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时代之变:国外影像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
作者
范高培
李昊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2期85-93,共9页
中国形象在国外影像中的嬗变,既映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变迁,也揭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演变。从早期短片中衰落的东方帝国到二战时期英勇的抗战民族,再到封闭时期的双面“中国表情”,以及开放交流时期的变革中国,不同时代的影像...
中国形象在国外影像中的嬗变,既映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变迁,也揭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演变。从早期短片中衰落的东方帝国到二战时期英勇的抗战民族,再到封闭时期的双面“中国表情”,以及开放交流时期的变革中国,不同时代的影像虽记录了中国的现实,但受制于政治外交、文化差异和创作理念等因素,它们充满了关于“他者”的文化想象,并非全然客观真实。特定时代的制作主体总是遵循着某种固定的“中国印象”或“中国观念”,对文本的主题、叙事和影像进行选择与编排,进而主导了中国形象的生成。洞悉中国形象生成演变的意义过程,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中国形象自我期待与他者形塑之间的认知鸿沟,并为当下中国形象的自塑实践提供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国外影像
他者想象
历史嬗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记忆的影像书写与互文形塑: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创作研究
2
作者
范高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讲述了世界著名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故事。该片采用行旅叙事,由两位当代纪录片导演作为主要叙述者,沿着伊文思当年的拍摄路线展开历史寻访,通过时空对照的影像修辞手法,在细致...
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讲述了世界著名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故事。该片采用行旅叙事,由两位当代纪录片导演作为主要叙述者,沿着伊文思当年的拍摄路线展开历史寻访,通过时空对照的影像修辞手法,在细致解构和重新解读历史影像的过程中,不仅追溯了20世纪中国形象的历史变迁,而且完成了民族记忆的互文形塑。本文通过聚焦《伊文思看中国》的创作实践,挖掘其蕴含的叙事艺术与人文内涵,以期为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文思
行旅叙事
民族记忆
互文形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类型呈现与历史流变:新世纪国际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
3
作者
范高培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0-25,共6页
新世纪以来,国际主流媒体制作和播出了大量关涉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不同国家和地区制作的相关作品相互参照、对应、协作,共同参与了类型化中国形象生产与传播行动。围绕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等多个要素,这些纪录片共建...
新世纪以来,国际主流媒体制作和播出了大量关涉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不同国家和地区制作的相关作品相互参照、对应、协作,共同参与了类型化中国形象生产与传播行动。围绕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等多个要素,这些纪录片共建构了四种类型的中国形象:“异类的共产中国”“矛盾的世界经济体”“祛魅的中华文明”“异域奇观”。与历史相比,新世纪国际纪录片的中国形象存在以下变化:历史刻板形象的延续、新形象与旧观念的混杂、多维视角下的积极转向。尽管国际上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误读依然存在,但国际纪录片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总体趋向是光明美好的,多维度的建构视角以及合作与对话的立场态度,将是未来中国形象建构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国际纪录片
类型呈现
历史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合拍纪录片形塑中华文明叙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范高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1,共6页
自中西开启文明交流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中华文明一直是西方文艺作品中反复描绘和想象的对象。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在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中,“历史悠久”和“神秘感”...
自中西开启文明交流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中华文明一直是西方文艺作品中反复描绘和想象的对象。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在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中,“历史悠久”和“神秘感”是认可度最高的两个特征。这固然显示出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好感,但其仍然是一种历史延续下来的、停滞的刻板印象。尤其是“神秘感”背后往往透露出一种“异域猎奇”的心理,犹如16至17世纪欧洲社会所追逐的“中国情调”--“尽管存在一种‘中国时尚'(Chinese Vogue),但人们并没有真正尝试去理解和了解中国和中国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中华文明
叙事研究
文明交流
刻板印象
历史延续
认可度
纪录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现实”时空中的现实主义精神——韩剧《信号》的创作突破
被引量:
3
5
作者
范高培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0,共3页
2016年初,韩国电视剧《信号》(Signal)引发了韩国观众的热烈反响。作为一部电视剧,《信号》所达到的现实主义高度,以及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既有力度兼有温度的价值观,不仅显示出韩剧内在气质上的突破和蜕变,而且它的出现正在改变许多中国...
2016年初,韩国电视剧《信号》(Signal)引发了韩国观众的热烈反响。作为一部电视剧,《信号》所达到的现实主义高度,以及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既有力度兼有温度的价值观,不仅显示出韩剧内在气质上的突破和蜕变,而且它的出现正在改变许多中国观众对韩剧"模式化"的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剧案件
改编
现实题材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战疫”微纪录片的时代价值和创新表达
被引量:
1
6
作者
范高培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21,共4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广电机构、各大视频网站、社会媒体等制作了大量"战疫"主题的微纪录片。这些微纪录片真实记录了社会各界民众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合力抗疫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广大民众战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广电机构、各大视频网站、社会媒体等制作了大量"战疫"主题的微纪录片。这些微纪录片真实记录了社会各界民众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合力抗疫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广大民众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本文选取这次疫情中所涌现出的优秀微纪录片,分别从价值观、叙事风格、传播方式三个层面评析它们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动因,并透视其所展现出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疫”微纪录片
联合叙事
融合传播
原文传递
军事纪录片期待“现象级”作品
7
作者
张延利
范高培
《广电时评》
2016年第6期42-45,共4页
大片化和国际化的趋势给军事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随着改革的深化,未来的军队系统会愈加地开放自信,大型军事纪录片发展形势乐观。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中,军事纪录片的起步较早,但是它的快速发展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
大片化和国际化的趋势给军事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随着改革的深化,未来的军队系统会愈加地开放自信,大型军事纪录片发展形势乐观。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中,军事纪录片的起步较早,但是它的快速发展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尤其近年来,受中国纪录片大片化、国际化的大趋势影响,军事纪录片在产量、规模、美学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军事纪实
创作团队
原文传递
题名
时代之变:国外影像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
作者
范高培
李昊
机构
浙江大学文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2期85-9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主流纪录片创作与批评发展研究”(21AC003)。
文摘
中国形象在国外影像中的嬗变,既映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变迁,也揭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演变。从早期短片中衰落的东方帝国到二战时期英勇的抗战民族,再到封闭时期的双面“中国表情”,以及开放交流时期的变革中国,不同时代的影像虽记录了中国的现实,但受制于政治外交、文化差异和创作理念等因素,它们充满了关于“他者”的文化想象,并非全然客观真实。特定时代的制作主体总是遵循着某种固定的“中国印象”或“中国观念”,对文本的主题、叙事和影像进行选择与编排,进而主导了中国形象的生成。洞悉中国形象生成演变的意义过程,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中国形象自我期待与他者形塑之间的认知鸿沟,并为当下中国形象的自塑实践提供启迪。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国外影像
他者想象
历史嬗变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记忆的影像书写与互文形塑: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创作研究
2
作者
范高培
机构
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
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会科学攻关计划项目“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发展路径及文化价值构建研究”(编号:2021QN042)阶段性成果。
文摘
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讲述了世界著名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故事。该片采用行旅叙事,由两位当代纪录片导演作为主要叙述者,沿着伊文思当年的拍摄路线展开历史寻访,通过时空对照的影像修辞手法,在细致解构和重新解读历史影像的过程中,不仅追溯了20世纪中国形象的历史变迁,而且完成了民族记忆的互文形塑。本文通过聚焦《伊文思看中国》的创作实践,挖掘其蕴含的叙事艺术与人文内涵,以期为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启示。
关键词
伊文思
行旅叙事
民族记忆
互文形塑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型呈现与历史流变:新世纪国际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
3
作者
范高培
机构
浙江大学文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0-25,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会科学攻关计划项目“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发展路径及文化价值构建研究”(2021QN04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新世纪以来,国际主流媒体制作和播出了大量关涉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不同国家和地区制作的相关作品相互参照、对应、协作,共同参与了类型化中国形象生产与传播行动。围绕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等多个要素,这些纪录片共建构了四种类型的中国形象:“异类的共产中国”“矛盾的世界经济体”“祛魅的中华文明”“异域奇观”。与历史相比,新世纪国际纪录片的中国形象存在以下变化:历史刻板形象的延续、新形象与旧观念的混杂、多维视角下的积极转向。尽管国际上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误读依然存在,但国际纪录片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总体趋向是光明美好的,多维度的建构视角以及合作与对话的立场态度,将是未来中国形象建构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国际纪录片
类型呈现
历史流变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合拍纪录片形塑中华文明叙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范高培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主流纪录片创作与批评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1AC003)成果。
文摘
自中西开启文明交流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中华文明一直是西方文艺作品中反复描绘和想象的对象。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在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中,“历史悠久”和“神秘感”是认可度最高的两个特征。这固然显示出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好感,但其仍然是一种历史延续下来的、停滞的刻板印象。尤其是“神秘感”背后往往透露出一种“异域猎奇”的心理,犹如16至17世纪欧洲社会所追逐的“中国情调”--“尽管存在一种‘中国时尚'(Chinese Vogue),但人们并没有真正尝试去理解和了解中国和中国人”[1]。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中华文明
叙事研究
文明交流
刻板印象
历史延续
认可度
纪录片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现实”时空中的现实主义精神——韩剧《信号》的创作突破
被引量:
3
5
作者
范高培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0,共3页
文摘
2016年初,韩国电视剧《信号》(Signal)引发了韩国观众的热烈反响。作为一部电视剧,《信号》所达到的现实主义高度,以及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既有力度兼有温度的价值观,不仅显示出韩剧内在气质上的突破和蜕变,而且它的出现正在改变许多中国观众对韩剧"模式化"的刻板印象。
关键词
韩剧案件
改编
现实题材
现实主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战疫”微纪录片的时代价值和创新表达
被引量:
1
6
作者
范高培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21,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电影价值引导及创作传播机制研究”〈16BXW03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广电机构、各大视频网站、社会媒体等制作了大量"战疫"主题的微纪录片。这些微纪录片真实记录了社会各界民众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合力抗疫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广大民众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本文选取这次疫情中所涌现出的优秀微纪录片,分别从价值观、叙事风格、传播方式三个层面评析它们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动因,并透视其所展现出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战疫”微纪录片
联合叙事
融合传播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军事纪录片期待“现象级”作品
7
作者
张延利
范高培
出处
《广电时评》
2016年第6期42-45,共4页
文摘
大片化和国际化的趋势给军事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随着改革的深化,未来的军队系统会愈加地开放自信,大型军事纪录片发展形势乐观。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中,军事纪录片的起步较早,但是它的快速发展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尤其近年来,受中国纪录片大片化、国际化的大趋势影响,军事纪录片在产量、规模、美学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军事纪实
创作团队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时代之变:国外影像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范高培
李昊
《未来传播》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族记忆的影像书写与互文形塑: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创作研究
范高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类型呈现与历史流变:新世纪国际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
范高培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外合拍纪录片形塑中华文明叙事研究
范高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超现实”时空中的现实主义精神——韩剧《信号》的创作突破
范高培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原文传递
6
“战疫”微纪录片的时代价值和创新表达
范高培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7
军事纪录片期待“现象级”作品
张延利
范高培
《广电时评》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