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典文学中的“舍身弃子”——以孝顺与舍身的映射意义为中心
1
作者
荒木浩
李杰玲(译)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40,F0002,共33页
《今昔物语集》中的忠明跳落谷底不死的故事、佛典中萨埵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和波罗国的须太那太子布施等的故事,呈现出东亚世界独特的佛典传播与接受史。佛教在印度形成时,“孝”的思想是不存在的,而传播到中国后,在中国的思想里,“孝...
《今昔物语集》中的忠明跳落谷底不死的故事、佛典中萨埵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和波罗国的须太那太子布施等的故事,呈现出东亚世界独特的佛典传播与接受史。佛教在印度形成时,“孝”的思想是不存在的,而传播到中国后,在中国的思想里,“孝”与“恩”的思想深深扎根,佛教思想在中国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因此带上孝顺与报恩的思想。从儒教的伦理来看,萨埵王子的舍身饲虎是“不孝”的。《三宝绘》须太那太子的故事强调了须太那太子出于对母亲的依恋才回国,传播了孝顺的观念。日本通过各种孝子故事接受中国的孝顺和报恩的思想,通过对《源氏物语》古注如《紫明抄》与《河海抄》等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日本在接受从中国传来的佛教思想时,试图协调孝顺、报恩与印度佛理的冲突,在这一思想背景下,出现了为父母牺牲的孩子不会真的死去,还会得到意外的祝福这样的孝子故事,这一孝子故事融入了日本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中国
日本
孝顺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对白框看梦的形象——以中日交流为视点
2
作者
荒木浩
史瑞雪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原本存在于漫画文化中的对白框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象征之一,流行于诸如LINE或微信对话中。对白框起源于描绘梦的中国绘画,在中世后期传入日本,兴盛于江户时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典型例子。本论文以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合作研...
原本存在于漫画文化中的对白框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象征之一,流行于诸如LINE或微信对话中。对白框起源于描绘梦的中国绘画,在中世后期传入日本,兴盛于江户时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典型例子。本论文以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合作研究课题"梦与表象"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考察对白框的文化史,探讨其在中日大众文化研究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白框
漫画
梦
大众文化
原文传递
11世纪日本对谢灵运的认识及评价差异——以源隆国《安养集》为例
3
作者
荒木浩
李佼俐(译)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110-117,共8页
源隆国在宇治平等院的南泉房带领天台宗的阿阇梨们编纂了净土教义书《安养集》。他在该书序文中,把东晋释慧远“与高士谢灵运等”在庐山修行净土业,临终得见圣众来迎一事描述为“思其胜躅,备所庶几也”。这种说法明显不同于我国宋代对...
源隆国在宇治平等院的南泉房带领天台宗的阿阇梨们编纂了净土教义书《安养集》。他在该书序文中,把东晋释慧远“与高士谢灵运等”在庐山修行净土业,临终得见圣众来迎一事描述为“思其胜躅,备所庶几也”。这种说法明显不同于我国宋代对谢灵运消极形象的普遍认知。本文通过对其记述的分析,论述日本对谢灵运的认识及其与时代背景的联系,并依据源隆国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程度论及日本中世之初的对外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隆国
安养集
谢灵运
慧远
日本中世的对外观念
原文传递
题名
古典文学中的“舍身弃子”——以孝顺与舍身的映射意义为中心
1
作者
荒木浩
李杰玲(译)
机构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海南师范大学
出处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40,F0002,共33页
文摘
《今昔物语集》中的忠明跳落谷底不死的故事、佛典中萨埵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和波罗国的须太那太子布施等的故事,呈现出东亚世界独特的佛典传播与接受史。佛教在印度形成时,“孝”的思想是不存在的,而传播到中国后,在中国的思想里,“孝”与“恩”的思想深深扎根,佛教思想在中国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因此带上孝顺与报恩的思想。从儒教的伦理来看,萨埵王子的舍身饲虎是“不孝”的。《三宝绘》须太那太子的故事强调了须太那太子出于对母亲的依恋才回国,传播了孝顺的观念。日本通过各种孝子故事接受中国的孝顺和报恩的思想,通过对《源氏物语》古注如《紫明抄》与《河海抄》等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日本在接受从中国传来的佛教思想时,试图协调孝顺、报恩与印度佛理的冲突,在这一思想背景下,出现了为父母牺牲的孩子不会真的死去,还会得到意外的祝福这样的孝子故事,这一孝子故事融入了日本的文化。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中国
日本
孝顺
思想
Keywords
Classical literature
China
Japan
filial piety
ideas
分类号
I313.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对白框看梦的形象——以中日交流为视点
2
作者
荒木浩
史瑞雪
机构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文摘
原本存在于漫画文化中的对白框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象征之一,流行于诸如LINE或微信对话中。对白框起源于描绘梦的中国绘画,在中世后期传入日本,兴盛于江户时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典型例子。本论文以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合作研究课题"梦与表象"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考察对白框的文化史,探讨其在中日大众文化研究上的意义。
关键词
对白框
漫画
梦
大众文化
Keywords
speech balloon
speech bubbles
cartoon
dream
popular cultures
分类号
J218.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11世纪日本对谢灵运的认识及评价差异——以源隆国《安养集》为例
3
作者
荒木浩
李佼俐(译)
机构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古代文学对谢灵运的接受研究”(项目批号:15BWW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主持人:蒋义乔
文摘
源隆国在宇治平等院的南泉房带领天台宗的阿阇梨们编纂了净土教义书《安养集》。他在该书序文中,把东晋释慧远“与高士谢灵运等”在庐山修行净土业,临终得见圣众来迎一事描述为“思其胜躅,备所庶几也”。这种说法明显不同于我国宋代对谢灵运消极形象的普遍认知。本文通过对其记述的分析,论述日本对谢灵运的认识及其与时代背景的联系,并依据源隆国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程度论及日本中世之初的对外观念。
关键词
源隆国
安养集
谢灵运
慧远
日本中世的对外观念
Keywords
Minamoto no Takakuni
Anyosshu
Xie Lingyun
Huiyuan
Japanese people's concept of foreign culture in the Middle Ages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典文学中的“舍身弃子”——以孝顺与舍身的映射意义为中心
荒木浩
李杰玲(译)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对白框看梦的形象——以中日交流为视点
荒木浩
史瑞雪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
0
原文传递
3
11世纪日本对谢灵运的认识及评价差异——以源隆国《安养集》为例
荒木浩
李佼俐(译)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