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和静脉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旭 张志彬 +3 位作者 杨宏 贾芙蓉 张丽艳 荣继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3-1484,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动脉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干细胞动脉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各56例。两组BMSCs均取自患者本人。动脉组行介入移植术,将BMSCs超选注入脑病变... 目的探讨系统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动脉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干细胞动脉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各56例。两组BMSCs均取自患者本人。动脉组行介入移植术,将BMSCs超选注入脑病变供血动脉。静脉组将BMSCs静脉回输入体内。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监测美国国立卫生医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动脉移植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静脉移植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BMSCs动脉移植和静脉移植治疗脑梗死疗效均显著,安全,动脉移植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动脉移植 静脉移植 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荣继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后的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1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最终结局分为两组,分别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后的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1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最终结局分为两组,分别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对心肌梗死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胸痛至溶栓时间、年龄、前壁心梗、心力衰竭、吸烟史,OR值分别为8.44、8.25、6.22、5.98、5.33,同时随着OR值的增加,危险的相关性也随着升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后预后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具体的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效果 影响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荣继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19期115-116,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尿激酶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运用尿激酶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发病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尿激酶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运用尿激酶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发病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总结运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最佳治疗时间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结果研究发现,7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48例冠脉再通,再通率达到66.7%。冠脉再通率与发病时间呈反比,发病时间越短,再通率就越高,发病2h之内出现再通的几率最高,可达到77.3%。经过溶栓治疗后,62例患者的胸痛症状得到缓解,总有效率为86.1%,50例心电图得到有效改善,总有效率为69.4%;2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6例出现牙龈出血,2例出现皮下出血,经过对症处理后相关的不良反应均很快消失。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尿激酶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够将血栓溶解,恢复血流再灌注,降低心律失常发生几率以及改善心功能。溶栓治疗最好选择冠脉闭塞后不超过3 h时间内实施,在应用尿激酶前要详细了解适应症,并对凝血指标进行严格检测,这样实施溶栓治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几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