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27
1
作者 荣慧芳 陶卓民 +2 位作者 刘琪 许源 程海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5,共6页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其协调关系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皖南6市在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三系统的发展上各有所长,黄山旅游产业发展超前,铜陵、马鞍山城镇化水平突出,池州、宣城生态环境优越,芜湖发展较为均衡;(2)协调度值在考察期内一直处于0.751~0.821之间,整体处于失调状态。6城市中除铜陵市的协调度值呈现下降态势外,其余城市均呈现出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3)协调发展度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失调阶段。城镇化水平滞后是制约皖南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4)皖南6市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特征各异。芜湖市为濒临失调型,其余地市均为失调型。基于此,提出了促进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性 时空演变 皖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数据的苏南乡村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荣慧芳 陶卓民 +2 位作者 李涛 卢淑莹 濮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7,共7页
基于2009-2018年苏南地区乡村旅游网络游记数据,结合统计分析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索乡村旅游市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客源时间分布呈“四峰四谷”形变化轨迹,淡/旺季特征及周末效应明显。2)乡村旅游客源... 基于2009-2018年苏南地区乡村旅游网络游记数据,结合统计分析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索乡村旅游市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客源时间分布呈“四峰四谷”形变化轨迹,淡/旺季特征及周末效应明显。2)乡村旅游客源地呈集聚分布,客源分布表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规律,以上海、南京和苏锡常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是苏南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点的客源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城郊型乡村旅游点客源吸引半径最小,客源高度集中在50 km以内;景郊型和独立型客源市场吸引力相似,客源主要分布在51~100 km范围内。3)闲暇时间和气候条件是乡村旅游客源时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地的资源禀赋和服务品质、旅游通道的空间邻近性和交通条件是客源市场空间演变的直接驱动力。基于网络数据的乡村旅游客源时空特征研究为客源市场精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研究视角,对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市场营销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乡村旅游 客源市场 时空演化 苏南
下载PDF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皖江城市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荣慧芳 张乐勤 严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5,共6页
针对目前生态安全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运用熵权物元模型对皖江城市带的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皖江城市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向理想安全转化"、"向临界安全转化"... 针对目前生态安全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运用熵权物元模型对皖江城市带的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皖江城市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向理想安全转化"、"向临界安全转化"、"向较不安全转化"、"向极不安全转化"4个等级,其中超过88%的区域处于临界安全及以下水平,土地生态安全整体状况不容乐观;(2)皖江城市带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整体稳定性较差,对于外界的干扰较为敏感;(3)皖江城市带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明显,西部优于东部,南部优于北部;(4)单位土地工业废水负荷、自然保护区面积比重、人均水资源量、经济密度、环保支出占GDP比重、森林覆盖率是造成皖江城市带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从而得出结论:熵权物元模型既能反映评价对象的稳定状态,也可以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研究区域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熵权 物元模型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基于重心模型的安徽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匹配度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荣慧芳 方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41,共8页
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 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地区差异显著,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呈下滑趋势,"凸""凹"相致,逆向明显;(2)城镇化重心与生态环境重心在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的偏移幅度;(3)城镇化重心、生态环境重心均向西南偏移,但前者的变化过程较后者更为明显;(4)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演化轨迹均呈M型,但整体匹配性较差,匹配年份仅占22.22%,平均匹配度仅为-0.1605。研究结论:2005—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状态整体处于较不匹配状态,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坚持集约、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未来安徽省城镇化演进中破解环境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匹配度 重心模型 安徽省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池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荣慧芳 纪凯婷 +2 位作者 韩雪 陈兵丽 朱莉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规划行业一方面在向公共政策工具回归,另一方面规划行业间融合趋势愈加明显。首先论述了新形势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培养要求,进而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实践教学... 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规划行业一方面在向公共政策工具回归,另一方面规划行业间融合趋势愈加明显。首先论述了新形势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培养要求,进而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池州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荣慧芳 胡文海 陈怀录 《池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6-79,共4页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在安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安徽省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设定的几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0年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障碍...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在安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安徽省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设定的几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0年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障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安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安徽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荣慧芳 陈晓华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8-72,共5页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并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对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生物产品、能源等多个账户对该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并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对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生物产品、能源等多个账户对该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池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5.8903 hm2增长到2010年的12.5015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1年的6.7385 hm2增长到2010年的16.4547hm2,生态盈余由2001年的0.8482hm2增长到2010年的3.9532hm2。说明池州市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且生态盈余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池州市处于相对可持续的发展之中。但从分账户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来看,池州市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池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 可持续发展 池州市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的地区差异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荣慧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3-67,共5页
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2001—2014年为研究时段,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灰色关联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单指标和多指标综合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绝对差异呈... 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2001—2014年为研究时段,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灰色关联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单指标和多指标综合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绝对差异呈加快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和极化程度阶段性波动降低;宏观地域分异特征十分明显,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10多年来未发生明显改变;历史发展基础、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经济效益格局演化的内部因素,而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政策是其外部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异 灰色关联分析 农业经济效益 甘肃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9
作者 荣慧芳 陈怀录 滕海峰 《池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3-66,共4页
针对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截取甘肃省14个市(州)作为样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现状进行了分析。着重从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系统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从甘肃省农村经济协调发... 针对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截取甘肃省14个市(州)作为样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现状进行了分析。着重从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系统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从甘肃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分别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农村经济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安徽省近10年能源足迹测度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乐勤 李荣富 +1 位作者 荣慧芳 许信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4-480,共7页
安徽省为生态建设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能源消费给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依据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2000—2009年能源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能源足迹驱动因子的... 安徽省为生态建设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能源消费给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依据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2000—2009年能源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能源足迹驱动因子的边际贡献,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15年与2020年能源足迹.结果表明:安徽省人均能源足迹由2000年的0.500 8 hm2增至2009年的1.043 5 hm2,人均能源足迹赤字由2000年的0.432 9 hm2扩至2009年的0.975 5 hm2;煤炭足迹对能源足迹平均贡献率为76.29%,占主导地位;能源足迹强度由2000年的1.083 3 hm2/104元降至2009年的0.704 7 hm2/104元;研究时段内,能源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5.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比例均与能源足迹呈正相关,二者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00 073 57和0.006;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能源足迹呈负相关,其边际弹性系数为-0.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足迹 测度 驱动因子 趋势预测 安徽省
下载PDF
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涛 陶卓民 +3 位作者 刘家明 陶慧 陆敏 荣慧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61,共9页
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旅游产业在乡村地域的兴起扰动了当前就业人口由乡村向城镇流动的宏观趋势,乡村旅游就业吸附正从微观上改变着城乡间劳动力空间流动的格局和过程。为科学理解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引起城乡劳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旅游产业在乡村地域的兴起扰动了当前就业人口由乡村向城镇流动的宏观趋势,乡村旅游就业吸附正从微观上改变着城乡间劳动力空间流动的格局和过程。为科学理解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引起城乡劳动力空间流动发生变化的特征与机制,文章基于在浙晋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地深度访谈的一手数据,分析了乡村旅游就业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就业吸附的空间模式和过程机制。结果表明:①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呈现距离衰减和空间层级结构的特征,0~4 km为核心层、4~12 km为过渡层、12 km以上为外缘层;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该特征存在区域差异,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的空间集中性,比发达地区更加明显。②研究从城乡地域空间系统的视角,基于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口空间流动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呈现以城镇、乡村为就业吸附极,以城乡接合部为吸附效用“分水岭”的空间模式;其中,连接城乡间的便捷交通是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实现的关键介质。③基于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空间适用性,文章针对性提出了“空间围栏效应”的概念。文章不仅从微观尺度上丰富了乡村旅游就业人口空间流动特征、过程、模式等的理论认识,而且对切实指导乡村地域在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理性理解乡村旅游的就业促进作用,提升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投资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吸附 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 人口流动 空间特征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 被引量:132
12
作者 余菲菲 胡文海 荣慧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6-1122,共7页
以池州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2年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2002年以来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 以池州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2年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2002年以来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值由0上升到0.678,目前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要促进两者向优良协调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交通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提升池州市航空和铁路交通发展水平,并加快旅游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交通 耦合协调 池州市
下载PDF
九华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乐勤 荣慧芳 +1 位作者 许杨 许信旺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基于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用实证研究、意愿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估算了九华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9年,九华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为84 208.50万元,实物生产价值为4 359.06万... 基于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用实证研究、意愿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估算了九华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9年,九华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为84 208.50万元,实物生产价值为4 359.06万元,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物生产价值的19.31倍。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大小顺序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森林游憩>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可为九华山管委会制定旅游、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开发九华山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也可增强人们对九华山森林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 评估 九华山
下载PDF
逃避视角下乡村旅游行为特征、机制与模式——以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源 陶卓民 +2 位作者 周年兴 侯曼青 荣慧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101,共7页
以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威尔科克森(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乡村旅游地游客的逃避行为因子、旅游逃避后效果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旅游逃避行为先后分为逃避动机和逃避效果两个维度。逃避动机主要... 以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威尔科克森(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乡村旅游地游客的逃避行为因子、旅游逃避后效果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旅游逃避行为先后分为逃避动机和逃避效果两个维度。逃避动机主要由环境、社会关系、驱动力、自我、转换需求5个因子构成,逃避效果由自我、旅游条件、社会关系3个因子构成。②在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交通状况、基础设施、社会关系、融合程度、心理状态等方面,游客的逃避效果显著,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③去往乡村旅游地的游客行为呈现出自我转变、关系逃避、游憩休整、环境逃避4种模式;在5个逃避因子中,环境因子的解释力和显著性最为突出,交互提升效果最强。④在动态的逃避行为中,显性逃避因子具有直接触发功能,但在旅游逃避效果中,隐性因子更为突出。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的交替作用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避视角 乡村旅游 旅游动机 地理探测器 南京高淳国际慢城
下载PDF
基于土地生态安全的黔江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严超 张安明 +3 位作者 石仁蓉 郭欢欢 郭栋梁 荣慧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0-276,共7页
通过构建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黔江区2005—2012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对黔江区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由200... 通过构建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黔江区2005—2012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对黔江区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由2005年的0.426 9上升到2012年的0.586 2,土地生态安全级由"较不安全"上升到"临界安全",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还有待改善,需要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2)黔江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后,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级上升到"较安全"级,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达到0.748 9;(3)从优化结果看,农用地中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都有所增加,建设用地中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增幅较大,其他土地中自然保留地面积有所减少。研究结果对黔江区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和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结构优化 土地生态安全 黔江区
下载PDF
重庆市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严超 张安明 +4 位作者 石仁蓉 郭欢欢 郭栋梁 吴仕海 荣慧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4期262-268,共7页
[目的]揭示重庆市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黔江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生态负荷、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及生态经济4个方面构建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和综合指数法对该区... [目的]揭示重庆市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黔江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生态负荷、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及生态经济4个方面构建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和综合指数法对该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改善;(2)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区中心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低,四周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高"的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结论]主客观组合赋权有助于克服单一的主观赋权及单一客观赋权的不足;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自然—经济—社会"模型有机结合构建的基于生态负荷、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及生态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反映了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差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动态 空间差异 黔江区
下载PDF
基于IPAT模型的安徽省不同情景碳排放趋势测度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乐勤 陈素平 +1 位作者 荣慧芳 许信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4,93,共6页
基于1995-2010年能源消费数据,利用IPAT模型,分规划情景、惯性情景、低碳情景对安徽省未来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在规划情景、惯性情景、低碳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6 680.96万t、14 790.52万t、11 235... 基于1995-2010年能源消费数据,利用IPAT模型,分规划情景、惯性情景、低碳情景对安徽省未来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在规划情景、惯性情景、低碳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6 680.96万t、14 790.52万t、11 235.49万t,均呈增长态势,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6952t/万元、0.6661t/万元、0.6533t/万元,呈下降趋势,规划与惯性情景模式下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高于低碳情景模式。3种情景碳排放曲线表明,不会出现库兹涅茨曲线(EKC)拐点。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安徽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创新机制等举措,碳排放仍有较大削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T模型 碳排放 情景测度 安徽省
下载PDF
庐山诗词中典型景观时空特征及旅游审美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源 陶卓民 荣慧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68,共12页
在文学地理学的范畴中,诗词作品中的景观元素蕴含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审美思想。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挖掘诗词中典型景观信息,对于旅游审美的建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整合庐山历代诗词中的景观信息基础上,通过构建景观典型性指数Ki... 在文学地理学的范畴中,诗词作品中的景观元素蕴含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审美思想。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挖掘诗词中典型景观信息,对于旅游审美的建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整合庐山历代诗词中的景观信息基础上,通过构建景观典型性指数Ki和典型景观指数Li,并考察各历史时期中景观系统的发展情况,运用Ripley’s K函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景观多尺度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发现:(1)诗词中典型景观增长呈迂回式上升发展,出现频数的密集分布情况与区域集群的分布规模较为一致。(2)诗词中典型景观整体上显著集聚,各类景观分别呈现出随机或者均匀分布规律,与诗词构景的景观多样化需求有关;建筑与水文类型景观特征空间尺度大,山岳和生物类相对较小。(3)典型景观出现频数主要受到区域因子和类型因子的影响,各因子两两交互解释力显著提升。诗词中的诗性精神,通过景观的空间布局和历史感营造在现代旅游中进行呈现,对提升旅游者的审美体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历代诗词 典型景观 时空特征 旅游景观审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石台县景区空气负离子水平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乐勤 胡孔虎 +1 位作者 曹先河 荣慧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8,112,共6页
石台县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植被茂密,飞瀑流泉众多,空气负离子资源极为丰富。基于石台县环境监测站实测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揭示出石台县景区负离子浓度在3 700~220 000个/cm3,整体平均值达到45 800个/cm3;瞬间最大浓度... 石台县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植被茂密,飞瀑流泉众多,空气负离子资源极为丰富。基于石台县环境监测站实测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揭示出石台县景区负离子浓度在3 700~220 000个/cm3,整体平均值达到45 800个/cm3;瞬间最大浓度在5 600~310 100个/cm3,瞬间最大浓度均值为76 763个/cm3;牯牛降景区的鸳鸯潭坝下、四叠瀑布、鸳鸯潭、观瀑亭点,仙寓山景区的一帘幽梦、七彩玉谷八戒过河点,百丈崖景区的石门潭点,黄崖瀑布景区的青龙潭8个景点,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在40 000个/cm3以上,均接近或超过空气负离子Ⅰ级标准值的15倍,其中,牯牛降景区的鸳鸯潭坝下浓度达220 000个/cm3,是空气负离子Ⅰ级标准值的73倍,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同全国部分景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发展生态休闲、康体健身等生态旅游项目潜力。空气负离子浓度水平是一个动态值,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与天气状况、不同时段、水体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台县 空气负离子水平 分析 比较
下载PDF
基于低碳经济的塘沽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怀录 寇明哲 +1 位作者 荣慧芳 庞国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结合现代物流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分析了塘沽区物流业现状,发现其发展存在物流信息共享度较低,现代物流发展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从物流硬件设施配套、低碳物流信息平台搭建、发展第三方物流等方面,提出了塘沽区... 结合现代物流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分析了塘沽区物流业现状,发现其发展存在物流信息共享度较低,现代物流发展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从物流硬件设施配套、低碳物流信息平台搭建、发展第三方物流等方面,提出了塘沽区低碳物流业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现代物流业 第三方物流 塘沽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