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海东矶海域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早期发育
1
作者 李楠楠 毕远新 +6 位作者 翁歆之 侯弘毅 程岩雄 范瑞良 陈渊戈 欧阳珑玲 全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98-3105,共8页
为养护渔业资源和修复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工鱼礁通常被投放至沿岸海域的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栖息地。于2022年5月(投放后10个月)和10月(投放后15个月)调查了临海东矶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了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 为养护渔业资源和修复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工鱼礁通常被投放至沿岸海域的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栖息地。于2022年5月(投放后10个月)和10月(投放后15个月)调查了临海东矶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了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差异。两次调查共记录到5类17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和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礁体投放10个月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519±289)个/m^(2)和(3657±273)g/m^(2),15个月后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0056±1858)个/m^(2)和(8300±2045)g/m^(2),15个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10个月的(P>0.05)。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Globe R=0.573,P=0.029),导致群落结构差异的物种主要是曲膝薮枝螅Obelia genicutata、侧花海葵、褐蚶Didimarca tenebricum、丽核螺Tritonoharpa leali、双纹须蚶Barbatia bistrigata和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礁体投放10个月后和15个月后人工鱼礁附着猫爪牡蛎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075±37)个/m^(2)和(2194±397)个/m^(2),不同礁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临海东矶人工鱼礁表面分布有低物种丰度和高密度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并发育成为以猫爪牡蛎为造礁种的人工牡蛎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牡蛎礁 双壳贝类 猫爪牡蛎 饵料 演替
下载PDF
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2
作者 陈丽芝 姜伟 +6 位作者 施文静 张文考 祁拥华 叶春宇 李楠楠 范瑞良 全为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3,共8页
为检验底物物理特性对牡蛎幼体附着的影响,通过野外实验分别检验了底物颜色(实验I:黑板和白板)、附着物(实验II: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牡蛎壳、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对熊本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的... 为检验底物物理特性对牡蛎幼体附着的影响,通过野外实验分别检验了底物颜色(实验I:黑板和白板)、附着物(实验II: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牡蛎壳、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对熊本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的影响。实验I结果显示,底物颜色显著影响牡蛎自然补充量,在实验开始后15 d和30 d时,白板上牡蛎自然补充量显著高于黑板(P<0.05),45 d时白板和黑板间牡蛎自然补充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底物颜色没有显著影响藤壶自然补充量(P>0.05)。实验II结果显示,活牡蛎(熊本牡蛎或近江牡蛎)或牡蛎壳的存在在第1次实验时(8月15日)显著降低了牡蛎自然补充量(P<0.05),而在第2次实验时(8月22日)没有显著影响牡蛎自然补充量(P>0.05);藤壶的存在显著降低了牡蛎自然补充量(P<0.05)。活体牡蛎、牡蛎壳和藤壶的存在均未显著影响藤壶自然补充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潮间带牡蛎礁生态修复时,应选择颜色浅且表面干净(没有污损)的底物,且礁体建造须避开高藤壶附着量的地点和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附着 幼虫 近江牡蛎 熊本牡蛎
下载PDF
塞拉利昂海域雨季深海声学散射层生物垂直迁移现象分析
3
作者 屈泰春 冯春雷 +3 位作者 李灵智 范瑞良 邵盛男 张志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4-446,共13页
应用2021年5月西北非塞拉利昂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的船载Simrad EK60科学渔探仪(38 kHz)数据,对深海声学散射层生物的垂直迁移过程和迁移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K60探测范围内,277~563 m水层存在深海声学散射层;该层部分... 应用2021年5月西北非塞拉利昂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的船载Simrad EK60科学渔探仪(38 kHz)数据,对深海声学散射层生物的垂直迁移过程和迁移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K60探测范围内,277~563 m水层存在深海声学散射层;该层部分生物日落时分上升、日出时分下降,上升和下降活动持续时间均约为3.10 h;迁移活动以变速运动形式分2~5层进行,且迁移中会发生层间的分离与聚合现象;净垂直下降速率均值为4.30 cm·s^(-1),大于净垂直上升速率均值3.41 cm·s^(-1);上升后,深海声学散射层内NASC值减少62.63%~92.70%,绝大部分进入96 m以浅的浅水层中;下降后,深海声学散射层内NASC值增加45.59%~79.79%,占浅水层内减少NASC值的32.71%~9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垂直迁移 深海声学散射层 塞拉利昂海域 Simrad EK60 渔业声学
下载PDF
浙江省健跳港蛎江滩牡蛎多样性和资源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施文静 张文考 +6 位作者 陈丽芝 祁拥华 叶春宇 姜伟 李楠楠 范瑞良 全为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1-301,共11页
调查了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蛎江滩牡蛎礁中牡蛎的种类、资源量和幼体补充量,并分析了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及资源量和幼体补充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蛎江滩牡蛎礁中分布有6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 调查了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蛎江滩牡蛎礁中牡蛎的种类、资源量和幼体补充量,并分析了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及资源量和幼体补充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蛎江滩牡蛎礁中分布有6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福建牡蛎(C.angulata)、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和长牡蛎(C.gigas)。在牡蛎群落组成中,熊本牡蛎、香港牡蛎和近江牡蛎的占比分别为92.92%、5.00%和2.08%,其他3种牡蛎仅在定性调查中发现。夏初和秋季牡蛎平均密度分别为(97±40)个·m^(-2)和(1770±467)个·m^(-2);随着潮间带高程的降低,熊本牡蛎密度逐渐降低,而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的密度逐步升高。牡蛎幼体附着与补充开始于6月初、结束于10月初左右,补充量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熊本牡蛎在整个礁区均有较高的补充量,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则在中、低礁区补充量较高。结果表明,蛎江滩牡蛎礁中的牡蛎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未来需进一步研究泥沙淤积和香港牡蛎入侵对蛎江滩生境和牡蛎种质资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熊本牡蛎 香港牡蛎 牡蛎礁 补充 密度
下载PDF
塞拉利昂沿岸海域大眼裸颌鲈生物学特征
5
作者 赵国庆 黄洪亮 +5 位作者 李灵智 屈泰春 范瑞良 冯春雷 李帅 杨嘉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0-690,共11页
为全面了解西非塞拉利昂海域经济鱼种大眼裸颌鲈(Brachydeuterus auritus)的基础生物学特征,根据2019—2021年现场调查数据,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体长-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肥满度(K)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 为全面了解西非塞拉利昂海域经济鱼种大眼裸颌鲈(Brachydeuterus auritus)的基础生物学特征,根据2019—2021年现场调查数据,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体长-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肥满度(K)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眼裸颌鲈体长范围为20~173 mm,单峰分布,优势组90~140 mm,占比59.89%;体质量范围为0.9~139.6 g,优势组0~50 g,占比68.76%。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2.70693×10_(-5)L^(3.00551),匀速生长。雌雄比例为1∶1.11,与1∶1差异显著;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Ⅴ期和Ⅵ期个体占比均较低;随体长增加,达到性成熟个体比例增加。摄食等级以1级和2级为主,空胃比例基本随体长增加而逐渐增大。K值范围为1.44~4.06,均值为2.71,显示该鱼种发育健康且能够较好育肥(K>1.2)。月份和性别均显著影响大眼裸颌鲈体长和体质量分布、体长-体质量关系,月份和体长均显著影响其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和肥满度水平。研究结果丰富了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大眼裸颌鲈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该海域大眼裸颌鲈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裸颌鲈 生物学特征 生长发育 繁殖生物学 塞拉利昂
下载PDF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生态现状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全为民 周为峰 +9 位作者 马春艳 冯美 周振兴 唐峰华 吴祖立 范瑞良 王云龙 包小松 沈辉 成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749-7757,共9页
基于2013—2014年间的生态调查结果,评价了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的生态现状。无人机航拍结果显示,江苏海门蛎岈山分布有750个潮间带区牡蛎礁斑块,总面积约为201519.37 m2;与2003年相比,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积约下降了38.8%。活体牡蛎的... 基于2013—2014年间的生态调查结果,评价了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的生态现状。无人机航拍结果显示,江苏海门蛎岈山分布有750个潮间带区牡蛎礁斑块,总面积约为201519.37 m2;与2003年相比,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积约下降了38.8%。活体牡蛎的平均盖度约为66%,2013年5和9月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199±363)个/m2和(2894±330)个/m2。2013年5月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种群的平均肥满度(CI)和性腺指数(GI)分别为(9.76±0.95)%和(1013±82)mg/g,均显著低于浙江象山港养殖的熊本牡蛎种群(P<0.05)。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的单倍体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9和0.00028,均高于长江口野生种群和浙江象山港养殖种群。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种群受到尼氏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的轻度浸染,其感染率(17.2%)低于浙江象山港养殖群体(47.3%)。泥沙沉积和人类捕捞是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临的主要胁迫因子,今后牡蛎礁恢复的重点是增加附着底物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牡蛎礁 尼氏单孢子 遗传多样性 生态恢复
下载PDF
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分布及生态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全为民 张云岭 +8 位作者 齐遵利 许敏 范瑞良 王桃妮 李楠楠 孙兆跃 周海生 李春 张秀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2-1152,共11页
牡蛎礁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海洋生境之一,目前我国自然牡蛎礁分布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信息仍然较缺乏。于2019年3月对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的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牡蛎生物学和礁体动物群落开展了调查,并评估了该牡蛎礁... 牡蛎礁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海洋生境之一,目前我国自然牡蛎礁分布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信息仍然较缺乏。于2019年3月对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的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牡蛎生物学和礁体动物群落开展了调查,并评估了该牡蛎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海域自然牡蛎礁分布于溯河(SR)、溯河口海域(SRE)和捞鱼尖海域(LYJ),总面积约15 km^(2),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牡蛎礁。基于96个牡蛎样品的16S rDNA检测,共识别出92个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3个侏儒牡蛎Nanostrea fluctigera和1个巨蛎属未知种Crassostrea sp.。自然牡蛎礁中牡蛎平均密度介于104-3912个/m^(2)之间,不同礁区间牡蛎平均密度的大小排序为:SRE>SR>LYJ(P<0.05),平均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为:SR>SRE>LYJ(P<0.05),平均壳高的大小排序为:SR>SRE=LYJ(P<0.05)。在该牡蛎礁内记录到49种礁体动物,其中软体动物16种、节肢动物16种、环节动物8种、棘皮动物5种、腔肠动物2种、星形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礁体动物群落平均总密度介于28-552个/m^(2)之间,不同礁区间大小排序为:SRE>SR>LYJ(P<0.05)。牡蛎密度与礁体动物群落总密度和总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该自然牡蛎礁如未受破坏,则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6.90×10^(8)元/年。该牡蛎礁是继海草场后在该海域发现的又一重要的温带海洋生境,是我国自然牡蛎礁地理分布的重大发现。建议加强该自然牡蛎礁的保护与修复,建设一个以牡蛎礁和海草场为核心的资源养护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侏儒牡蛎 渤海湾 曹妃甸 海洋牧场
下载PDF
底物中钙赋存形态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范瑞良 晁敏 +1 位作者 任国平 全为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3-1198,共6页
为探讨底物中钙赋存形态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本研究设计3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实验底物钙含量、钙赋存形态及海水中牡蛎幼虫丰度对实验底物上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稚贝附着效果(密度和壳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因子... 为探讨底物中钙赋存形态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本研究设计3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实验底物钙含量、钙赋存形态及海水中牡蛎幼虫丰度对实验底物上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稚贝附着效果(密度和壳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因子中,实验底物钙含量对附着稚贝密度和壳高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其它2个因子(钙赋存形态和海水中牡蛎幼虫丰度)均显著影响着实验底物上附着牡蛎稚贝的密度和壳高(P<0.05)。在相同的牡蛎浮游幼虫丰度下,3种钙形态底物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能力大小顺序为:有机钙>碳酸钙=硫酸钙(P<0.05);壳高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在同样的钙形态底物中,高牡蛎幼虫丰度下牡蛎稚贝附着量均显著高于低幼虫丰度的处理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生态恢复 贝类 丰度 壳高
下载PDF
底物大小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范瑞良 李楠楠 +3 位作者 王桃妮 孙兆跃 修玉娜 全为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5-323,共9页
为探讨底物大小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设计底物大小和实验环境(室内和野外)的双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3种规格实验底物(A:5 cm长×5 cm宽×3 cm厚、B:10 cm长×10 cm宽×3 cm厚、C:15 cm长×15 cm宽×3 cm... 为探讨底物大小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设计底物大小和实验环境(室内和野外)的双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3种规格实验底物(A:5 cm长×5 cm宽×3 cm厚、B:10 cm长×10 cm宽×3 cm厚、C:15 cm长×15 cm宽×3 cm厚,以下简称A、B、C)、实验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互作对牡蛎幼虫(室内实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野外实验:熊本牡蛎C.sikamea)附着效果(密度和壳高)的影响。附着实验结果显示,室内实验A组附着稚贝的平均密度和平均壳高分别为1.06个·cm^-2和14.10 mm,B组为5.60个·cm^-2和8.69 mm,C组为12.01个·cm^-2和4.44 mm;野外实验A组附着稚贝的平均密度和壳高分别为2.41个·cm^-2和17.83 mm,B组为4.65个·cm^-2和11.61 mm,C组为6.90个·cm^-2和7.43 mm。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和野外实验中底物大小均显著影响附着稚贝的密度(P<0.001),即底物越大,稚贝附着密度越高,但壳高则相反,稚贝壳高和密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室内和野外的实验环境对附着稚贝密度影响不显著(P>0.05),对壳高影响显著(P<0.05)。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环境和底物大小的交互作用对附着稚贝密度影响显著(P<0.05),对壳高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牡蛎礁生态修复中,选择适合的底物大小能显著提高牡蛎附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物大小 生态修复 附着 壳高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序列的江苏启东海域4种贝类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永斌 葛玉双 +3 位作者 程起群 范瑞良 李楠楠 全为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08,共8页
采集启东海域的4种贝类,即日本镜蛤(Dosinia japonic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对其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采集启东海域的4种贝类,即日本镜蛤(Dosinia japonic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对其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西施舌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而日本镜蛤和中国蛤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且同一物种COI基因的变异程度一般高于16S rRNA基因。研究结果可为江苏启东4种贝类种质资源的管理、保护和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镜蛤 四角蛤蜊 西施舌 中国蛤蜊 遗传多样性 16S rRNA COI
下载PDF
3种无脊椎动物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sikamea的捕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兆跃 范瑞良 +6 位作者 隋延鸣 唐保军 姜伟 修玉娜 李楠楠 李雪英 全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95-2901,共7页
捕食是影响牡蛎种群建立和牡蛎礁发育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通过室内受控实验测定了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脉红螺(Rapana venosa)和黄口荔枝螺(Thais luteostoma)对4组规格(W1:壳高10—20mm;W2:壳高20—30mm;W3:壳高30—40mm;W4:... 捕食是影响牡蛎种群建立和牡蛎礁发育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通过室内受控实验测定了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脉红螺(Rapana venosa)和黄口荔枝螺(Thais luteostoma)对4组规格(W1:壳高10—20mm;W2:壳高20—30mm;W3:壳高30—40mm;W4:壳高>40mm)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sikamea)的捕食偏好性和捕食效率。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对2种牡蛎的捕食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牡蛎规格大小显著影响着日本蟳的捕食效率(P<0.05),即日本蟳对W1组近江牡蛎的捕食效率显著高于W2和W4组(P<0.05),W3组的被捕食效率介于中间(P>0.05);日本蟳对W1组熊本牡蛎的捕食效率显著高于W2和W3组(P<0.05),W4组的被捕食效率与其他处理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牡蛎种类(P=0.590)和规格大小(P=0.357)对脉红螺的捕食效率均无显著性影响,不同规格的两种牡蛎均呈现较低的被捕食效率。黄口荔枝螺对2种牡蛎的捕食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917),但牡蛎规格大小显著影响其捕食效率(P=0.035),即对W1组熊本牡蛎捕食效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格组(P<0.05),但其对不同规格近江牡蛎的捕食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种牡蛎的壳厚与其壳高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研究结果表明,3种无脊椎动物捕食者对近江牡蛎和熊本牡蛎并未表现出差异性的捕食偏好,但对不同规格牡蛎的捕食效率具有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蟳 脉红螺 黄口荔枝螺 捕食者 牡蛎礁
下载PDF
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和资源补充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丽芝 姜伟 +5 位作者 施文静 祁拥华 叶春宇 范瑞良 李楠楠 全为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75,共8页
为了解牡蛎在潮间带的生态特性及资源分布情况,调查了浙江三门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并检验附苗器类型和地点对牡蛎资源补充的影响。结果显示:潮间带定量调查共记录到3种牡蛎,即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 为了解牡蛎在潮间带的生态特性及资源分布情况,调查了浙江三门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并检验附苗器类型和地点对牡蛎资源补充的影响。结果显示:潮间带定量调查共记录到3种牡蛎,即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ariakensis)和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首次在浙江海域记录到香港牡蛎的自然分布。熊本牡蛎在调查的5个潮区(1.4 m、2.2 m、3.0 m、3.8m、4.6 m)均有分布,其平均密度沿增加的高程梯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4.6 m潮区熊本牡蛎密度显著高于1.4 m和2.2 m潮区(P<0.05)。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仅分布于最底层的1.4 m和2.2 m潮区。牡蛎资源补充实验结果表明,该湾区具有很高的熊本牡蛎资源补充量,采苗地点(P<0.05)和附苗器类型(P<0.05)均显著影响牡蛎苗的密度和壳高,总体上水泥片的附苗效果要好于塑胶轮胎,上游S1点附苗效果优于下游S2点,推荐上游S1点作为熊本牡蛎附苗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熊本牡蛎 香港牡蛎 牡蛎礁 补充 密度 贝类
下载PDF
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伟 孙兆跃 +3 位作者 施文静 范瑞良 李楠楠 全为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83,共8页
通过2019年室内和野外附着实验,检验了牡蛎壳(新壳和旧壳)和生物膜(有生物膜和无生物膜)对牡蛎附着量的影响。室内附着实验表明,在生物膜处理下新壳上牡蛎附着量显著高于旧壳(P<0.05);而在无生物膜对照组中,新、旧壳上牡蛎附着量无... 通过2019年室内和野外附着实验,检验了牡蛎壳(新壳和旧壳)和生物膜(有生物膜和无生物膜)对牡蛎附着量的影响。室内附着实验表明,在生物膜处理下新壳上牡蛎附着量显著高于旧壳(P<0.05);而在无生物膜对照组中,新、旧壳上牡蛎附着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外附着实验发现,生物膜显著提升了旧壳上牡蛎附着量,但对新壳上牡蛎附着量无显著影响。通过2020年野外附着实验,检验了牡蛎壳(新壳和旧壳)和潮区(滩面以上0.6 m和1.1 m)对牡蛎和藤壶附着量的影响。牡蛎附着量在每个潮区中,15 d、45 d和70 d时新壳均显著高于旧壳(P<0.05)。藤壶附着量仅在0.6 m潮区中、15 d时新壳显著高于旧壳,而45 d和70 d时,各潮区中新、旧壳上藤壶附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发现,总体来看新壳的附苗效果好于旧壳,这种差异涵盖了整个牡蛎繁殖、附着及补充的高峰期。因此,牡蛎礁修复中应优先选取新壳作为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底物筛选 牡蛎苗 藤壶苗 附着 生物膜
下载PDF
近江牡蛎人工繁育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兆跃 王桃妮 +3 位作者 范瑞良 任国平 唐保军 全为民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中国沿海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牡蛎种类,能够建造复杂的生物礁结构(牡蛎礁),被喻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然而,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生境破坏等造成牡蛎礁退化,通过近江牡蛎苗种繁育与增殖来修...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中国沿海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牡蛎种类,能够建造复杂的生物礁结构(牡蛎礁),被喻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然而,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生境破坏等造成牡蛎礁退化,通过近江牡蛎苗种繁育与增殖来修复严重退化的牡蛎礁,是实现沿海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尚无对近江牡蛎人工繁育的报道。采用室内培育的手段,模拟野外近江牡蛎的整个生命过程,系统描述了近江牡蛎的亲本育肥、加温催产、产卵、幼虫培育、附着及稚贝生长等过程,测定了近江牡蛎D形幼虫、壳顶幼虫、眼点幼虫等浮游幼体发育阶段的形态及大小,并介绍了不同阶段的理化环境和饵料条件。结果表明,育苗池温度变化不明显,在23℃上下波动;盐度波动变化较明显,最高达28,最低为17;近江牡蛎壳高、壳长随天数的变化而不断增长,增加速度前期较快后期较为缓慢;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饵料投喂量也存在明显差异,饵料投喂量在眼点幼虫阶段最多,D形幼虫阶段最少。研究结果对近江牡蛎人工繁育与牡蛎礁恢复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旨在为近江牡蛎的人工繁育提供基础资料,为牡蛎礁恢复提供基础物种,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虫 产卵 稚贝 牡蛎礁
下载PDF
百合及其大田培育技术
15
作者 楼枝春 张智深 +4 位作者 潘子权 潘卫斌 范瑞良 丁敏 陈明 《中国林副特产》 2003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花卉 品种 病虫害防治 百合 大田培育技术
下载PDF
浙江健跳港牡蛎礁的幼体补充量和附着底物筛选
16
作者 刘琪 姜伟行 +10 位作者 陈丽芝 叶春宇 程岩雄 韩宇 曾剑 张文考 范瑞良 李楠楠 欧阳珑玲 陈渊戈 全为民 《生物资源》 CAS 2023年第4期375-381,共7页
本研究通过监测浙江健跳港牡蛎礁海域的牡蛎幼体补充量,并开展田间实验,比较了两种底物(牡蛎壳、岩石)的牡蛎附着效果,从而确定合理的牡蛎礁修复方式,推荐适宜的建礁材料。结果显示:牡蛎自然补充群体中共有4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 本研究通过监测浙江健跳港牡蛎礁海域的牡蛎幼体补充量,并开展田间实验,比较了两种底物(牡蛎壳、岩石)的牡蛎附着效果,从而确定合理的牡蛎礁修复方式,推荐适宜的建礁材料。结果显示:牡蛎自然补充群体中共有4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福建牡蛎(C.angulate)和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补充量中以熊本牡蛎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达95%以上。牡蛎补充量介于0~44200个/m^(2),月平均补充量为(7165±1246)个/m^(2)。附着底物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潮区(P<0.001)和底物类型(P=0.004)均显著影响牡蛎补充量,两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F1,16=8.214,P=0.011)。4个实验组间附着牡蛎密度的排序为:高礁区岩石>高礁区牡蛎壳>低礁区岩石=低礁区牡蛎壳(P<0.05);相对于牡蛎壳,岩石是更为适宜的牡蛎附着底物。本研究得出浙江健跳港牡蛎礁为底物受限型,可在退化礁区投放岩石修复牡蛎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密度 修复 幼虫 壳高
原文传递
底物中碳酸钙含量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瑞良 晁敏 +1 位作者 任国平 全为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9-1013,共5页
为探讨底物中钙含量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本研究设计2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底物碳酸钙含量(4个处理水平:5%、20%、40%和60%)和海水中牡蛎幼虫丰度(低处理组:1 ind·m L^(-1),高处理组:7~8 ind·m L^(-1))对实验底物上太... 为探讨底物中钙含量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本研究设计2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底物碳酸钙含量(4个处理水平:5%、20%、40%和60%)和海水中牡蛎幼虫丰度(低处理组:1 ind·m L^(-1),高处理组:7~8 ind·m L^(-1))对实验底物上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稚贝附着效果(密度和壳高)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含量和海水中牡蛎幼虫丰度均显著影响实验底物上附着牡蛎稚贝的密度(P<0.05),钙含量对附着稚贝壳高的影响不显著(P>0.05),幼虫丰度显著影响附着稚贝的壳高(P<0.05);在相同牡蛎浮游幼虫丰度下,20%碳酸钙处理组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能力最大,显著高于60%处理组(P<0.05),5%和40%处理组的诱导能力介于中间;在碳酸钙含量相同情况下,高牡蛎幼虫丰度处理组中实验底物上牡蛎稚贝附着量显著高于低幼虫丰度处理组(P<0.05),而平均壳高却表现为高幼虫丰度处理组<低幼虫丰度处理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附着 丰度 壳高
原文传递
象山港典型生境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结构多样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修玉娜 陈松泽 +6 位作者 李雪英 姜亚洲 唐保军 平仙隐 范瑞良 李楠楠 全为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2,共9页
通过高通量测序和qPCR技术对象山港4种典型生境(牡蛎养殖区OA、海带养殖区SA、自然岛礁区NR、人工鱼礁区AR)和对照区CK的沉积物反硝化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探讨了反硝化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沉积... 通过高通量测序和qPCR技术对象山港4种典型生境(牡蛎养殖区OA、海带养殖区SA、自然岛礁区NR、人工鱼礁区AR)和对照区CK的沉积物反硝化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探讨了反硝化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nirK型反硝化细菌丰度在5种生境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丰度排序为AR<OA=SA=NR=CK;在每种生境中,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nirK型。非度量多维排序(NMDS)结果显示:AR中沉积物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与其他4种生境显著不同,而AR中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与OA、NR和CK显著不同,与SA无显著差异。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与TOC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与各个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总体而言,象山港5种生境中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和群落多样性均较高;而5种生境中,AR中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相对较低,且群落结构与其他4种生境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K nirS 高能量测序 定量PCR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象山港熊本牡蛎幼体分布、附着及生长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伟 王桃妮 +5 位作者 陈帅 孙兆跃 范瑞良 李楠楠 李雪英 全为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8-1014,共7页
牡蛎幼体迁移与附着影响着牡蛎的空间分布、资源补充、种群维持及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监测了1个完整潮汐周期(9个潮时采样)内象山港2个试验点(采苗场和产卵场)表层、底层水体中熊本牡蛎幼体的时空动态,并开展野外附着试验... 牡蛎幼体迁移与附着影响着牡蛎的空间分布、资源补充、种群维持及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监测了1个完整潮汐周期(9个潮时采样)内象山港2个试验点(采苗场和产卵场)表层、底层水体中熊本牡蛎幼体的时空动态,并开展野外附着试验,检验了熊本牡蛎在2个试验点和3个潮区(上层T、中层M和底层B)附着及生长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1个完整潮汐周期内,2个试验点表层水体中牡蛎幼体丰度均有显著的时间变化,采苗场表层水体中熊本牡蛎幼体丰度最大值(20.8±5.6 ind·L^-1)出现于高平潮时,显著高于其他8个潮时;而产卵场相反,高平潮时牡蛎幼体丰度最低(0.1±0.1 ind·L^-1);2个试验点底层水体中牡蛎幼体丰度在不同潮时之间均无显著差异。采苗场附着牡蛎总丰度、成活率和壳高在不同潮区间差异显著,牡蛎总丰度大小顺序为B>T=M,成活率和壳高的大小顺序为T>M>B,活体牡蛎丰度在潮区之间无显著差异。产卵场附着牡蛎总丰度、成活率、活体牡蛎丰度和壳高在不同潮区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高平潮时是熊本牡蛎附着的主要时段,产卵场和采苗场具有相似的牡蛎稚贝附着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苗场 产卵场 无脊椎动物 双壳贝类 迁移 海湾
原文传递
缙云为森林消防队员上意外伤害险
20
作者 范瑞良 《中国林业》 2012年第17期60-60,共1页
近日,浙江省缙云县森林消防指挥部拿出专项资金,为全县8支县级森林消防中队和林业局机关应急森林消防队、2个国有林场森林消防队共计429名森林消防队员,全部投保了森林防火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消除了扑火队员的后顾之忧。据悉,该县... 近日,浙江省缙云县森林消防指挥部拿出专项资金,为全县8支县级森林消防中队和林业局机关应急森林消防队、2个国有林场森林消防队共计429名森林消防队员,全部投保了森林防火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消除了扑火队员的后顾之忧。据悉,该县目前共有各级森林消防队伍22支,队员747名,全部来自各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森林消防队伍 消防队员 专项资金 消防中队 国有林场 森林防火 指挥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