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以具身认知理论为视角
1
作者 范蔚 孙榕谦 杨霞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亟需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革需进一步厘清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身认知理论以重新审视身体与认知关系的新视角为课堂教学...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亟需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革需进一步厘清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身认知理论以重新审视身体与认知关系的新视角为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张教师应提升数字素养,创设具身学习环境;学生要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具身性学习体验;除此之外,还应促进纸质教材创新,推动数字教材开发;推进教学媒体身体皈依,实现“技术无痕”具身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具身认知 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 改革
下载PDF
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多维思考(笔谈) 被引量:1
2
作者 靳玉乐 王潇晨 +6 位作者 和学新 范蔚 陈昊 徐继存 宋萑 王馨薇 程姣姣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方向。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要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 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方向。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要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通过对教材价值使命的重新厘定和加快教材数字化转型、推进教材治理现代化等高质量教材建设行动推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二是通过课程理念、内容、实施和评价的现代化支撑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三是把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工作抓好;四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变革奠实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才之基;五是激活并持续探索智慧评价赋能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价值与路向。在深刻领悟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特别需要在课程教材、教师队伍、教学改革、评价转向等方面深化理论阐释并推进实践探索。惟其如此,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才可能稳步实现,也才可能更好彰显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强国 课程教材 教师队伍 教学改革 智慧评价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教师角色的重塑与调适 被引量:2
3
作者 范蔚 孙榕谦 杨霞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深入推进,个体行为与社会预期不一致加剧了教师的角色焦虑,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的错位加重了教师的角色负担,角色边界模糊引发了教师角色泛化。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要求教师成为联结多元... 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深入推进,个体行为与社会预期不一致加剧了教师的角色焦虑,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的错位加重了教师的角色负担,角色边界模糊引发了教师角色泛化。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要求教师成为联结多元育人主体的沟通者、整合协同育人力量的组织者、规划协同育人方案的领导者。对此,需要教师深化角色认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明确角色定位,学会自我“减负”。同时,建立以教师为联结的协同育人理念,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支持环境,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培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师队伍,为教师角色的调适提供外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师角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下载PDF
智能教育背景下个性化学习特征及保障机制
4
作者 范蔚 孙榕谦 杨霞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9-106,共8页
智能教育时代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智能教育产品的不断优化为个性化学习赋能.从个性化学习的历史回溯、基本内涵两方面探明个性化学习的本质,指出当前智能教育背景下,个性化学习进程中呈现出学... 智能教育时代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智能教育产品的不断优化为个性化学习赋能.从个性化学习的历史回溯、基本内涵两方面探明个性化学习的本质,指出当前智能教育背景下,个性化学习进程中呈现出学习分析可预测性、资源推送针对性以及学习诊断精准性、学习评价科学性等特征.未来要进一步实现智能技术对个性化学习的赋能,需建立规范的个性化学习体系,创设完备的个性化学习设施,构建个性化学习协同共同体,探索高效个性化学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个性化学习 智能技术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课程联盟:框架构建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昊 范蔚 蔡其勇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104,共13页
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多数教育联盟组织关系松散,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的合作项目,空有合作框架而虚化运行,致使联盟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 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多数教育联盟组织关系松散,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的合作项目,空有合作框架而虚化运行,致使联盟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应成为成渝地区教育合作的重要抓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要从微观层面牢牢抓住课程这一关键环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课程联盟,是推进成渝地区教育协同纵深发展的有力举措,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战略联盟理论为指导,基于目标愿景、成员伙伴、合作项目、管理机构、支撑条件等要素搭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课程联盟组织框架。基于课程联盟组织框架,从发展动力、资格准入、沟通协调、绩效评价等方面构建科学有效的联盟运行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强化国家政策驱动,激发组织内生活力;二是科学选择联盟伙伴,严格课程质量标准;三是畅通沟通交流渠道,推进课程学分转换;四是实施联盟绩效评价,优化利益收益分配。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课程联盟建设还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推进课程联盟从组织框架构建到运行机制落地,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协同推进,与成渝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并依托现代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教育协同发展 战略联盟 课程联盟
下载PDF
数字时代学习者身体展演的权力隐匿与共生秩序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霞 范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7,共9页
数字技术的全面渗透连接了虚拟与真实、线上与线下,极大地拓展了学习时空边界,助推了虚拟学习场域中“去肉身化”的虚体呈现,成为继肉身化实体之后的学习者身份“圈子”的另一个“归属”。虚体与实体共同构成了学习的全部意义,形成了学... 数字技术的全面渗透连接了虚拟与真实、线上与线下,极大地拓展了学习时空边界,助推了虚拟学习场域中“去肉身化”的虚体呈现,成为继肉身化实体之后的学习者身份“圈子”的另一个“归属”。虚体与实体共同构成了学习的全部意义,形成了学习者身体的双重展演,学习活动进入了虚实结合的、更复杂的时空境遇。但从现实来看,学习者实体与虚体的双重性身体展演背后潜藏的不同权力隐匿使新的身体壁垒正在生成,这种身体壁垒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规训、主体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分离以及空间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窥视。为避免学习者深陷“身份困境”,需要在学习场域中塑造出一种学习者身体展演的、互利共存的“共生秩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在技术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单向规训转向双向驯化;二是在主体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虚实分离转向虚实共在;三是在空间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独景窥视转向全景展视,以此重塑数字时代学习者主体身份,打造“虚实共生”的学习自由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学习场域 身体展演 权力隐匿 主体身份 共生秩序
下载PDF
数字时代学习空间的边界重构与权力回归——以人的发展为分析视角
7
作者 杨霞 范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7,共10页
当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技术正在重塑学习形态,仅从内涵特征、价值功能维度研究学习空间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难以解释新兴数字技术背景下“人”的发展与变化。有鉴于此,以人的发展为分析视角,构建... 当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技术正在重塑学习形态,仅从内涵特征、价值功能维度研究学习空间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难以解释新兴数字技术背景下“人”的发展与变化。有鉴于此,以人的发展为分析视角,构建“边界-权力”二维分析框架,试图探讨数字时代学习空间中个体的边界与权力问题。其中,就边界而言,依据学习者个体认知框架和心理需求的时空限定,划定了个体学习实践的时空边界、理性边界与认知边界;就权力而言,数字时代学习空间中的权力呈现出向学习者个体回归的历程,即在自治权上表现为个人学习时空内的自我配置,在决策权上表现为双重中介下的自我组织,在选择权上表现为认知偏向下的自我授权。从“人”的动态性变化出发,使得边界划分与权力回归无限接近于个人,关于学习空间的理论也逐渐趋向个人理论与个体效果,有利于为主体行动者寻觅并确立位置,满足学习者真实的学习需求,从而制造因人而异的学习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学习空间 边界划分 权力回归 学生发展 有限理性
下载PDF
探求不确定中的确定:数字全球化时代的文明转型与教育变革
8
作者 杨霞 范蔚 孙榕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30,共11页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全球化时代。数字全球化本身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在教育领域中呈现,推动教育系统的运转也被迫陷入一种不确定性情境之中,并与教育本身的“确定性”形成巨大的张力。随之而来的是教育面临信仰、知识、城乡教...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全球化时代。数字全球化本身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在教育领域中呈现,推动教育系统的运转也被迫陷入一种不确定性情境之中,并与教育本身的“确定性”形成巨大的张力。随之而来的是教育面临信仰、知识、城乡教育公平以及主体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对当前的教育秩序和治理体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需要以时代为观照,以不确定性为导向,对当下的各种教育挑战进行重新思考,并系统性地提出应对举措: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人文教育思想夯实教育信仰根基;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基于有意义的学习构建新型知识观,实现知识的“有-用”结合;回到教育原点,重新认识和思考“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球化 文明转型 教育变革 教育公平 知识观
下载PDF
课程文化的内涵、价值取向与生成路径
9
作者 杨霞 范蔚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6期31-42,共12页
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载体。从《周易》中“器”与“道”的关系出发,结合课程文化的特点及内在发展逻辑,可将课程文化的内涵看成是“器”与“道”的结合:课程的物质文化是“器”,课程的精神文... 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载体。从《周易》中“器”与“道”的关系出发,结合课程文化的特点及内在发展逻辑,可将课程文化的内涵看成是“器”与“道”的结合:课程的物质文化是“器”,课程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道”。在价值取向上,课程文化主要表现在主体性、自觉性、多样性以及超越性四个方面。立足于新时代背景,我国课程领域的探究要在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下,基于“器”“道”关系探究课程文化的生成之道:化而裁之,力图以“变”生道;推而行之,力求以“通”生道;举而措之天下,力争万象共生并美美与共,使课程文化全球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文化 价值取向 生成之道 文化共生
下载PDF
试论从知识逻辑走向学生逻辑的初中地理教学
10
作者 孙榕谦 范蔚 杨霞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9-103,共5页
地理教学对知识逻辑的偏重,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适合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也可能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不够深入,学生已有认知和新知识间联系不紧密、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缺乏必要条件、不利于其核... 地理教学对知识逻辑的偏重,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适合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也可能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不够深入,学生已有认知和新知识间联系不紧密、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缺乏必要条件、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等问题。新时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育人方式等方面呼唤从知识逻辑到学生逻辑的地理教学转变,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进行教学改革。基于学生逻辑的地理教学,应设计多层次地理任务以使学生能深度学习地理知识,课程的内容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积极开展地理实践,强化学生地理实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逻辑 学生逻辑 地理教学 课程标准
下载PDF
“师生共进”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建构 被引量:27
11
作者 范蔚 叶波 徐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60,共4页
课程改革及其影响下的教学观念革新要求重新思考有效教学的内涵和标准。立足教学促进师生生命发展的高度,有效教学标准应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并依据课堂教学展开的内在逻辑,以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和创造性活动的... 课程改革及其影响下的教学观念革新要求重新思考有效教学的内涵和标准。立足教学促进师生生命发展的高度,有效教学标准应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并依据课堂教学展开的内在逻辑,以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和创造性活动的开展为主要评价内容,以指向师生外显行为的操作性评价指标和指向教师内隐情感和思想的评价指南为主要构成要素,强调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兼顾教学过程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观 师生共同发展 有效教学 教学评价
下载PDF
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范蔚 陈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2-353,共2页
关键词 中学生 自我价值感 心理健康 自信心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58
13
作者 范蔚 叶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3-137,共5页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有效教学"为关键词,从研究文献量与研究内容两个维度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量逐年增大,研究内容主要围绕&q...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有效教学"为关键词,从研究文献量与研究内容两个维度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量逐年增大,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有效教学"的内涵、影响因素、策略、评价及标准4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文章展开了总结与反思,指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研究 内容分析
下载PDF
2010~2022年我国项目式学习研究述评
14
作者 廖茂琳 范蔚 《教育进展》 2023年第4期2054-2061,共8页
文章基于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对我国2010~2022年间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文献量虽偏小但持续增长,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围绕实践应用、模式构建、教学设计、教师与评价五个方面展开。此外,现有研究存在着研究分布不均... 文章基于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对我国2010~2022年间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文献量虽偏小但持续增长,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围绕实践应用、模式构建、教学设计、教师与评价五个方面展开。此外,现有研究存在着研究分布不均、同质化严重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增强研究反思意识、增加研究均衡性、增加微观层面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后续项目式学习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 内容分析
下载PDF
川、渝、云、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4
15
作者 范蔚 郭寿良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9,共6页
对川、渝、云、贵四地817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小学教师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等问题有所思考,体现出其开发校本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 对川、渝、云、贵四地817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小学教师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等问题有所思考,体现出其开发校本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但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欠缺,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要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西南地区 中小学
下载PDF
课程社会化:开放社会的学校课程实践方式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蔚 龙安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73,174,共7页
社会的开放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等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课程的相对封闭性客观上要求学校课程社会化。课程社会化是指在国家的培育下,社会不断加强(提高)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能力,通过社会对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将学校课程实践的各个方面... 社会的开放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等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课程的相对封闭性客观上要求学校课程社会化。课程社会化是指在国家的培育下,社会不断加强(提高)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能力,通过社会对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将学校课程实践的各个方面整合成基于社会的有机系统,使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能便捷地从社会中获取课程资源,在灵活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课程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在课程社会化实践中,社会作为课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任务。同时,学校课程实践的其他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转变:国家从课程开发者转变为平台建设者;学校从课程管理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教师从课程实施的承担者变成课程实施的指导者;学生从课程接受者变成课程创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 课程 开放社会 学校 实践方式
下载PDF
家庭资本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的调查研究——基于教育公平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蔚 郝盼盼 朱俊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地区6所不同类型高等学校2013年招收的1 000名大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专业选择受家庭资本的影响,并且家庭资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公平性,高资本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在经济、文化和社会...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地区6所不同类型高等学校2013年招收的1 000名大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专业选择受家庭资本的影响,并且家庭资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公平性,高资本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在经济、文化和社会上的优势,更多地就读于经济管理学科、工科等就业率和收入都较高的专业;低家庭资本的学生更多地就读于医科、文科、理科等目前就业较困难或收入较低的专业。因此,消除家庭资本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上的不公平性,要完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减少低经济资本家庭学生负担;加强信息援助,保障低文化资本家庭学生专业知情权;营造公平环境,消除高家庭社会资本在专业选择上的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本 专业选择 教育公平 大学生
下载PDF
当前综合课程设计的难点与策略 被引量:10
18
作者 范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9,共4页
关键词 综合课程 课程设计 数学课程内容 分科课程 综合度 课程目标 基本素质 综合理科 课程改革 年龄特征
下载PDF
自我价值感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20
19
作者 范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个体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与其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或不适度有一定关系。通过自我价值感培育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策略。大学生自我... 个体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与其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或不适度有一定关系。通过自我价值感培育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策略。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培育应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适度的自我价值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价值感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 价值观
下载PDF
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要求 被引量:13
20
作者 范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在中小学推行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三条原则。(1)内容组织的关联性原则,即活动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组织要与相关的课程及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机联系起来。(2)能力训练的阶梯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在中小学推行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三条原则。(1)内容组织的关联性原则,即活动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组织要与相关的课程及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机联系起来。(2)能力训练的阶梯性原则,即活动设计应以学生能力发展的序列为线索。(3)实施方式的生动性原则,即在活动实施的时空条件,人员组合,评价方法等,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另外,所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最好能够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加以陈述,其文本格式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安排,评价提示,活动结果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 关联性原则 阶梯性原则 生动性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