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洪安 陶奕瑾 +3 位作者 袁援生 魏嘉 范道青 杨文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2期98-101,104,共5页
目的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SMS治疗模式("手术-药物-二次手术")和LMS治疗模式("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药物-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连续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 目的评估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SMS治疗模式("手术-药物-二次手术")和LMS治疗模式("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药物-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连续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2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2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66眼行SMS治疗模式,B组146眼行LMS治疗模式。随访12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模式下眼压、杯/盘比值及视野的变化情况。结果首次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成功率为84.9%,12个月时为80.1%;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6个月的眼压控制成功率为27.4%,12个月时为17.1%。SMS治疗模式组和LMS模式组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10.2%和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治疗至6个月和12个月时,SMS模式和LMS治疗模式的垂直杯/盘比及视野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S模式和LMS治疗模式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年期随访在控制视野及视神经进展方面效果相似,但从控制眼压方面SMS治疗模式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LMS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小梁切除术 药物
下载PDF
内路黏小管成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范道青 钟华 《国际眼科纵览》 2017年第3期187-191,共5页
黏小管成形术是在黏小管切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Schlemm管手术,通过扩张Schlemm管重建自然房水外流通道,增加房水外流来降低眼压,避免了结膜瘢痕化及滤过泡相关并发症问题.黏小管成形术从最初的外路手术到近来改良的内路黏小管... 黏小管成形术是在黏小管切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Schlemm管手术,通过扩张Schlemm管重建自然房水外流通道,增加房水外流来降低眼压,避免了结膜瘢痕化及滤过泡相关并发症问题.黏小管成形术从最初的外路手术到近来改良的内路黏小管成形术(ab-interno canaloplasty,ABiC)变得更加微创、简单、标准化,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不论是单独手术或是联合白内障手术,均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ABiC在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黏小管成形术 内路黏小管成形术(ABi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