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连蕊茶不同花期及花器官挥发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张子月 赵文亮 +3 位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刘伟鑫 吴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台湾连蕊茶(Camellia lutchuensis T.Ito)不同花期及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连蕊茶不同花期和花器官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醇类。台湾连蕊茶5个花期...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台湾连蕊茶(Camellia lutchuensis T.Ito)不同花期及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连蕊茶不同花期和花器官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醇类。台湾连蕊茶5个花期(包括蕾初期、蕾后期、半开期、盛花期和衰败期)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42、38、33、37和28种,其中芳樟醇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总体较高,为主要香气成分。在花开放过程中,芳樟醇相对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蕾初期最高(61.27%);苯乙醇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半开期最高(59.40%)。花瓣和雄蕊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32和43种,其中花瓣中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32.95%),雄蕊中苯乙醇相对含量最高(48.55%)。综上所述,台湾连蕊茶花器官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中的芳樟醇和苯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连蕊茶 挥发性成分 SPME-GC-MS 花期 花器官
下载PDF
三个山茶花种(品种)香气成分初探 被引量:37
2
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2 位作者 田敏 李辛雷 倪穗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2-596,共5页
对红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香神’、物种攸县油茶的鲜花香气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鉴定了‘克瑞墨大牡丹’香气成分37种,‘香神’香气27种,攸县油茶34种,主要以醇、醛、酯、烯、烷及芳樟醇氧化物为主。‘克瑞墨大牡丹’芳樟醇相... 对红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香神’、物种攸县油茶的鲜花香气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鉴定了‘克瑞墨大牡丹’香气成分37种,‘香神’香气27种,攸县油茶34种,主要以醇、醛、酯、烯、烷及芳樟醇氧化物为主。‘克瑞墨大牡丹’芳樟醇相对含量远高于其它成分,‘香神’以壬醛和芳樟醇含量最高,而攸县油茶却以顺-芳樟醇氧化物Ⅱ和苯乙醇占优势。两个品种在开花前期醇类含量较高,后期酯类成分含量增加,攸县油茶在开花前期醇类物质含量高,越到后期含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香气成分 花期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花器官香气成分 被引量:14
3
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1 位作者 李辛雷 殷恒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了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不同花器官自然挥发的花香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花香成分。分别从整花、花瓣、雄蕊中检测到了89、80、21种化合物。花香成分主要由萜类、芳香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了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不同花器官自然挥发的花香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花香成分。分别从整花、花瓣、雄蕊中检测到了89、80、21种化合物。花香成分主要由萜类、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等组成,其中以单萜中的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以下依次为顺式氧化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十四烷等。花瓣和雄蕊中花香成分有较大差别,芳樟醇在花瓣和雄蕊中均占首位,相对含量分别为15.12%和63.97%,雄蕊缺乏烷烃和芳香烃。同一朵花所有花瓣的花香绝对挥发量是所有雄蕊的3倍以上,但质量相同时雄蕊的挥发量却明显高于花瓣,表明花瓣和雄蕊对‘克瑞墨大牡丹’的花香具有同样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瑞墨大牡丹’ 花香 花器官 HS—SPME
下载PDF
麻疯树磷酸烯酮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3 位作者 田敏 李辛雷 陈东亮 卢孟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应用RT-PCR和RACE法从麻疯树总RNA中分离出pepc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3 142 bp,阅读框2 898 bp,编码965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EU069413。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陆地棉、橙、大豆、花生、烟草、油菜、拟南芥的氨基酸同源性分... 应用RT-PCR和RACE法从麻疯树总RNA中分离出pepc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3 142 bp,阅读框2 898 bp,编码965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EU069413。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陆地棉、橙、大豆、花生、烟草、油菜、拟南芥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4%、92.46%、90.60%、90.50%、90.50%、88.33%、84.61%、82.44%。该基因编码了pepc基因家族中的pepc1,蛋白属于C3型PEPC。推测了pepc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0.6 kD,并对其稳定性、二级结构、疏水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了该蛋白的功能位点和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PEPC基因 克隆
下载PDF
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1 位作者 田敏 李辛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2-415,共4页
采用GCMS法从‘克瑞墨大牡丹’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香气化合物37种,可分为醇类、烯醇氧化物类、醛类、酯类、烯类、酸类、烷烃类和菲类化合物等8类,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4.84%。香气的主体特征成分为芳樟醇、顺芳樟醇氧... 采用GCMS法从‘克瑞墨大牡丹’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香气化合物37种,可分为醇类、烯醇氧化物类、醛类、酯类、烯类、酸类、烷烃类和菲类化合物等8类,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4.84%。香气的主体特征成分为芳樟醇、顺芳樟醇氧化物II、水杨酸甲酯、二十四烷、芳樟醇旋光异构体、α松油醇、壬醛等7种化合物,芳樟醇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3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克瑞墨大牡丹 香气成分
下载PDF
麻疯树pepc基因正义、反义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范正琪 卢孟柱 +5 位作者 李纪元 田敏 李辛雷 吴开云 陈东亮 范妙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根据麻疯树pepc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的酶切位点特征,分别将pepc基因全长序列3 000 bp正向插入pCAM-BIA2300,构建了正义表达载体pCAMBIA-Jcpepc,基因片段597 bp反向插入pBI121构建了反义表达载体pBI-Jcpepc。通过农杆菌介导,采用叶盘法转... 根据麻疯树pepc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的酶切位点特征,分别将pepc基因全长序列3 000 bp正向插入pCAM-BIA2300,构建了正义表达载体pCAMBIA-Jcpepc,基因片段597 bp反向插入pBI121构建了反义表达载体pBI-Jcpepc。通过农杆菌介导,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PCR和PCR-Southern检测,表明pepc基因已经正向、反向插入烟草基因组中。测定了转基因烟草的PEPCase酶活性,并通过脂肪酸的测定,转正义pepc基因烟草叶片的脂肪酸含量平均比对照降低44.3%,转反义pepc基因植株脂肪酸含量平均比对照增加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PEPC基因 表达载体构建 转化 脂肪酸
下载PDF
抗生素对山茶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田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研究了卡那霉素、潮霉素对浙江红山茶、大花红花油茶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对攸县油茶幼苗叶片诱导愈伤的影响,确定作为选择压力的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50~60mg·L-1,潮霉素为25~30mg·L-1。在3种抑菌性抗生素中,羧苄青霉素促进愈伤... 研究了卡那霉素、潮霉素对浙江红山茶、大花红花油茶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对攸县油茶幼苗叶片诱导愈伤的影响,确定作为选择压力的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50~60mg·L-1,潮霉素为25~30mg·L-1。在3种抑菌性抗生素中,羧苄青霉素促进愈伤组织诱导,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没有影响,头孢霉素则有抑制作用,而羟氨苄青霉素轻微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不大。考虑到抑菌效果,适于在转基因研究中使用的羧苄青霉素的抑菌质量浓度为250mg·L-1,羟氨苄青霉素为125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山茶 愈伤组织
下载PDF
辐照对青菜芽再生及转化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范正琪 崔海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6-339,共4页
以青菜带柄的子叶为外植体 ,在MS培养基上附加 5mg L 6 BA、0 5mg LNAA和 5mg LAgNO3 ,能使再生频率明显提高。无菌苗和处理中的外植体经过 1~ 2 5Gy的γ射线低剂量辐照处理后 ,都能促进不定芽的再生 ,1 0Gy以上再生频率急剧降低。... 以青菜带柄的子叶为外植体 ,在MS培养基上附加 5mg L 6 BA、0 5mg LNAA和 5mg LAgNO3 ,能使再生频率明显提高。无菌苗和处理中的外植体经过 1~ 2 5Gy的γ射线低剂量辐照处理后 ,都能促进不定芽的再生 ,1 0Gy以上再生频率急剧降低。在共培养期经 1~ 7 5Gy的低剂量辐照后 ,gus基因瞬时表达频率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辐照 芽再生 转化频率 转化效率 培养基 外植体 剂量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白菜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范正琪 崔海瑞 +1 位作者 王忠华 夏英武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白菜遗传转化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介导法。由于白菜的再生能力较低,因此农杆菌介导白菜遗传转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回顾,并对影响其转化及再生频率的关键性因子,如植物基因型、外植体及生理状态... 白菜遗传转化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介导法。由于白菜的再生能力较低,因此农杆菌介导白菜遗传转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回顾,并对影响其转化及再生频率的关键性因子,如植物基因型、外植体及生理状态、农杆菌菌株、感染方法和培养基附加成分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白菜 遗传转化 影响因子 再生能力 外植体 培养基
下载PDF
牛奶子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的产地与株间变异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倪穗 李纪元 +3 位作者 李辛雷 范正琪 田敏 鲁仪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07,共4页
对采自不同产地和单株的牛奶子的果实性状、氨基酸含量、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Vc以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牛奶子浆果平均鲜质量0.13 g,变幅0.07~0.15 g。鲜果平均果肉率75.01%。6个单株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在146.596~179.634 mg.g-... 对采自不同产地和单株的牛奶子的果实性状、氨基酸含量、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Vc以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牛奶子浆果平均鲜质量0.13 g,变幅0.07~0.15 g。鲜果平均果肉率75.01%。6个单株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在146.596~179.634 mg.g-1之间,平均总含量为167.839 mg.g-1。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8.07%;其次精氨酸(11.66%)及天冬氨酸含量(10.78%),甲硫氨酸最低(0.84%),其余氨基酸均在7.00%以下。3个单株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为342.000 mg.kg-1,最低为78.000 mg.kg-1,两者相差3.38倍,其含量是番茄的2.6~11.4倍。β-胡萝卜素平均含量为6.480 mg.kg-1,可溶性糖平均含量7.312 mg.kg-1,可滴定酸平均含量3.240 mg.g-1。Vc的平均含量为0.049 mg.g-1。Fe、Mn、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97.881、77.553、23.384、12.129 mg.kg-1。K、Ca平均含量分别为11.190、3.720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子 果实性状 番茄红素 氨基酸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山茶属主要物种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辛雷 李纪元 +2 位作者 范妙华 田敏 范正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03-1810,共8页
以山茶属17个组130个物种为材料,通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续1周36~38℃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山茶物种的耐热性;生理生化相关指标测定结... 以山茶属17个组130个物种为材料,通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续1周36~38℃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山茶物种的耐热性;生理生化相关指标测定结果的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山茶物种的耐热性进行有效评价.耐热性较强的有5个组,即离生雄蕊茶组、秃茶组、毛蕊茶组、茶组和连蕊茶组;耐热性最差为古茶组;部分组与组内物种的耐热性不完全一致,同组内不同物种的耐热性可能具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山茶 生理生化 耐热性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辛雷 孙振元 +2 位作者 李纪元 范正琪 殷恒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86,共6页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过程与其外部形态特征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花芽形态特征来对其进行判别。花芽分化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先降低后升高;RNA、总核酸含量及RNA/DNA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花芽分化逐渐升高,在花瓣原基分化期达到最高,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降低,而DNA含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花芽 分化 代谢物质
下载PDF
濒危植物杜鹃红山茶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辛雷 孙振元 +4 位作者 李纪元 殷恒福 范正琪 徐翊 罗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3,共7页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以基径(BD)5 mm为径阶距划分径级,对分布于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进行了分析,通过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以基径(BD)5 mm为径阶距划分径级,对分布于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进行了分析,通过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探讨该种群的生命过程,并对种群的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种群径级结构表现出小径级和大径级的个体存活数较少而中间径级的个体存活数较多的特征,其中,Ⅳ级(15 mm≤BD<20mm)至Ⅵ级(25 mm≤BD<30 mm)以及Ⅰ级(BD<5 mm)和Ⅱ级(5 mm≤BD<10 mm)的个体存活数分别占个体总存活数的52.0%和3.3%。从静态生命表看,个体存活数和个体标准化存活数的变化趋势与种群径级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个体标准化死亡数、个体死亡率和个体损失度在Ⅰ级至Ⅲ级(10 mm≤BD<15 mm)均为负值,Ⅳ级后随径级增大呈波动增加的趋势,Ⅸ级(40 mm≤BD<45 mm)后随径级增大呈波动减少的趋势;个体区间寿命在Ⅳ级和Ⅴ级(20 mm≤BD<25 mm)达到峰值,此后随径级增大而减少;个体总寿命、个体期望寿命和个体存活率总体上随径级增大而减少。该种群的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曲线,显示该种群为下降型种群;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从Ⅲ级开始波动增加,无明显峰值。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与现存个体存活数相比,在未来2和5年后,Ⅷ级(35 mm≤BD<40 mm)至ⅩⅣ级(65 mm≤BD<70 mm)的个体存活数均呈增加趋势;在未来10年后,Ⅹ级(45 mm≤BD<50 mm)至ⅩⅤ级(BD≥70 mm)的个体存活数增加,且径级越大增加趋势越明显。总体上看,该种群幼苗缺乏,呈衰退趋势,为下降型种群;生境恶劣和人为干扰是主要致危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对该种群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标准化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耐冬山茶花粉储藏条件及其活力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贾文庆 王少平 +1 位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379,共6页
以山东青岛耐冬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冬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 以山东青岛耐冬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冬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GA3+900 g·L-1Ca(NO3)2;花粉最佳贮藏温度为-80℃;-80℃贮藏360 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原来的58.19%,3种保护酶活性较高,花粉抗氧化、衰老能力较强;贮藏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出现最高峰值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不同贮藏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作用不同,室温下POD、CAT为敏感性保护酶,4℃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20℃、-80℃下CAT为敏感性保护酶;3种保护酶活性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依次为:SOD>POD>C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花粉 萌发 贮藏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15个茶花品种的耐热性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纪元 李辛雷 +2 位作者 范妙华 田敏 范正琪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40,共5页
以茶花Camellia3个主要品种群的15个品种为材料,利用生理生化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d36~38℃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茶花品种耐热性;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的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茶花... 以茶花Camellia3个主要品种群的15个品种为材料,利用生理生化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d36~38℃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茶花品种耐热性;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的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茶花品种的耐热性进行有效评价。云南山茶Camelliareticalata及其杂种品种群耐热性较差,茶梅C,sasanqua耐热性较强,而红山茶C.japonica品种群耐热性变化范围较大。茶花品种耐热性与花型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高温胁迫 茶花 生理生化 耐热性
下载PDF
4种山茶花营养成分及有害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辛雷 李纪元 +2 位作者 范正琪 田敏 范妙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8-301,共4页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poisonous elements in flowers of Camellia chekiangoleosa,C.polydonta,C.semiserrata and C.azale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the four Camellia flo...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poisonous elements in flowers of Camellia chekiangoleosa,C.polydonta,C.semiserrata and C.azale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the four Camellia flowers had no difference.The maximum protein content was 82.9 g·kg-1,detected in the flower of C.semiserrata.And the minimum protein content was 56.8 g·kg-1,found in C.azalea.Vitamin C and β-carotene contents in C.azalea and C.semiserrata were higher,and in C.polydonta and C.chekiangoleosa were lower.The total amino acid contents of the four Camellia were 68.41、67.26、50.77、66.87 g·kg-1 respectively,the essential amino acid contents were 33.86、32.70、27.21、33.79 g·kg-1 respectively,and the proportion of essential amino acid in total amino acid of the four Camellia were 49.50%,48.62%,53.59% and 50.53% respectively.The contents of Ca,Mn and Cu in C.chekiangoleosa were the highest.Zn and Se contents were the maximum and Ca was the minimum in C.polydonta.The contents of Fe and Se were the lowest in C.semiserrata.Fe content were the maximum and Mn,Zn and Cu the minimum in C.azalea.The trace element contents in the flower of the four Camellia species followed the order of Mn,Fe,Zn,Cu,Se,but the content of F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n in C.azalea.The contents of Pb,Cd,As and Hg of the four Camellia flower were all lower than the permissible am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营养成分 有害元素
下载PDF
荔波连蕊茶GA2ox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肖政 李纪元 +2 位作者 范正琪 李辛雷 殷恒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GA2氧化酶是赤霉素生物合成代谢过程中关键酶之一,GA2ox家族基因常被用于植物矮化基因工程育种。[方法]根据植物GA2氧化酶基因编码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山茶属荔波连蕊茶嫩枝为材料,提取总RNA,进行RT-PCR。采用RACE技术扩增获... [目的]GA2氧化酶是赤霉素生物合成代谢过程中关键酶之一,GA2ox家族基因常被用于植物矮化基因工程育种。[方法]根据植物GA2氧化酶基因编码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山茶属荔波连蕊茶嫩枝为材料,提取总RNA,进行RT-PCR。采用RACE技术扩增获得1 371 bp的GA2ox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l GA2ox1(Gen Bank登录号KJ502290)。[结果]序列分析表明,Cl GA2ox1放阅读框(ORF)为1 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59 bp,3’非编码区310 bp。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7.31 k D,等电点为5.92,具有GA2ox超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和特有的氨基酸残基。Cl GA2ox1蛋白与Gen Bank中收录的其它植物GA2ox蛋白氨基酸的相似性达到8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山茶GA2氧化酶与烟草GA2ox蛋白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荔波边蕊茶不同器官及发育不同时期的均有表达,表达量有所不同:Cl GA2ox1基因在2年生茎段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嫩枝和根中也有较高的表达,而在新抽生的嫩叶中最低。[结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明确Cl GA2ox1基因的功能特征及揭示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波连蕊茶 GA2氧化酶:实时荧光定量PCR 克隆
下载PDF
金花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AFLP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辛雷 王洁 +2 位作者 殷恒福 范正琪 李纪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4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为金花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8对引物...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4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为金花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8对引物共扩增出1 619个DNA位点,其中1 473个位点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 98%。金花茶物种水平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0. 146和0. 246,种群水平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0. 131和0. 215; 4个金花茶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其中多态位点百分率介于56. 83%~72. 11%之间,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 122~0. 138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介于0. 197~0. 228之间。金花茶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介于0. 139~0. 289之间,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金花茶种群内遗传变异为81. 52%,种群间遗传变异为18. 48%,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结果表明,种群间遗传变异与其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性。应加强现有金花茶种群的就地保护,促进种群自然更新,同时加强迁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AFLP 资源保护
下载PDF
山茶属红山茶组物种间及其与品种杂交亲和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志玲 李纪元 范正琪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0-684,共5页
By crossing experiments of some camellia species and C.japonica cultivars from 2002 to 200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oss-compatibility among some camellia species crossing C.japonica cultiva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y crossing experiments of some camellia species and C.japonica cultivars from 2002 to 200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oss-compatibility among some camellia species crossing C.japonica cultiva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among some camellia species crossing species. While crossing among camellia species, the average fruit set percentage of 19 cross-combinations were 18.18% in 2002 and 21.35% in 2003,the range of fruit set percentage were from 4.00% to 64.00%;The observations based on cross-compatibility led to suggestions that those could be female parents, such as C.polyodonta,C.longicaudata,C.vill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组物种 红山茶起源品种 杂交 杂交亲和性 结实率
下载PDF
三种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类黄酮成分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辛雷 王佳童 +4 位作者 孙振元 王洁 殷恒福 范正琪 李纪元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7-924,共8页
该研究以山茶属金花茶组的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朵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植物中检测到15种类黄酮,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 该研究以山茶属金花茶组的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朵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植物中检测到15种类黄酮,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芸香柚皮苷、圣草素和染料木苷为金花茶组首次发现;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萘酚-3-O-葡萄糖苷为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中首次发现。儿茶素、表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萘酚-3-O-葡萄糖苷为三个物种主体成分;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特有,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为崇左金花茶特有;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主要存在于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木犀草素主要存在于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类黄酮类型主要为儿茶素类、槲皮素类、木犀草素类和山萘酚类;崇左金花茶中槲皮素类、木犀草素类及类黄酮总量远高于金花茶和凹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儿茶素类高于金花茶,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山萘酚类高于凹脉金花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金花茶组 花朵 类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