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0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和平 郭峰 +2 位作者 彭学功 任和平 范登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0-300,共1页
近年来我们采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海绵状血管瘤... 近年来我们采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海绵状血管瘤,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药物疗法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下载PDF
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观察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世华 安广群 +1 位作者 王秋妮 范登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8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早期 食道癌 癌前病变 内镜 观察 病理 分析
下载PDF
一种具有迈克耳逊结构的新型光时域反射仪 被引量:3
3
作者 范登华 刘永智 张利勋 《红外》 CAS 2009年第6期35-38,共4页
利用传输光纤中后向瑞利散射光携带有光纤位置、外界振动等信息的特点,采用光纤迈克耳逊结构构成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有望以分布方式传感沿光纤的微小振动信号。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该传感器用3dB耦合器将波... 利用传输光纤中后向瑞利散射光携带有光纤位置、外界振动等信息的特点,采用光纤迈克耳逊结构构成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有望以分布方式传感沿光纤的微小振动信号。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该传感器用3dB耦合器将波长为1310nm的红外激光分为两路相干光:参考光和传感光,它们中的后向瑞利散射光在耦合器处发生干涉,干涉信号的变化点对应于振动点所在的位置。将没有振动信号、加微小振动信号和加损耗干扰三种情况分别作用于传感光纤并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微小振动的情况下,光强变化微弱;加损耗时,光强变化显著,定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 瑞利散射 振动传感 迈克耳逊干涉仪
下载PDF
食道粘膜碘染色不着色、淡染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世华 安广群 +1 位作者 王秋妮 范登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 碘染色 粘膜染色法 食管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46例残胃吻合口病变临床病理观察
5
作者 张世华 范登华 +1 位作者 史芳 李蓉 《实用医技杂志》 1998年第10期724-724,共1页
为了解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粘膜近、远期病变情况,我们对胃切除术后病人近则一年,远则六年以上的46例吻合口粘膜,通过胃镜和组织学的病理观察,对其吻合口病变和吻合技术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本组男42例,女4例,年龄3... 为了解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粘膜近、远期病变情况,我们对胃切除术后病人近则一年,远则六年以上的46例吻合口粘膜,通过胃镜和组织学的病理观察,对其吻合口病变和吻合技术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本组男42例,女4例,年龄31—60岁,平均47.8岁,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胃癌11例。1·2 方法 内窥镜下对吻合口直视观察,并对吻合口胃侧缘粘膜活检,取材2—5块不等,石蜡包埋,HE染色,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吻合口病变 病理 胃切除术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与生存期11例分析
6
作者 张世华 范登华 《实用医技杂志》 1996年第7期490-490,共1页
子宫内膜癌是由于宫体内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但其恶性程度却较低,生长缓慢,可在相当长时间内局限于子宫。常能通过手术加以控制,甚至获得限制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收集了11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 子宫内膜癌是由于宫体内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但其恶性程度却较低,生长缓慢,可在相当长时间内局限于子宫。常能通过手术加以控制,甚至获得限制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收集了11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生存期和病因进行了观察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病理 生存期
下载PDF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和平 任和平 +3 位作者 张卫国 郭峰 范登华 张世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联合地塞米松(DXM)治疗颌面部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9例临床确诊的颌面部范围6cm×7cm~10cm×12cm之间的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每周1次多点...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联合地塞米松(DXM)治疗颌面部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9例临床确诊的颌面部范围6cm×7cm~10cm×12cm之间的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每周1次多点多方向瘤腔内注射药物,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反应和肿瘤的形成变化。结果:全部病例肿瘤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经8个月~46个月观察,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PYM联合DXM能够治愈颌面部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完整保存组织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特点,克服了单独使用PYM带来的不良反应,提示两药在治疗上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海绵状血管瘤 颌面部肿瘤
下载PDF
胸膜腔造影在特发性气胸病因诊断上的价值(附50例报告)
8
作者 张玲莉 韩通运 +4 位作者 范登华 张丽华 张蔚东 熊玮 周向东 《山西临床医药》 1998年第3期200-201,共2页
胸膜腔造影在特发性气胸病因诊断上的价值(附50例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030001)张玲莉韩通运范登华张丽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蔚东熊玮周向东对1993年—1996年收治的50例特发性气... 胸膜腔造影在特发性气胸病因诊断上的价值(附50例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030001)张玲莉韩通运范登华张丽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蔚东熊玮周向东对1993年—1996年收治的50例特发性气胸(PSP)患者进行了胸膜腔造影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病因诊断 胸膜腔造影
下载PDF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9
作者 范登华 陈兴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S3期67-67,共1页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语文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会直接影响...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语文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提高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学生学习 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 激发兴趣 培养 直接影响 开阔视野 重要条件 义务教育
下载PDF
酷似食道癌的几种良性病变或假象(附11例报告)
10
作者 杨海鹏 张清淮 范登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0年第4期36-37,共2页
资料分析本组11例病例具有如下特点:①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梗阻、异物感或胸骨后疼痛,临床怀疑食道癌申请钡餐造影。②X线表现不同程度及范围的粘膜不规则破坏或充盈缺损、钡流减缓等,初诊均未除外食道癌。③最后结果均经食道镜... 资料分析本组11例病例具有如下特点:①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梗阻、异物感或胸骨后疼痛,临床怀疑食道癌申请钡餐造影。②X线表现不同程度及范围的粘膜不规则破坏或充盈缺损、钡流减缓等,初诊均未除外食道癌。③最后结果均经食道镜、活组织镜检或手术病理确诊。④包括9种不同的病变或假象:食道结核3例,反流性、化学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食道炎 吞咽梗阻 钡餐造影 充盈缺损 胃食管返流 异物感 纵隔淋巴结 放射性食道炎 放疗患者 结节征
下载PDF
吕弗硫氏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纤维增生性心内膜炎1例
11
作者 王达平 张自立 +3 位作者 晋军 尚恩善 张世华 范登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476-476,共1页
病例 男,21岁,因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1天,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85.9×10~9/L,中性0.03,淋巴细胞0.04,嗜酸细胞0.93,嗜酸细胞计数2900×10~6/L。遂以“嗜酸细胞增多症”住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血... 病例 男,21岁,因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1天,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85.9×10~9/L,中性0.03,淋巴细胞0.04,嗜酸细胞0.93,嗜酸细胞计数2900×10~6/L。遂以“嗜酸细胞增多症”住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血压16/12kPa,心律齐,无杂音,肝不太,脾肋下0.5cm,质中等硬度;下肢无浮肿。实验检查:血常规同前,血沉46mm/h,粪、尿常规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纤维增生性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嗜酸细胞计数 心电图 骨髓象 纤维素 多性 血常规 强的松
下载PDF
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病染色体脆性部位和癌基因位点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康连春 范登华 +2 位作者 张家芳 郭凌 张世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76-178,共3页
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病(Peuti-JegersSyudyoms PJS)染色体脆性部位和癌基因位点的相关性研究,迄今为止作者尚未见国内文献报道。我们以该病两家系7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双诱导法制备染色体脆性部位,观察了脆性部位数量。
关键词 癌基因 染色体脆性部位 胃肠道息肉 黑色素斑 癌断裂点 相关性研究 制备染色体 结肠息肉 染色体不稳定性 高分辨染色体
下载PDF
黑色素斑—肠道息肉病
13
作者 康连春 郭凌 +5 位作者 吴铁鹰 张瑞华 范登华 张世华 彭学功 张庆朝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24-126,162,共4页
黑色素斑—肠道息肉病(Peutz—Jeghner syndrome, PJ综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罕见。本文结合4个家族16例和1例家族情况不明患者,就其遗传性、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及病理、治疗进行简单讨论。 1 资料及方法 1.1 先... 黑色素斑—肠道息肉病(Peutz—Jeghner syndrome, PJ综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罕见。本文结合4个家族16例和1例家族情况不明患者,就其遗传性、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及病理、治疗进行简单讨论。 1 资料及方法 1.1 先证者 1.1.1 家系A先证者(AⅡ—8),女性,54岁。1961年因患肠套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斑 胃肠道息肉 腺瘤样息肉 结肠息肉 病理诊断 先证者 小肠息肉 小息肉 颊粘膜 内镜检查
下载PDF
胃供血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动物实验病理研究
14
作者 康连春 张瑞华 +7 位作者 吴铁鹰 郭凌 许殿元 张世华 范登华 高恩善 张秋生 崔瑞祥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胃癌发病率居国内常见恶性肿瘤首位,中晚期胃癌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经胃供血动脉化疗灌注(GAI)、能取得近期疗效,然生存期延长不理想。胃供血动脉栓塞(GAE)和动物实验病理研究虽有少数报道。尚未求得共识。我们对成年健康家犬进行了GAI... 胃癌发病率居国内常见恶性肿瘤首位,中晚期胃癌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经胃供血动脉化疗灌注(GAI)、能取得近期疗效,然生存期延长不理想。胃供血动脉栓塞(GAE)和动物实验病理研究虽有少数报道。尚未求得共识。我们对成年健康家犬进行了GAI后即行GAE的病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灌注 实验病理 供血动脉栓塞 中晚期胃癌 碘化油 病理研究 恶性肿瘤 动物实验 胃左动脉 浆膜层
下载PDF
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康连春 张家芳 +3 位作者 郭凌 范登华 张士华 何晓蕴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家族集聚性及不同部位胃肠道息肉癌变风险。方法:通过3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实地家系调查,发现有15人患该病。对其中13人做了胃镜、结肠镜检查或对小肠进行气钡造影对比检查,对;胃及结肠有息肉者采集... 目的:探讨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家族集聚性及不同部位胃肠道息肉癌变风险。方法:通过3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实地家系调查,发现有15人患该病。对其中13人做了胃镜、结肠镜检查或对小肠进行气钡造影对比检查,对;胃及结肠有息肉者采集标本做病理论断、结果:通过家系调查,说明该病有很强的家族集聚和遗传性;12例有结肠息肉者,癌变3例,占25%。病理认为该病息肉为腺癌性质。结论:该病胃及小肠息肉无癌变患者,结肠息肉癌变风险是很大的,同此应尽早彻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utz-Jegher 综合征 遗传学 诊断 息肉
原文传递
应用三氯乙酸灌洗治疗颌骨囊肿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和平 孙安乐 +5 位作者 张卫国 刘大顺 张昊 任和平 郭峰 范登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颌骨囊肿 三氯乙酸 灌洗
原文传递
黑斑-息肉综合征染色体不稳定性及肿瘤易感基因位点的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康连春 赵敏 +6 位作者 张家芳 张世华 朱铁雁 范登华 郭凌 康素海 吕有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通过对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染色体不稳定性、基因缺失、点突变和重排的分析,确定与疾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及变异方式。方法本研究经家系调查和利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较分析了染色体脆性位点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S... 目的通过对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染色体不稳定性、基因缺失、点突变和重排的分析,确定与疾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及变异方式。方法本研究经家系调查和利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较分析了染色体脆性位点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SSCP分析、微卫星检测和DNA测序分析技术对染色体脆性位点(Fra)出现频率高的3p14的遗传标记进行检测。结果(1)4个家系共22例患者,其息肉性质均为腺瘤样息肉,死于结肠癌10例,占45.5%。(2)染色体比较分析PJS组检出脆性位点表达频率高的有8条染色体,频率最高的是3p14。(3)PCR结果表明在3p14-3p24区域变异频率较高的位点在D353340,有缺失、重排和点突变,显示患者该区域为纯合状态,缺失频率为42.9%;(4)同时有APC和k-ras等基因点突变。结论PJS患者大肠息肉为腺瘤样息肉,故有很高的结肠息肉癌变率,并且具有很强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在3p14区域存在多种方式的基因变异,这一结果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与PJS发病或癌变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J综合征 染色体 肿瘤易感基因 病理
原文传递
黑色斑肠道息肉病三家系
18
作者 康连春 张家芳 +5 位作者 郭凌 范登华 张士华 吴铁鹰 张瑞华 张庆朝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86-386,共1页
黑色斑肠道息肉病三家系康连春张家芳郭凌范登华张士华吴铁鹰张瑞华张庆朝家系1先证者,女,54岁。1961年因“肠梗阻”手术,术中发现回肠中段有多个肿物,切除肠管110cm,剖开后见有4cm~6cm息肉3枚。米粒至3.5... 黑色斑肠道息肉病三家系康连春张家芳郭凌范登华张士华吴铁鹰张瑞华张庆朝家系1先证者,女,54岁。1961年因“肠梗阻”手术,术中发现回肠中段有多个肿物,切除肠管110cm,剖开后见有4cm~6cm息肉3枚。米粒至3.5cm息肉200余枚。呈密集分布。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肿瘤 息肉 黑色斑肠 家族史
原文传递
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病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肿瘤易感性
19
作者 康连春 范登华 +3 位作者 郭凌 张家芳 张世华 白玲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2期816-816,共1页
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病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肿瘤易感性康连春范登华郭凌张家芳张世华白玲解放军264中心医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01Subjectheadingspigmentation/etiology;colonicn... 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病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肿瘤易感性康连春范登华郭凌张家芳张世华白玲解放军264中心医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01Subjectheadingspigmentation/etiology;colonicneoplasms/gene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息肉 染色体 黑色素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