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蛋白表达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胃癌的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茹国庆 徐文娟 +3 位作者 孟群 赵仲生 马杰 许励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探讨 p5 3蛋白和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和第 因子相关抗原 (VWF:Ag)染色。分析 p5 3蛋白和肿瘤微血管密度 (m i-crovessel density,MVD)与胃癌... 目的 探讨 p5 3蛋白和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和第 因子相关抗原 (VWF:Ag)染色。分析 p5 3蛋白和肿瘤微血管密度 (m i-crovessel density,MVD)与胃癌大小、病理分级、浸润深度、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P- TNM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p5 3表达与 MVD值除与病理分级 (P>0 .0 5 )无关外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 (P<0 .0 0 1) ,p5 3蛋白表达阳性者 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P<0 .0 0 1) ;p5 3蛋白表达阳性或 MVD≥ 39的胃癌 5年生存率较 p5 3蛋白表达阴性或 MVD<39者低 (P<0 .0 0 1)。结论  p5 3与肿瘤间质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而 p5 3蛋白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表达 肿瘤微血管生成 胃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前列腺梭形细胞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茹国庆 赵明 何向蕾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19-325,共7页
前列腺梭形细胞病变虽然罕见,但其形态学谱系相当宽广,涵盖一系列良性或恶性的、上皮性或非上皮性的、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的病变,在穿刺活检或经尿道切除标本中遇到时特别容易造成鉴别诊断的混淆。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细胞凋亡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茹国庆 张梅 +2 位作者 汤琪乐 罗祖炎 赵仲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水平与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TUNEL法检测 62例有 5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3 2例癌旁异型增生肺组织及 2 8例正常肺组织的凋亡水平。结果  ( 1)肺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t...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水平与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TUNEL法检测 62例有 5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3 2例癌旁异型增生肺组织及 2 8例正常肺组织的凋亡水平。结果  ( 1)肺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ticIndexAI)明显低于癌旁异型增生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 (P <0 .0 1) ;( 2 )存活 5年以上肺癌患者其AI明显高于 1、3年生存组 (P <0 .0 5 ) ;( 3 )肺癌细胞凋亡水平伴随PTNM期别增加 (P <0 .0 5 ) ,淋巴结转移 (P <0 .0 5 ) ,病理级别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P <0 .0 5 ) ,但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部位、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指导术后治疗的有用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凋亡 预后 TUNEL
下载PDF
介入联合手术综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袁建华 赵仲生 +7 位作者 邓高里 胡庭杨 俞文强 陈方宏 罗祖炎 茹国庆 董全进 屠世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 评价术前介入化疗和手术对大肠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66例大肠癌术前经导管动脉内联合抗癌药物灌注治疗,治疗后5~30d(平均12d)手术切除肿瘤。其中50例切除标本作了组织学疗效和细胞凋亡观察,以介入治疗前22例肠镜活检标本和25例正... 目的 评价术前介入化疗和手术对大肠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66例大肠癌术前经导管动脉内联合抗癌药物灌注治疗,治疗后5~30d(平均12d)手术切除肿瘤。其中50例切除标本作了组织学疗效和细胞凋亡观察,以介入治疗前22例肠镜活检标本和25例正常肠黏膜(标本正常肠切缘)作对照。结果 肿瘤组织学疗效Ⅰ级20例,Ⅱ级21例,Ⅲ级9例。肿瘤凋亡细胞密度介入化疗前为31.47±5.58,介入化疗后为76.69±17.12,正常肠黏膜为8.01±3.39。介入治疗后凋亡细胞密度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前(P<0.001),腺癌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P<0.001)。不同病理分期肿瘤的组织学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30)。不同病理分期肿瘤的细胞凋亡也无差异(P>0.05)。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1%、71.1%和48.5%。介入治疗后66例中手术根治58例,根治率为87.9%。结论 大肠癌术前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肿瘤组织学疗效显著,肿瘤细胞凋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大肠癌 临床应用 介入化疗 肿瘤切除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MMP-2和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仲生 张梅 茹国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8例正常肺组织、3 2例癌旁异型增生肺组织和 62例NSCLC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达...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8例正常肺组织、3 2例癌旁异型增生肺组织和 62例NSCLC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达水平。结果 NSCLC组织中MMP 2 ( 77.4% )和MMP 9( 80 .6% )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异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肺组织 (P均 <0 .0 0 5 )。腺癌和腺鳞癌中MMP 2和MMP 9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鳞癌 (P均 <0 .0 5 )。MMP 2和MMP 9的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而增加 ,Ⅲ +Ⅳ期显著高于Ⅰ +Ⅱ期 (P <0 .0 2 5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MMP 2和MMP 9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0 5 ,P <0 .0 5 )。生存 1、3年的患者MMP 2和MMP 9阳性表达率均高于 5年以上存活者 (P <0 .0 5 ,P <0 .0 0 5 )。结论 NSCLC组织内MMP 2和MMP 9阳性表达可能是预测肿瘤恶性行为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2 MMP-9 免疫组织化学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治疗后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祖炎 刘子江 +3 位作者 袁建华 茹国庆 赵仲生 孔颂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支气管动脉化疗及其与支气管腔内放疗联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抽取 1996~ 1998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5 5例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单纯手术切除的2 0例为A组 (对照组 ) ;术前 2周接受过 1~ 2次支气管... 目的 研究支气管动脉化疗及其与支气管腔内放疗联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抽取 1996~ 1998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5 5例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单纯手术切除的2 0例为A组 (对照组 ) ;术前 2周接受过 1~ 2次支气管动脉化疗的 2 0例为B组 ;术前 2~ 3周接受过支气管动脉化疗与支气管腔内放疗联合治疗的 15例为C组。应用原位DNA断端标记法检测 3组标本的癌细胞凋亡水平 ,以光镜下计数的每 10 0个癌细胞的平均凋亡数 (调亡指数 )表示。结果  1.A、B、C 3组间凋亡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2 .3组间鳞癌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3组间腺癌凋亡指数比较 ,A、C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其余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4.3组内鳞癌和腺癌间凋亡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支气管动脉化疗及其与支气管腔内放疗的联合治疗均能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其中以联合治疗的诱导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化疗 腔内放疗 细胞凋亡 非小细胞肺部 治疗
下载PDF
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组织学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庭杨 袁建华 +8 位作者 茹国庆 赵仲生 罗祖炎 刘子江 俞文强 蔡学祥 陈方宏 邓高里 董全进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评价术前肠系膜上、下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大肠癌的组织学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术前病理证实的51 例大肠癌经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1至2次,5至30天,平均12天后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切片行... [目的]评价术前肠系膜上、下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大肠癌的组织学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术前病理证实的51 例大肠癌经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1至2次,5至30天,平均12天后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切片行组织学疗 效观察。[结果]肿瘤组织学疗效0级1例,Ⅰ级21例,Ⅱ级24例,Ⅲ级5例,总有效率980%,16例淋巴结转移,其组织学疗效0 级5例,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1例,总有效率68 8%。[结论]术前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大肠癌组织学疗效显著,可降低淋巴 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药物疗法 动脉 组织学 介入疗法 灌注 局部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核转录因子-κ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金戈 陈珊 +3 位作者 单江 许励 张梅 茹国庆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对心肌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坏死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观... 目的 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对心肌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坏死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坏死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心肌NF κB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杂交检测IκBα的蛋白质表达,半定量RT PCR检测ICAM 1mRNA含量。观察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大鼠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后,血清LDH、CK和MDA含量升高,心肌坏死,NF κBp65蛋白大量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减弱,ICAM 1mRNA表达上升。地塞米松使升高的LDH、CK和MDA明显下降,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显著抑制NF κBp65蛋白和ICAM 1mRNA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增强。结论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中,NF κB和ICAM 1mRNA表达增加,表明抑制NF κB激活,减少ICAM 1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是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关键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核转录因子-ΚB 缺氧损伤 心肌缺血 大鼠 ICAM-1 定量RT-PCR检测 异丙肾上腺素 丙二醛(MDA) mRNA表达 P65蛋白 血清乳酸脱氢酶 Western NF-ΚB激活 蛋白质表达 心肌坏死 肌酸磷酸激酶 免疫组化检测 IκBα
下载PDF
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汤琪乐 许励 +2 位作者 徐文娟 张梅 茹国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4例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 3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42岁 ;3例呈局限型 ,1例为弥漫浸... 目的 :探讨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4例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 3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42岁 ;3例呈局限型 ,1例为弥漫浸润型。组织学上可表现为肉瘤样梭形细胞型、上皮样型及双相型。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肉瘤样梭形细胞表达CK、vimentin ;上皮样型瘤细胞表达HBME1、CK。结论 :原发于心包的恶性间皮瘤罕见 ,预后极差 ,临床常被误诊 ,其组织形态亦复杂多样 ,应注意与心包的良性增生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心包间皮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GPC3、HSP70、SALL4和AFP联合表达对胃肝样腺癌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丽丽 何向蕾 +3 位作者 吴建宇 王伟 张欣 茹国庆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780-782,786,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热休克蛋白70(HSP70)、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及甲胎蛋白(AFP)联合表达对胃肝样腺癌(HAS)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的HAS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热休克蛋白70(HSP70)、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及甲胎蛋白(AFP)联合表达对胃肝样腺癌(HAS)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的HAS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手术标本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观察GPC3、HSP70、SALL4、AFP、精氨酸酶-1(Arginase-1)、hepatocyte paraffin1(Hep Par1)、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男9例,女1例,年龄58~75(66.0±51.7)岁。其中7例治疗前血清AFP升高;肿瘤由肝样分化区组成,有或无常见普通型胃腺癌,肝样分化区与典型肝细胞癌的组织学特征相似;见广泛脉管内癌栓9例,淋巴结转移7例,肝转移1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PC3、HSP70、SALL4、AFP、Hep Par1、GS呈不同比例阳性。术后随访6~60个月,8例死亡,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期13个月。结论 HAS是一种易转移、预后差、罕见的特殊类型胃癌,所以明确诊断尤为关键,通过一系列肝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发现GPC3、HSP70、SALL4和AFP联合检测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肝样腺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受体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Fas、Bcl-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屈百鸣 俞坚武 +2 位作者 赵仲生 茹国庆 徐文娟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受体(βAR)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表达改变及心肌细胞凋亡的意义。方法:动物模型仿用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方法。心肌组织切片分别行免疫组化染色及HE、TUNEL检测。结果:βAR过度...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受体(βAR)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表达改变及心肌细胞凋亡的意义。方法:动物模型仿用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方法。心肌组织切片分别行免疫组化染色及HE、TUNEL检测。结果:βAR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损伤时,Fas、Bcl2蛋白皆上调表达(P<0.01),Fas蛋白表达上调更为显著(P<0.01),心肌损伤6h、72h段凋亡指数分别为7.6±1.5、14.8±4.1。结论:βAR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是参与损伤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可能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一个关键因素,Fas、Bcl2蛋白的表达在其调控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受体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细胞 凋亡 FAS Bcl-2 大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对突变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美华 茹国庆 何向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EGFR...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EGFR筛查手段。方法采用ARMS-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56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53. 93%,EGFR蛋白阳性率为69. 8%;两者表达显著相关(P<0. 001);以ARMS-PCR法为金标准时,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灵敏度为87. 77%,特异性为53. 77%,阳性预测值为71. 34%,阴性预测值为77. 02%;因标本类型和组织学类型造成的样本差异性中,手术肿块(Kappa=0. 824)和肺鳞癌(Kappa=0. 496)样本的检测一致性明显优于其他组织; EGFR突变与患者性别(P <0. 001)、组织学类型(P <0. 001)、胸膜侵犯(P <0. 001)、脉管神经累犯(P=0. 001)和淋巴结转移(P=0. 002)密切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相关,在充分考虑样本差异性影响的前提下,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EGFR突变的经济便捷初筛手段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 基因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突变位点 样本差异性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E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仲生 茹国庆 马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E(cyclinE)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对预后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 2 8例胃癌组织中cyclinE和P5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本组 1 2 8例中 ,cyclinE蛋白阳性 57例 ,占 44 .5 ...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E(cyclinE)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对预后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 2 8例胃癌组织中cyclinE和P5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本组 1 2 8例中 ,cyclinE蛋白阳性 57例 ,占 44 .5 % ;P53蛋白阳性 67例 ,占 52 .3 % ,P53 +/cyclinE +者 48例 ,占 37.5 %。胃癌组织中cyclinE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和远处转移均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cyclinE阳性表达组五年生存率 (5 .3 % )显著低于cyclinE表达阴性组 (36 .6 % ,P <0 .0 0 1 ) ,P53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例五年生存率 (7.8% )显著低于P53表达阴性的病例 (2 2 .6 % ,P <0 .0 0 1 ) ,cyclinE和P53均阳性的病例五年生存率 (2 .3 % ) ,明显低于其他组的病例 (2 7.3 % ,P <0 .0 0 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 ,cyclinE蛋白表达水平是独立的预后指标 ,P53蛋白表达水平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CyclinE在胃癌中表达具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E P53蛋白 胃癌 表达 预后 癌组织
下载PDF
E-cadherin、α-catenin和MMP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励 汤琪乐 +2 位作者 徐文娟 茹国庆 孟丹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71-173,i055,共4页
目的 研究钙黏附分子 (E cadherin ,E cad)、α 连接蛋白 (α catenin ,α ca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 teinase 2 ,MMP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1... 目的 研究钙黏附分子 (E cadherin ,E cad)、α 连接蛋白 (α catenin ,α ca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 teinase 2 ,MMP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10例正常膀胱黏膜E cad、α cat及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膀胱黏膜E cad、α cat呈正常表达 ,MMP2为阴性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 cad及α cat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 4 4 8% (43/96 )和 5 8 3% (5 6 /96 ) ,MMP2阳性表达为 5 3 1%(5 1/96 )。E cad和α cat的异常表达率、MMP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 E cad、α cat和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监测肿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Α-CATENIN MMP2 膀胱癌 表达 预后 钙黏附分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筛选胃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及TLN1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黎 赵仲生 +2 位作者 马杰 茹国庆 董来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71-1278,共8页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胃癌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探讨TLN1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Affy-metrix芯片筛选癌旁正常胃黏膜(A组)、胃癌原...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胃癌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探讨TLN1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Affy-metrix芯片筛选癌旁正常胃黏膜(A组)、胃癌原发灶(B组)和淋巴结转移灶(C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队列试验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基于聚类分析结果的基因功能(基于Gene Ontology分类)集群分析和Pathway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用RT-PCR检测TLN1在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情况。结果:A、B、C3组呈连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278个,其功能主要集中在免疫应答、细胞黏附、磷酸盐转运、阴离子转移、细胞趋化和移动、信号转导等方面;连续下调的387个基因其功能主要集中在消化、糖类代谢、脂质代谢、蛋白代谢、一氧化氮复合物代谢、一氧化碳复合物代谢、细胞黏附等方面。Pathway分析显示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黏附信号通路异常激活,THBS1、TLN1、CAPN3、ITGAX、SORBS1、CAPN6、CAPN9在3组中呈连续梯度改变。TLN1在癌旁非肿瘤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量分别为:0.0000342±0.0000711、0.1064±0.1251和0.2886±0.3529;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灶显著高表达(P<0.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胃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有助于找到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关键基因或通路,为寻找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早期诊断指标及新的治疗靶点奠定了实验基础,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整合素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的TLN1基因异常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TLN1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芯片
下载PDF
多形性脑胶质母细胞瘤中1p/19q杂合性缺失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楼林 方晴霞 +3 位作者 郑小春 茹国庆 马杰 卢刚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114-1116,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1p/19q杂合性缺失(1p/19q LOH)的表达类型及其意义。方法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29例GBM、1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和1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OA)中1p/19q LOH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 GBM、AA和OA中1p/19q ... 目的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1p/19q杂合性缺失(1p/19q LOH)的表达类型及其意义。方法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29例GBM、1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和1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OA)中1p/19q LOH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 GBM、AA和OA中1p/19q LOH的发生率分别为24.1%、35.3%和75.0%,其中同时发生1p和19q LOH的比率分别为13.8%、23.5%和66.7%,GBM中1p/19q LOH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A和OA(P<0.05)。GBM的VEGF阳性表达率和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75.9%和87.66±16.21,AA为47.1%和49.57±4.73,OA为41.7%和41.62±4.25,GBM与后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1p/19q LOH的发生率与VEGF阳性表达和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1p/19q LOH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评估GBM患者对烷化剂类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1 P 1 9q杂合性缺失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PBL结合CBL教学在临床病理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丽丽 茹国庆 +5 位作者 吴建宇 王伟 杨泽然 赵明 马杰 何向蕾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0期1576-1578,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通过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各个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系统、规范的临床工作实践,培养具有解决各个临床实际工作综合素质和医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临床医学人才,也是一个医学生向胜任临床工作高层次医生转变的重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通过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各个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系统、规范的临床工作实践,培养具有解决各个临床实际工作综合素质和医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临床医学人才,也是一个医学生向胜任临床工作高层次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1]。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门学科之间的桥梁,病理科作为医院的平台科室,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给临床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充分的支持。因此,培养高质量的病理诊断医师尤为重要。而病理诊断医师的培养需要较长周期的训练学习,因此可以积累下足够的临床经验。据统计,全国病理医师缺口总数估计在10万人左右[2]。在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种不足更显突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通过导师的指导,以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知识的全面性、延伸性,是更适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本课题组将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于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实践,以提高病理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分组讨论 临床医学人才 临床实践能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临床实际工作 疾病诊断 延伸性
下载PDF
CD44V3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仲生 茹国庆 +1 位作者 徐文娟 张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 为了探讨CD44V3和CD44V6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 P法),对62 例有5 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了CD44V3 和CD... 目的 为了探讨CD44V3和CD44V6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 P法),对62 例有5 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了CD44V3 和CD44V6 蛋白的检测。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的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 和67.7% ,皆与肿瘤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CD44V3 和CD44V6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在1 年、3 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与5 年比较有显著意义;结果还表明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直径> 3cm 者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cm 者(P< 0.005)。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V3 和CD44V6阳性表达提示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多见于晚期肺癌,预后较差。CD44V3和CD44V6可作为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D44V3 CD44V6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可望 邹寿椿 +5 位作者 孟群 茹国庆 雷科锋 虞昆 姜蔚 张静霞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CK19、端粒酶表达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以蓝染法对66例乳腺癌患者施行SLN活检,62例获得成功,该62例患者的117枚SLN进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以CK19、端粒酶为检测指标,以术中冰冻切...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CK19、端粒酶表达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以蓝染法对66例乳腺癌患者施行SLN活检,62例获得成功,该62例患者的117枚SLN进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以CK19、端粒酶为检测指标,以术中冰冻切片、术后连续石蜡切片和常规免疫组化以及术后腋淋巴结连续石蜡切片为对照.结果 SLN活检成功率达93.93%,冰冻切片对SLN的阳性检出率最低,连续石蜡切片次之,快速免疫组化检测SLN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冰冻切片(P = 0.002),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与常规免疫组化检测SLN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61).快速免疫组化检测预测腋淋巴结转移准确率达96.55%,CK19与端粒酶的灵敏度分别为96.36%、96.83%,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正确使用蓝染法可获得较高的SLN活检成功率,SLN的快速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优点,能在术中即时为术者提供检测结果,从而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早期乳腺癌患者免受腋淋巴结清扫之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快速免疫组化 常规免疫组化 连续石蜡切片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建华 刘子江 +3 位作者 罗祖炎 茹国庆 赵仲生 孔颂阳 《浙江实用医学》 1999年第4期3-5,共3页
为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顺铂、阿霉素等联合化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我们选择 1996~ 1998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40例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单纯手术切除的 2 0例为对照组 ;术前 2周接受过支气管动脉化疗的2 0例为实验组... 为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顺铂、阿霉素等联合化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我们选择 1996~ 1998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40例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单纯手术切除的 2 0例为对照组 ;术前 2周接受过支气管动脉化疗的2 0例为实验组。应用原位DNA断端标记法检测两组标本的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两组间凋亡指数以及两组间鳞癌凋亡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间腺癌凋亡指数以及两组内鳞癌和腺癌间凋亡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顺铂、阿霉素等联合化疗药物能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肺肿瘤 细胞凋亡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