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内侧固定平台单髁假体放置位置优化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范熹微 聂涌 +2 位作者 吴元刚 裴福兴 沈彬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9-177,共9页
目的探讨股骨组件及胫骨组件冠状面位置变化对股骨及胫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名汉族男性志愿者的左侧膝关节CT及MRI图像,建立正常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al model,FEM)。设计股骨组件及胫骨组件内翻6°、内翻3... 目的探讨股骨组件及胫骨组件冠状面位置变化对股骨及胫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名汉族男性志愿者的左侧膝关节CT及MRI图像,建立正常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al model,FEM)。设计股骨组件及胫骨组件内翻6°、内翻3°、0°、外翻3°、外翻6°,组合成25个膝内侧单髁置换FEM。沿股骨机械轴加载1000 N载荷,观察von Mises云图应力分布,测量外侧间室载荷比例,测量胫骨组件下方松质骨及内侧皮质骨、聚乙烯衬垫上表面、外侧间室股骨软骨高接触应力值。将与中立位(胫骨及股骨假体内外翻0°、胫骨假体后倾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通过散点图标识,找出点项目密集区和稀疏区,比较两区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数量,确定股骨组件、胫骨组件优化位置。结果股骨组件0°位放置时,胫骨从内翻6°至外翻6°各组合的胫骨组件下方松质骨高接触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胫骨组件0°位放置时,股骨组件内翻6°、外翻6°组件下方松质骨高接触应力值与中立位比较增加(9.21±3.38)MPa和(9.08±4.13)MPa(P<0.05)。股骨、胫骨组件从内翻6°至外翻6°变化时,胫骨下方内侧皮质骨高接触应力值逐渐下降(P<0.05)。股骨组件0°位放置时,胫骨组件从内翻6°至外翻6°各组合聚乙烯衬垫上表面高接触应力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胫骨组件0°位放置时,股骨组件内翻6°、外翻6°组与中立位组比较分别增加(2.88±2.53)MPa和(3.47±2.86)MPa(P<0.05);股骨及胫骨组件从内翻6°至外翻6°变化时,外侧间室载荷比例及外侧间室股骨软骨高应力值逐渐下降(P<0.05)。稀疏区(股骨或胫骨从内翻3°至外翻3°的所有组合的集合)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比例(2.8%,1/36)明显小于密集区(去除稀疏区以外的所有组合的集合)的比例(57.8%,3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1,P<0.001)。结论在下肢力线正常、关节线不变的条件下,膝关节内侧固定平台单髁假体放置位置为股骨组件、胫骨组件内翻、外翻角度不宜超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安装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范熹微 曾羿 +2 位作者 吴元刚 裴福兴 沈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3-618,共6页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80年~2018年5月发表的随机对照和非随机对照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比较研究文献,对两类假体置换的并发症、...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80年~2018年5月发表的随机对照和非随机对照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比较研究文献,对两类假体置换的并发症、功能评分、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FB衬垫聚乙烯磨损率显著高于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B置换的脱位率、再手术率、外翻发生率高于FB置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在术后KSS评分(WMD=-0.05, 95%CI-2.28~2.17,P=0.961),术后WOMAC评分(WMD=0.02,95%CI-0.17~0.20,P=0.869),假体无菌松动率、持续疼痛发生率、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术中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率、内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8年假体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8~16年FB组假体生存率显著高于MB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FB衬垫磨损率高于MB假体,衬垫脱位率、外翻发生率及再手术率低于MB,远期生存率高于MB。两者在术后功能评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 假体 临床结果 并发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膝内侧单髁置换两种假体胫骨组件的荟萃分析
3
作者 范熹微 曾羿 +2 位作者 吴元刚 裴福兴 沈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膝内侧单髁置换全聚乙烯胫骨组件(all-polyethylene prosthesis,AP)与金属背托组件(metal backed prosthesis,MB)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以前发表的比较膝关节内侧单髁假体MB与AP的随机对照或非...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膝内侧单髁置换全聚乙烯胫骨组件(all-polyethylene prosthesis,AP)与金属背托组件(metal backed prosthesis,MB)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以前发表的比较膝关节内侧单髁假体MB与AP的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回顾性对照研究,对两种胫骨组件假体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股骨胫骨角、并发症、再手术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9项研究,涉及1139病人,1169侧膝内侧单髁置换符合纳入标准列入本研究。AP组和MB组在术后活动度和股骨胫骨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P组术后持续疼痛率、再手术率高于MB组,而AP组生存率低于MB组(P<0.05)。两组在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胫骨平台骨折、假体下沉、假体磨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随访时间小于5年的对比研究中,AP组持续疼痛率、假体松动和再手术率均高于MB组(P<0.05)。在平均随访时间大于5年的对比研究中,AP组持续疼痛率显著高于MB组(P<0.05),而两组间假体松动、再手术率、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率、假体磨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AP假体的术后持续疼痛发生率、假体松动率、总并发症率和再手术率高于MB假体,而AP假体的生存率低于MB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侧单髁置换 全聚乙烯胫骨组件 金属背托胫骨组件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