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峡两岸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海峰 茸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116,共8页
近年海峡两岸均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旨在通过专门化立法等方式来优化可再生能源配比,以期实现低碳绿能转型。纵观海峡两岸能源转型历程和路径,均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紧密关联。目前海峡两岸均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 近年海峡两岸均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旨在通过专门化立法等方式来优化可再生能源配比,以期实现低碳绿能转型。纵观海峡两岸能源转型历程和路径,均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紧密关联。目前海峡两岸均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但针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尝试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综合运用比较研究、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论对海峡两岸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作探讨与研究。回望海峡两岸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制度群,海峡两岸在并网制度、可再生能源基金、保障性收购、价格管理、补贴机制等核心制度中都呈高度相似特征。虽然在制度细节层面存在诸多不同配套规定,如附加电价征收、并网成本分摊、收购合约时限等,但总体上以对FIT模式进行修正而展现出来的制度趋同化脉络清晰可辨。在具体实践中,海峡两岸均于2017年建立绿色电力交易证书制度,以尝试推动自愿性认购市场的发展。亦面临部分共性问题,如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机制、基金缺额、竞标引入、推广绿色电力交易证书制度等现实性挑战。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海峡两岸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存在趋同化现象;海峡两岸修法的制度选择与路径依赖接近;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践提示我们需加强制度引进的甄别和改良,制度吸收需借鉴本土资源;我国台湾地区集智立法路径值得学习研究,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法这类技术性较强的法律制度更应充分吸纳专家学者建议;应注重强化具有可达性的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比较研究 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 制度趋同化 修正FIT
下载PDF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倾向 被引量:2
2
作者 茸宇 《天津法学》 2018年第2期26-31,共6页
不同于传统国际法理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不以国际不法行为作为责任的必要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多样化,不严格适用过错原则。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呈现出私法化的趋势。在引入损失分担原则后,严格责任被适度... 不同于传统国际法理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不以国际不法行为作为责任的必要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多样化,不严格适用过错原则。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呈现出私法化的趋势。在引入损失分担原则后,严格责任被适度软化,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实现重构,私法化倾向大致体现三个方面,国际法委员会的立法态度,国际造法性条约实践及其解纷方式,责任制度的模式选择。私法化趋势应强化国家补充责任理论的运用,坚持损失分担和风险预防原则,适度软化严格责任,赋予解纷机制以污染者付费的内涵,还需正视传统国家责任理论的运用,加强国际环境法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有机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国家责任理论 严格责任 损失分担机制 私法化趋势
下载PDF
中国环境纠纷调解制度研究
3
作者 茸宇 《清华法治论衡》 CSSCI 2016年第1期276-292,共17页
以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为起点,中国环境法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完善历程。但与此相对,由于经济的压缩式增长,中国的整体环境呈整体恶化趋势。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带来了大量环境纠纷。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环境信访数量... 以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为起点,中国环境法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完善历程。但与此相对,由于经济的压缩式增长,中国的整体环境呈整体恶化趋势。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带来了大量环境纠纷。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环境信访数量持续增长。据国家环保总局相关负责人报告,在过去十年里,全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上升11.6倍,年均递增28.8%。①环境信访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持续增长,表明现有的环境纠纷法律解决机制尚不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法 法律解决机制 持续增长 环境纠纷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信访 纠纷调解 恶化趋势
下载PDF
台湾地区原子能法律制度研究
4
作者 茸宇 赵晓晨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8-86,共9页
当前大陆地区已成为世界原子能综合开发利用醇熟度最高地区之一,原子能法律制度发展却严重滞后于核能开发利用速度。纵观台湾地区原子能法律制度,在近50年时间中,其法律制度与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呈现出体系浩繁、制度外延宽泛、立法粗细... 当前大陆地区已成为世界原子能综合开发利用醇熟度最高地区之一,原子能法律制度发展却严重滞后于核能开发利用速度。纵观台湾地区原子能法律制度,在近50年时间中,其法律制度与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呈现出体系浩繁、制度外延宽泛、立法粗细并重、善于利用行政法规和命令细化业有法律制度、立法间程旷日长久等特点。在东北亚乃至全球原子能法律发展史中皆为一个独特样本,但目前大陆地区尚未围绕台湾地区原子能法律制度开展系统研究,局限了我们的比较视野。本文结合当前国际核能发展趋势、台湾地区最新核能政策,全面梳理了其原子能法律体系,对典型制度、经验做法进行了类型化研究,挖掘出其制度蕴涵浓厚管制和应急色彩、法制修订与技术发展耦合性高、热衷利用财政金融工具健全核能保障和风险管理机制等发展机理,并结合大陆地区原子能法律制度发展实际,提出具体启示与建议,以期促力大陆地区原子能法律制度体系建构工程压茬推进、两岸法治文化互学共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原子能法律制度 典型制度 治理逻辑 发展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