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载升降式光电云台共振抑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绍军 李英杰 +4 位作者 李威 徐哲 王国右 徐妍 荆凡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2,共7页
为避免视场遮挡,光电云台通常置于升降式桅杆顶端,桅杆的结构刚度将直接影响云台伺服系统的刚度,继而影响云台动态性能。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桅杆刚度不足导致云台在方位向转动过程中极易发生共振,引起云台工作不稳定。针对该问题文中... 为避免视场遮挡,光电云台通常置于升降式桅杆顶端,桅杆的结构刚度将直接影响云台伺服系统的刚度,继而影响云台动态性能。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桅杆刚度不足导致云台在方位向转动过程中极易发生共振,引起云台工作不稳定。针对该问题文中先后引入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陷波滤波器和线性自抗扰控制方式对升降式光电云台共振现象进行抑制,通过对比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发现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方式具有响应速度快、共振抑制效果好、鲁棒性好的优点,适宜应用于升降式光电云台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云台 升降式桅杆 巴特沃斯滤波器 陷波滤波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下载PDF
玉米//甘蔗对玉米蚜、甘蔗绵蚜及其天敌昆虫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荆凡胜 陈斌 +3 位作者 常怀艳 赵远鹏 李正跃 张立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目的】为了明确玉米//甘蔗对玉米蚜、甘蔗绵蚜田间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方法】对比分析玉米、甘蔗间作和单作模式下玉米蚜、甘蔗绵蚜及其主要天敌昆虫的组成和多样性,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蚜虫—... 【目的】为了明确玉米//甘蔗对玉米蚜、甘蔗绵蚜田间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方法】对比分析玉米、甘蔗间作和单作模式下玉米蚜、甘蔗绵蚜及其主要天敌昆虫的组成和多样性,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蚜虫—天敌间相关性。【结果】玉米//甘蔗对玉米蚜和甘蔗绵蚜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间作模式下蚜虫发生数量和峰值均低于单作模式;天敌亚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在不同地点间差异较大,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较小;间作田蚜虫及其主要天敌间的相关性高于单作田。【结论】玉米//甘蔗影响了田间天敌昆虫群落结构,增强了害虫—天敌间相关性,可有效降低田间害虫密度,用于玉米蚜、甘蔗绵蚜的田间生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玉米//甘蔗 玉米蚜 甘蔗绵蚜 蚜虫天敌
下载PDF
玉米马铃薯间作对小绿叶蝉种群时空动态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立敏 王浩元 +3 位作者 常怀艳 荆凡胜 陈斌 李正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0-998,共9页
桃小绿叶蝉Empoasca flaoescens(Fab.)隶属同翅目叶蝉科,是马铃薯植株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为明确玉米//马铃薯种植对马铃薯小绿叶蝉时空格局的影响,于2012—2013年设置田间小区试验,采用五点取样进行田间扫网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和聚集度指... 桃小绿叶蝉Empoasca flaoescens(Fab.)隶属同翅目叶蝉科,是马铃薯植株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为明确玉米//马铃薯种植对马铃薯小绿叶蝉时空格局的影响,于2012—2013年设置田间小区试验,采用五点取样进行田间扫网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和聚集度指数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调查期内,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呈双峰型变化,间作田马铃薯上小绿叶蝉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变动幅度均显著低于马铃薯单作田;单作和间作田内马铃薯小绿叶蝉以聚集分布为主,但单作田聚集强度高于间作田;小绿叶蝉种群空间分布为依赖于密度的聚集分布,且不同种群密度下小绿叶蝉的聚集原因有所差异。由此,玉米//马铃薯种植可降低小绿叶蝉田间种群密度,从而改变害虫种群聚集强度和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马铃薯 间作 小绿叶蝉 时空动态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线圈参数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闻枫 荆凡胜 +2 位作者 李强 赵文翰 朱雪琼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12-422,共11页
为提升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传输性能,该文研究了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RWPT)系统的磁通与接收线圈内半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最优接收半径的概念,通过分析平面方形、平面盘式和空间螺旋形三种类型发射线圈WPT系统,揭示了最优接收半... 为提升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传输性能,该文研究了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RWPT)系统的磁通与接收线圈内半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最优接收半径的概念,通过分析平面方形、平面盘式和空间螺旋形三种类型发射线圈WPT系统,揭示了最优接收半径的固有存在性,并探究了最优接收半径随WPT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影响最优接收半径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絡对最优接收半径随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学习,实现了在不同线圈参数下最优接收半径的精确预测。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了WPT系统最优接收半径的存在和改进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最优接收半径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传输性能
下载PDF
基于曲面柔性线圈的无线充电系统曲率角分裂抑制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闻枫 荆凡胜 +2 位作者 李强 王韬 楚晓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46-354,共9页
曲面柔性接收线圈可以很好地贴合柱形物体,如肢体、电机、导弹、火箭等,其结构特性扩展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民用或军用领域的应用。为提高不同穿戴人群或应用场合下设备无线充电的性能,该文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和实... 曲面柔性接收线圈可以很好地贴合柱形物体,如肢体、电机、导弹、火箭等,其结构特性扩展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民用或军用领域的应用。为提高不同穿戴人群或应用场合下设备无线充电的性能,该文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和实验分析,研究曲面线圈接收的磁链与曲率角、收发线圈参数之间的关系,量化曲率角分裂发生的条件,探寻曲率变化时收发线圈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通过保持线圈间适当的距离并且避免曲率角分裂的发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弱化线圈曲率变化引起的无线充电性能下降。同时,优化线圈参数让系统工作在临界分裂状态,可使系统获得最优的功率输出并保持不同弯曲程度下传输功率的稳定性。实验中通过优化设计的接收线圈在50°~130°范围内弯曲时,电流变化率最大值仅为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曲面柔性线圈 曲率角分裂 空间磁场计算 传输功率稳定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发射半径的锥形线圈WPT系统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 荆凡胜 李颖 《电气传动》 2021年第24期57-62,共6页
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盘式发射线圈存在一个使传输功率最大的最优半径值,并且传输距离的改变也会造成发射线圈最优半径值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量化发射线圈最优半径与传输距离关系的方法,继而指导发射线圈的优化设计。首先从系... 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盘式发射线圈存在一个使传输功率最大的最优半径值,并且传输距离的改变也会造成发射线圈最优半径值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量化发射线圈最优半径与传输距离关系的方法,继而指导发射线圈的优化设计。首先从系统空间磁场的分析上,证明了最优发射半径的存在性,然后探究并拟合出最优发射半径与传输距离之间的表达式,设计了每匝线圈半径均为最优值的锥形螺旋发射线圈。最后经有限元仿真验证,优化的锥形线圈系统较传统的柱形线圈系统互感提升了140.16%,周围环境的漏磁更少,证明了优化的锥形螺旋线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最优发射半径 锥形螺旋线圈 柱形螺旋线圈 传输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