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排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钱农 潘昌杰 +5 位作者 倪新初 王翔 刘炜 邵燕惠 薛跃君 荣伟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行CT血管成像,分别测量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宽度,对所得图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手术结果对照,部分病例术后予以血管成像复查.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满意... 目的:探讨多排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行CT血管成像,分别测量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宽度,对所得图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手术结果对照,部分病例术后予以血管成像复查.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血管图像.肝动脉可显示2- 3级分支;门静脉可显示1-2级分支;肝静脉可显示2-3级分支.术后3例患者显示肝动脉或腹腔干狭窄,1例显示血管内膜损伤. 结论:应用正确的CT扫描方法,可充分显示肝脏病变的范围与性质,采用三维血管成像方法,可明确显示肝动脉起源、分支,门静脉有无栓子、狭窄,肝静脉是否通畅.术后患者可明确移植血管有无狭窄、内膜损伤及肝脏体积.为肝移植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后评估移植肝情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肝动脉 术后 肝静脉 狭窄 肝移植 门静脉 结论 性质 方法
下载PDF
骨折金属固定术后双能量CT图像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钱波 钱农 +3 位作者 荣伟良 潘昌杰 薛跃君 王一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骨折金属固定术后双能量CT单能谱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方法对36例骨折金属固定术后复查的患者使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采用双能量扫描程序,一次性扫描采集2个不同能量的数据。所得原始数据的后处理采用100 kV及140 kV 2个不同能... 目的探讨骨折金属固定术后双能量CT单能谱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方法对36例骨折金属固定术后复查的患者使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采用双能量扫描程序,一次性扫描采集2个不同能量的数据。所得原始数据的后处理采用100 kV及140 kV 2个不同能量的数据用单能谱成像技术利用不同的能谱直接进行不同密度的金属减影。所得数据进行单能谱成像法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容积显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MPR、VR、MIP 3种重建技术所得图像质量均可满足影像学评价,细节显示清楚,固定物位置及骨折对位或对线情况显示清晰;对于金属固定物的准确位置显示、骨折处小骨片或椎管内、椎皮质细节情况显示欠佳。图像质量为优者平均达90.7%。无图像伪影占87.0%。结论双能量单能谱CT扫描技术能够有效去除金属伪影,清晰显示骨折金属固定术后的细微结构,图像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层常规CTA与减影CTA颈动脉狭窄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钱农 潘昌杰 +4 位作者 刘炜 薛跃君 邵燕惠 许轶群 荣伟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所得图像分别进行常规CT血管造影检查及血管减影颈动脉成像;成像包括原始横断面图像和最...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所得图像分别进行常规CT血管造影检查及血管减影颈动脉成像;成像包括原始横断面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显示及曲面重建。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离术临床试验标准:轻度狭窄1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比较常规血管造影和减影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结果:20例共40支颈动脉,常规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正常者12支,轻度狭窄5支,中度狭窄12支,重度狭窄10支,闭塞1支;减影血管造影显示正常者4支,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10支,重度狭窄13支,闭塞1支。两者均能很好的显示血管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但常规血管造影成像在正常与轻度狭窄者及斑块显示方面与血管减影成像有差异,常规CT血管造影斑块显示率为42.5%(25/40),减影血管成像显示率为90.0%(36/40)。依靠CT值可区分钙化斑块、软斑块及混合斑块。结论:CT血管造影检查不仅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有较高的直观性和准确性。而且减影血管造影在骨性伪影干扰、斑块成像及轻度狭窄方面有一定优势,有望取代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血管减影术
下载PDF
0.5TMR动态增强技术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倪新初 沈钧康 +7 位作者 陆之安 钱农 潘昌杰 荣伟良 项剑波 陈建国 龚建平 钱铭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 探讨 0 .5T条件下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BPH 40例 ,前列腺癌 3 2例患者常规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动态增强特征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SI Time曲线 )。... 目的 探讨 0 .5T条件下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BPH 40例 ,前列腺癌 3 2例患者常规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动态增强特征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SI Time曲线 )。结果 前列腺癌MRI动态增强的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与BPH不同 (P分别 <0 .0 1、0 .0 5、0 .0 1)。SI Time曲线Ⅰ型多见于BPH ,Ⅱ型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BPH ,前列腺癌以Ⅲ型为主 (P <0 .0 0 1)。结论  0 .5T条件下MRI动态增强早期强化参数及SI Time曲线类型有助于BPH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瘦客户端远程实时影像会诊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钱农 陈建国 +3 位作者 吕君 詹群生 倪诚 荣伟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7-28,共2页
系统通过对影像及诊断信息资源的远程分布式共享应用,将医疗服务终端延伸到周边各乡镇卫生院,打破传统医疗在"环境"、"场所"、"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实现有限医疗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影像资源的整合优化... 系统通过对影像及诊断信息资源的远程分布式共享应用,将医疗服务终端延伸到周边各乡镇卫生院,打破传统医疗在"环境"、"场所"、"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实现有限医疗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影像资源的整合优化并充分应用。为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平台支撑,快速提升行业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诊断 互联网 医学影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钱波 钱农 +1 位作者 荣伟良 潘昌杰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68-269,共2页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 成像质量
下载PDF
多排CT输尿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昌杰 钱农 +4 位作者 王小琴 倪新初 刘炜 薛跃君 荣伟良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CT(mu lti-detector CT,MDCT)在输尿管疾病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50例输尿管疾病的多排CT原始图像及三维重建(Three D im ensional,3D)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病人,其中输尿管结石25例;双肾盂... 目的:探讨多排CT(mu lti-detector CT,MDCT)在输尿管疾病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50例输尿管疾病的多排CT原始图像及三维重建(Three D im ensional,3D)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病人,其中输尿管结石25例;双肾盂、输尿管畸形5例;双侧多发性肾盂旁囊肿4例;双肾盂畸形3例;输尿管良性肿瘤3例;输尿管癌2例;输尿管狭窄4例(血管压迫2例、炎性狭窄1例,肿瘤侵犯1例);壶腹型肾盂4例。结合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形态、大小及位置。结论:多排CT输尿管成像可清楚显示输尿管管腔内、外的多种病变,与普通X线及超声相比,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大螺距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春华 薛跃君 +3 位作者 许轶群 荣伟良 潘昌杰 钱农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128层双源CT大螺距扫描模式下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准确性及辐射剂量。方法:123例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技术(序列扫描组,n=58)与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技术(大... 目的:探讨128层双源CT大螺距扫描模式下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准确性及辐射剂量。方法:123例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技术(序列扫描组,n=58)与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技术(大螺距扫描组,n=65);2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利用双盲法、以5分法评定系统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2名医师评价图像质量的一致性,并对辐射剂量进行分析。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23例患者,1 920段(97.6%)冠状动脉节段可满足影像学评价;序列扫描组和大螺距扫描组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分别为98.1%(910/928)和97.1%(1 010/1 0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7);123例患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均分为(4.7±0.8)分;其中序列扫描组冠状动脉均分(4.7±0.7)与大螺距扫描组冠状动脉均分(4.6±0.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3,P=0.548);2名评价者之间的Kappa值为0.799(P<0.01)。大螺距扫描组的有效剂量为(1.08±0.11)mSv,明显低于序列扫描组(2.26±0.49)mSv,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2,P=0.000);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序列扫描组:97.6%、97.5%,大螺距扫描组:98.1%、96.5%。结论:在低心率及律齐人群中,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及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均较高,但大螺距扫描技术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辐射剂量 大螺距扫描
下载PDF
儿童头颅CT低剂量扫描的意义及防护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一波 荣伟良 +4 位作者 钱波 薛跃君 许轶群 钱农 潘昌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46-147,共2页
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患者及部分健康人群的医用X线曝光量呈显著增加,有报道称在一些国家CT检查人次占所有放射检查的3%~7%,但辐射剂量却占到受检者总辐射剂量的41%以上。叮射线对人体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儿童CT扫描... 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患者及部分健康人群的医用X线曝光量呈显著增加,有报道称在一些国家CT检查人次占所有放射检查的3%~7%,但辐射剂量却占到受检者总辐射剂量的41%以上。叮射线对人体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儿童CT扫描所引发的危害性要高于成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脑 儿童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MR动态增强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倪新初 沈钧康 +12 位作者 陆之安 钱农 周丽娟 杨晓春 王灌忠 张彩元 王水珍 项剑波 潘昌杰 荣伟良 陈建国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单玉喜 钱铭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 研究MR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并初步探讨MR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与血管生成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2例前列腺癌和 4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患者进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特... 目的 研究MR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并初步探讨MR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与血管生成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2例前列腺癌和 4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患者进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特征并绘制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SI T曲线 ) ,SI T曲线分成 3型 :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 ;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 ;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获得感兴趣区的病理标本 ,并进行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测定 ,比较分析动态增强参数及曲线类型与VEGF、MVD的相关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MRI动态增强的早期强化参数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与BPH不同 (P分别为 <0 0 1、0 0 5、0 0 1 ) ,但两者之间有部分重叠。动态增强MRI中后期的强化特征即SI T曲线类型中 ,前列腺癌组 :Ⅰ型曲线 3例、Ⅱ型曲线 8例、Ⅲ型曲线 2 1例 ;BPH组 :Ⅰ型曲线 1 8例、Ⅱ型曲线 1 9例、Ⅲ型曲线 3例 ,前列腺癌以Ⅲ型曲线为主 ,Ⅱ型曲线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BPH ,Ⅰ型曲线多见于BPH。前列腺癌与BPH的SI T曲线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前列腺癌的VEGF和MVD的测定水平高于BP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BPH 早期 MR动态增强 MVD VEGF MRI 曲线 帮助信息 大信号
原文传递
自然心率下128层双源Flash Spiral 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薛跃君 钱农 +4 位作者 邵燕惠 潘昌杰 荣伟良 许轶群 陶志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心率下双源CT Flash螺旋心脏模式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以实现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的选择。方法将60例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检查的患者分为2组,A组27例行Flash螺旋心... 目的探讨自然心率下双源CT Flash螺旋心脏模式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以实现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的选择。方法将60例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检查的患者分为2组,A组27例行Flash螺旋心脏模式扫捕,入组标准:心率65次/min(bpm)以下,窦性心律且律齐,心率波动范围在±5bpm以内。采集期相为60%R—R间期。B组33例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SAS)扫捕,入组标准:(1)心率≥65bpm,(2)心律不齐、早搏、心房颤动。排除标准:屏气不佳者。采集期相:(1)心率≤75bpm为60%~80%R—R间期,(2)心率〉75bpm为30%~50%R—R间期,(3)心律不齐、早搏、心房颤动为20%~90%R—R间期。2组的管电压均随体质量指数(BMI)调整,BMI≥25.0kg/m^2管电压采用120kV,BMI〈25.0kg/m^2管电压采用100kV。A组的BMI为(24.6±1.0)kg/m^22,B组的BMI为(24.6±0.9)kg/m^2。对2组扫描的冠状动脉分别做网像后处理,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748段,其中A组336段、B组412段;A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价为优良者达98.2%(330/336),B组的达98.1%(404/412),2组冈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3,P=0.608)。A组平均有效剂量为(0.74±0.29)mSv,B组为(3.67±1.37)mSv,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8,P=0.000)。结论2组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 心率
原文传递
数字化X线摄影的应用与体会
12
作者 荣伟良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9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数字化 X线摄影 临床应用 扫描仪 激光打印机 刻录机 图像处理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技术用于脑血管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跃君 钱农 +3 位作者 邵燕惠 潘昌杰 荣伟良 许轶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FlashSpiral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step-and-shoot,SAS)模式脑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将43例临床怀疑脑血管性病变的患者,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的脑血管造影术(SAS-CTA)扫描,采集期相:应用60%R-R... 目的探讨双源FlashSpiral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step-and-shoot,SAS)模式脑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将43例临床怀疑脑血管性病变的患者,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的脑血管造影术(SAS-CTA)扫描,采集期相:应用60%R-R间期的ECG演示模式,对SAS-CTA做图像后处理,分析评价图像质量评分、统计辐射剂量及优良率。结果评价SAS-CTA,图像质量评分为4.72±0.50,优良率达97.7%(42/43),平均有效剂量为(0.216±0.01)mSv,SAS-CTA有效辐射剂量与双能量CTA(DE-CTA)比较降幅达到76.31%。结论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应用于脑血管成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脉冲血流MRA
14
作者 荣伟良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质量控制 心电门控 脉冲血流 MRA
原文传递
MRCP成像技术
15
作者 荣伟良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MRCP成像 胆管疾病 胰脏疾病 影像学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