学作品中恋鞋描写在心理学理论得到解释 ,符合心理学的一般原则。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 ,编织... 中国古代恋鞋描写丰富多彩。从古代人类的生殖崇拜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可以看出 ,鞋具有女性躯体的象征作用 ,并具有男女情爱描写的比兴意义。文学作品中恋鞋描写在心理学理论得到解释 ,符合心理学的一般原则。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 ,编织出了许多以鞋为中介物的俄狄浦斯情结变形故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鞋 象征 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PDF
屈原的创作心态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正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9-73,共5页
有人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屈原创作的心理机制,指出屈原是心理变态者,但许多人不理解,或不愿承认,怕有贬低伟人之嫌疑。其实人的心理病态和精神失常也不是少见的现象,许多伟大人物的心理由于自身素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一定时期也会产生变态... 有人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屈原创作的心理机制,指出屈原是心理变态者,但许多人不理解,或不愿承认,怕有贬低伟人之嫌疑。其实人的心理病态和精神失常也不是少见的现象,许多伟大人物的心理由于自身素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一定时期也会产生变态,这是人的正常生命现象,也并不影响伟人的伟大。屈原亦是如此。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以汉之后关于屈原的纪传材料和他的作品为依据,对屈原的创作心理进行剖析,从而对屈原的作品进行新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失常 心理机制 社会环境 心理变态 心理学原则 心理病态 心理学角度 精神病学 精神创伤 个性特征
下载PDF
巧合情节的叙事功能——《金瓶梅》叙事艺术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正声 《东岳论丛》 200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笑笑生在《金瓶梅》中设立了许多巧合情节。这些情节是对《水浒传》叙事的继承和创新 ,是我国传统叙事文学创作叙述艺术的典型体现。巧合情节在《金瓶梅》叙事中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 ,突出的表现为叙事的结构功能和叙述功能。
关键词 金瓶梅 巧合情节 叙事功能 结构
下载PDF
巫术与象征——谈屈赋中的鸟兽草木意象 被引量:2
4
作者 范正声 《泰山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屈原的诗文创作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并将花鸟草木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发展为象征的艺术手法,突出地表现为“以物比人”。汉代王逸《离骚》序中明确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贤;恶禽臭物,以比谗倿…... 屈原的诗文创作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并将花鸟草木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发展为象征的艺术手法,突出地表现为“以物比人”。汉代王逸《离骚》序中明确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贤;恶禽臭物,以比谗倿……虬龙鸾凤,以诧君子,飘凤云,以为小人……”朱熹则一言以蔽之曰:寓情草木。 屈原作品中的鸟兽草木意象比比皆是,草木有兰、菊、蕙、芷、桔、杜蘅、江离、留夷、揭车、薜荔、芰荷等;鸟兽有飞龙、鸾凰、凤鸟、凤凰、马、犬、鸡、雏、封狐、雄虺、玄蜂、虎豹等。这些意象总体来说是比喻人,或象征人格情操,即以物喻人。如屈原说自己高洁即以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来象征。把木兰与秋菊的芳菲品质与自己的人格合而为一,即把香草的芬芳与自我品格视为同一。再如以被兰佩芷的服饰作为自己人格外化的标志,“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揽本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丽)兮”其他一些人也以草木作为人格的外化形式,灵巫是“浴兰汤兮沫芳,华采衣兮落英”。山鬼也是“被薜荔兮带女罗,被石兰兮带杜蘅”。有的文以草木直接隐喻为人,如荃、荪代表君王,或特指怀王,“荃不察余之中情”(《离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作品 《离骚》 象征 巫术活动 鸟兽 屈赋 文学创作 意象 艺术手法 人格
下载PDF
认同思维与意象创造——论屈赋的意象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正声 《泰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36-38,共3页
伟大诗人屈原是轻型躁郁症患者,那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病人不仅脑子聪慧、灵敏,且易创造出不朽的艺术品。屈原之所以创造出如此辉煌的诗篇与他的创作心态和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他的病症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思维奔逸和意念飘忽,其中表... 伟大诗人屈原是轻型躁郁症患者,那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病人不仅脑子聪慧、灵敏,且易创造出不朽的艺术品。屈原之所以创造出如此辉煌的诗篇与他的创作心态和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他的病症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思维奔逸和意念飘忽,其中表现为创作诗文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且内容丰富、充实,写出的诗文在意象表现上既飘逸又有意象的深刻体验。即在抒情的文字中有意联现象,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且由此意象连续生发,不可休止,词句之间也是意义相联。即是说诗文中的意象具有象征、隐喻作者情感的特征,形成的语言系统在情感上也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创造 意象运用 屈原 躁郁症患者 创作心态 屈赋 思维方式 审美效应 认同 艺术家
下载PDF
靳尚不是上官大夫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正声 《泰山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07-408,共2页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由于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在楚国推行政治改革而遭佞臣嫉妒,政敌颇多,如上官大夫、子兰,子椒、郑袖、靳尚等。但后人的许多著作中将上官大夫和靳尚合而为一,认为靳尚即是上官大夫,这是错...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由于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在楚国推行政治改革而遭佞臣嫉妒,政敌颇多,如上官大夫、子兰,子椒、郑袖、靳尚等。但后人的许多著作中将上官大夫和靳尚合而为一,认为靳尚即是上官大夫,这是错误的。 上官大夫和靳尚在汉人的著作中屡屡提及,刘向整理的《战国策》和司马迁《史记》中都记载了靳尚。《楚策二》载:楚怀王因张仪以商、於之地欺诈楚国而拘张仪,欲杀之,张仪厚币靳尚。何建章《战国策注释》曰:靳尚,楚怀王宠臣,与张仪友善。靳尚受贿后即不让杀张仪,他让郑袖急劝怀王,放走张仪。《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同样的记载。但是,据《战国策》载,靳尚就在这一年被杀掉了,《楚策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战国策》 历史剧《屈原》 屈原贾生列传 大夫 张仪 顷襄王 司马迁 楚怀王 明于治乱
下载PDF
巫术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7
作者 范正声 《现代中文学刊》 1998年第6期45-48,共4页
社会"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个人对传统习俗所发生的任何影响"。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巴赫金·沃洛诺夫认为:"人的任何语言活动产物,从最简单的日常诉述到一部复杂的文学作品,就一般本质而言。
关键词 巫术文化 屈原作品 巫术活动 表现形式 祭祀 文学创作 离骚 象征物 文学作品 巴赫金
下载PDF
屈赋韵律论
8
作者 范正声 《泰山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44-147,151,共5页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诗人比平常人更容易接近原始的或古老的机制,使他自发地能产生出特殊语言结构而用不着去寻找它们。其实他要努力解决的倒是相反的问题。因为它们如此大量地涌进他的头脑中来,他必须积极主动地抵制和...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诗人比平常人更容易接近原始的或古老的机制,使他自发地能产生出特殊语言结构而用不着去寻找它们。其实他要努力解决的倒是相反的问题。因为它们如此大量地涌进他的头脑中来,他必须积极主动地抵制和淘汰其中的大部分。”也就是说诗人在创作时语言符号涌入脑海,使其创造出和谐美妙的诗章。特别是在强烈感情的推涌下,诗人用不着去寻章觅句,那富有情感意义的语词就纷至沓来,围绕诗人的情感在诗人脑海里翻腾。经过诗人情思的过滤筛选,便创造出了美妙的韵律,它包括章句、语词、语调、句式等。屈原的诗文之所以感人至深也在于那富于乐感的和谐韵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兮” 屈原 屈赋 《招魂》 《离骚》 语调模式 韵律 《大招》 《九歌》
下载PDF
爱国主义观念的历史审视
9
作者 范正声 《泰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爱国主义观念是民族历史积淀的多重文化现象,它受到社会伦理意识、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呈现为三个层面:感情的爱国主义、道德的爱国主义、政治的爱国主义,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观念具体体现为乡土情坏、家国意识和忠孝观念。下... 爱国主义观念是民族历史积淀的多重文化现象,它受到社会伦理意识、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呈现为三个层面:感情的爱国主义、道德的爱国主义、政治的爱国主义,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观念具体体现为乡土情坏、家国意识和忠孝观念。下面一一论述。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观 观念的历史 忠孝观念 家国意识 奴隶制 政治制度 伦理中心主义 伦理原则 青藏高原 《易经》
下载PDF
屈原不事他邦的原因
10
作者 范正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96-99,共4页
关于屈原不事他邦的原因,后世论者,自然是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汉人多责怪屈原不事他邦,连司马迁也说:“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但他又肯定其“誊顾楚国、系心怀王”。未熹以下,论者多从三方面来说明屈原不事他... 关于屈原不事他邦的原因,后世论者,自然是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汉人多责怪屈原不事他邦,连司马迁也说:“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但他又肯定其“誊顾楚国、系心怀王”。未熹以下,论者多从三方面来说明屈原不事他邦,即:楚族同姓不当去,赤胆忠君不可去,热爱祖国不忍去。并举此三者大加赞赏。笔者以为,这些并非屈原不事他邦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王 忠君 橘颂 楚辞灯 林云铭 山带阁注楚辞 诸侯国 吴起变法 郑伯克 藩臣
下载PDF
武大郎形象的文化意义
11
作者 范正声 《泰山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2-27,共6页
武大郎在《水许传》和《金瓶梅》中并非主要人物形象,但他却是具有深刻社会文化意义的文学形象。此形象的出现,是对男尊女卑人伦的反叛;是对封建政治伦理的批判;是对人情人欲的肯定。这个形象对封专制统治下妇女人生价值和独立人格的觉... 武大郎在《水许传》和《金瓶梅》中并非主要人物形象,但他却是具有深刻社会文化意义的文学形象。此形象的出现,是对男尊女卑人伦的反叛;是对封建政治伦理的批判;是对人情人欲的肯定。这个形象对封专制统治下妇女人生价值和独立人格的觉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大郎 大丈夫 阳尊阴卑 人情人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