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不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瑞阳 茹能 +1 位作者 向清华 黄巾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187-190,共4页
腰椎不稳是指脊柱在正常生理负荷下失去维持其移位模式的能力,是导致下腰疼的原因之一。腰椎不稳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但目前对于腰椎不稳最佳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方法尚未达成共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腰椎不稳的影像学检查进行了... 腰椎不稳是指脊柱在正常生理负荷下失去维持其移位模式的能力,是导致下腰疼的原因之一。腰椎不稳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但目前对于腰椎不稳最佳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方法尚未达成共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腰椎不稳的影像学检查进行了诸多研究,现对腰椎不稳的影像学研究相关进展进行概述,旨在为腰椎不稳影像学诊断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下腰疼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骨膜瓣治疗创伤性骨外露创面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巾帼 茹能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77-180,共4页
骨外露创面的修复一直都是临床治疗中的巨大难题,目前治疗此类创面的主流方案是皮瓣移植,但该术式手术难度较高,需要临床医生具备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而且,如何减轻供瓣区的创伤、如何修复供瓣区遗留的创面同样对临床医生造成了困扰。... 骨外露创面的修复一直都是临床治疗中的巨大难题,目前治疗此类创面的主流方案是皮瓣移植,但该术式手术难度较高,需要临床医生具备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而且,如何减轻供瓣区的创伤、如何修复供瓣区遗留的创面同样对临床医生造成了困扰。骨膜瓣因具备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切取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颌面外科、骨科对骨缺损的修复重建。随着临床对骨膜瓣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许多成功利用骨膜瓣修复创伤性骨外露创面的案例被报道,进一步证实了骨膜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对骨膜瓣修复创伤性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对骨膜瓣解剖结构、治疗骨外露创面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优缺点及面临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骨膜瓣在创伤性骨外露创面修复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瓣 软组织缺损 骨外露创面 创面修复
下载PDF
脊柱结核易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向清华 王瑞阳 +4 位作者 茹能 黄巾帼 高天翔 娄兆金 柳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5期115-118,共4页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亦是最有害的类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和减少脊柱畸形的必要条件。为了对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对近年来脊柱结核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通...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亦是最有害的类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和减少脊柱畸形的必要条件。为了对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对近年来脊柱结核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通过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γ干扰素(interferor-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基因及其受体基因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深入理解脊柱结核基因层面的易感性以及免疫学机制可为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以及疫苗研制提供全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下载PDF
114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瑞阳 茹能 向清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STB)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对STB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就诊于三峡大学人民医院的114例ST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式...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STB)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对STB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就诊于三峡大学人民医院的114例ST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式。结果纳入的114例STB患者中,发病年龄段以>60~80岁人数最多,以农村居民为主。多数患者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STB常合并循环系统疾病,以高血压为主。实验室检查以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最多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病变最常累及腰椎,且以腰4椎体为主,病变通常累及2个及以上椎体。治疗中,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58例,药物加外科手术治疗56例,手术以后路固定、病灶清除术最常见,术中植骨方式主要为取自体髂骨植骨。结论STB具有普遍易感性,其病变多累及腰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疼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CRP、ESR升高,白蛋白减低;MRI对于STB诊断尤为重要;抗结核治疗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对治愈结核病变、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髓的神经功能等起重要作用,手术治疗以后入路固定、病灶清除术为主,术中植骨主要为自体髂骨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利用带血管骨膜重建腱-骨、腱-假体止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茹能 梁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24-329,384,共7页
目的研究利用带血管骨膜原位重建关节周围骨缺损部位腱-骨止点及在金属内植物表面重建腱-骨止点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实验兔双侧桡骨肱二头肌腱-骨止点缺损模型,采用4种方法修复。A组:将肌腱断端置于缺损处中央,取带尺动脉的尺骨后外侧骨... 目的研究利用带血管骨膜原位重建关节周围骨缺损部位腱-骨止点及在金属内植物表面重建腱-骨止点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实验兔双侧桡骨肱二头肌腱-骨止点缺损模型,采用4种方法修复。A组:将肌腱断端置于缺损处中央,取带尺动脉的尺骨后外侧骨膜瓣,包裹缺损部及肌腱断端并缝合固定。A1组:将肌腱止点断端缝合于骨缺损处骨组织断端,不用游离骨膜覆盖。B组:将肌腱止点缝合于钛板上,骨膜瓣包裹骨缺损及钛板-肌腱止点缝合处。B1组:将肌腱止点断端缝合于内固定钛板上,不用游离骨膜覆盖。术后第6周、第12周行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生物力学测定等观察骨缺损修复及腱-骨愈合情况。结果A、B组12周后骨缺损可愈合,A1组12周后1例骨愈合,B1组均未愈合予以剔除。A组、A1组、B组12周后可形成腱-骨愈合,B1组未能形成腱-骨愈合。6周、12周A组成熟骨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周B组骨母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毛细血管数量、腱-骨长入厚度、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未使用游离骨膜修复的A1组(P<0.01)。6周样本中抗拉强度正常对照组>A组=B组>A1组;12周后抗拉强度正常对照组>A组>B组>A1组。结论利用带血管蒂骨膜移植包裹肌腱和骨缺损部位的方法可以在有效修复骨缺损的同时重建腱-骨骨性愈合止点;带血管蒂骨膜不能在钛金属内置物表面形成成熟骨组织界面,但能形成腱-骨纤维连接,促进间接愈合;肌腱在钛内植物界面不能“自我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骨膜瓣移植 腱-骨愈合 骨缺损
下载PDF
非牵引床侧卧位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才胜 王华 +7 位作者 刘新宗 尚峥辉 茹能 李宁 李云 谢辉晋 严超 吴咏德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7-67,共1页
对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非牵引床侧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术中掌握侧卧位透视技术,结合多种骨折闭合及有限切开复位技巧,可完成术中良好复位固定。术后随访3~12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完全愈合,无内固定失败。疗效根... 对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非牵引床侧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术中掌握侧卧位透视技术,结合多种骨折闭合及有限切开复位技巧,可完成术中良好复位固定。术后随访3~12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完全愈合,无内固定失败。疗效根据Sander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3%。非牵引床侧卧位下微创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适合在无骨科牵引床的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侧卧位 PFNA 微创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下肢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玉鹏 梁杰 +4 位作者 李飞 茹能 喻都 武斌 张建业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下肢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入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其中3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对照组...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下肢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入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其中3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对照组),32例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切口外形美观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情况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也明显较对照组高(93.75%vs 73.3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对照组低(3.13%vs 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切口外形美观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87%vs 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D-二聚体水平、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P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但术中透视次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下肢血栓形成
下载PDF
股骨髁间窝宽度CT测量的方法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许维亚 金涛 +2 位作者 向选平 茹能 杜远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5期15-16,19,共3页
目的测量股骨髁间窝的宽度,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假体的选择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50例正常人,应用螺旋CT模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切骨,对后髁切骨前后的髁间窝的宽度测量后进行比较。结果切骨前股骨髁间窝宽度为20.10±1.56mm,... 目的测量股骨髁间窝的宽度,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假体的选择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50例正常人,应用螺旋CT模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切骨,对后髁切骨前后的髁间窝的宽度测量后进行比较。结果切骨前股骨髁间窝宽度为20.10±1.56mm,切骨后股骨髁间窝宽度为18.09±1.17mm。切骨前后股骨髁间窝的宽度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应用CT测量股骨髁间窝的宽度准确性较高,误差小,使术前假体的选择方便、准确。以股骨后髁切骨后髁间窝的宽度为截骨标准比较精确,可以在术中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人工 CT 髁间窝 股骨
下载PDF
手术治疗颈肋综合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晓毅 杜远立 +2 位作者 蔡瑾 武斌 茹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6-347,共2页
颈肋临床罕见。由于颈肋的存在使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受压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颈肋综合征。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5例颈肋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颈肋综合征 手术治疗 临床症状 2009年 血管受压 臂丛神经 疗效满意 锁骨下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入路中空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国 梁杰 +2 位作者 茹能 尚峥晖 陈剑锋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631-633,共3页
目的讨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入路中空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共收治28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联合腘窝后内侧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 目的讨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入路中空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共收治28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联合腘窝后内侧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术后予伸直位支具固定,指导其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正侧位片,采用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和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2.3)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腘窝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提示骨折复位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屈伸膝活动受限,仅1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弱阳性,余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48.7±7.8)分vs(90.7±4.2)分]和Lysholm评分[(52.2±9.3)分vs(93.8±4.6)分]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优20例,良6例,可2例。术后IKDC评分A级23例,B级4例,C级1例。结论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入路中空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方便、安全,内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骨折 关节镜 小切口 中空螺钉 疗效
下载PDF
单纯减压手术有效改善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矢状面的形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克 梁杰 +4 位作者 熊元 茹能 杨宗 张帆 伍伟飞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单纯减压手术对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分析我院8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均行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术前、末次随访均行全脊柱站立位X线检查。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单纯减压手术对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分析我院8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均行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术前、末次随访均行全脊柱站立位X线检查。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矢状面偏移(SVA)、骨盆入射角(PI)。两组间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相比术前,术后LL和TK显著增(P分别为0.024,0.011). SVA和PI-LL显著下降(P分别为0.027,0.004),PT、PI、SS和TLK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术后数字评分法(NRS)分数相比术前均显著降低(P为0.007)。结论:单纯减压手术能有效改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恢复脊柱矢状面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单纯减压手术 脊柱 矢状面形态
下载PDF
股/腘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才胜 时健身 +8 位作者 茹能 李云 武斌 黄鹤 金涛 乐锦波 王华 张竞 杜远立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1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股/腘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4月至2007年5月治疗股/腘静脉损伤26例。单纯静脉伤12例,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分别采用血管修补术、血管补片修复、端端吻合术、大隐静脉移植及"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 目的探讨股/腘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4月至2007年5月治疗股/腘静脉损伤26例。单纯静脉伤12例,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分别采用血管修补术、血管补片修复、端端吻合术、大隐静脉移植及"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静脉。结果23例肢体术后血运恢复。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中,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3例肢体坏死截肢,4例肢体肌肉部分坏死清创后残留部分功能障碍,单纯股/腘静脉损伤者血管修复后肢体无显著肿胀,血运良好。随访3个月~7年,23例肢体血运良好。结论股/腘静脉损伤修复有助肢体恢复正常血供,优先处理合并动脉损伤,"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股/腘静脉损伤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胭静脉 损伤 血管吻合 血管移植
下载PDF
床边引流袋悬挂器的设计与使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非凡 茹能 +1 位作者 崔莹 姜莱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6期96-98,共3页
为了满足携带引流管的患者特别是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患者床边引流袋固定的需求,并且解决引流袋与引流袋延长管接口处折叠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床边引流袋悬挂器。该悬挂器包括一端经过多次弯折形成开口向下的悬吊板、... 为了满足携带引流管的患者特别是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患者床边引流袋固定的需求,并且解决引流袋与引流袋延长管接口处折叠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床边引流袋悬挂器。该悬挂器包括一端经过多次弯折形成开口向下的悬吊板、固设在悬吊板上管道卡和多个挂钩。该床边引流袋悬挂器有效解决因病情需要携带引流管的患者特别是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患者床边引流袋固定需求,并且可以解决引流袋与引流管延长管接口处折叠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问题,节省护理用时间,保障护理安全。本设计制作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引流 床边固定 悬挂器 设备设计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骨锚置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固定胫前肌腱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变化
14
作者 陈波 杜远立 +4 位作者 李玉鹏 王华 武斌 茹能 乐锦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9-632,共4页
背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中胫前肌腱通常用钢丝固定,需二次手术抽出和可能发生感染,尝试应用骨锚来固定胫前肌腱。目的:分析骨锚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中固定胫前肌腱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儿童截肢后的小腿,解剖出胫前肌腱... 背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中胫前肌腱通常用钢丝固定,需二次手术抽出和可能发生感染,尝试应用骨锚来固定胫前肌腱。目的:分析骨锚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中固定胫前肌腱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儿童截肢后的小腿,解剖出胫前肌腱和楔骨,用Mitek GII锚钉和No.2Ethibond缝线分别固定,所有的样本进行生物力学垂直拔出试验,直到失败。结果与结论:骨锚固定楔骨的失败模式如下:10枚骨锚全部拔出,无缝线断裂,骨锚无损坏,平均最大拔出载荷137N。缝线固定楔骨的失败模式如下:10根No.2Ethibond缝线全部断裂,平均最大拔出载荷为92N。提示骨锚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经骨的缝线固定,达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中固定胫前肌腱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胫前肌腱 生物力学 骨锚 载荷
下载PDF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一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陈波 杜远立 +2 位作者 武斌 茹能 董传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3期65-66,F0003,共3页
关键词 肌炎 骨化性 误诊 股骨骨折
下载PDF
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对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乐锦波 杜远立 +1 位作者 向选平 茹能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9期1028-1029,1032,共3页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对组织病理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5只实验大白兔制作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髓芯减压术治疗组(A组),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对组织病理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5只实验大白兔制作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髓芯减压术治疗组(A组),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组(B组)和模型组(C组),每组各15只。观察各组各时期兔股骨头毛细血管数、管径、骨陷窝空缺百分比以及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A、B两组等4周VEGFmRNA表达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B组第8周和第12周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C组(V〈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B组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可明显上调股骨头VEGFmRNA的表达水平,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髓芯减压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A Novel 3-D Zn(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for Inhibiting the Human Osteosarcoma Cells Growth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帆 彭昊 +2 位作者 尚峥辉 梁杰 茹能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019-1023,共5页
A new three-dimensional Zn(II) coordination polymer, namely [Zn4(bpydb)3(tz)2(H2O)2]n(1),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self-assembly reactions of Zn(NO3)2·6H2O, bpydb H2, Htz and DMF. Single-crystal X-... A new three-dimensional Zn(II) coordination polymer, namely [Zn4(bpydb)3(tz)2(H2O)2]n(1),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self-assembly reactions of Zn(NO3)2·6H2O, bpydb H2, Htz and DMF.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compound 1 features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is the first example of Zn-containing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two kinds of ligands bpydb H2 and Htz.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 = 14.9953(12), b = 17.5335(17), c = 20.2381(11)A, α = 115.225(7), β = 92.329(5), γ = 105.606(8)o, V = 4561.9(7) A^3, Z = 2, F(000) = 1644, Dc = 1.177 Mg/m^3, Mr = 1616.76 and μ = 1.098 mm^-1. The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compound 1 and its corresponding organic ligands(bpydb H2 and Htz) were investigated for inhibiting human osteosarcoma cells(MG-63 and U-2 OS) growth by MTT assay. It wa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wo ligands, compound 1 exerted rather potent activities against all of these cell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X-ray three-dimensional
下载PDF
分层放置多块封闭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在急、慢性股骨骨髓炎治疗中的探讨
18
作者 茹能 向选平 +1 位作者 刘新宗 陈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6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分层放置多块封闭负压引流(VSD)护创材料持续冲洗并引流治疗急、慢性股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11例股骨急、慢性骨髓炎患者均采用分层放置多块VSD护创材料持续冲洗并引流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治... 目的探讨使用分层放置多块封闭负压引流(VSD)护创材料持续冲洗并引流治疗急、慢性股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11例股骨急、慢性骨髓炎患者均采用分层放置多块VSD护创材料持续冲洗并引流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8例为1次治疗后痊愈,2例为2次治疗后痊愈,1例为2次治疗+1次传统闭式灌洗引流后痊愈;随访1年,9例无复发,2例在3个月内复发,再次采用分层放置多块VSD护创材料持续冲洗并引流治疗后随访:其中1例8个月无复发,1例于第2次手术后失访;复发者为粪肠球菌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2例均行2次分层放置多块VSD护创材料持续冲洗并引流治疗。结论采用按组织结构分层放置多块VSD持续冲洗并引流的方法治疗急、慢性股骨骨髓炎疗效明显,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骨髓炎 分层放置
原文传递
低温等离子汽化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00例分析
19
作者 茹能 武斌 +1 位作者 陈波 杜远立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6年第2期106-107,共2页
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采用低温等离子汽化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复发率低,无一例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低温等离子 治疗 汽化 术后复发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武斌 梁杰 +1 位作者 杜远立 茹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900-1902,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关节置换组(30例)与DHS内固定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9个月,平均24.1个月。关节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低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5/30),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3%(13/30),关于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差值高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较动力髋螺钉治疗疗效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