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免疫球蛋白对婴儿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茹彩旺 袁天明 +3 位作者 杨兵芬 吴福根 林应荣 莫妙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59-565,共7页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免疫球蛋白对婴儿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并发DIC婴...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免疫球蛋白对婴儿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并发DIC婴儿纳入研究,依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DIC指标恢复正常、出血停止及重症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儿的血浆FIB、D-D、T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儿血清PCT、hs-CRP、TNF-α表达均减少,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17%(1/46)vs.6.52%(3/4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儿脓毒症并发DIC疗效确切,能缓解或消除出血等症状,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血清PCT、hs-CRP及TNF-α表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免疫球蛋白 婴儿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二胺氧化酶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茹彩旺 杨兵芬 +1 位作者 吴福根 林应荣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窒息新生儿,按照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45例)和重度窒息组(31例);同时按照胃肠功能障碍分为无障碍组(23例)、轻度障碍组(34例)和重...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窒息新生儿,按照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45例)和重度窒息组(31例);同时按照胃肠功能障碍分为无障碍组(23例)、轻度障碍组(34例)和重度障碍组(19例);同期选取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1天、7天测定并对比各组间血浆I-FABP与DAO水平,分析I-FABP、DAO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轻度及重度窒息患儿在出生后1天、7天的血浆I-FABP、DA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患儿在出生后7天较出生后1天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及重度胃肠功能障碍患儿出生后1天和出生后7天的血浆I-FABP、DAO水平较无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轻度及重度胃肠功能障碍患儿出生后7天的血浆I-FABP、DAO水平较出生后1天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窒息患儿的血浆I-FABP和DAO水平与其胃肠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1=0.613,r2=0.585,P<0.05)。结论随着新生儿血浆I-FABP和DAO水平的升高,其胃肠功能障碍也随之加重,因此,血浆I-FABP和DAO对于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可用于早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新生儿 胃肠功能障碍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秦涛 陈辉军 +2 位作者 王玲 茹彩旺 吴福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急性小血管炎,临床特征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皮疹、非损伤性关节炎、消化道症状以及肾炎,以儿童多见[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2,3]提示过敏性紫癜患儿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健...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急性小血管炎,临床特征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皮疹、非损伤性关节炎、消化道症状以及肾炎,以儿童多见[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2,3]提示过敏性紫癜患儿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患儿,HP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密切相关。然而,HP感染是否增加肾脏、关节、消化道损害风险,是否影响患儿长期预后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损伤性关节炎 单纯皮肤型 小血管炎 幽门螺旋杆菌 损害风险 腹型紫癜 毛细血管脆性 短期疗效 尿蛋白
下载PDF
盐酸纳美芬治疗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尹丽敏 李明 茹彩旺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患有HIE的足月新生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患有HIE的足月新生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β-E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足月HIE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新生儿临床症状,降低β-EP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纳美芬 足月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福根 滕海麟 +4 位作者 秦涛 茹彩旺 江金彪 林应荣 陈弘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GFBP)-3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方法测定45例HSP患儿不同时期的血清IGF-1及IGFBP-3、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GFBP)-3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方法测定45例HSP患儿不同时期的血清IGF-1及IGFBP-3、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关系。结果HSP急性发作组血清IGF-1[(452±183)μg/L]、IGFBP-3[(13897±3]24)μg/L]及CRP[(20±8)mg/L]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2、4.10、11.17、11.63、8.59、9.86,P均〈0.01);HSP缓解组血清IGF-1、IGFBP-3及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44、0.34、0.52,P均〉0.05)。HSP急性期并发肾损害组血清IGF-1[(621±253)μg/L]、IGFBP-3[(18763±3173)μg/L]水平升高,与无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1、7.26,P均〈0.01),有胃肠道症组血清IGF-1[(479±192)μg/L]、IGFBP-3[(13986±3162)μg/L]水平与无胃肠道症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3、0.16,P均〉0.05);血清CRP水平在肾损害组与非肾损害组及胃肠道症组与无胃肠道症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6、0.32,P均〉0.05)。HSP急性期患儿血IGF-l、IGFBP-3与CRP浓度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4,0.672,P均〈0.01)。结论IGF-1、IGFBP-3参与了HSP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IGF-1、IGFBP-3测定对紫癜性肾损害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茹彩旺 吴福根 +2 位作者 秦涛 王玲 陈弘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5-46,4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治疗。观察两组不同胎龄和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NEC患病率、治疗前后肠道各菌群变化的差异。...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治疗。观察两组不同胎龄和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NEC患病率、治疗前后肠道各菌群变化的差异。结果 (1)试验组NEC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试验组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NEC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细菌总数、球菌总数及杆菌总数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杆球菌比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杆菌可有效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母乳和新生儿粪便细菌与母乳性黄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茹彩旺 秦涛 +3 位作者 王玲 江姗姗 吴福根 陈弘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母乳和新生儿粪便细菌与母乳性黄疸(BMJ)的相关性。方法以BMJ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与健康新生儿对照。RT-PCR法检测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细菌含量,比较BMJ组和对照组细菌含量的差别,分析血总胆红素与细菌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1)BMJ... 目的探讨母乳和新生儿粪便细菌与母乳性黄疸(BMJ)的相关性。方法以BMJ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与健康新生儿对照。RT-PCR法检测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细菌含量,比较BMJ组和对照组细菌含量的差别,分析血总胆红素与细菌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1)BMJ组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母乳两歧双歧杆菌与血清TSB显著负相关(r=-534,P=0.000);新生儿粪便青春双歧杆菌(r=-0.675,P=0.000)、两歧双歧杆菌(r=-0.598,P=0.000)和长双歧杆菌(r=-0.472,P=0.000)与血清TSB显著负相关。结论母乳中双歧杆菌含量下降可能与新生儿BMJ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细菌 母乳 粪便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早产儿德朗热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茹彩旺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德朗热综合征又称为阿姆斯特丹侏儒症、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是一种多发性先天异常综合征。其特点是具有典型的面部特征,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并可能出现多发畸形,存活者常有严重生长发育落后。新生儿发病率约1/10000,我院经... 德朗热综合征又称为阿姆斯特丹侏儒症、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是一种多发性先天异常综合征。其特点是具有典型的面部特征,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并可能出现多发畸形,存活者常有严重生长发育落后。新生儿发病率约1/10000,我院经治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综合征 早产儿 宫内生长发育迟缓 生长发育落后 新生儿发病率 阿姆斯特丹 多发畸形 侏儒症
原文传递
新生儿黄疸急性肾损伤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茹彩旺 杨兵芬 +1 位作者 林婷婷 吴福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7期1546-154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急性肾损伤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收治的无黄疸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依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血清总胆红素(T...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急性肾损伤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收治的无黄疸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依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将观察组患儿分为轻度组(66例)、中度组(51例)和重度组(33例),测定所有儿童血清胱抑素C(Cys-C)、TS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 Alb)水平,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急性肾损伤组(57例)和无肾损伤组(93例),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诱发黄疸新生儿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血清TSB水平与Cys-C、尿β2-MG、m Alb的关系。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对照组4组血清Cys-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重度组TSB、β2-MG、m Alb、α1-MG水平最高,其次是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黄疸新生儿中有57例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组),93例患儿未发生肾损伤(无肾损伤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肾损伤组与无肾损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SB水平、出生后首次出现黄疸时间、黄疸病程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TSB水平、出生后首次出现黄疸时间是诱发黄疸新生儿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OR>1,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黄疸新生儿TSB水平与β2-MG、m Alb、α1-MG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TSB水平可引起急性肾损伤,新生儿血清TSB水平和出生后首次出现黄疸时间是诱发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尿β2-MG、m Alb、α1-MG与血清TSB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黄疸新生儿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急性肾损伤 新生儿 发生状况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官清 茹彩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2381-2385,共5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0...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联合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神经功能指标以及体液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45%比78.00%)(χ2=4.319,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颅神经受累消失时间、脑电图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17±0.56)d比(3.12±0.79)d,(2.25±0.31)d比(3.87±0.93)d,(3.84±0.46)d比(5.31±0.69)d,(2.01±0.83)d比(3.86±1.21)d,(1.85±0.58)d比(2.79±0.77)d,(11.36±2.14)d比(13.05±1.85)d,(10.21±3.05)d比(13.85±3.72)d](t=7.072、11.998、12.789、9.093、7.024、4.276、5.444;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NSE、S-100β及NGF水平均显著降低[(12.64±1.22)ng/L比(18.95±2.15)ng/L,(0.85±0.24)ng/L比(1.69±0.35)ng/L,(0.17±0.05)ng/mL比(0.98±0.12)ng/mL,(16.38±1.38)ng/L比(19.04±2.78)ng/L,(1.22±0.30)ng/L比(1.70±0.41)ng/L,(0.33±0.10)ng/mL比(0.96±0.14)ng/mL,t=18.583、14.010、45.361、6.239、6.878、25.58;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t=14.592、6.931、10.358;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G显著升高[(15.62±2.31)g/L比(9.12±1.74)g/L,(11.52±2.05)g/L比(8.97±1.56)g/L](t=16.363、6.999;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纳洛酮可有效提高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并可有效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免疫功能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类 脑炎 病毒性 重症监护 免疫 纳洛酮
原文传递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浙江沿海地区ESBLs基因类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弘 郑昌华 +6 位作者 王爱萍 江金彪 吴福根 秦涛 林应荣 茹彩旺 王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15-4418,共4页
目的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了解浙江沿海地区ESBLs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对171株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表型确证试验,采用多重PCR对标准菌株和ESBLs表型阳性的临床菌株进行CTX-M扩增,... 目的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了解浙江沿海地区ESBLs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对171株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表型确证试验,采用多重PCR对标准菌株和ESBLs表型阳性的临床菌株进行CTX-M扩增,扩增产物经DHPLC分析,通过与标准菌株色谱峰比对进行临床菌株基因分型。结果 171株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有142株临床菌株ESBLs表型阳性,经多重PCR扩增142株肠杆菌科109株携带CTX-M基因,52株为CTX-M-1产物,57株为CTX-M-9产物,检出率达79.80%,其中大肠埃希菌携带CTX-M基因比例最高,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109株临床菌株PCR产物经DHPLC分析检测出4种CTX-M基因型,33株携带CTX-M-3、19株携带CTX-M-15、5株携带CTX-M-9、52株携带CTX-M-14。结论运用DHPLC技术检测出CTX-M型ESBLs菌株有4种基因型,其中CTX-M-14型是CTX-M型ESBLs主要型别;该地区细菌携带CTX-M型ESBLs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最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基因分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