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 被引量:38
1
作者 应星 荣思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66,共20页
要从多维度、多学科拓展对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理解,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本文在美国学者施坚雅和霍夫亨兹的相关研究启发下,对1921年至1945年发生中共革命的地域进行了“地文大区”的划分,对影响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诸因素(包括... 要从多维度、多学科拓展对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理解,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本文在美国学者施坚雅和霍夫亨兹的相关研究启发下,对1921年至1945年发生中共革命的地域进行了“地文大区”的划分,对影响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诸因素(包括地缘、南北、东西、山河、路江、红白、政区、文武、客家等)进行了述要分析,辨识了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核心区、次核心区和边缘区,并在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上尝试应用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 地文大区 核心—边缘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
下载PDF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2
作者 应星 荣思恒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10期73-74,共2页
施坚雅提出“地文大区”的概念,即综合地理、经济与文化因素,以流域盆地为主来进行划分。就此,他划分了中国的九大地文大区:西北、华北、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岭南、东南沿海、云贵和满洲。
关键词 东南沿海 经济与文化 地理学视角 施坚雅 中共革命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长江上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