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椎间盘的退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荆鹏伟 刘泽汉 +2 位作者 何旭 公伟勋 王立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3期6243-6247,共5页
背景: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破坏是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标志,已经证实这与主要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上调有关。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调节几乎没有系统的资料。目的:全面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表达及作... 背景: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破坏是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标志,已经证实这与主要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上调有关。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调节几乎没有系统的资料。目的:全面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SinoMed:2000/2011)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1),检索词分别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椎间盘,退行性变,脊柱"和"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disc,degeneration,intervertebral"。共检索到207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1篇文章。回顾收录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生物学作用及调节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椎间盘退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证据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加速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退变进程,并已取得了大量免疫组化证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椎间盘 退变 脊柱
下载PDF
Bayer Rapidlab 840血气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被引量:3
2
作者 荆鹏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75-575,576,共2页
Bayer Rapidlab 840血气分析仪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便、高效省时、用血量少、维护方便等优点,但使用过程中仍有许多细节值得探讨。该文对其常见故障、报警提示、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血气分析 设备和供应 设备失效 排除障碍
下载PDF
Bayer Rapidlab 840血气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与维护 被引量:3
3
作者 荆鹏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血气分析/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仪器和设备 设备失效
下载PDF
HC9886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与维护 被引量:1
4
作者 荆鹏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044-6045,共2页
关键词 电解质分析仪 故障排除 维护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磊 荆鹏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氟喹诺酮类最低抑菌浓度(MIC)下耐药性的产生,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氟喹诺酮类最低抑菌浓度(MIC)下耐药性的产生,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敏感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用PCR方法测定耐药基因序列。结果:22株大肠埃希菌诱导出稳定的高耐氟喹诺酮菌株;与原株比较,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32~3000倍;进行测序的6株诱导耐药菌株均发生gyrA的83Ser→Leu、87Asp→Asn和parC的80Ser→Ile突变,而测序的1株敏感菌株未发现基因突变。结论:在低浓度抗菌药物的长期压力下,可诱导大肠埃希菌产生对氟喹诺酮类的获得性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类 诱导性耐药 体外
下载PDF
多黏菌素B药敏条在肠杆菌科药敏检测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业焕 李轶 +1 位作者 金湘东 荆鹏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使用微量稀释法和E-test法分析肠杆菌科细菌对多黏菌素B体外敏感性,评估E-test法多黏菌素B药敏条在临床药敏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887株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同时采用E-test法和微量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考察两种方法的一致性,... 目的使用微量稀释法和E-test法分析肠杆菌科细菌对多黏菌素B体外敏感性,评估E-test法多黏菌素B药敏条在临床药敏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887株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同时采用E-test法和微量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考察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针对不一致的进行复测,复测仍不一致者判为不一致,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87株菌的平行检测中,842株用药敏条和微量稀释法测定MIC值在|±1|个稀释倍数的范围内,有45株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超出了此范围,复测有8株菌的MIC值回到了|±1|个稀释倍数的范围内,即纠正后的EA(essential agreement)%为95.94%(851/887)。肠杆菌科内按照种属分析,EA值最高的为沙门菌属的97.09%(100/103),EA最低的为其他属肠杆菌的94.03%(126/134),统计学分析,不同属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黏菌素B药敏条用于肠杆菌科细菌检测药敏检测所测定的MIC值判定结果准确可靠,与CLSI推荐的微量稀释法的符合率在94%以上,能满足临床和实验室药敏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EST法 微量稀释法 一致率 肠杆菌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交叉耐药性研究
7
作者 毛理纳 罗予 +1 位作者 荆鹏伟 陈妍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2期59-59,共1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体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诱导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大肠埃希菌经环丙沙星诱导后其MI...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体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诱导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大肠埃希菌经环丙沙星诱导后其MIC90由0.0548μg/ml升到252.5108μg/ml:对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产生交叉耐药,MIC90由3.3873μg/ml和3.2494μg/ml升到50.2169μg/ml和25.1102μg/ml。经左氧氟沙星诱导后其MIC90由3.3873μg/ml升到390.7599μg/ml;对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产生交叉耐药,MIC90分别由0.0548μg/ml和3.2494μg/ml升到390.7599μg/ml和59.7173μg/ml。经加替沙星诱导后其MIC90由3.2494μg/ml升到362.0762μg/ml;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产生交叉耐药,MIC90分别由0.0548μg/ml和3.3873μg/ml升到415.8149μg/ml和362.0762μg/ml。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前后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无变化。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株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82.8%、72.4%、51.7%均大于ESBLs阴性菌株的60.7%、28.6%、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大肠埃希菌 交叉耐药性 体外诱导 ESBLs阳性菌株 MIC90 左氧氟沙星 临床分离株
下载PDF
原发性骨平滑肌肉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荆鹏伟 王立春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平滑肌肉瘤是一种通常发生于女性生殖道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极少数发生于腹膜后腔和腹腔.平滑肌肉瘤也发生于软组织,占所有恶性软组织肿瘤的5%﹪~10%﹪[1],占新确诊的骨与软组织肉瘤的14%﹪[2],相比之下,原发性骨平滑肌肉瘤罕见.
关键词 骨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 恶性软组织肿瘤 治疗 诊断 女性生殖道 恶性肿瘤 腹膜后腔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体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荆鹏伟 罗予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4-16,2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体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22株大肠埃希菌诱...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体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22株大肠埃希菌诱导出稳定的高耐氟喹诺酮菌株;与原株比较,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32-3 000倍,三种氟喹诺酮药物诱导的耐药株对三种药物存在交叉耐药性;进行测序的1株诱导高度耐药菌株的gyrA发生Ser83→Leu、Asp87→Asn,parC发生ser80→Ile的氨基酸替换,而测序的一株敏感菌株未发现氨基酸改变。结论在低浓度抗菌药物的长期压力下,可诱导大肠埃希菌产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获得性耐药,氟喹诺酮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诱导性耐药 交叉耐药
原文传递
ATP生物荧光法在重症医学科手卫生质量检测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雪松 崔丹 +4 位作者 宋清 毛峥嵘 孟新 吕莹 荆鹏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541-4543,共3页
目的研究ATP生物荧光法对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评价的实用性,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3月,对重症医学科41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合格率进行基线调查,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进行... 目的研究ATP生物荧光法对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评价的实用性,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3月,对重症医学科41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合格率进行基线调查,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进行现场检测和结果反馈,对干预后的手卫生情况进行检测,与基线调查数据比较。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56.25%提高至69.92%,其中,医师及进修实习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手卫生合格率由71.21%上升至9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进行现场检测和反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和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法 手卫生质量 检测
原文传递
动物脂肪干细胞联合双重转化生长因子释放支架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泽汉 王立春 +4 位作者 张宏颖 公伟勋 荆鹏伟 陈琳 何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本实验拟应用壳聚糖/Ⅱ型胶原支架联合脂肪干细胞和两种转化生长因子治疗关节软骨损伤,观察及评价脂肪干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对于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情况和意义。方法拟选用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建立双侧后腿膝关节软骨缺损动... 目的本实验拟应用壳聚糖/Ⅱ型胶原支架联合脂肪干细胞和两种转化生长因子治疗关节软骨损伤,观察及评价脂肪干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对于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情况和意义。方法拟选用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建立双侧后腿膝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对软骨缺损处进行干预:A组,单纯放置壳聚糖/Ⅱ型胶原支架;B组,壳聚糖/Ⅱ型胶原支架搭载脂肪干细胞;C组,TGF-β2和BMP-7复合壳聚糖/Ⅱ型胶原支架搭载脂肪干细胞。手术4、8、12周后取材对比,行HE染色、苯胺蓝染色,并对各组关节软骨进行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和评分。结果手术8、12周后,形态学和组织学评分C组明显高于A、B组,HE染色、苯胺蓝染色可见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水平C组明显优于A、B组。结论动物脂肪干细胞联合双重转化生长因子释放支架修复关节软骨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脂肪干细胞 TGF-β2和BMP-7复合支架 壳聚糖/Ⅱ型胶原
原文传递
革兰阳性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牛小斌 荆鹏伟 李永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395-3396,3445,共3页
目的了解2012年革兰阳性菌流行病学与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596株,采用VITEK-2Compact测定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MIC,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 目的了解2012年革兰阳性菌流行病学与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596株,采用VITEK-2Compact测定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MIC,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6株革兰阳性菌中以下呼吸道检出为主,共254株占42.6%;596株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121株占20.3%,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共75株占12.1%;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98.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95.0%,粪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90.0%。结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仍有很高抗菌活性,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应重视细菌耐药监测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球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关节内注射BMP-7影响骨关节炎进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泽汉 王立春 +4 位作者 张宏颖 荆鹏伟 公伟勋 陈琳 何旭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拟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进行关节内注射干预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观察和判断BMP-7关节内注射对于家兔骨关节炎进展的影响,为临床对于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拟选用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体重2.8~3.2kg,平均3... 目的拟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进行关节内注射干预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观察和判断BMP-7关节内注射对于家兔骨关节炎进展的影响,为临床对于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拟选用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体重2.8~3.2kg,平均3kg,双侧后腿膝关节采用ALCT方法联合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后,取右膝关节作为实验组进行每周关节内定量注射BMP-7,左膝关节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置,分别于4、8、12周各取5只实验兔双侧后腿膝关节进行观察对比,对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评分,通过对于病变明显部位进行病理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的退变情况,所得结果采用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ARSI)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病理分级制度进行评分及对比,通过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进行BMP-7关节内注射4、8、12周后实验组组织形态学评分以及病理切片苯胺蓝染色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ARSI)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病理分级制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Ⅱ型胶原持续表达情况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内注射BMp-7可以减缓骨关节炎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关节内注射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膜蛋白异源表达快速筛选方法建立
14
作者 王炜 陈明心 +4 位作者 陈磊 张岱 蒋露 荆鹏伟 任伟宏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523-1526,1532,1641,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的膜蛋白异源表达筛选方法,并验证重组蛋白细胞内定位及完整性。方法使用重叠PCR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人CD81(h CD81)基因连接一起构成hCD81-GFP融合基因,重组基因克隆至pFastBac1载体上,使用昆虫细胞异源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的膜蛋白异源表达筛选方法,并验证重组蛋白细胞内定位及完整性。方法使用重叠PCR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人CD81(h CD81)基因连接一起构成hCD81-GFP融合基因,重组基因克隆至pFastBac1载体上,使用昆虫细胞异源表达重组基因。通过观察绿色荧光信号判断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纯化重组蛋白,通过尺寸排阻色谱法和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大小。结果使用hCD81上游引物和GFP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hCD81-GFP融合基因,在1000和2000 bp DNA Marker旁有一条带与融合基因hCD81-GFP大小近似。融合基因插入pFastBac1质粒后测序证明,插入的融合基因序列正确。分子排阻色谱及SDS-PAGE分析显示,hCD81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荧光信号显示重组蛋白定位到细胞膜上,与hCD81分子的细胞定位一致。分子排阻色谱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的洗脱峰成高斯分布,提示纯化的重组蛋白分子体积均一。依据hCD81-GFP融合蛋白的洗脱体积16.859 mL计算出的重组蛋白分子量为58.34×10^(3)Mr,与重组蛋白的理论分子量56.10×10^(3)Mr近似;洗脱液的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条带与66.2×10^(3)Mr蛋白Marker位置近似。结论目标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连接,通过观察荧光信号,仅需少量的细胞培养即可判断重组蛋白是否表达。该方法可以加快重组蛋白的表达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hCD81 昆虫细胞 重组表达
原文传递
医院常用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娜 朱永飞 +1 位作者 荆鹏伟 罗予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2016年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与主要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HIS系统查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金额,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Dc);同时分析临床常见菌的耐药... 目的分析我院2016年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与主要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HIS系统查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金额,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Dc);同时分析临床常见菌的耐药率。结果在10种抗菌药物中,DDDs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左氧氟沙星(28368)、头孢西丁(13346)和哌拉西林/舒巴坦(11748)。DDDc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拉氧头孢(777.00)、美罗培南(504.00)和头孢替安(424.00),左氧氟沙星的DDDc值最小。临床常见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低差别较大。临床常见G-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较低;常见G+菌对阿米卡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中的使用频度最高且日均费用最低,临床常见菌对其耐药率差别较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日均费用低于其他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说明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DDDS DDDC 细菌耐药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