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桂勇 胡永军 +2 位作者 范远俊 岑万春 霍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4-586,共3页
脊柱胸腰段解剖结构比较特殊,为椎体骨折好发部位。常规的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后,椎体前缘高度可以得到恢复,但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因被损坏不能同时恢复,形成了椎体内的空隙,空隙内的血肿很难实现骨化。临床上也观察到一些相关的并发症... 脊柱胸腰段解剖结构比较特殊,为椎体骨折好发部位。常规的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后,椎体前缘高度可以得到恢复,但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因被损坏不能同时恢复,形成了椎体内的空隙,空隙内的血肿很难实现骨化。临床上也观察到一些相关的并发症:不具备正常的负重能力和椎体稳定性;内固定物长期负重,应力集中,易导致椎体高度的丢失,内植物易疲劳,产生松动、断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胸椎 腰椎 爆裂性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改进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范远俊 向阳 +1 位作者 李正云 陈增刚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64-264,266,共2页
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改进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认为PFNA-Ⅱ内固定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案,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等优点,而人工股骨头置换... 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改进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认为PFNA-Ⅱ内固定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案,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等优点,而人工股骨头置换创伤较大,虽部分患者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不提倡人工股骨头置换为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置换 髓内钉 老年
下载PDF
股骨头骨折应用可吸收材料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盛伟 范远俊 向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4-484,488,共2页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可吸收棒 内固定 股骨头骨折
下载PDF
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成人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1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增刚 范远俊 +2 位作者 吴灿 黎明 李正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5,共2页
桡骨头骨折占肘部骨折的25%,成人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因切开复位内固定难以完成,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桡骨小头切除术,然而存在诸多远期并发症,如肘关节疼痛、关节不稳定、近端桡骨移位、肌力减弱、异位骨化、骨性关节炎和... 桡骨头骨折占肘部骨折的25%,成人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因切开复位内固定难以完成,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桡骨小头切除术,然而存在诸多远期并发症,如肘关节疼痛、关节不稳定、近端桡骨移位、肌力减弱、异位骨化、骨性关节炎和肘外翻等,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对11例成人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采用Link公司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假体 置换术
下载PDF
13例胫骨骨不连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向阳 范远俊 陈增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781-2783,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骨不连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施以扩髓带锁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治疗。结果经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2个月),11例达骨性愈合,2例延迟愈合。结论合理的内固定方式及手术操作加自体髂骨... 目的探讨胫骨骨不连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施以扩髓带锁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治疗。结果经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2个月),11例达骨性愈合,2例延迟愈合。结论合理的内固定方式及手术操作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物脱落松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正云 范远俊 向阳 《新医学导刊》 2008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物脱落松动原因,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方法收集自1992—2006年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脱落松动病人32例,回顾分析各种内固定物脱落松动原因。结果发生内固定物脱落松动病例中骨园针24例,...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物脱落松动原因,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方法收集自1992—2006年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脱落松动病人32例,回顾分析各种内固定物脱落松动原因。结果发生内固定物脱落松动病例中骨园针24例,占75%;钢板8例,发生率25%。结论慎重选择锁骨骨折手术指征,合理选择及正确使用各种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术后内固定物脱落松动 原因分析
下载PDF
C型臂X线机监控下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7
作者 王盛伟 范远俊 向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术中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的位置,正确安装动力髋螺钉(DHS),避免并发症发生,获得确切疗效。方法用C型臂X线机监测导针,从正、侧位观察位置正确后,在大粗隆下缘下方约2cm处,相当于小粗隆尖水平朝向股骨头顶点,钻入螺钉,连接钢板固... 目的术中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的位置,正确安装动力髋螺钉(DHS),避免并发症发生,获得确切疗效。方法用C型臂X线机监测导针,从正、侧位观察位置正确后,在大粗隆下缘下方约2cm处,相当于小粗隆尖水平朝向股骨头顶点,钻入螺钉,连接钢板固定。结果本组8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68例获得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无多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正确安装DHS,可以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方便、早期活动、疗效确切,便于护理等诸多优点。可为首选的内固定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C型臂X线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后侧柱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11例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范远俊 向阳 +1 位作者 陈增刚 李正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0-731,共2页
近年来随着C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胫骨平台三柱理论的提^[1],临床医师发现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外侧髁后侧劈裂塌陷者并不罕见,但以往没有专门用于胫骨平台后侧柱的内固定钢板系统。我院2010-2012年收治胫骨平台后方骨折11例,应用... 近年来随着C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胫骨平台三柱理论的提^[1],临床医师发现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外侧髁后侧劈裂塌陷者并不罕见,但以往没有专门用于胫骨平台后侧柱的内固定钢板系统。我院2010-2012年收治胫骨平台后方骨折11例,应用专利产晶胫骨平台后侧柱锁定钢板固定,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后侧柱
下载PDF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9
作者 李正云 范远俊 黎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99-199,共1页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23例,效果满意,治疗优良率为86.9%。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复位 手术
下载PDF
前正中切口联合微创内固定系统双钢板固定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包微 范远俊 +1 位作者 李正云 陈增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74-1779,共6页
目的探讨前正中切口联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双钢板固定AO-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我科采用膝关节置换术中常用的前正中切口联合LISS双钢板固定治疗AO-C3型股... 目的探讨前正中切口联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双钢板固定AO-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我科采用膝关节置换术中常用的前正中切口联合LISS双钢板固定治疗AO-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9~62岁。包括交通伤11例,高坠伤7例;6例为开放性骨折,12例为闭合性骨折。最后1次随访中采用Kolment和Wulff(1982)治疗评价标准评定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45(110~200)min,术后均获得17.5(12~25)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2(20~26)周,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感染、骨髓炎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对末次随访患者按照Kolment和Wulff(1982)治疗评价标准进行评估:优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3.33%。结论采用的膝关节前正中切口可充分暴露股骨远端关节面,术中显露清晰,便于关节面骨折的解剖复位,可一期处理关节内结构损伤,同时联合LISS双钢板牢固固定骨折,避免对骨折断段软组织的过多剥离,允许术后即刻进行有效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前正中切口 微创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藤黄健骨片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道南 范远俊 +2 位作者 向阳 霍理 曹洪辉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6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片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予藤黄健骨片口...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片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予藤黄健骨片口服,连续服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第1、2、4、8天时腰部疼痛评分,检测治疗第8周时血清骨钙素及骨密度,随访观察术后1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术后第1、2、4、8天时腰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清BGP、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手术后应用藤黄健骨片,可早期缓解术后疼痛,增加血清BGP表达,提高骨密度,减少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健骨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钙素 骨密度
下载PDF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方 范远俊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9期220-220,共1页
目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骨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骨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模式(EBN)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98.18%和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4例(7.27%)和18例(32.7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循证护理模式护理,有助于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骨质疏松 股骨骨折
下载PDF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道南 范远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疗效。方法:统计分析我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50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疗效。方法:统计分析我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50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49/50)。患者治疗后行走能力、晨僵、关节活动度、压痛、运动痛和膝关节休息痛等各项DOA评分标准Lequesne指数结果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整体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退行性膝关节病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联用中药内服和针灸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道南 范远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中药内服和针灸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重庆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西医组(n=42)和联合组(n=42)。对两... 目的 :探讨使用中药内服和针灸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重庆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西医组(n=42)和联合组(n=42)。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者使用中药内服和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其病情的复发率低于西医组患者(P<0.05)。结论 :联用中药内服和针灸疗法治疗OP的效果显著,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药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优化康复流程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正云 范远俊 陈增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探讨优化康复流程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3月—2017年1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的20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EvansⅢ、Ⅳ型老... 目的探讨优化康复流程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3月—2017年1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的20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EvansⅢ、Ⅳ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100例术后开始康复教育训练,术后下床时间>48 h(普通康复组),其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65~75岁69例,≥75岁31例。EvansⅢ型49例,EvansⅣ型51例。107例入院即开始康复教育训练,术后下床时间<48 h(优化康复组),其中男43例,女64例,年龄65~75岁79例,≥75岁28例。EvansⅢ型63例,EvansⅣ型4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内固定断裂、股骨头切割、再次骨折及病死率、术后3,6及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平均11.6个月。普通康复组手术时间为(1.13±0.22)ml,术中出血量为(119.3±1.9)ml;优化康复组手术时间为(1.07±0.25)h,术中出血量为(121.6±1.2)ml(P>0.05)。优化康复组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坠积性肺炎6例,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1例,泌尿系感染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压疮0例)、术后3个月病死率(0)低于普通康复组并发症(坠积性肺炎19例,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8例,泌尿系感染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压疮4例)和病死率(5%)(P<0.05)。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12个月内固定断裂、股骨头切割、再次骨折、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康复组术后3,6及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9.7±6.3)分、(80.2±4.6)分、(89.3±10.2)分]高于普通康复组[(53.6±5.4)分、(75.1±9.2)分、(77.5±7.5)分](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优化康复流程,入院即开始教育康复、术后下床时间<48 h早期康复,可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内科并发症和3个月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康复
原文传递
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增刚 黎明 范远俊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9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78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47例,采用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 目的探讨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9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78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47例,采用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20~54岁,平均29.6岁。皮肤缺损面积(9.02±0.45)cm2。B组31例,采用传统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19~55岁,平均27.3岁。皮肤缺损面积(7.15±0.72)cm2。比较两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手术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皮瓣成活率、术后两点辨别觉恢复,以及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分(关节活动度、外形、肌力、感觉恢复、后遗症与工作能力)等。结果A组皮瓣切取面积为(9.25±0.78)cm2,B组为(7.25±0.61)cm2(P〈0.05)。A组手术时间为(1.75±0.36)h,B组为(1.64±0.29)h(P〉0.05)。A组VAS为(7.40±0.36)分,B组为(6.33±0.47)分(P〉0.05)。A组皮瓣全部成活,无表皮坏死、水疱形成等,成活率为100%;B组术后部分或全部坏死4例,成活率为87%(P〈0.05)。A组两点辨别觉为(6.33±1.41)mm,B组为(8.80±1.43)mm(P〈0.05)。按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A组优21例,良22例,差4例,优良率为92%;B组优14例,良8例,差5例,劣4例,优良率为71%(P〈0.05)。结论利用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增加了皮瓣的切取面积,能提高皮瓣成活率及成活质量,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皮瓣 拇指
原文传递
空心双头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54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盛伟 范远俊 +1 位作者 向阳 黎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455,共1页
我院骨科2002—2007年选择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直径6.5mm空心双头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5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空心双头加压螺钉 经皮固定治疗 转子间骨折 股骨颈 老年 医疗器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