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 被引量:4
1
作者 茅伟明 廖秀军 +3 位作者 杨关根 武文静 俞艳艳 邓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07-608,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急性环状嵌顿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PH组46例、剥扎组43例,PPH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剥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PPH组术... 目的:观察急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急性环状嵌顿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PH组46例、剥扎组43例,PPH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剥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PPH组术后24h疼痛指数及术后排便疼痛指数低于剥扎组(P<0.05),两组肛门坠胀、伤口出血、肛门控便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水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PPH组优于剥扎组(P<0.05),术后尿潴留、费用等剥扎组优于PPH组(P<0.05)。结论:PPH及外剥内扎术均能有效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PPH具有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相对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嵌顿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外剥内扎术
下载PDF
结肠镜辅助经肛手套平台微创手术治疗直肠早期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茅伟明 廖秀军 +2 位作者 邵书先 武文静 杨关根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辅助经肛手套平台微创手术治疗直肠早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17例直肠早期肿瘤患者,均采用结肠镜辅助经肛手套平台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结构... 目的探讨结肠镜辅助经肛手套平台微创手术治疗直肠早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17例直肠早期肿瘤患者,均采用结肠镜辅助经肛手套平台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结构以及随访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手术,术中未发生大出血、肠穿孔中转开腹等情况。手术时间30~140(45.0±12.6)min。术后患者恢复均较好,3例患者出现少量便血,自行好转;2例患者术后第2天低热,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均无肛门疼痛等其他术后并发症。肿瘤到肛缘的距离为5~20(6.5±2.2)cm。术后检查肿瘤直径1.2~3.5(2.6±0.89)cm;病理结果提示绒毛状腺瘤7例、管状腺瘤5瘤、管状绒毛状腺瘤3例、锯齿状腺瘤2例;其中4例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送检标本的边缘及基底部肿瘤组织均为阴性。平均住院时间为4~8(5.0±1.9)d。术后随访10~32个月,均无局部复发,且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结肠镜辅助经肛手套平台微创手术可以用于直肠早期肿瘤的治疗,这拓展了结肠镜的临床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经肛手套平台微创手术 直肠肿瘤
下载PDF
大肠类癌3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茅伟明 廖秀军 +5 位作者 杨关根 沈忠 杨琴燕 丁菁 姚江颖 武文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大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大小与生存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31例中30例获得随访,死亡7例,生存期6~40个月,中位生存期15月,5年生存率87.5%(21/24)。类癌直... 目的:研究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大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大小与生存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31例中30例获得随访,死亡7例,生存期6~40个月,中位生存期15月,5年生存率87.5%(21/24)。类癌直径<1cm、1~2cm、>2cm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5.7%、20.0%,直径>2cm组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TNM病理分期,直径<1cm、1~2cm、>2cm3组肿瘤的T分期与N分期存在差异(P<0.05),肿瘤直径越大T及N分期越晚。结论:肿瘤大小及术前完善检查、准确分期对于大肠类癌的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类癌 个体化治疗 病理分期 生存率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女性直肠肿瘤术前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茅伟明 廖秀军 +2 位作者 夏宏生 邓群 杨关根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7期1430-1432,14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女性直肠肿瘤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女性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两者术前分期进行对比研究,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术前分期的准确率。结果经阴道超声检...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女性直肠肿瘤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女性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两者术前分期进行对比研究,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术前分期的准确率。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测判断直肠肿瘤T分期准确性为83.7%(72/86)。高于CT检查的65.1%(56/86)(P〈0.05)。经阴道超声检测对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诊断正确率为70.3%(26/37),高于CT检查的51.4%(19/37)(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女性直肠癌的分期与淋巴结转移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对指导临床治疗与随诊有重要价值,在检查设备受限的地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直肠肿瘤 术前分期 病理分期
下载PDF
四磨汤对慢传输结肠五羟色胺兴奋性受体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廖秀军 茅伟明 +2 位作者 武文静 邓群 杨关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355-357,I0017,共4页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慢传输结肠5-HT信号系统兴奋性受体5-HT3、4的影响,探索理气中药改善结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大黄灌胃法制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灌蒸馏水,另两...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慢传输结肠5-HT信号系统兴奋性受体5-HT3、4的影响,探索理气中药改善结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大黄灌胃法制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灌蒸馏水,另两组为四磨汤干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中药干预组灌服四磨汤,连续灌服2周后处死,测炭末推进率,取出标本。Realtime-PCR检测5-HT3、4受体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切片5-HT3、4受体蛋白表达,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表达情况。结果:四磨汤干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大鼠炭末推进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结肠中5-HT3、5-HT4受体mRNA表达的c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磨汤干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大鼠结肠中5-HT3、5-HT4受体蛋白的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受体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能够增加慢传输结肠兴奋性受体5-HT3、4的表达量,提示理气中药可能通过上调兴奋性受体5-HT3、4的表达来改善结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羟色胺 慢传输型便秘 四磨汤
下载PDF
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廖秀军 张延祥 +3 位作者 茅伟明 武文静 黄巧玲 杨关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35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地平组、消炎膏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硝苯地平软膏、0.2%硝苯地平软膏、消炎祛腐生肌膏、凡士林软膏换药。结果:治疗组在平均疼... 目的:研究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35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地平组、消炎膏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硝苯地平软膏、0.2%硝苯地平软膏、消炎祛腐生肌膏、凡士林软膏换药。结果:治疗组在平均疼痛指数、排便疼痛指数方面低于消炎膏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创面水肿多于其他3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其他3组(P<0.05)。治疗组和地平组的术后肛管静息压低于消炎膏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硝苯地平软膏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加快创面愈合,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硝苯地平软膏 混合痔 手术后 外治疗法
下载PDF
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肛瘘术后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廖秀军 张延祥 +3 位作者 茅伟明 武文静 邓群 杨关根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肛瘘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凡士林软膏换药,观察2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指数、排便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 目的:观察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肛瘘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凡士林软膏换药,观察2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指数、排便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出血、创面水肿、心血管副作用、肛管动力学变化、肛门肌电图、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平均疼痛指数、排便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出血症状、肛门控便能力、住院时间比较没有差异(P>0.05);对照组创面水肿多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肛管收缩压没有差异(P>0.05);肛门肌电图MUP分析显示静息相治疗组Ampl、Ar/Am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缩肛相2组Ampl、Area、Ar/Am、Freq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4例(11.1%)出现头晕或头痛、面色潮红等反应,未予干预处理,4例患者均为复杂性肛瘘患者,创面较大。对照组没有发现心血管相关反应。结论:复方硝苯地平软膏能有效减轻肛瘘术后肛门疼痛,加快创面愈合,不良反应少,但在较大伤口中,不良反应可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中医药疗法 @复方硝苯地平软膏/治疗应用 外治法 人类
下载PDF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早期再手术分析
8
作者 徐胜军 茅伟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 手术分析 损伤早期 损伤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 延误诊治 漏诊率 死亡率 回顾性
下载PDF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与PP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剑锋 糜凯军 茅伟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临床上,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的选择较多,应用最多的有混合痔自动套扎术(automatic liga-tion of hemorrhoids,RPH)、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和痔上黏膜环切术(stapling procedure for prolapsed hem-orrhoids,PPH)。如何选择手... 临床上,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的选择较多,应用最多的有混合痔自动套扎术(automatic liga-tion of hemorrhoids,RPH)、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和痔上黏膜环切术(stapling procedure for prolapsed hem-orrhoids,PPH)。如何选择手术方式以及对其术后情况的系统性随访调查研究的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临床比较 PPH RPH 痔上黏膜环切术 治疗 手术方式
下载PDF
米糠油精炼工艺与综合利用——间歇式精炼工艺及其参数 被引量:4
10
作者 茅伟明 汪卫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4-17,共4页
本文阐述了米糠油组分及其精炼工艺条件选择与综合利用的关系,为选择米糠油综合利用尚佳的间歇式精炼工艺及其参数提供了有关依据。
关键词 米糠油 精炼 谷维素 糠蜡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海宁:潮乡掀起科技潮
11
作者 茅伟明 《今日科技》 2011年第6期16-16,共1页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海宁,正着手启动实施"十二五"科技创新"12346"发展战略——即每年举办1届科技博览会;着力打造2大创新创业基地;发展壮大3类公共创新平台;大力实施4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支持6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关键词 科技博览会 海宁 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创新 创新平台 创新工程 创业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产业化思路
12
作者 茅伟明 《浙江统计》 1997年第2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农业 产业化 制约因素 地方农业 浙江
下载PDF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肿瘤25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茅伟明 廖秀军 +1 位作者 杨关根 王绍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7-938,共2页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手术方式,经内镜能完成对病灶的切除、止血、缝合等系列操作,主要用于经选择的直肠肿瘤的局部切除。我们从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共进行了25例直肠肿...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手术方式,经内镜能完成对病灶的切除、止血、缝合等系列操作,主要用于经选择的直肠肿瘤的局部切除。我们从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共进行了25例直肠肿瘤TEM手术,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肛门内镜 手术治疗 ENDOSCOPIC 显微手术 手术方式 局部切除 相对比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肿瘤1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茅伟明 廖秀军 杨关根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为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手术效果,回顾分析12例行TEM的直肠肿瘤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2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200min)。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感染、吻合口漏。2例术后肛门轻度疼痛,2... 为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手术效果,回顾分析12例行TEM的直肠肿瘤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2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200min)。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感染、吻合口漏。2例术后肛门轻度疼痛,2例暂时性不完全性肛门失禁。术后病理示9例腺瘤(管状腺瘤3例,绒毛状腺瘤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其中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肌层内有钙化灶,1例直肠黏膜炎性组织,1例低危间质瘤(直径〈1.0cm)。随访1~12个月,1例管状腺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结果表明,TEM治疗良性直肠腺瘤和早期直肠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疗效
原文传递
慢性功能性便秘基本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赵蕾 廖秀军 +4 位作者 杨关根 茅伟明 张秀峰 邓群 武文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的基本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538例CFC患者,设计临床病例观察表,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Epidata 3.0建立原始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 目的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的基本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538例CFC患者,设计临床病例观察表,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Epidata 3.0建立原始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CFC的基本证型分布特点,并对基本证型的可能相关因素(年龄、从事工种、睡眠状况、情志不畅、精神紧张、人际关系、工作疲劳、刺激性饮料、运动情况、西医便秘类型等)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FC中医证型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型[380(70.6%)]、气滞型[337(62.6%)]、血虚型[234(43.5%)]、阴虚型[220(40.9%)]、阳虚型[197(36.6%)]、其他[58(10.8%)]。患者均兼顾多种证型,其中气虚气滞型[275(51.1%)]、气虚血虚型[222(41.3%)]为最常见复合证型。年龄、工作疲劳、运动情况为气虚型主要相关因素(P<0.05);情志不畅(抑郁焦虑倾向)、精神紧张、人际关系、排便障碍型便秘为气滞型主要相关因素(P<0.01);睡眠状况、情志不畅(抑郁焦虑倾向)为血虚证型主要相关因素(P<0.01,P<0.05);刺激性饮料为阴虚型主要相关因素(P<0.05);从事脑力工种、慢传输型便秘为阳虚型主要相关因素(P<0.01,P<0.05)。结论 CFC证型以多种证型复合为特点,其中气虚型兼气滞型、气虚型兼血虚型较为常见。年龄、从事工种、睡眠状况、情志不畅(抑郁及焦虑倾向)、精神紧张、人际关系、工作疲劳、西医便秘类型等因素与CFC证型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性便秘 基本证型 相关因素 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慢性便秘患者多学科团队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6
作者 廖秀军 茅伟明 +2 位作者 武文静 商善良 杨关根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 探讨对慢性便秘患者进行多学科团队(MDT)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46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临床调查研究法对入组患者进行肛肠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精神心理科的... 目的 探讨对慢性便秘患者进行多学科团队(MDT)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46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临床调查研究法对入组患者进行肛肠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精神心理科的多学科临床特征评估,包括问卷调查、排粪造影、肛门测压、结肠运输功能试验、尿流动力学、妇科等检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筛选出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346例,男86例,女260例,男女比例为1:3;年龄为(55±11)岁.346例患者中慢传输型便秘占7.52%(26/346)、排便障碍型便秘占60.98%(211/346)、混合型便秘占31.50% (109/346).93.85% (244/260)的女性患者存在直肠前突,75.43%(261/346)的患者存在直肠黏膜内脱垂,66.76% (231/346)的患者存在会阴下降,23.99%(83/346)的患者存在内括约肌失迟缓或排便时反常收缩,18.79%(65/346)的患者存在耻骨直肠肌肥厚,5.49%(19/346)的患者存在直肠外脱垂.82.37%(285/346)的患者存在肛肠外科之外的疾病.28.61%(99/346)的患者伴有泌尿系统症状,其中压力性尿失禁65例、不稳定性膀胱23例、膀胱出口梗阻19例(部分患者合并多项泌尿系统症状).女性患者中生殖器官脱垂发生率为31.92%(83/260),其中子宫脱垂发生率为26.15% (68/260),阴道前壁膨出发生率为29.23%(76/260).心理评估后发现焦虑和(或)抑郁患者占36.13%(125/346).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患者男女各10例和16例、30例和79例、46例和165例,3种类型便秘患者年龄分别为(60±12)岁、(56±11)岁、(52±10)岁,3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46,F=2.877,P>0.05).3种类型便秘患者中,合并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比例分别为26.92%(7/26)、26.61%(29/109)和29.86%(63/211),合并妇科疾病患者比例分别为11.54%(3/26)、20.18%(22/109)、27.49%(58/211),合并心理疾病患者比例为38.46% (10/26)、39.45%(43/109)、34.12%(72/211),3类患者在合并泌尿外科、妇科、心理疾病3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90,P>0.05).结论 对慢性便秘患者的MDT评估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慢性便秘的临床特点;该病临床诊断应该注重MDT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多学科团队 临床评估
原文传递
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群 廖秀军 +6 位作者 杨关根 茅伟明 沈忠 刘智勇 丁菁 张秀峰 俞艳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选择经评估适合行局部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8例,使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经肛手套通... 目的:探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选择经评估适合行局部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8例,使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经肛手套通路的建立:将手套袖口连同扩肛器缝合固定于肛周,再将手套5指经由透明肛门镜翻转出肛门,将超声刀、无损伤肠钳和肠镜镜头分别从3个指套伸入并结扎固定。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制作手套入路装置平均耗时12.5(10.0~15.0) min,平均手术时间55.6(30.0~110.0)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0(3.0~8.0) d,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3例,管状腺瘤2瘤,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锯齿状腺瘤1例,其中2例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所有肿瘤组织标本边缘及基底部均为阴性。术后2例患者少量便血,随访1~5(中位3.1)月,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早期肿瘤具有简单和安全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经肛手套通路 结肠镜
原文传递
局方“五积散”预防寒湿体质结直肠息肉复发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智勇 沈忠 +4 位作者 张秀峰 裘建明 武文静 廖秀军 茅伟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观察五积散预防寒湿体质的结直肠息肉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随机分配肠镜下结直肠息肉术后寒湿体质患者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口服五积散3个月,空白对照组52例,1年后复查肠镜,观察2组病例前后息肉的数量、性质、分布等,比较2组息... [目的]观察五积散预防寒湿体质的结直肠息肉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随机分配肠镜下结直肠息肉术后寒湿体质患者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口服五积散3个月,空白对照组52例,1年后复查肠镜,观察2组病例前后息肉的数量、性质、分布等,比较2组息肉的复发率,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息肉复发率4.0%(2/50),对照组52例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19.2%(10/52),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8)。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五积散可以预防寒湿体质的结直肠息肉复发,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积散 结直肠息肉 复发率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类癌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永军 杨关根 +3 位作者 沈忠 贠键 茅伟明 张轶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5-705,共1页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早期直肠癌和其他直肠肿瘤[1].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对7例直肠类癌患者采用TEM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直肠类癌 手术治疗 肛门内镜 ENDOSCOPIC 2009年 早期直肠癌 显微手术 直肠肿瘤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忠 裘建明 +3 位作者 杨关根 茅伟明 张秀峰 邓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286-3287,3295,共3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l2月医院肛肠外科43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以发生切口感染者为感染组,同期无切口感染...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l2月医院肛肠外科43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以发生切口感染者为感染组,同期无切口感染者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432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51例,感染率1.8%,其中年龄>60岁患者感染率13.0%,直肠癌手术后患者感染率14.5%,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患者的感染率14.3%;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手术方式、预防性造口、快速康复的实施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BMI、伴有糖尿病、传统开腹手术、未采用快速康复的流程与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控制体质量和血糖、采用腔镜手术和贯彻快速康复理念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