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体人”的辩证法——论列斐伏尔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范海武 刘怀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13-19,共7页
列斐伏尔是最早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翻译介绍给法语学界的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但他严重地遮蔽与回避了青年马克思“三位一体”的经典问题式 ,而以自己所谓的黑格尔—马克思—尼采“三位一体”为前提 ,对马克思《1844... 列斐伏尔是最早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翻译介绍给法语学界的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但他严重地遮蔽与回避了青年马克思“三位一体”的经典问题式 ,而以自己所谓的黑格尔—马克思—尼采“三位一体”为前提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了“过度诠释” ,提出一种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完全异质的“总体人”辩证法。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实质就是再现“事物的整体”的思维过程 ,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只有通过总体的方法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通过抽象化而克服抽象化、从而实现自我总体化的辩证扬弃过程。人类的希望只有一个 ,这就是实现“总体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总体人”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位一体”说
下载PDF
人学:从“可持续发展”到“永恒的生存”的辩证想象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海武 刘怀玉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2,共4页
本文围绕“生存高于发展”这个核心思想 ,试图以追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存哲学基础为入口 ,来对“哲学作为人学”的可能性及其内涵进行重新思考 ,并对传统人学讨论中的以同一的认识和实践主体为价值前提的理论框架进行全面检讨 ,认为选... 本文围绕“生存高于发展”这个核心思想 ,试图以追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存哲学基础为入口 ,来对“哲学作为人学”的可能性及其内涵进行重新思考 ,并对传统人学讨论中的以同一的认识和实践主体为价值前提的理论框架进行全面检讨 ,认为选择一种“后主体的”、“差异的”、“可能的”他者伦理诉求 ,已经代表着新世纪哲学人学讨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存哲学 人学 他者哲学
下载PDF
实体主义、人本主义与马克思的现代哲学范式革命
3
作者 范海武 刘怀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22,共8页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意义问题的讨论可集中概括为这样一个问题 :马克思究竟完成了什么意义上的现代性哲学范式革命 ?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选择 :是反“实体主义 -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还是反人本主义的现代性...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意义问题的讨论可集中概括为这样一个问题 :马克思究竟完成了什么意义上的现代性哲学范式革命 ?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选择 :是反“实体主义 -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还是反人本主义的现代性历史批判辩证法 ?本文认为 ,马克思哲学主要是以批判人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实体主义为入口 ,才开启了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全新视野的。所以它不是存在主义所发动的“现代哲学范式革命”的同路人。马克思哲学的原象是以“历史的差异性”为终极视野的“多维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当代性意义 范式革命 存在论转向
下载PDF
“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怀玉 范海武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3,27-33,共9页
列斐伏尔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谓"后马克思哲学思潮"的不自觉推动者。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中所提出的以现代都市日常生活为平台的文化革命概念。他认为,马克思哲... 列斐伏尔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谓"后马克思哲学思潮"的不自觉推动者。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中所提出的以现代都市日常生活为平台的文化革命概念。他认为,马克思哲学基本上是"过时了"的工业主义、生产主义话语;马克思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革命宏观构想仍是一种理性设计范畴。但问题在于,列斐伏尔的总体性文化革命理想却是没有经济基础的"空中楼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哲学 日常生活批判 文化革命 列斐伏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