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结构有限体积法海洋模型FVCOM(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建立了马六甲海峡及其毗邻海域高分辨率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了风和潮流作用下的余环流结构以及水体输运特征。结果表明,马六甲海峡航道中央潮流运动以往复流为...基于非结构有限体积法海洋模型FVCOM(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建立了马六甲海峡及其毗邻海域高分辨率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了风和潮流作用下的余环流结构以及水体输运特征。结果表明,马六甲海峡航道中央潮流运动以往复流为主,边缘存在旋转流;主要研究区域内落潮流速略大于涨潮流速,东南窄道处流速最大;因峡道束窄变浅,在涨落潮过程中潮流发生汇聚与分离;主要研究区域东南段存在3个显著的潮致余环流;东北季风驱动时模型响应为海峡海流整体向西北方向流动,西南季风时反之;季风期间潮致表层余环流结构被破坏,但底层余流仍存在水平环流结构,且随着风速增加,底层余环流的数目、大小、形状、位置均会产生变化;季风过渡期余环流结构也会发生部分改变,尤其是小潮期间风场影响效果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非结构有限体积法海洋模型FVCOM(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建立了马六甲海峡及其毗邻海域高分辨率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了风和潮流作用下的余环流结构以及水体输运特征。结果表明,马六甲海峡航道中央潮流运动以往复流为主,边缘存在旋转流;主要研究区域内落潮流速略大于涨潮流速,东南窄道处流速最大;因峡道束窄变浅,在涨落潮过程中潮流发生汇聚与分离;主要研究区域东南段存在3个显著的潮致余环流;东北季风驱动时模型响应为海峡海流整体向西北方向流动,西南季风时反之;季风期间潮致表层余环流结构被破坏,但底层余流仍存在水平环流结构,且随着风速增加,底层余环流的数目、大小、形状、位置均会产生变化;季风过渡期余环流结构也会发生部分改变,尤其是小潮期间风场影响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