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荆莉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第5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为常规院前急诊护...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为常规院前急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延迟时间、转至住院所需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及转至住院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3%(73/80)高于对照组的79.4%(54/68)(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有效地缩短院前延迟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科室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院前延迟 急诊护理
下载PDF
血压监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不良影响原因分析及对策
2
作者 荆莉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1期104-105,共2页
血压监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主要不良影响是患者产生心理障碍、血压监测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及损伤等。产生原因主要是监测仪的噪音、护理操作不规范、患者的病情及缺乏有效沟通等因素。对策是合理调试监测仪,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 血压监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主要不良影响是患者产生心理障碍、血压监测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及损伤等。产生原因主要是监测仪的噪音、护理操作不规范、患者的病情及缺乏有效沟通等因素。对策是合理调试监测仪,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规范血压监测护理操作,严密观察血压监测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血压监测 不良影响 护理
下载PDF
马纛,抑或马旄?
3
作者 张德良 荆莉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据秦始皇陵西侧陪葬坑出土的铜车马可断定不同考古报告提到的铜喇叭形器为同一类器。据楚简遣策文字可称之为“马旄”,绝非传世文献中的“纛”或“羽葆幢”。结合先秦与秦汉马旄的形制,南越王墓的出土实物说明马旄也存在汉承秦制的现象... 据秦始皇陵西侧陪葬坑出土的铜车马可断定不同考古报告提到的铜喇叭形器为同一类器。据楚简遣策文字可称之为“马旄”,绝非传世文献中的“纛”或“羽葆幢”。结合先秦与秦汉马旄的形制,南越王墓的出土实物说明马旄也存在汉承秦制的现象。基于辽海地区先后两次的考古发现,可以认为马旄曾先后向中原和朝鲜半岛两个路向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旄 马纛 羽葆幢 铜喇叭形器 碗形穿孔器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荆莉萍 金培英 周玮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2期3515-351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干预2个月后对两组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对照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排尿次数、下尿路症候群(LUTS)评分分别为(311.42±19.75)mL、(105.75±12.54)mL、(11.87±2.18)次/d、(18.64±2.04)分,观察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排尿次数、LUTS 评分分别为(451.21±20.46)mL、(75.63±11.42)mL、(4.28±0.26)次/d、(12.54±1.98)分,两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排尿次数、LUTS 均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 =25.30、25.85、6.57、38.73,观察组:t =56.02、28.14、24.73、55.26,均 P <0.05),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对照组(t =30.70,P <0.05),残余尿量、排尿次数、LUTS 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 =11.09、21.59、13.40,均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5.41±2.95)分、(32.42±3.07)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59.85±3.87)分、(58.63±2.58)分](t =31.37、40.82,均 P <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52.49±2.86)分、(50.26±4.33)分](t =25.96、20.99,均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等维度评分分别为(75.63±10.86)分、(76.23±10.26)分、(81.06±10.48)分、(75.68±11.23)分、(82.39±12.57)分、(81.72±11.49)分、(83.96±12.59)分、(77.85±11.2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3±12.53)分、(61.52±10.48)分、(71.23±11.57)分、(60.71±11.26)分、(65.37±10.25)分、(68.36±11.26)分、(70.15±10.44)分、(67.38±12.57)分(t =4.93、6.26、3.93、5.88、6.55、5.19、5.27、3.87,均 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早期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 护理
原文传递
延伸护理对癔症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荆莉萍 金培英 张金菊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3期3676-3679,共4页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癔症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癔症性失语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及出院后电话随访。于人院时、出院...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癔症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癔症性失语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及出院后电话随访。于人院时、出院后1年评估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癔症健康知识调查表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失语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失语程度从完全失语至正常分别为0、1、1、2、26例,对照组分别为1、8、7、3、11例,观察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X2=17.23,P〈0.01);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疾病种类、疾病病因、临床症状、疾病预后、复发征兆等)完全了解例数明显多于干预前(x2=17.38、24.31、73.25、22.5、15.43、21.99、18.37、24.75,均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一年后生活质量维度总评分(524.70±114.3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36±109.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P〈0.01)。结论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癔症性失语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语言功能的早期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失语 癔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