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
作者 范祥柱 华磊 吴云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0期1373-1375,共3页
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在增加,给患者本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医疗团队的不断壮大、手术更加规范化、介入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展,并且得到... 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在增加,给患者本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医疗团队的不断壮大、手术更加规范化、介入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展,并且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为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再狭窄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祥柱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第2期21-22,共2页
探究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两... 探究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均得到降低,IGF-1水平均得到提升,但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能有效提高其IGF-1水平,改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血管性痴呆 IGF-1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华磊 范祥柱 吴云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0期1376-1380,共5页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sICAS)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动脉狭窄,并在狭窄动脉供血区域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症状...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sICAS)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动脉狭窄,并在狭窄动脉供血区域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全球范围内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尤其在亚洲人群中更为突出。在中国,33%~50%脑卒中和50%以上的TIA存在sI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介入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范祥柱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0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CT组,n=45)与介入治疗组(I...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CT组,n=45)与介入治疗组(IT组,n=45)。用介入疗法对IT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对CT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的评分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ADL)的评分。结果:CT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IT组患者,治疗后其mRS的评分低于IT组患者,其ADL的评分高于IT组患者,P<0.05。结论: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缓解其病情,改善其预后,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介入疗法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灰质含量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敦玲 李文 +2 位作者 陈静 范祥柱 毕美仙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灰质含量、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灰质含量、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观察组采取VR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治疗周期为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睁眼1 min轨迹面积、睁眼1 min摆动长度、上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的睁眼1 min轨迹面积、睁眼1 min摆动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的轨迹面积和摆动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上下肢运动评分、脑灰质含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这些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该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R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可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虚拟现实技术 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范祥柱 李晨晨 +3 位作者 曹自为 何晓璐 李飞 张持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74-379,共6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一种重要精神并发症,累及近1/3的卒中患者,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并且与卒中患者病死率增高相关。传统的抗抑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但可能存在不良反应、耐受性...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一种重要精神并发症,累及近1/3的卒中患者,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并且与卒中患者病死率增高相关。传统的抗抑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但可能存在不良反应、耐受性或效果有限等问题。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为PSD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文章对rTMS在PSD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抗抑郁药
原文传递
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晨晨 李佳璇 +3 位作者 曹自为 何晓璐 范祥柱 张持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构建和评价轻型缺血性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MIS)患者发病后90 d时转归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IS患者。在发病后90 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 目的构建和评价轻型缺血性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MIS)患者发病后90 d时转归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IS患者。在发病后90 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77例MIS患者,其中61例(34.46%)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优势比(odds ratio,OR)3.48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78~8.810;P=0.008]、糖尿病(OR 2.936,95%CI 1.301~6.625;P=0.009)、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 2.936,95%CI 1.027~1.709;P=0.031)和入院时收缩压(OR 1.083,95%CI 1.053~1.115;P<0.001)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统计量为0.828,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 0.778~0.891),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时NIHSS评分和收缩压是MIS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对MIS患者的转归不良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列线图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